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錦集十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1
一下車,便到了一個水的世界,滿眼的水,綠綠的,周莊便真的是水做的了。
早聽說過周莊已有九百餘年的歷史,不然,水怎麼如此得碧綠、怎麼如此得多情,怎麼如此得滄桑……
在周莊,有什麼事情可以比得上在小河裡行舟更有詩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的河道中緩緩滑行。一支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悠悠攪動。倒映在水中的拱橋、小樓、樹木以及天上的飛鳥,都在船孃嫻熟的技巧中,織就為水中的綵帶,配以水中的雜草和綠萍,更是人間織就的極品了。船偶爾駛過小橋,有農家姑娘在雕刻的鏤空的石欄旁唱多情的吳歌,岸邊不時有淘米、洗菜的農人。周莊,於是就有了靈動的水韻。
船行進在“井”字型的河道中,緩緩的,船後是一抹船的軌跡,碧綠的水被劈開一款,就有了潔白的水紋,然後就又緩緩地合攏了。動作是那樣地輕柔,如同一個大方而害羞的姑娘。水在船下響著,緩緩的流水聲,配上木船的悠悠,槳聲的乃,加上石縫間滴落的水聲,仔細諦聽,這水聲的重重疊疊,如泣如訴,似講人間千年的故事。置身其間,彷彿處在現實的虛幻之中,耳畔從遙遠的天際傳來江南絲竹,裹萬般柔情,從心靈深處嫋嫋升起,物化為天際的樂章。
船在河中滑行,極緩的又是極穩的。河邊石駁岸中,有大小不一的船纜石,這是船家用來系船的。它們鑲嵌在斑駁的石岸中,竟是一件件驚人的民間藝術珍品。它們的造型無一不洗練生動,它們被船家打磨成玉如意、怪獸、鯉魚等。這些藝術的珍品各顯姿態,栩栩如生。僅是這船纜石,就顯示了水鎮九百餘年的古樸和凝重。船行其間,如進入中古世紀,神秘而又古老。或許,它們也是船家的吉祥符吧,經過幾代人的打磨,成為水鄉人智慧的結晶和見證。
船行在幾千年的河道上,一些碑記、柱聯在眼前緩緩飄過,輕如煙雲的往事,在千年的古道中復甦了,我成為周莊千百年來的一滴水。
周莊,真的是水做的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2
水鄉烏鎮,我一直嚮往它的幽靜淡雅、古風悠然。這次暑假的杭州之旅讓我真正領略到它的無限魅力。
午後的夏日,太陽盡情揮灑著它的熱情,我和媽媽踏進了烏鎮之門。但見悠長的小徑從眼前像一條蛇般地延伸開去,小徑兩旁是深宅大院,斑駁牆面,烏黑磚瓦,高低錯落,看似隨心所欲的一番佈局卻極具有精巧的和諧之美。瞧,有的房屋是由紫檀木所制,房子雕刻精細,步入內堂,就會聞到紫檀木散發出的香味,有的房簷已稍顯破舊,彷彿在告訴人們歷史的悠久。
走遍長徑,忘穿深巷,為了細細體味這古老而獨特的房屋之美,我和媽媽登上木舟。船伕手持竹蒿,立於船尾,搖動木漿,一插,一撥,一斜,一提,一蕩……嫻熟的駕船技術讓遊客嘖嘖稱奇。船伕指著鋪滿石頭的小徑告訴我們:“烏鎮的街巷猶如一個棋盤迷宮似的,陌生的旅客常常歷遊其間而尋不到出口,但只要順著這條生命河而行,便可出鎮。”船兒隨著隨著水聲緩緩前行,就像輕奏起一曲悅耳的“六月船歌”,令我陶醉其中,不由得低聲輕吟:千磚萬瓦,百匠早就千古屋;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仙橋。
下了船,我和媽媽又參觀了矛盾先生故居,故居中展覽這他如若飛鴻的書法,流芳百世的詩篇,我想:烏鎮這裡人傑地靈,茅盾先生一生深居簡出,為國為民,用不朽的文筆書寫著名大作,不正是“是非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真實寫照嗎?
