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精選10篇)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精選10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裡都收穫頗豐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1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兩千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因此自古沿襲下來的習俗至今不變:吃粽子、劃龍船……

  一到端午節,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粽子。外面裹著一層翠綠的竹葉,溼漉漉的身體掛著水珠,三角微微翹起,外觀就會讓人頓生清爽!

  粽子的花樣、品種繁多。我見過的有紅棗餡兒的,花生餡兒的,鹹肉餡兒的,豆沙餡兒的……真是應有盡有。比如我吃過的糯米紅棗餡兒的,外面散發著竹葉的清香,剝開竹葉白裡泛紅、油光發亮的餡兒,真是讓人不忍下口,但是又讓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吃粽子是飽了口福,而劃龍船則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劃龍船的比賽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眾人划槳,百舸爭流,萬船飛渡,鑼鼓喧天,喊聲陣陣,那種場面真是叫人熱血沸騰!

  啊!多麼快樂的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2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媽媽煮了香噴噴的粽子端到桌上,我發現粽子的樣子很特別,很像一個三角形,它是由碧綠的葉子和雪白的糯米做成的,我一層層地剝掉它的“綠衣裳”,哇!好香啊!我立刻咬了一口,真好吃!又軟又香,而且還有各種口味,有豆沙的,蜜棗的,蛋黃的,還有我最喜歡吃的鹹肉的!

  這時,爸爸問我:“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來歷嗎?”我說:“我當然知道了,古時候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含恨跳江了,為了打撈他,又怕大魚吃他,所以就向江裡撒下很多粽子,又划著小船去打撈,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划龍舟。這些老師都告訴過我們。”

  爸爸聽了,誇讚地說“不錯嘛!學會了很多知識。”聽了爸爸的話,我又開心地吃起粽子來。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3

  端午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當然,我的姥姥也不例外。

  今天,我放學回家,看見姥姥正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姥姥先把早先準備好的糯米放在一個大盆裡,然後,把肉、花生、紅豆……放在另外幾個小盤子裡。姥姥拿起粽葉和勺子,開始包粽子了!

  姥姥拿起一片粽葉捲成一個喇叭狀,再把兩勺糯米放進去,接著把翹起的粽葉往下壓,抓緊,再拿剪刀把多餘的部分剪掉,用麻繩紮緊,放進盤子裡。就這樣,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誕生了!

  最後,姥姥把它們都綁在了一起,真像一個個穿著綠衣裳的孩子們圍坐在一起。

  終於,勞累了半天的姥姥正準備坐在沙發上休息,她正好看見了我,驚訝地說:“欣欣,你還不趕緊去做作業,已經五點半了!!!

  正在觀察中的我,這才回過神來……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4

  我今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於是我就想到了屈原的故事,那些老百姓都不想讓屈原的身體被魚吃了,所以就投粽子。

  我們今天上午來到了奶奶家,奶奶說我們今天吃粽子,於是我們就開始準備材料了,首先得準備幾斤糯米,之後泡三四個小時,再弄上大棗,準備葉子,準備彩繩,我們把糯米泡好拿出來,再將葉子折成一個圓狀型,把糯米放進去,再放自己喜歡的食料,再把葉子合一下,用線把它纏起來,繫個扣就行了,我們做了好多,放入鍋中煮熟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啊,燙死人了,我趕緊吐出來,等粽子涼了以後,我一下子吃了兩三個粽子,我們包的這個粽子真好吃呀。

  我們吃完中午飯以後,就來插艾草了,我們先採集完艾草,之後再將它放到我們的.門口,它可以幫我們驅蚊蟲,驅邪保平安用的。

  今天這個端午節實在太讓人高興了!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5

  端午節,那可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節日,中國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說說我們漢族吧——端午節將至的時候,要在頭幾天買包粽子的蘆葦葉子和江米大棗。泡好米,過了幾天再包,將葦葉轉一圈,再往裡面放江米和大棗,一個四四方方的粽子就包好了。在城裡,粽子都是從商廈裡買到的,種類也很多:大棗的,糖的……不過,我還是覺得親手做的更有滋味和意義。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盤盤熱氣騰騰的,剛出鍋的粽子被端上來了,一家人圍坐一桌,香噴噴的飯菜擺滿了一桌子,一看就叫人垂延三尺,開啟粽子,剝下粽子一層層的外衣,它那乳白色的皮膚便顯露出來,豐滿的粽子被一粒粒江米鑲嵌的飽滿整齊。叫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個。

