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鄉鎮工作心得體會

鄉鎮工作心得體會

鄉鎮工作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鎮工作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工作心得體會1

  實踐證明,全方位實行鄉鎮工作村為主,既是鄉鎮工作的新方法,又充分體現了鄉鎮工作的創新性,鄉村幹部的密切性,更能充分發揮村幹部工作的主動性,同時,更大程度上更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從而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援和擁護。

  一、鄉鎮工作"村為主"必須創新工作機制

  隨著鄉鎮機構改革及農村各項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化,原來那種鄉鎮幹部在工作中大包大攬、一包到底的工作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農村工作的開展和推進,客觀上要求鄉鎮一級必須適應農村綜合改革的深化,及時轉變行政理念和工作職能。如不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作用和潛能,僅靠鎮政府和聯絡村的鎮幹部,想把黨的路線方針和惠民政策落實到村,把農村最基層的各項工作開展好,許多事只能是紙上談兵,力不從心。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只有充分調動和發揮村級組織自身的潛能和應有的作用,從根本上增強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讓各項工作做到"村為主"。

  二、鄉鎮工作"村為主"必須加強村級組織建設

  實踐證明,農村經濟要發展,基層組織最關鍵,"給錢給物,不如建好一個支部,建強一支隊伍"。為此,堅持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建立"村為主"工作機制的重中之重緊抓不放。一是突出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在配班子、用幹部上特別注重村支書"領頭雁"作用的發揮。二是靠活動載體牽引帶動。堅持以"五個好"為目標,利用調整後健全的組織設定優勢,狠抓"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流動黨員雙向帶動、黨員承諾制等活動載體的落實,認真開展優秀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員評選活動,發揮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三、鄉鎮工作"村為主"必須為黨員幹部發揮作用搭建平臺

  實施"村為主"工作機制,給廣大黨員幹部搭建發揮作用的平臺,從啟用每個黨員"細胞"入手,對基層黨組織設定模式進行創新性調整和改進,著眼於將支部建在各種經濟形態和經濟組織之中,在各村黨支部下根據產業佈局設立了各類種植、養殖、民營經濟等產業黨小組。這樣,有效地改變了黨員多、駐地散、集中活動難開展的狀況。使組織資源在農村農業各項工作中得到了最佳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四、鄉鎮工作"村為主"必須著力提高村幹部的綜合素質

  首先著眼於"換思想",提高思想素質。一方面,充分利用農閒,採用領導授課、專家講座、專題討論、電化教育、交流研討等形式,經常組織村幹部學習政策法規、市場經濟理論和實用農技知識;組織村幹部參與學歷教育,用知識理論武裝基層幹部的頭腦;另一方面,多次分批、有針對性地組織村幹部參加各種培訓和外出考察學習,借"它山之石",教育黨員幹部拓展視野,正視差距,更新發展理念,清除傳統守舊、觀望等靠等影響發展的思想障礙,為建設新農村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其次著眼於"強本領",提高創業技能。

  五、鄉鎮工作"村為主"必須增強村級組織的主事能力

  有實力才能有作為。沒有集體經濟作支撐,村級組織開展工作寸步難行。為解決村級組織"有想法、沒辦法"或"有辦法、沒錢辦"的困境,啟用其帶領組織農民創業致富的內動力和發展社會事業的責任感,積極引導各村透過盤活集體資產,興辦經濟實體,鼓勵引導各村依託大型企業並積極為其提供服務等辦法,大力發展村級經濟。有村級集體經濟作後盾,村級組織的主事能力才得以保證,村級黨組織的感召力、吸引力才得到增強。

  六、鄉鎮工作"村為主"必須傾情為民辦實事

  "村為主"的基本落腳點是以民為本,大大增強了全鎮幹部心繫百姓、服務群眾、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一是利用本地廠礦企業多的特點,發揮企業福利優勢,發展社會保障事業。二是建立平安名鄉(鎮)。三是實施惠民工程。

  鄉鎮工作心得體會2

  12月6日,我第一次走入蓼泉鎮政府大門,開始了我的鄉鎮工作生涯。剛開始工作時,我有過不適,困惑和不安,但在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幫助下,我迅速調整心態,積極交流請教,努力適應,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這一個月的鄉鎮工作經歷,讓我覺得當好一名鄉鎮工作人員,的'確很辛苦,但在每天忙碌的過程中,我覺得工作、生活很充實,各方面的能力素質在最基層得到了充分鍛鍊,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真正體現。所以,細細感悟後,有五點體會:

  一、找準定位,迅速適應

  首先是工作上的定位。作為一名鄉鎮工作人員,要沉下心去,紮實工作,要從點點滴滴做起,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懂一行,努力適應基層的工作環境,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對待自己的言行要高標準,嚴要求,對工作精益求精,爭取在工作中創佳績,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幹部。

