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溫度計》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溫度計》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溫度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優秀教案:《溫度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溫度計》1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瞭解其用途,獲得初步經驗。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體溫計3支,記錄卡,筆。

  2、溫度計圖片,指導要點。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常見溫度計的名稱及用途,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2、難點:對測溫活動感興趣,能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指導要點:

  透過經驗調動、對比觀察,引導幼兒瞭解各種溫度計的名稱及用途,並指導幼兒在簡單的測量實驗中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和記錄溫度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認識溫度計。

  1、認識體溫計、氣溫計和水溫計。

  提問:如果有人身體不舒服,我們用什麼辦法知道他有沒有發燒?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溫度是幾度?怎麼知道杯子裡的水是幾度?

  2、出示氣溫計和水溫計圖片以及溫度計實物認識這些溫度計。

  3、討論拿溫度計的方法。

  提問:溫度計是由什麼材料做的?我們應該怎樣拿溫度計呢?(教師示範拿溫度計的正確方法)

  小結:這些東西都是用來測量溫度的,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大多溫度計都是玻璃做的,而玻璃一不小心就會被碰碎,所以我們要輕拿輕放,保護好溫度計。

  二、觀察、比較溫度計。

  1、透過圖片觀察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找出相同之處。

  提問:你在這些溫度計上發現了什麼?(每個溫度計上都有刻度和紅線)

  2、觀察溫度計的結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實物體溫計,提問:溫度計裡的這條神奇的線和數字有什麼用?它們是怎麼表示溫度的?

  小結:這條神奇的線對應的數字就是溫度,與紅線頂頭平齊的刻度線指示的是該溫度的讀數,我們可以用攝氏幾度來表示。

  三、分組實驗。

  1、實驗:測量體溫。操作要求:分別請幼兒用體溫計測量身體溫度,並記錄下來。

  2、完成幼兒用書第10頁。

  四、分享與交流。

  每組請一位幼兒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果。

  教學反思:

  《神奇的溫度計》是海南教版第三主題----有趣的線中的科學教學內容。又由於最近天氣較炎熱以及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所以我們在晨午檢時一發現孩子的體溫有些異常就會拿出體溫計測量溫度。這支小小的體溫計頻繁的出現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在這節活動中,每個幼兒的興趣高,積極參與活動。但是由於幼兒園材料的限制,在活動中,只有三支體溫計給孩子操作,以致造成孩子們爭搶體溫計、幼兒等待的時間過長等問題的出現。在活動中我雖然激起了幼兒的興趣,但是身為師者,我卻不能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操作機會。(個別內向的孩子甚至都沒有摸到溫度計。)因為材料的限制,我的活動只讓我灌輸了如何拿溫度計,而其他的探索活動都只是紙上談兵。活動後,我深刻的反思我自己:

  1、如果我園能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溫度計,我相信這節活動,孩子們肯定收益匪淺。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2、曾經我們的孩子一度被評“高智商,低能兒”即,我們很聰明,但是我們的動手能力是0.為什麼呢?專家已經告訴了我們,國家的教育策略也已經發生了轉變,偏向於動手操作了。可是城鄉的區別太大了,城裡專家設計出的優秀教案正好碰上了鄉下孩子們的興趣。多好的教育契機啊,可是不可替代的材料材料限制了我怎麼辦?我的策略是材料少的,那就拿到區域裡分多次對孩子進行引導。《神奇的體溫計》我要趁著孩子的興趣還不退的情況下,帶到區域再進行。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溫度計》2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溫度計被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勞動和工作中。比如:測量體溫、測量氣溫等,幼兒雖然見過溫度計,但對它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缺乏具體的觀察、測量溫度計的技能。此活動就是讓幼兒來了解溫度計的基本知識,並學習使用溫度計進行測量,對測量活動有興趣。

  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是現代教育刻不容緩的任務。在這次的活動中,我讓幼兒透過自身的操作,在不斷地探索中發現問題,從而獲得有關溫度計的粗淺知識,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大班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溫度計,瞭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溫度計指示溫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溫度計模型,氣溫計、體溫計若干。詞卡:溫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流程:

  匯入活動--觀察模型,認讀記錄溫度--幼兒操作,理解"熱脹冷縮"--遊戲"熱脹冷縮"--認識其他溫度計--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透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溫計,並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溫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特徵: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3、出示溫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溫度。

  出示溫度計模型,問:"溫度計裡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麼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並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溫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並記錄水溫。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溫度測量出來,並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溫度計是用玻璃製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後,請與好朋友說說,你是怎麼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瞭解孩子碰到的是什麼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你是怎麼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麼解決的?"

  三、繼續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溫度並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發現了什麼?"(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生變化),是怎麼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麼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麼變呢?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遊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個"熱脹冷縮"的遊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麼來做?想出來後,師幼一起做遊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溫度計;瞭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發燒了呢?

  (2)、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幾度呢?

  (3)、我們怎麼知道水的溫度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溫度計,並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叫水溫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溫度計"(出示卡片"溫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溫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溫度計還有什麼作用?你在哪裡見過?"請了解後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內容要在幼兒生活經驗上,從身邊的事入手。本活動以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溫度計為載體,讓幼兒透過觀察、比較和親手操作,在和溫度計互動的過程中,感知其用途並初步掌握使用溫度計、測量機記錄的正確方法。老師對教材分析比較透徹,重難點明確,活動中環節也是一目瞭然。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