午後的熱浪讓揹負旅行包的我汗流俠背,但絲毫不減我對烏鎮的熱情,我和媽媽不停拍照。是啊,烏鎮之美,幽靜淡雅得彷彿一幅畫,古風悠然如一首詩,我怎能不流連忘返呢?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3
人間聖鏡,天之長白!”這就是美麗神奇的世界——長白山!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中、朝兩國境內。是圖們江、鴨綠江。松花江三江之源,國家AAAA景區。聞名中外的美景,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奇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機會一睹長白山的風采,我深深的被長白山的巍峨奇秀,雄偉壯觀所震撼。
長白山天池是橢圓形的,湖面面積約10平方公里。被16個山峰環繞著的天池,讓我感到是那麼神奇。天池的湖水深幽清澈,象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山環繞之中,使我如臨仙境。晴空萬里時,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鏡子反射著太陽的光芒。微風吹過,湖面泛起層層波紋,如仙女撒下無數碎金。但長白山的氣候真是善變,轉眼間就雲遮霧罩,雲繞著山,山繞著水,整個天池時隱時現,令人心曠神怡!霧罩長白山的瀑布更加宏偉壯觀。奔騰不息的長白山瀑布似銀流從天而降,壯觀的水流落地時的聲音真是如雷貫耳。長白山瀑布位於天池北側,從一條小河流出,一直流到瀑布口,水從上飛流直瀉,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急,我一眼望去,像一架斜立的雲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我想牛郎當年就是乘這架雲梯上找天織女的吧。
“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衝向深深的谷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水霧瀰漫,彷彿“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
它緯地經天,雲翻雨傾,幾十裡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
長白山的景色之美,是我難以用語言所描述的,小天池、溫泉、大峽谷……許許多多的景觀讓我溜漣忘返我感謝大自然,願美麗神奇的長白山永駐人間。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4
從重慶市豐都鬼城順江東下,大約經過一百公里後,在長江北岸,重慶市忠縣石寶鎮的中心,有一坨南北走向、孤峰拔地、四壁如削的巨大石山,它的南面倚山建有巍峨雄偉、聳入雲霄,共十二層樓的紅色塔樓。這就是被譽為“江上明珠”的石寶寨。
石寶寨是怎樣得名的呢?傳說這坨石頭是女媧娘娘煉石補天後遺留下來的一塊五彩石,故當地人民叫它“石寶”。後來,明末農民起義將領譚宏據此為寨,因此,又叫“石寶寨”。又因它形似玉印,所以,又名“玉印山”。整個山寨由“巨石”、“紅色塔樓”、“山頂廟宇”三部分組成。
下了船,過了一段青石板路,走過五百多米後,就到了前寨門,寨門的門楣上鑲嵌著“石寶寨”三個鎦金大字。寨門的兩側蹲坐著兩樽守護著寨門的威武銅獅子,跨進寨門,一條三米寬的石板路通向塔樓。在路的右側,有一個供往來遊客休息的花園。整個花園圍繞著一個圓形的水池修建。花草樹木、亭臺軒榭,烘托出了園中的幽靜。
沿著石板路向前走,這座懸崖峭壁、四壁如削的石寶寨就聳立在面前。只見寨身巖壁上,鐫刻著一些名人題詞。如田紀雲題寫的“江上明珠”;錢偉長題寫的“川東奇秀”等。再沿著石級往前走,就可見到一個石牌坊,在牌坊的牌楣上刻著“必自卑”三個大字,大概是取“登高必自卑”之意,說登上石寶寨,你一定會感到自己是渺小的。它告誡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謙虛謹慎,不要自高自大。
過了石牌坊,向南走二十餘米,就來到塔樓門前。只見寨門上雕刻著一些動植物,取其“福”“祿”“壽”“喜”之意。門楣上豎直刻著“小蓬萊”三個字。傳說,住在蓬萊仙島的何仙姑路經此地,被這裡的景色迷住,於是在此居住了多日。後人便稱此地為小蓬萊。在“小蓬萊”下面,有碎瓷片嵌成的“梯雲直上”四個大字。寨門外有一個向外凸起的吊角樓平臺,這是為了供遊覽者攝影取景修建的。
