精選我們的傳統作文彙編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們的傳統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1
當午夜的鐘聲敲響,當歡快的鞭炮聲響起……人們一天天盼望的春節終於到來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傳統而又最隆重的佳節。每到這時,家家戶戶貼“倒福”、掛春聯、放鞭炮、穿新衣。當然最必不可少的習俗就是吃年夜飯啦!在我眼中年夜飯就是團圓飯。一到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會帶著我來到鄉下,跟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親戚朋友坐在一塊兒開開心心地乾乾杯,聊聊天,說說今年的收穫,發生的事。談談來年的打算和計劃,然後拿起筷子,好好享受自家做的“滿漢全席”。
除了吃年夜飯,收紅包也是很讓人興奮的呢!傳統意義上的紅包就是壓歲錢,在春節期間由長輩送給小朋友的紅包,都表示把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每當我收到紅包時心裡都有說不出的高興。有時我拿著錢會去買玩具、有時會去買書、有時會去買好吃的、有時會把它們當學費花、有時還會委託媽媽幫我存起來。
收完了紅包接下來最好就是在夜空下放五彩斑斕的煙花!煙花有許多種:天上飛的,手裡拿的,地上放的……我最喜歡放的就是“仙女棒”煙花,因為她不僅小而且方便,我一直拿著它揮舞、搖擺讓人十分愉快。除了會放煙花,還要會欣賞煙花,在夜空下抬頭仰望,看著空中一朵朵綻放的煙花,心情會有多麼的愉悅啊!
體驗民俗,品味春節。我愛我們的節日——春節。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2
今天上午,王老師給我們講了“傳統文化——餃子”,同學們對這再熟悉不過了。但是,餃子的來歷、意義、以前的名稱……估計沒有人能回答上來。下面就讓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吧:餃子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是建安年初任長沙太守的張仲景發明的。當時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只好辭去官職,去給百姓治病。他一到家,求醫者便蜂擁而至。冬天,弟子幫他熬藥,他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放進鍋裡,用沸水煮熟,然後用麵皮包上,在用水煮,這就成了“驅寒嬌耳湯”。人們吃後,頓時覺得全身溫暖,兩耳發熱。當然,人們被凍傷的耳朵都被他治癒了,歡歡喜喜過了個年。從此,每逢冬至到大年三十,人們都吃餃子紀念他。可吃餃子又有什麼意義呢?是這樣的:全家一起吃年夜餃子,以示財源茂盛、平安吉祥、幸福健康、人丁興旺。
餃子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歷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餃子最早出現在魏國。《廣雅》記載那時有叫“餛飩”的食品,相當於現在的餃子,到了南北朝時期,餃子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流行,而且裡面要放些蔥、姜、香菜、蝦皮、韭菜等小料。這種吃法仍在我國現在陝西、山西等地區流行;在唐朝,餃子變得和現在一模一樣,稱為“湯中牢丸”;宋-明時期,稱“便食”、“時羅角兒”、“粉角”等。萬年曆《萬署雜記》中記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扁食也;清朝,因為種類繁多,名稱也在不斷增多,先後有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等名稱。
那麼,我在家裡包沒包過餃子呢?嘿嘿,包過的。家裡每次包餃子,我都纏著媽媽:“我也要包!”“不行!”媽媽馬上反駁。“我就要包!”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無奈地點了點頭。我拿起一個麵糰,再拿起刀,這時,媽媽叮囑我說:“拿刀一定要小心。”“知道啦!”我不耐煩地說。我用刀小心翼翼把麵糰切成兩段,拿起其中一塊,在面板上上使勁揉啊揉,使它變成了一隻“小海參”,再拿起刀,把它切成一個個小塊,切好後,我拿起一個面塊,沒擀幾下,面就粘在了上面。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哈!這次終於成功了。所有的面塊都擀好後,就開始包餃子。我拿起一個麵皮,不是把餡放多了就是放少了,最後竟然連皮都撐破了。這時,媽媽又說:“你這麼粗心,肯定包不好。”我情不自禁地小聲嘀咕起來:“媽媽真嘮叨。”我平時最喜歡搞惡作劇,趁媽媽不注意,我悄悄地包了一個白糖餃子。準備下餃子了,我還數了一下,驚訝地說:“這麼少?還不夠我塞牙縫的!”那個白糖餃子和其他餃子在一起,真是難以辨認。不過,我還是有秘訣哦!開始下了,餃子們迫不及待地跳進鍋裡,餃子在鍋裡翻滾著,白的似雪。一轉眼,餃子煮好了,我一眼認出了白糖餃子,並很快吃了它。媽媽向我投來有些嫉妒的目光,而我心理卻是樂滋滋的。