  其次是人際關係上的定位。工作初始,最難以適應的是接觸的人群不同,過去是在一個同齡人的大集體裡組織工作,現在是在一個基本上年齡都比我大的人群中組織工作,與人的交流方式,說話方式,談話內容等等都要有所改變,現在我作為一個新人加入到一個集體中,我要去摸索這個集體的風格及內部規則,融入並適應它,也讓它接受我,認可我。

  二、堅持學習,勤於請教

  雖然我有過兩年的“三支一扶”工作經歷,但我的社會閱歷還是比較粗淺,對基層的情況瞭解得不清楚或者說基本上沒有什麼瞭解。在工作過程中就要求我從零開始,甘當小學生,勤於向領導和同事請教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幹。不但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還要加強工作業務知識的學習,在工作中學、平時自學,妥善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矛盾。

  三、調整心態,認真反思

  到鄉鎮工作,有許多我們不曾想到過的情況,只有調整好心態才能迅速適應,融入其中。在這一個月裡,雖然安排我到辦公室工作,但仍讓我受益匪淺。鄉鎮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涉及的事情千頭萬緒,矛盾錯綜複雜。尤其是辦公室的工作更是頭緒繁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分不清主次輕重,抓不住重點,就有可能疲於應付,處處被動,工作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我認為一要吃透上級精神,並且不斷地學習,學會抓住重點。“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少了源頭活水,各方面素質便會難以提高,實踐經歷缺少反思歸納,就會像過眼雲煙,難以得到提煉昇華,變為成長的養料。工作過程中,只有對照目標,不斷反思,時常自我解剖,提醒自己,才能符合新時代對鄉鎮工作人員的要求,才能不辱鄉鎮工作人員的榮譽和使命。

  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對今後的工作,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結合我的具體工作,我簡單陳述一下對今後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是要愛崗敬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們得到了這麼難得的就業機會,確實來之不易,我們一定倍加珍惜,愛崗敬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無論在什麼崗位,都要牢固樹立“五種意識”,即責任意識、奉獻意識、為民意識、創新意識和廉潔意識。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鄉鎮這個大舞臺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使自己成為業務精通、領導認可、群眾滿意優秀鄉鎮工作人才。

  二要勤於學習,博取眾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已有了文化知識的基礎,但還需要工作實踐的磨鍊,彌補工作經驗的不足,這樣才能有一把做好工作的“利刃”,再困難的工作也會迎刃而解。要勤於向領導、基層幹部、群眾學習,只有掌握了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解決疑難複雜問題的本領,善於與群眾打交道,講求工作的方法方式,才能出色完成工作任務。

  三是要整體把握,全面瞭解業務。作為一級政權組織,鄉鎮是黨和國家工作以及社會工作的一個“承重層”,因此,鄉鎮工作的業務範圍是紛繁複雜的。今後,我將更系統地學習鄉鎮基層的組織架構,部門職責,機制建立等方面知識,從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知識開始,整體把握。同時,多瞭解自己工作的具體情況,深入實踐,全面瞭解業務知識。

  四是要不怕困難,堅韌不拔。農村工作困難很多,各種矛盾層出不窮,棘手問題屢見不鮮。因此,一定要正視困難,不怕困難,勇於克服困難,以一種堅韌不拔的、頑強拼搏的精神投入本質工作,做好大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五要少說多幹,默默奉獻。要端正工作態度,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要少說多幹,以工作實績征服人,以實際行動感化人,不能工作沒幹多少,彙報頭頭是道;要默默奉獻,踏實工作,工作不叫苦,不喊累,讓工作和事實說話,以成績贏得人心。

  六要尊重領導,團結同志,關心群眾。尊重領導不是搞陽奉陰違,而是領導安排的工作,要認真對待,積極的完成。

  七要公道正派,清正廉潔。正所謂“公生明,廉生威”。樹立良好形象,關鍵是要做到心正、身正、行正。我覺得做為一名鄉鎮幹部,為人處事要有公心,公正無私。一定要葉是葉,梗是梗;一是一,二是二,嚴格按原則辦事。只有這樣,才能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援。

  到鄉鎮工作這一個月的工作經歷,是我人生的寶貴的財富,這一過程中我所經歷的成功和失敗都是成長的墊腳石。我也深深的體會到,鄉鎮是一個大舞臺,我們新的鄉鎮工作人員只有放到不同環境、不同崗位去歷練,才能汲取各種營養、茁壯成長。我們在任何環境、任何崗位上,都要樹立目標而為之奮鬥,要保持勤奮工作的作風,要有高度負責的精神,要有善於謀劃的思維,才能將本職工作幹出成效,同時,自己也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鄉鎮工作人員,為建設和諧蓼泉貢獻力量。

