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天祥> 文天祥《過零丁洋》解讀

文天祥《過零丁洋》解讀

文天祥《過零丁洋》解讀

  《過零丁洋》是文天祥的著名愛國七言律詩,作於詩人被俘後的第二年。1279年正月,元軍出珠江口,進攻南宋的最後據點山(在今廣東新會南海中),戰敗被俘的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過零丁洋,元軍都元帥張弘範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山的宋軍統帥張世傑,文天祥寫下此詩表明以死殉國的決心。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也是文天祥的代表作。

  一、悽楚之情蕩氣迴腸

  詩的開篇追述自己早年入仕的機遇以及後來抗元兵敗的經歷,首尾兩件事以其餘,呈現出時間的跨度,蘊含了詩人為國為官的種種辛苦;既而指出當時的局勢:國家山河支離破碎,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亡國孤臣有如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無所依附。回首往事的殘酷,念國家的災難,感喟身世的坎坷,萬般痛苦煎熬著詩人的情懷,字裡行間我們不難感受到詩人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五六句緊承前意,進一步渲染生髮,由對往事的痛苦回憶和對國家時局的殷憂回到現實,孤軍勇戰、兵敗被俘的詩人如今被囚禁在零丁洋的戰船上,孤苦伶仃,身不由己,詩人心靈的痛苦慄不言而喻。這裡詩作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致,也把詩人的哀怨之情推向高潮。

  二、慷慨之志感人肺腑

  從構思來看,前六句把詩人悲憤傷痛的情感渲染到極致,後兩句則筆鋒一轉,情緒由悲憤轉為激昂,由壓抑轉為高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慷慨激昂、大義凜然的詩句,表現了詩人的錚錚鐵骨,耿耿忠心。人難免一死,詩人願為國而死,捨身取義,留下一片丹心,照亮史冊。詩歌直抒胸,以的氣勢收斂全篇,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範圍。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讚歌,也成了後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三、斐然文采超凡脫俗

  文天祥二十歲考取進士,從這首詩歌也可以看出詩人超凡的文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詩人以“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以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貼切的比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境遇,蘊藏著極為深摯沉痛的情感,而詩人又著以 “風飄”“雨打”,更凸現出情景的悽苦。“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詩人巧妙地取“惶恐灘”“零丁洋”兩個地名,使兩個具有雙層含義、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對,表現出昔日“惶恐”與今日“零丁”的情狀,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這兩句對仗工巧,語意雙關,渾然天成,別有情味,令人百感交集,讀之然泣下,可謂詩史上的絕唱!

  總之,這首詩熔敘事和抒情言志為一爐,格調沉鬱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表現手法別具匠心,是一首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