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品茗、聊天、還有梵音現代散文

品茗、聊天、還有梵音現代散文

品茗、聊天、還有梵音現代散文

  隔壁辦公室的同事,備了些簡易的茗器,在繁忙的工作中竊閒,泡起了功夫茶。並饒有興致地邀我這個一輩子與茶無緣的人共飲。正好,收到了武夷山茶博園錄用我撰寫的對聯的證書。為撰此聯,曾查閱了大量的有關茶文化的資料。無意間打開了一扇有著博大文化內涵的大門。對於茶文化有了些皮毛的認知,然後對於茶卻沒有真真切切的感知。

  證書是同事送過來的,我之受邀,恐是此因素之一。於是,放下手中的工作,移駕前往。ZH君有著近30年的茶齡,泡起來功夫茶來,手法嫻熟。聊起茶道,一招一式,非常的有章法,肚子裡滿是茶經。因之前寫茶聯之故,理論上的茶道術語略知一些,總算不是聽天書,時不時地插上一個術語。ZH君像是遇著知音,侃得十分來勁,呷茶時的表情異常陶醉。

  我亦為之感染,不作牛飲,依其樣兒聞之呷之。真就有了一點感覺。先是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渾濁的思維漸漸疏散開來,大有抖落滿腦塵埃之感。再是回甘雋永的玉液自舌尖緩緩而下幾達肺腑,在這樣的冬日裡,暖暖的,滿腹生香。許是ZH君看到了我一副自足的樣兒,不斷慷慨地貢獻出最好的各類茶葉,很盡心地重複著泡功夫茶時,繁瑣的每道工序。突然想到,ZH君謙謙的的外表和品性必與茶道有關。很顯然,品茗是修身養性之舉。

  這樣的品茗,閒聊是必然的。從茶道的`神農氏始、到魯周公,從陸羽的《茶經》、到盧仝的《七碗茶詩》,從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到歐陽修的《大明水記》。從茶色的種類,紅、綠、黑、白、黃,烏龍,到產地,再到喝法,以及如何配水。等等,無一不聊。

  聊資並不限於茶道,看到ZH君泡著功夫茶,便打起趣兒來。要是有一美女在這泡茶侍候著就好了,眾人失笑。話題自然轉到女人的身上。沒有女人在場的男人們聊起女人來,那是什麼話都敢說。於是。話題便海闊天空了,下至市井俚事,上至國家大事,甚至是國際大事。

  聊天實際上是一種良好的溝通方式,特別是有茶相伴的時候,心不設防,所談的話題可以在很輕鬆的狀態下,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增進彼此間的瞭解。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如能在茶肆裡解決問題,那層次就比在酒桌上解決問題高出很多了。人的境界也高了。

  聊天也是一種相互學習的快捷方式,比如茶文化,ZH君侃侃而談,我等茶盲,只有聆聽的份。再比如,對某種事物的認知,各人理解或有不同,可在閒聊中,彼此印證。這樣的知識要比從書本上得來的更記得住,理解更透。因為,這是與友人爭辯之後的結果。

  與ZH君對面桌的G君,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電腦裡的音箱放出來的音樂,是淨化靈魂的梵樂。品茗、聊天,聽著梵音成了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樣的氛圍能平息蠢動的心。我一直想能如G君一樣成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襲袈裟,是我夢想的人生晚景的寫照。

  下面的對聯,是2010年被武夷山茶博園錄用的,懸掛在茶具廳的大門。此聯感謝眸大妹子不一般的斧正。更要感謝巴山雨老師的高看!(2009年被武夷山茶博園錄用一副對聯:一杯碧茗能明目,四季清泉可養神)。

  巧奪天工茗器琳琅驚陸羽

  韻開心境茶鄉秀色羨朱熹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