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分蘋果》教案2022

數學二年級上冊《分蘋果》教案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分蘋果》教案2022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分蘋果》教案2022,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分蘋果》教案20221

  教學目標:

  1、從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出發,引導學生透過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帶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合理地進行計算。

  2、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和表述的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獲得情感體驗,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帶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的帶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瞭解學生的學習經驗

  1、我們已學過了哪些分數加減法?(板書:分數加減法)

  (學生回答:同分母加減法,異分母加減法,1減真分數)

  2、根據你的學習經驗想一想:接下去我們還會研究哪些分數加減法?

  (學生敘述,教師調控)

  設計意圖: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同分母加減法,異分母加減法。透過複習舊知引新,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

  3、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帶分數的加減法。(補充課題:帶分數加減法)

  二、研究演算法,探索算理

  1、你能舉幾個帶分數嗎?這幾個數能組成哪些加減法算式?

  (學生舉例,教師板演,注意分類。黑板上應有一道同分母的加法、一道同分母減法、一道異分母加法、與一道異分母減法)

  2、請大家從這四題中選一道加法與一道減法進行計算,邊算邊思考下列兩個問題

  (1)是怎樣計算帶分數加減法的?

  (2)能找到其他不同的方法嗎?

  (教師巡視,讓不同方法的學生板演)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自由的空間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充分調動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

  3、組織學生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好?為什麼要這樣計算?

  (讓學生說清楚演算法與算理,對板演的不同方法進行對比,得出最佳化的方法;注意發現有沒有將分數化成小數來計算的方法出現,如有的話,也可集體認識、辨析一下這樣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這個提倡和促進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環節,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小組活動中虛心的傾聽別人的學習經驗中有了針對自己針對不同學習內容的不同的收穫,而教師充分參與活動,做活動中學生們的支持者、參與者。

  4、那麼你覺得帶分數加減法應該怎樣進行計算呢?

  (帶分數相加減,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分別相加減,再把所得的數合併起來。)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鞏固算理,熟練演算法

  1、計算。

  2、生活應用。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概念,發現和彌補教學中的遺漏和不足,強化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四、小結

  學了今天這節課,大家有什麼收穫嗎?

  五、課後延伸(機動)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分蘋果》教案2022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透過活動,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2、透過分類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含義,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滲透愛勞動、愛家庭的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教學難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逛過超市嗎?裡面的物品是怎麼擺放的?

  為什麼要這樣擺放呢?

  分類擺放後顧客去買東西更方便。你們想不想學習怎樣分類呢?

  那麼今天這節課就來學習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二、授新課

  1、活動一:整理房間

  (1)有個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園玩,可是他的媽媽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間整理好.

  (2)課件出示:同學們看了亮亮的房間,你們想對亮亮說什麼?

  你們願意幫幫他嗎?那麼你們認為該怎樣整理房間呢?(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組彙報

  你能說說為什麼要這樣整理嗎?(強調同一類的要放在一起)

  課件演示整理過程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3)整理後的房間會給人什麼樣的感覺?你們在家整理過房間嗎?請大家回去後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

  2、活動二:到動物園

  (1)匯入。大家幫亮亮整理了房間,亮亮非常感謝大家,現在他和媽媽一起來動物園。出示課件

  問: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你能給這些小動物分類嗎?

  這些小動物可以分為兩類,會飛的分為一類,另一類是不會飛的。

  請大家給會飛的動物穿上漂亮的衣裳。看哪位同學塗得又快又好,教師就把他的作業展示給大家看。

  展示學生作品。

  問:他塗的對嗎?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你知道會飛的小動物還有哪些?

  3、活動三:到農貿市場

  (1)匯入:參觀完動物園,亮亮哏媽媽來到農貿市場,課件出示,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亮亮的媽媽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指名彙報。

  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水果有哪些?你平時還喜歡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營養,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4、活動四:百貨商店

  (1)匯入:最近亮亮的媽媽開了一家商店,讓我們去看看她進了哪些貨?課件出示。

  (2)這些貨物就這樣擺放好嗎?