進入寨門,就到了石寶寨的主體部分——紅色塔樓,這是石寶寨最吸引中外遊客的地方之一。塔樓依山而建,共十二層樓,越往上樓越小,通高56米。全樓採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穿抖結構修建,沒有使用一根鐵釘。塔樓每層末端均向上翹起,還有各種栩栩如生的動植物雕塑,如龍、仙鶴等。塔樓臨江的牆壁由鑿了1-3個直徑為1米的圓孔和許多小方孔窗戶組成,這種設計,既有利於遊客遠眺長江,又有利於減輕塔身重量,保持樓內通風乾燥。為防止塔樓木料被蟲蛀,所有木料都採用馬桑樹,在使用前,將木料晾乾,再用藥水浸泡等幹後才使用。塔樓修好後,再在所有木料上刷上一層紅油漆。這些保護措施使塔樓木料在400年後的今天仍然完好無損。每一層樓由幾根到十餘根大圓柱支撐著,全塔共用了100餘根這樣的圓木。為了使塔身穩穩地靠在岩石上,每一根柱子都微微向岩石方向傾斜。越往上,傾斜度越大,使紅色塔樓緊緊貼在岩石上,其目的是想把塔樓的重心落到岩石上。
從樓梯盤旋而上,在第二層樓,有巴曼子刎首留城的雕塑。傳說春秋時,外族入侵巴國,巴國危在旦夕,巴王求救於楚國,楚國提出要求出兵後巴國割三個城池給楚。後在楚國軍隊的幫助下,巴國取得了勝利。楚索城,巴曼子刎首而留城。後來,當地人民感其忠義,於是改地名為“忠州”(現稱忠縣)。繼續盤旋而上,每層樓都有塑像、畫像、名人字畫等。到了第七層樓,除了可從樓梯爬上去外,還可出西頭的小木門,沿著一條石梯,攀著鏈子而上。據說這條路在還沒有修塔樓前,是人們上下的必經之道。攀著鐵鏈繼續向上,就到了山崖南邊的一個小平臺,人稱“望江臺”。站在這裡,數公里之外的長江盡收眼底。
在望江臺的北邊,就是山頂廟宇部分。山頂廟宇從南到北依次由“天子殿”、“玉皇殿”、“王母殿”三大殿組成。三大殿分別有“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瑤池祝壽”、“八仙過海”等塑像,給石寶寨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其實,這些塑像是後來加上的。早先的石寶寨是有和尚有廟宇的。1919年新文化運動傳到了石寶,當地一個叫鄧牌的鄉紳,在“民主”“科學”思想的指導下,發動進步青年將寨上的數百樽菩薩毀壞並推下了石寶寨,從此石寶寨上就再沒有菩薩了。在王母殿北面的一個小屋裡,一個小和尚手拿鏨子在打石洞。這就是流米洞。相傳,石寶寨上的這個洞能流出大米來,每天流出的米僅供和尚們吃,後來一個貪心的和尚就拿著鏨子想把洞打大些,多流出米來。豈料流米洞不但沒有多流出米,反而從此不流米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人切勿貪心,要知足常樂。
繼續向北走,就到了山頂後院,院內有一門銅炮,據載稱:這是石寶人民在同治年間,用來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武器。
站在庭院向東望去,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那就是石寶移民新城。今年三峽二期水位淹沒到此後,石寶城將全遷到新城。那時,石寶寨的四周將是一片汪洋,石寶就成了一艘名副其實的江中巨輪了。
沿著庭院左邊的石級輾轉而下,經過“二墩巖”,又回到了前寨門,這時,你回頭再看一眼那夕陽輝映下的石寶寨,你會情不自禁地讚歎:“石寶寨真不愧是長江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啊!”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5
滴水巖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白玉縣城正南,在建設鄉扎盤村境內,距縣城約5公里,它以頗具神姿仙態的奇山異景,吸引著縣內外遊客,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沿著白章山腳,順偶曲(河)而上,步行約1小時許,即到滴水巖下。舉目仰望,絕壁凌雲,一條瀑布從懸巖上掛下,宛如一條白龍抖動著渾身水珠,飛墮入潭;又像一匹綴滿珍珠的銀綢,從天上直垂人間,令人自然想起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名句。
飛瀑左側,有蜿蜒盤山小道可達“龍頭”。原來這是由石縫中噴簿而出的一般清泉,它像是掙離了身上的重壓,歡快地蹦跳著,恨不得要飛起來,去加入飛瀑的大合唱!也許是經過長途跋涉,它又累了,慢慢地順溪流入水潭。藍藍的天空,映在它的身上,是那樣的潔淨;白濛濛的水汽從潭中蒸騰而上,在太陽光的折射下,似五彩祥雲,如海上日出,像雨後彩虹,迷離撲朔,令人彷彿進入了一個神話中的境界,圓形的光環圍繞著你,七色相襯,璀璨無比!不,這不是神話,而是這裡歎為觀止的奇景—-弧光。
“龍頭”上端有繁茂的青松,鬱鬱蔥蔥,傲然屹立;山腰是望不穿的桃林杏叢,山櫻桃夾雜其間;中間是綠茵茵的草坪,野花把它染得東紅一塊,西紅一片,嬌得如同少女的紅臉蛋,一陣山風吹過,紅的桃花,白的杏花,黃的松花,五顏六色的草花,如一群不同裝束的調皮的孩子,嬉戲在翠綠的海洋裡。此時,你聽到的是小鳥碗轉地歌唱聲,遊人拍手叫絕的讚美聲,宛如欣賞一支優美動聽的小提琴獨奏曲那樣舒適;此刻,你看到的是姑娘在草毯上跳,小夥在果樹上笑,恰似一群彩蝶在紅花綠樹中翩翩起舞。朋友,此時此刻,你自會興趣盎然,恨不得把曲聲全注心田,把美景盡收眼底,哪裡還有疲勞的影子與你做伴呢!
