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年級孩子愛上數學的教學隨筆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所有的學科學習都是新奇的,沒有難易之分,不存在偏科之說。那麼如何讓孩子在入學之初就愛上數學,這就需要我們智慧與勤奮並重,家校合力,共同為孩子打造一個愛數學的環境。
如何讓剛入校的孩子迅速愛上數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嘗試:
一、多動手、玩中學。
小學數學學習中,大量數學模型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動手操作中的基礎上。從一年級透過數小棒、數豆子來感知數量的多少,透過撥計數器感知數位、滿十進一的含義;到三年級透過用繩子量一量來感知什麼是周長,到六年級透過用剪拼的方法求平行四邊形面積來感知轉化的思想,無論數學知識、數學方法還是數學思想的獲得,都離不開動手實踐的支援。
所以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更多的數學學習是需要動手玩的,我們也會在課堂中加入很多的數學遊戲、數學故事來吸引孩子玩轉數學。當然本學期我們也會佈置類似動手操作的作業,請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協助孩子高質量完成。數學實踐活動是學數學的一種方法,這一活動也佔我們期末評價50顆星中的6顆星。
二、善觀察、愛思考
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分數,更多的作用在於它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如果孩子看到他學的數學知識能用,他在生活中處處能發現數學,那他學數學的積極性是不是會更高呢?
善觀察的孩子一定是愛思考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鼓勵孩子找找你身邊的數學,或者你能用這個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比如,學到加減法的時候,有的孩子自己拿錢買東西,自己算算應該找回多少錢;學立體圖形的時候,孩子們會發現生活中有這麼多物體的形狀是我們學過的;認識鐘錶的時候,有的家長就讓孩子做小小播報員,經常問問孩子幾點了,讓他能把認鐘錶的知識熟練運用到生活中。
生活中不缺少數學,缺少的是一雙發現數學的眼睛,我們希望和您一起培養孩子發現數學的慧眼,做到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融會貫通,並及時記錄孩子點點滴滴思維的火花,形成數學日記,這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多大的一筆財富啊。這個學期我們將會每月佈置一篇這樣的數學觀察日記,或者數學應用日記,這3篇數學日記將佔期末評價50顆星中的9顆星。
三、好習慣、先養成。
如果說剛才說的多動手、多思考這兩點是大方向的話,那麼習慣養成就是落到實處的`細節,需要紮紮實實來做好。
關於課堂聽講、課堂發言的習慣我們會在課堂來重點培養。
需要家長在第一個月特別注意的有以下3點:
1、認真書寫、按時交作業的習慣。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從第一次寫作業就規範書寫,每天早上能按時交作業,這個習慣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堅持一下,我們會制定一個好習慣表格,每天做記錄,堅持21天養成好習慣的孩子要發兩張好習慣表揚信。
2、獨立的習慣。鼓勵孩子帶一個小記作業本,嘗試獨立記作業,獨立整理書包,如果能堅持21天,也要發兩張自我管理小能手的表揚信。
3、規定作業時間,幫助孩子養成高效學習的習慣。每天數學作業的時間基本在10-15分鐘,請家長每天在孩子的作業上籤上時間,以便我們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並及時進行資訊反饋。
四、多元評價促發展。
這個學期的期末評價共計50顆星,從以下六方面進行評價:
1、課堂表現10顆星,包括積極發言、專心聽講、小組合作等內容;
2、作業習慣10顆星,主要以《小學數學》作業本為載體來評價;
3、基礎知識10顆星,主要以單元試卷為載體來評價;
4、數學日記9顆星;
5、動手實踐6顆星;
6、口算小達人5顆星。
這兩項內容的總星數合計達到45顆為優秀,達到35顆為良好,25顆為合格。
提前公佈評價方案,也是希望家長平時的輔導能有的放矢。
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愛上數學,愛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