  你們能幫阿姨整理一下嗎?怎麼整理?指名彙報

  (3)如果把這些貨按玩具、文具、服裝鞋帽三類來分,該怎麼分?(同桌討論)

  指名彙報,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5、活動五:把同學分類

  同學們這節課表現得真好,現在讓我們來輕鬆一下吧!音樂伴奏,學生表演:有的看書、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下面的同學注意觀察,想一想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引導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把同學進行分類。

  三、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們開心嗎?請你說說今天你學會了什麼。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類的?(如我校的`垃圾分類、書店的書等)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都要分類,請大家回家後說給家長聽,並請家長記下來,明天交給老師。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分蘋果》教案20223

  教學目標:

  1、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夠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2、瞭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影象特徵,能根據影象解決有關正比例的簡單問題。

  3、透過觀察、實驗、計算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4、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展學生的觀察分析、判斷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初步滲透函式思想。

  5、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6、感受數學的魅力,體會數學知識間的聯絡,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正比例的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徵。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商店裡有兩種包裝的手套,一種是5雙一包的,售價為25元,一種是8雙一包的,售價為32元,哪種手套更便宜?

  學生獨立完成後,老師提問:你們是怎麼比較的?(求出手套的單價再進行比較)根據哪個數量關係式進行計算的?(單價=總價÷數量)如果單價不變,商品的總價和數量的變化有什麼規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正比例。老師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1,學習正比例的意義。

  ⑴出示例1表格,讓學生觀察表中的資料,思考表中有哪兩種量?總價是怎樣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表中有數量和總價兩種量,數量增加,總價增加;數量減少,總價減少。數量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總價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數量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總價也隨著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⑵認識相關聯的量。

  像這樣,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叫做“相關聯的量”。

  2、計算表中的資料,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⑴計算相應的總價與數量的比值,看看有什麼規律。

  0.5/1=1.0/2=1.5/3=2.0/4=2.5/5=3.0/6=3.5/7=4.0/8,比值相等。

  ⑵說一說,每一組資料的比值表示什麼?(圓珠筆的單價)

  ⑶讓學生用公式把圓珠筆的總價、數量、單價之間的關係表示出來。

  總價/數量=單價(一定)

  ⑷明確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關係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成正比例關係。

  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係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y/x=k(一定)(老師板書)

  3、列舉並討論成正比例的量。

  ⑴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讓學生說一說。(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⑵小結:成正比例的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哪個條件是關鍵?(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它們的比值不變,這是關鍵。)

  4、認識正比例影象。

  ⑴課件出示例1表格及正比例影象,讓學生觀察統計表和影象,你發現了什麼?(每一個數量和相對應的總價組成的一組數在影象上都體現為一個點,這些點連起來是一條直線;正比例影象是一條直線。)

  ⑵把數對(10,5.0)和(12,6.0)所在的點描出來,再和上面的影象連起來並延長,你還能發現什麼?讓學生操作後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兩個點與上面的影象仍能連成一條直線。無論怎樣延長,得到的都是直線。)

  ⑶從正比例影象中,你知道了什麼?(可以由一個量直接找到對應的另一個量;可以直觀地看到成正比例的量的變化情況)

  ⑷利用正比例影象解決問題。

  買7只圓珠筆總價是多少元?20元能買多少隻圓珠筆?(3.5元;40只)

  小明買的圓珠筆的數量是小麗的2倍,他花的錢是小麗的幾倍?(在單價一定的情況下,數量和總價成正比例關係,小明買的圓珠筆的數量是小麗的2倍,他花的錢也應是小麗的2倍。)

  三、鞏固應用

  1、P46做一做,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並彙報交流。

  2、P49 2、師生共同完成。

  3、P49 4、學生獨立完成後,彙報並集體訂正。

  四、小結: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