這會,你可別忘了吃幾塊餅乾,填填肚子。口渴?那不要緊,再向北而行,不到10分鐘,就是神獅巖了,一塊巨石狀如獅口,口中一線清泉流出,晶亮透瑩,巖上的棵棵青松,叢叢野花,都爭先對著這面大圓鏡梳妝,連一葉一瓣都映照得清晰分明;獅口右側,還有一洞,深不見底,相傳是仙女煉丹之所,丹煉好後,即放入獅口中,故泉水分外可口。別以為這是神話,如果你嘗一口這從青山的胸膛裡沁出的乳汁,卻硬是那麼甘甜清冽,頓覺精神一振!此時,只要你稍稍留意,就會看到:當伸手捧水的時後,碧波跳蕩起來,巖影、樹影、花影、人影,一齊抖動起來,彷彿大自然在舉行盛大的舞會,一齊彎腰,互相追逐,緊緊擁抱。待欣賞夠後,一切復舊於平靜,清泉又顯出以藍色為基調的靜態的美。置身這藍藍的泉畔,似乎覺得整個世界都是藍色的,生命也是藍色的。可不是,這清泉的玉液瓊漿,使藍天醉了,遊人醉了,一切都醉得藍瑩瑩的。
滴水巖,真是山水有情。當夜色悄悄降臨,催人歸返,一盤明月又笑著從山間升起,著意為你送行,使你在歸途中思緒如潮,給人一種“登山始信滴水美,別有天地非人間”之感。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6
為了拓展我的知識面,爸爸答應我暑假去神農架一趟。8月中旬的一天,我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踏上了神農架之旅。
我們先乘火車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約五六個小時的車,便來到神農架的入口——鴨子口。這裡的海拔已經是一千八百多米了,與宜昌市區的炎熱相反,我感覺到了一絲絲的寒意,汽車玻璃也冰涼冰涼的。
汽車在盤山公路上又行駛四十多分鐘,就是神農架的最高峰——神農頂。從山上往山腳下望去,植被的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山腳是闊葉林,山腰是針葉林,再往高處,草樹交錯。越往上,樹就越來越少,到海拔兩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沒樹了,只剩下了各種各樣的草和大熊貓愛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到山頂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山草甸。
神農架最有名的一個景點就是風景埡。這裡雲霧繚繞,再加上青翠的山巒,似乎仙境一般。聽說如果到了秋天,天氣好而且沒有云霧的話,景色會更加美麗。從這裡可以俯視到山腰上紅、黃、綠的樹葉,他們相互交錯,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還能遠眺各種奇峰怪石,它們在叢林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幽靜、蒼莽。
離開風景埡,沿著盤山公路繼續往前走,便來到了板壁巖。在這裡,我看到了薔薇、冷杉、黃楊木、紅樺等過去我聽都沒有聽說的植物,其中有不少還是珍稀植物。有長了一千年還只有一個成人高的小葉黃楊,過去用來做直升飛機螺旋槳的紅樺,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珙桐……跟隨著導遊走了一會兒,我們看到一個洞穴。據說這裡可能曾有野人出沒過。洞穴旁古木參天,樹上附著厚厚的一層苔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好新鮮呀!