餃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美食之一,深受人們喜愛。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3
古代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很高,諸如老夫人、太君皇太后等在在家族中可謂德高望重。人們都很在意家裡的長輩。但這是敬嗎?字典中尊為地位或輩分高的意思,敬為有禮貌的對待。或許在古代對老人的百依百順只是在尊老,並非是在敬老。只因傳統封建的思想麻木了靈魂。
現如今,更是談不上“敬”了!經常會聽到空巢老人無人贍養的事,甚至有打罵家中老人,有病不給看,離世也無人管的事發生…我曾聽說有個人的父親落了癱瘓,屎尿也要兒子伺候,妻子跑了。他窮困潦倒,家裡錢全給父親看病,眼看日子過不下去了,便將父親殺了。真是不可思議。難道你也癱瘓,你父親會殺了你?歧視老人的事也是時有發生…
村中有人結婚,他父親就挨家挨戶的叫人幫忙。來我家一看就我和爺爺兩個人在家,沒說啥就扭頭走了。後來竟是鄰居告訴了爺爺這件事。爺爺很熱心,主動去他家幫忙,但總聽道“您老了,這些重活幹不了,您還是待一邊去吧。”“您回家吧,吃飯的時候再來”類似於此的“好聽話”。聽似是敬老的話。後來村中的女人們議論說去幫忙的老人是蹭飯的,那些“蹭飯的老人”聽後都回了家。爺爺只抽菸,臉上的皺紋更加深刻了,嘴裡叨叨:“人老了,幫不上啥,不中用了,不中用了…”頭也低了下去。我看到爺爺這樣我心裡刺刺的疼…
這是在敬老嗎?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嗎?我們不會老嗎?
幼年、青年、壯年、老年不過是人生中的階段,是不同的風景。不必刻意的理睬或忽視,只需平等的對待,照顧別人的自尊即可。不過這世界裡的美麗還是不能忽視的。公交車上總會有人給老人讓座,而且做得毫無同情,毫不經意。她說“我要下車了,你坐吧”…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4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5
這個月雖然節日很多,有聖誕節,有冬至,一直洋溢著節日的喜氣,但是我還是喜歡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
我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背誦二十四節氣的歌謠了,那時還不是太瞭解這些被命名的節日名字,為什麼要這麼起名啊,慢慢的,隨著我們長大,每年老師,爸爸媽媽也會一到節日就和我們說一些關於傳統節日的故事,傳說,不太瞭解的時候媽媽就會給我上網查資料學習。現在我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歷史知識,風俗文化也懂了很多。
冬至,其實我發現它並不是按照陰曆日曆來定的,好像每年都是12。22這天,我很奇怪有時候我們的傳統節日是按照陰曆,有時候我們的傳統節日是按照陽曆,而陰曆和陽曆還不是同步,還有一些交錯,我們的歷史偉人真是厲害,能推算的這麼準確。冬至其實是我們的節氣,但是它也是我們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的到來意味著冬季的真正的開始了,這一天白晝時間最短,過了這一天,白晝開始慢慢變長,早上會亮的越來越早,晚上天黑的時間也越來越晚。我們北方也開始進入了數九的節氣。
冬至這一天的到來,雖然古人流傳下來的各種風俗已經慢慢減少,但是逢節便吃餃子的習俗一直延續,冬至這天吃餃子,冬天不凍耳朵的風俗還在。媽媽說他們小時候害怕掉耳朵,會吃很多餃子皮。現在的我不怕,我每天出門都包裹的嚴嚴實實,不怕掉耳朵。但是餃子還是要吃,很香。我還查資料看了看南方人喜歡吃燒臘飯,吃年糕,我也喜歡吃,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可以吃水餃。
我記得我上幼兒園時有一年冬至,我和媽媽一起畫了數九消寒圖,一顆梅花枝,上面畫了很多梅花,媽媽說每一顆梅花代表一天,等我把這梅花都塗上色,這幅畫完成就到春天了。至今我仍然記憶猶新,棕色的梅花枝上綻放著粉紅色的小朵梅花,大大小小競相開放,還有飄落到地上的梅花,梅花一顆就是一天,數九的日子,就是這樣過去,現在回想起來竟是如此美好的事情,想著週末一定要和媽媽再一次畫一幅數九梅花圖,然後包一頓豬肉大蔥的餃子,站著自己調製的蘸料,醋蒜汁,喝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湯,日子真是有滋有味,幸福啊。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6
今天是中秋節,我卻無心去欣賞明月和品嚐月餅,我只知道,"十一"長假只剩下明天最後一天了,作業再不做我就完了.
