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安石> 王安石《傷仲永》教學設計

王安石《傷仲永》教學設計

王安石《傷仲永》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世說新語》兩篇,同學們一定對那個聰明機智的陳元方有很深的印象。我們同學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可能會出現同學們七嘴八舌發言的情況,也可能會列舉許多這樣的故事,給予肯定,不要求詳細述說,點到即可)

  由同學們所說的故事,我們可以得知一件事: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們再來想想:一個人即使很聰明,具有很高的天賦,小小年級就勝人一籌,但是,他此後就不再學習了,那會怎樣呢?

  (引導學生往這方面思考:即使天生天才,後天不努力學習,最終也會一事無成;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須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同學們的發言都很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安石的《傷仲永》,看看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是怎樣從一個小天才慢慢變成一個一事無成的人的。

  二、介紹作者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對於王安石我們同學瞭解多少?(鼓勵學生髮言,甚至可以讓學生背誦小學學過的《京口瓜洲》)。總結: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寫了很多作品,主要收集在《臨川先生文集》,本文借仲永的故事表明某種觀點。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三、誦讀練習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們學習文言文,更應該注重朗讀。(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1、 全班齊讀。

  2、 請一位同學朗讀。(讓學生自評,其他同學評價,此時恰當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的咬字、感情、節奏等事項)

  3、 再一次感情朗讀課文。

  大家讀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對照註解自讀課文,字詞理解有困難的到黑板上寫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四、字詞積累

  1、指導學生學習同學們列舉出來的疑難字詞,相機補充註釋:

  世隸耕:屬於

  未嘗識書具:曾經

  父異焉:代詞,指代這件事

  即書詩四句:動詞,寫

  並自為其名:自,自己;為,動詞,題寫上。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自是,從此;就,完成。

  稍稍賓客其父:名次作動詞,以賓客之禮相代。

  或以錢幣丐之: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利,以……為利;然,這樣。

  從先人還家:跟從

  還自揚州:從揚州回家。

  五、複述故事、分課文

  1、 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複述一遍這個故事。

  2、 方仲永的才能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哪幾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鼓勵學生髮言,總結如下)

  (1) 五歲――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指物作詩立就。

  (2) 十二三歲――不能稱前時之聞。

  (3) 二十歲――泯然眾人矣。

  3、"泯"是什麼意思?

  消失,指才能消失。

  4、 仲永少年時能"指物作詩立就",長大後"不能稱前時之聞",到他成年時竟然"泯然眾人矣"。造成這種悲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父利其然也"、 "不使學"

  5、 這說明方仲永的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是一個很愚昧的人。(目光短淺、鼠目寸光……)

  6、 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7、 讀了方仲永的故事後,大家都會替他感到……?

  惋惜、哀傷

  六、語言表達、寫作練習

  下面請同學們以"從方仲永的故事所想到的"為題,在課堂上即席發言,談談自己的感受。時間在1分鐘左右。誰帶一個頭?

  …… ……

  同學們都談得非常好。課後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補充,寫到寫作訓練本子上。

  七、 結束語:

  今天的語文課就要結束了。老師和大家一起學了《傷仲永》這篇文章,同學們的發言非常積極,而且很有創意,讓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訓,珍惜大好時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於勤奮"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學都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