游完板壁巖後,接著我們又遊了金猴溪、野人夢苑、瞭望塔等景點。
這次去神農架,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豐富了我的知識,增長了我的見聞。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7
每次去旅遊,都是人滿為患之時,特別是七日長假,更是旅遊的黃金日,大大小小的旅遊愛好者,都去了自己慕名已久的嚮往地。
不知年月日,不明旅遊處,只記得那次上車,準備開往目的地(風景區)時的情形。
那天,我和媽媽一塊兒在車站上,由於要去下一個景點,我們只好等車,這時,人漸漸多起來,車子也一趟又一趟的從我眼前駛過。我不覺感到煩燥,心中隱隱有一團什麼東西在燃燒。站臺上的人也不免有些浮燥,心中急急想去目的地的慾望也漸漸提高。
這時,又來了一輛車,人群馬上就引起了一陣騷動,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個勁兒地擠向車邊。車門開了,一些大人馬上就擠了進去,順手拉住自已的兒女,一把將他們拉入了車內。一些年齡小的都哭了,我也不知所措,只感到自已不由自主地往前走,啊,媽媽為我開了一條道兒,我連忙跑過去拉住她,可是,我們終究勢單力薄,一番“打鬥”後,又被擠了出來。我們就像兩條小魚,被擠在了一些大魚之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啊,人們縮小了“包圍圈”,把我和媽媽圍在了當中。後來我只感覺,順著波濤,被衝到了海岸上。定眼一看,才知我已遠離了車子,我被人擠到了最邊緣!媽媽跑過來拉我,我們又擁入了“人流”。擠呀擠,擠呀擠,終於擠到了車門旁,剛要進去,忽然一踉蹌,身子往後倒了,媽媽連忙拉住我,哎,可想而知,我們又被擠到了外面……。
旅遊,是我的最愛,也是大傢伙的最愛,但在黃金日去旅遊,這事,我再也不做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8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即遊遍天下。遊天下,在驚險、刺激,挑戰極限之餘,總會有不少收穫。從古至今,有許多這種成功的例子。
明朝時期有一個旅行家,叫做徐宏祖。遊遍大明十三省,明朝所有大好河山,不管有名沒名,都有他的足跡。他每次都是輕裝上陣,帶上幾塊銀兩、乾糧和水,就出發了。每天風餐露宿,樹林裡,懸崖上,打個地鋪,一夜就過去了。他不怕搶劫,不怕捱餓,不怕危險,不怕困難,毅然在外玩了三十餘年,常年在外旅遊,併為後人寫下一本名傳千古的地理名作——《徐霞客遊記》。
還有一位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他生在義大利,卻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在中國遊歷了20xx年,就為了旅行,為了探險。馬克·波羅在旅行過程中遭遇的困難比比皆是,甚至與死神擦肩而過,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這遙遠的國度。而這次旅行,也給他帶來了畢生最大的成就:寫下了《馬可·波羅遊記》。
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明代的鄭和……許多人都曾遊歷四方,走遍萬水千山,都途經許多困難,歷盡磨難,最終名垂千古,獲得成功。
背起行囊走四方,多麼宏偉、遠大的一個夢想啊!走遍全世界,遊遍大好河山。在困難中磨礪,在危險中鍛鍊;在劇風驟雨中體驗驚險,在驚濤駭浪中感受刺激;在深山老林中與動物同歡,在懸崖峭壁上與自然同樂。歷盡千辛萬苦後,看到世外桃源,看到蓬萊仙境,看到碧水藍天。走遍天下,就是經歷風雨之後,到達目的地,在這裡,不管怎麼樣,你都是成功的。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9
十月三日,我參加了壹城小區的皖南自駕遊。當天早上五點三十分的時候,爸爸就讓我起床,到東區大門口集中,大家先議論路線,接著合影照相;最後,在大門口放爆竹。然後就上了車。 我最先是在“包子”車上的,就因為“包子”車上全是男人,我只好上了全是女人的車子,後來到了蕪湖,爸爸碰到了菲菲(小名)和左衛軍叔叔,就上了他們的車。
到了月亮灣,一群人到這裡出售水槍、拖鞋、盒等打水仗的工具,菲菲看到水槍,大喊:”艾伊,過來“。我的名字被菲菲喊成艾伊了。菲菲對我說:“LOOK!水槍一元一個,拖鞋5元一雙,一共6元,還買啊?”,我不是不想買,是心疼那十二個小布丁,結果,我爸爸還是給我買了一個水槍和拖鞋。