  鄉鎮工作心得體會3

  到鄉鎮掛職已有一段時間,透過耳聞目睹親歷,感受頗多,對鄉鎮工作也有了與以往不同的認識和體會。

  一、鄉鎮政權事關黨和國家大業不是官話套話。以前聽這句話,我一定為會認為這是一句官話、套話,人人都能講得出。現在再聽到這句話,心裡卻是由衷的認同。為什麼呢?我們說,國家政權由上至下分為中央、省、市、縣、鄉,與普通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主要就是鄉鎮一級政權,其他層級都是間接的。在老百姓心目中,鄉鎮幹部就代表共產黨,鄉鎮政權就是共產黨。鄉鎮幹部作風好壞就代表共產黨的作風優劣,鄉鎮政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就代表共產黨在老百姓心目的地位。舉個簡單的例子,當鄉鎮工作不得民心時,他們脫口而出罵得肯定是共產黨。所以說,鄉鎮作為基石,基石不牢,地動山搖。鄉鎮工作不得民心,黨和國家的事業就岌岌可危。

  二、鄉鎮幹部不是一張報紙一杯清茶能過得了關。以前,聽人說,鄉鎮幹部是週二才上班,週四就放假,上班常常是一張報紙一杯清茶,清閒得很。到了鄉鎮以後,發現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認識,至少在我目前所掛職的鄉鎮這種現象基本不存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對鄉鎮工作的真實寫照。縣級20多個部門的事在鄉鎮這個“點”上都由鄉鎮負責,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業務的綜合性要求鄉鎮幹部要學會當“萬金油”,不論拉到哪個崗位上,抹上去後雖說不能根治,但至少要見效。同時,鄉鎮突發事件較多,防火防汛信訪維穩壓力較大,一年中的很多時間都是24小時待命的。有時,某項重點任務的攻堅時期,也往往是晚上開展工作的。比如,現在市區到臘口的公交車,要求今年6月底前必須開通。而目前執行的班車車主白天要開車,所以這塊工作的溝通協調工作全部在晚上進行,協調會常常開到夜裡11、12點;到戶的溝通簽約工作,也是利用晚上時間到車主家裡逐個做思想工作。

  三、鄉鎮工作責任很大,權力很小。鄉鎮是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謂守土有責,在鄉鎮範圍內所有的事務,鄉鎮政府都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鄉鎮在年初總會拿回一張又一張的責任狀。而鄉鎮的對上“話語權”似乎又很小,他的主要功能就是執行,對於上級政策制定過程中基本沒有話語權。同時,在執行環節,他也缺乏相應的執法權利,比如計生執法權、環衛執法權、拆違執法權,等等。

  如何做好鄉鎮工作,我認為首先體制機制要調整完善:

  一是下放執法許可權。可參考小城市培育試點鎮的政策,對省級中心鎮實行綜合執法,解決鄉鎮“看得到、管不到”的問題,加強鄉鎮政權建設。二是探索鄉鎮對部門的反向考核機制。可探索鄉鎮對部門的反向考核,著重考核政策制度是否充分徵求鄉鎮意見、對鄉鎮業務工作指導是否到位、政策是否經常變更調整等,從而促進縣級部門更加深入基層、體恤基層,加強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三是聯心制度要強化考核。住村聯心是密切聯絡群眾的有效舉措,但要進一步取得實效,避免流於形式,還要進一步考核聯心工作的實績,比如駐村幹部對村情民情的熟悉程度、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村公共場所建設維護執行情況、村兩委戰鬥力情況、便民服務情況、幹部作風情況等,並從村幹部、黨員、普通群眾三個層次考核。

  那麼作為一名鄉鎮幹部,我認為要做好工作,需從三方面著手:

  一是要有真誠之心。鄉鎮是做群眾工作,鄉鎮幹部對待群眾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凡事多從群眾角度出發,換位思考。懷有赤誠之心,也能讓鄉鎮幹部從多角度去幫助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很多難題會在魚水相融中不知不覺地解決。

  二是要學會統籌協調。鄉鎮事務繁多,都是一人多崗;鄉鎮突發性事件也比較多,還有上級部門臨時造訪等接待任務,做好鄉鎮工作要統籌協調,確保把握重點,兼顧面上。否則會疲於應付而抓不住重點,或抓住重點而疏忽面上工作。

  三是要堅持學習。社會的迅速變化,要求鄉鎮幹部加強學習,否則很難掌握社會最新情況,更談不上管理。鄉鎮業務跨度大,只有不斷學習各方面知識,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此外,還要加強理論的學習,避免只應付日常工作,而沒有總結、提升。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