  人們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詩人屈原,他的傳奇故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也激勵著我們,吃著美味的粽子,心裡不禁湧現了屈原堅強不屈的品格……

  這就是漢族的端午節。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6

  今天,是端午節。我決定要做一次粽子給大家吃。

  下午,我向奶奶學包粽子。奶奶同意了。奶奶說:“首先,拿兩片葉子,捲成一個喇叭,在這個部分,我學了很久才學會,奶奶說用左手抓住葉子,用右手卷上去,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學會。第二個部分:把米放進去,後來再放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我們放了花生和綠豆。這個部分我用了一會兒就學會了,但是我有時候把米放多或放少。第三個部分:用原來的葉子把米扣上去,再用一個葉子包上去,卷三個圈。這個部分費了我好大的力氣,我每次包都會不成功,奶奶還幫助了我。最後一個部分:用線把粽子紮緊,把讓米不露出來。我學了一會就學會了。我用手把繩子圍著粽子轉了幾圈,後來打了一個結。就這樣我包的粽子完成了。

  把粽子放到有水的鍋裡蒸半個小時就行了。我吃了我自己包的粽子,可真香啊!

  這個端午節我非常開心,應為我學會了包粽子。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7

  端午節別名端陽節、有重五節、菖節、蒲節、龍舟節、粽子節等二十多個別名,據說端午節的叫法在我國所有傳統日叫法中,排第一。

  各各地方過端午節的習俗不一樣,比如南方,人們要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的粽子、雄黃酒。我們當地要吃黃鱔、鴨蛋、黃酒、莧菜、烤鴨。

  另外,我們這裡還有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比賽那天,莫愁湖公園人山人海,成千上萬的人來觀看比賽。只見每_船上有十幾個人分兩邊坐,每支隊伍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分別是紅黃藍綠,比賽開始了,一個人站在船頭敲鼓,其他的人就隨著節奏划槳。他們爭先恐後地向前衝,一會這支,一會那支,最後好不容易有一支般隊以一個人的距離而獲勝。相傳,划龍舟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的古代大詩人屈原。

  這就是我知道的端午。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8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家又熱鬧了起來。

  早上,爸爸去買了粽子、肉、菜,回來慶祝端午節。到了中午,爸爸把粽子剝開,小心翼翼地把粽子放到碗裡,拿來糖罐兒,在每個粽子上都均勻地撒上白糖,然後攪拌。吃著香香甜甜的粽子,我不禁想起了一首“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

  我家的端午節真快樂!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9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學校放假,媽媽很早就起床了,等我起來一看媽媽在包粽子,我好奇地問:“媽媽今天為什麼要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因為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吃粽子,我明白呢,媽媽很快就包完了,要我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我兩個兩個地數,一下就數完了,共有46個,媽媽說:五斤糯米包了46個粽子,你估計一下,一個粽子要5角錢,46個要多少錢呢,我想到了數學老師叫我們購物,兩個粽子要一元錢,20個粽子就是10元錢,那40個就是20元,還有6個就要3元。我把結果告訴媽媽,一共要23元,媽媽笑著說:你算對了,我只花了13元錢,你說我們自己做比買粽子要便宜多少錢?23—13=10元。

  媽媽誇獎我的數學學得真好!

  小學端午節日記300字10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美好的一天。

  傍晚,我和爸爸一起去海邊遊玩。並且邀請了哲哲,到了沙灘上,一陣清涼的海風吹過來,全身都感覺非常涼爽。我看哲哲還沒來,我便自己先挖起了沙坑。誰知左等右等,還不見哲哲的人影,我們本來想回去了,可是如果我們回去了的話,哲哲她們咋辦?所以我們一直繼續的在等著······

  “嘿!曦曦!她們到了!”這是爸爸的叫聲!我一聽,無比高興!高興的不能在高興,因為終於不用再等了,我急忙撲上去,抱住哲哲,一起衝向海邊。哇,好大一股海浪啊!過了好久才平靜下來。而且還我們還喝了一點點的海水,可真鹹啊!於是我們把它稱為“海的味道”。

  天色慢慢暗了下來,我的爸爸提出:太晚了,該回家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沙灘,不過今天玩得非常開心!一路上還嘻嘻哈哈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