漂流是最有趣的,我想和菲菲一個船,可船隻能上4人,菲菲他們有三個大人一個小孩,我就和絕愛(網名)他們上了一條船。那裡的水特別清,不說游魚水草看的清楚,就是小沙子也是看的很清楚。
周圍青山環抱,綠樹蔥籠,樹上的鳥兒歡快的鳴叫。過了第一個急流點,打起了激烈的水仗。那一些男的,有的攻擊,有的幫忙準備,別的在那有瓢划船。還有更厲害的,跳到水裡推船,到別人船前打水仗。非常有趣。我們那船全是女的,可那些男的也往我們身上澆水,我們全身都溼了,可我們沒法反擊,幸好我們的撐船師傅望我們撐船撐的好,我們就成”落湯雞“了。
過了一半的路,那些男的看到了新娘子,就往她身上澆水,她的老公有一個大盆,嗚呼,那些男的就完蛋了。
晚上,我們到了賓館,爸爸讓我和菲菲一起睡,我們特別開心,可好景不長,洗澡時,一隻大蜘蛛出現了,幸好菲菲爸爸用水衝死了它。我們睡了,第二天的遊記要開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今天,我來到了美麗的桃花潭。
一進桃花潭旁邊的小鎮,玩具以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菲菲也是如此,我一眼看中了一個穿和服的紫色木娃娃,娃娃有大大的、閃閃發光的、迷人的、可愛的大眼睛,小小的櫻桃嘴,漂亮的衣服,可她要8元,我又開始心痛小布丁了。爸爸見我喜歡,就幫我買了下來。我看菲菲和他爸,菲菲喜歡彈弓,她爸爸就買了下來,我問她:“菲菲女俠(以前的小名),昨天有蜘蛛,你可是第一個喊的”。菲菲不理我,自己玩起彈弓了。我爸爸喜歡雙節棍,豪不猶豫的買了下來。
桃花潭沒我想的美,和玄武湖差不多。坐船到對岸,有個小村子,裡頭沒什麼,就是蟲子多。一進門,先看到一隻毛毛蟲,接著是臭蟲,嚇死我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10
九華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5A級旅景點,按理說去九華山旅遊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事更何況我們去九華山的時候正是財神爺的生日,應該更快樂才是呢,但是為什麼我會說是苦遊呢。如果想知道請聽我一一道來。
正月初5是財神爺我們初4從家出發我們去的是6個人其中4個是大人2個是小孩,途中到銅陵玩了一會就直奔九華山了。初4下午到了九華山的山腳下。找了一家賓館把行囊先放下打算再出去看看玩玩準備一下明天爬山的東西,找了買票和坐車的地方。一出賓館的大門就看到了幾座山連在一起從橫看是山,豎觀為佛。不要一會就找到了買票和坐車的地方,然後去買些爬九華山用得到的東西就回賓館吃了晚飯準備睡覺,但是晚飯後我們去的6個人當中的4個大人就打起了撲克牌,還好我們開了兩間房我們兩個小孩只好到令一間房看會電視過了一會我是實在忍不住了所以只好冒著吸二手菸的危險去那間房睡覺了,到早上5點多聽到外面有小孩在那大叫快起床,開車去買票,上山嘍!我們才起床去買票上山。到賣票才發現去買票的人是人山人海,有把賣票廳掀翻之勢,擠了好久我們才買到門票和車票上山去了。
上山旅遊第一站百歲宮。導遊圖上有一段話就是介紹百歲宮的寫的是百歲宮集奇美絕倫的自然風光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於一身。九華山有句俗語“不到百歲宮,等於一場空;到了百歲宮,萬事好成功。”最後一站天台,天台又稱天台正頂,海拔1325米,在九華山的九十九峰之中僅低於十王峰、七賢峰。天台還有一句俗語是“不上天台,等於沒來”。親身去了這兩個地方才知道九華山真是名副其實佛教聖地。所以我們不顧雪和雨的阻撓爬上了天台。如果光爬到天台還不算什麼,但是我們又從九華街走這下了99個彎,你肯定會問我們為什麼要走著下來而不坐車呢?不是我們不願意坐車而是沒法坐車。山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山下的車上不來,山上的車也下不去。山上僅有的幾輛車都擠滿了人沒有辦法在上人了。所以我們只好走著下山了。下山的路有的說是30里路有的說是18里路反正沒有一個相同的。
好不容易到了山下我們一起去的6個人到開始抱怨,都說如果不是走這下山這些路還會去合肥玩一天,可是太累了沒法去了啊。
這次九華山之旅真是又苦又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