我獨自躲在房間裡,開啟音樂,然後一頭扎進作業堆裡,去證明勾股定理,去填滿語文練習本上那一片又一片的空白,去把那些英語單詞串聯成句子……
突然,妹妹在樓下鬼叫著要我聽電話,是蟲子打來的.
蟲子說,懶貓啊,想不想出去呀?
我苦笑著回答,你還真有閒情逸致啊,作業多得氣死人你還有時間玩啊,我現在可是在拼死拼活啊!
她說,你別跟我提作業了,我這兩天做作業做得快發瘋了,我現在可不想管它們,大不了明天晚上開夜車,你也別寫了,出去逛逛吧!
我聽出了她話裡的不快.
我說,我是很想出去啊,可我還有四本練習本、一篇作文沒完成呢,我看你還是自個兒玩吧!
蟲子說,我看你慘了,居然還剩那麼多沒完成,這回有你受的了.不過我也不比你好到哪去,算了,不出去了,我也來和你一起拼命.
呵!我說,加油啊!
掛了電話之後,突然想起了去年的中秋節.沒有作業,和蟲子一起騎著車到處亂逛.我說林俊杰好可愛,她就說我無聊,要崇拜歌星不如崇拜作家,然後說了一大串我不認識的作家的名字,說他們好厲害.說完我們就像兩個瘋子似的大笑,笑完之後再感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想起來那晚真是幸福.
我甩了甩頭,拿起筆,想要再回到作
業堆裡去,這才發現我已經無法靜下心來寫作業了.
最後,我撥通了蟲子的電話.
我說,蟲蟲啊,在幹嘛呢?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7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感恩,那是一次成功小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天際出現了一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鑽石的星星——啟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秋雨洗刷過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碧透。朵朵白雲猶如揚帆起航的輕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飄浮著。看他年紀不過二十來歲,臉色蒼白,像沒有睡好覺似的皮泡臉腫。他老是皺著眉頭,不大說話。笑紋幾乎在他的臉上是絕了跡似的。他穿著一個褪了色的藍布大褂,好像永遠是穿著這麼一個一樣。
清瘦的下巴殼,亮聳的肩膀,顯得很沒生氣。”,抗日戰爭英雄人物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朦朧中,我發現房間裡還亮著燈。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書。啊!爸爸又工作到這麼晚。天氣又悶又熱,我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溼了。我輕輕地跳下床,去拿毛由擦汗,順便也給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見他臉上、背上都浸著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汗衫與溼透了,幾隻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連忙一巴掌打過去,把爸爸嚇了一跳。我把毛巾遞給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頭工作起來。當我重新上床時,只聽時鐘“噹噹噹……”地敲了12下。幾顆大而亮的星星掛在夜空,彷彿是天上的人兒提著燈籠在巡視那浩瀚的太空。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8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就是外國沒有的文化,比如春節,就是一種傳統文化。
一到大街上,你就會發現春節是個特別的日子,樓上張燈結綵,人們都歡天喜地,充滿了歡聲笑語,還穿上了煥然一新的衣服,大街上熱鬧非凡,永珍更新。
春節的習俗是貼對聯、掛燈籠、吃餃子、年糕,還買年畫、剪紅色的窗花、看春晚、說吉利話得壓歲錢、一家子吃團圓飯、迎財神、逛花市、廟會、迎門神……
春節的來歷是: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叫朔。
春節也有很多活動,比如放鞭炮,舞龍舞獅、敲鑼打鼓,還放煙花——不一會兒,天上就出現了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絢麗多彩的煙花。
春節是一個熱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我喜歡春節,春節真好!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9
手工藍印花布技藝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一種草藥叫“藥斑布”,就是“板藍根”,它的根可以入藥,葉和莖,發酵後可以做染料。相傳秦漢時期,杭州的先民在葛嶺一帶找到了這種藍草,於是杭州就出現了許多染坊,扎染就是其中的一種染色工藝。上週末,媽媽就帶我去河坊街體驗了一回手工扎染。
扎染其實是透過遮蓋被染色的原理,對織物進行結、捆、綁、縫扎,然後放在染液中進行煮染。
聽了扎染手工藝傳承人吳阿姨的介紹,我迫不及待想要親手體驗一下製作過程。我學著阿姨們的方法,把要染色的布包裹住一塊小石頭,用力的擰緊,然後用皮筋纏繞,就用這樣的方法把整塊布都不規則的紮起來,完成後將結好的布放進有特殊染液的染缸裡浸泡。焦急的等待了十幾分鍾後,我的作品就算完成了!可是我發現由於我的力氣不夠大,每個結大小松緊也不同,使得織物染色不均勻,每個花案也很不同,但是正是因為這樣,這塊經我“創作”後的花布才非常獨特呢!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