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折衣褲》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折衣褲》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折衣褲》含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折衣褲》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意圖

  由於小班幼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與孩子的接觸,我發現班中許多孩子在來園時、運動後、午睡時都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後直接放進筐中,沒有摺疊的習慣。為了培養幼兒從小摺疊衣褲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訓練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展,我開展了《摺疊衣褲》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摺疊衣褲,樂意邊朗誦兒歌邊摺疊。

  2、發展小肌肉動作,提高自理能力。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摺疊衣褲的正確方法

  活動難點

  從摺疊衣褲中發展小肌肉動作,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反思

  本教學活動是對幼兒折衣褲這一生活能力的培養提高,本是枯燥的摺疊學習,但因為融入了生動形象的兒歌貫穿,不僅增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讓活動目標的達成更加具有實效。整個活動基本根據預設的活動流程開展,由於時間的限制,將最後紙衣褲的摺疊放到了第二課時,作為學習的延伸整個活動有三點值得我思考和反思。

  (1)兒歌的良好輔助作用

  在認識了衣服的簡單結構後,老師邊朗誦邊示範摺疊的方法,幼兒興致一下就提高了,迫不及待就想自己來實踐,我馬上抓住孩子的學習慾望,一起集體學習了一遍,接下來的衣褲摺疊也同樣是運用這一方法進行教學,可見,對小班幼兒的教學,還是應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加以引導、輔助

  (2)正反面、前後的空間強調

  在學習中,有部分幼兒出現了摺疊衣褲時前後搞錯的現象,而在示範中,我沒有強調這一知識點,對教學的細小環節考慮得還不夠周全,這是今後在活動預設前應注意的問題

  (3)對幼兒興趣點的把握和適當拓展

  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兒歌來學習摺疊衣褲,幼兒的接受都較快,基本上能跟著老師的步驟學會正確的摺疊方法,因此,顯得環節之間缺少層次遞進性,當幼兒興趣高漲時,其實應該及時把握這一教學契機,如讓幼兒開展一次小競賽,用積極主動的情緒繼續操作,以至於不會使興趣遞減。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