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精選美德的作文彙總5篇

美德的作文

精選美德的作文彙總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德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德的作文 篇1

  有一種人有著純潔的心靈,高尚的情操;她們走近每一位患者總帶著一份甜美的微笑;不求回報只求奉獻成了她們心中的驕傲;人們常把這種人比做“白衣天使”,因為她們,親切、溫柔、可以緩解患者因病痛帶來的傷害。可是,誰能知道,在白衣天使這個聖潔光環的背後,她們付出了怎樣的辛勞、怎樣的犧牲、怎樣的淚水啊!

  她們有著雪一般的衣裳,有著雪一般的溫柔,她們的內心比雲朵更聖潔,比火焰更熾熱,夜空中的明星不及她們的光芒,雪夜裡的火焰比不上她們的溫熱,她們是無私的天使,她們身上飄著著比香水還要香的味道,臉上有著比蜜還要甜的笑容,她們就是醫院裡的護士,我的母親就是她們中的一員。

  小時候最不愛聞的氣味,無異於就是同母親在一起,我受不了她身上消毒水的味道,可是因為那件事我卻接受了這個味道,兩年前的一天,爸爸和我接媽媽下班,老爸讓我上樓去幫媽媽拿東西,哎!父命難從呀!我捏著鼻子捂著嘴,走進媽媽所管理的病房,一進門我就看見了媽媽幫病人換藥的忙碌身影一位老奶奶熱淚盈眶握著媽媽的手,我心想現在的家屬可真熱情,我媽不就是幫他女兒換了一個藥嗎,不至於如此激動吧!老奶奶不住的說謝謝你們救了我女兒的命。下班後我不住的問媽媽,媽媽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告訴我:原來老奶奶的孩子,學習非常好,畢業於重點大學,分到了非常好的工作單位。可謂事事順利,可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最近工作調動上的不順心,情感上的不如意,一時心態沒有除錯好,從立交橋上跳了下來,被路過的好心人及時送到醫院經過一天的搶救脫離了危險,正好收到媽媽管的病房,媽媽不光透過護理解除她身體上的病痛,還經常和她聊天經常溝通,漸漸的解開了她的心結,看到女兒從不愛說話到與人交談,看到女兒有了笑容,老奶奶非常激動地拉著媽媽的手。

  聽完這個故事,在我眼中媽媽嬌小的身影突然之間變得十分偉大,刺鼻的味道突然聞不見了,我的眼前總是浮現著老奶奶笑得合不攏嘴的臉龐。

美德的作文 篇2

  媽媽從小就教導我要孝敬長輩,當時我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長大一點後,媽媽的所作所為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孝道。

  有一天,正是炎夏,外婆從鄉下回到新安江,剛進家門,就看到外婆身上的一個個大袋子我就知道,她定是拿好東西來了。

  還在廚房燒菜的媽媽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連忙趕到外婆身邊,安排她坐下,又奔向了廚房。

  外婆坐在我身邊,用粗糙的手從褲袋裡掏出幾張毛票塞到我手裡說道:“軒軒,這些拿去買書,下次再給你。”

  媽媽見狀,一把搶過我手裡的錢,塞進外婆手裡,她的手裡明顯多了幾張紅紙。過了一會,我開啟電視機正想看動畫,但媽媽把電視切到了京劇臺,悶悶不樂的我嘟著小嘴,媽媽彷彿看透了我的心思,過來對我說:“軒軒,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意思是孝敬長輩是最重要的,善待每一個長輩父親、母親、公公、婆婆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晚飯過後,媽媽送外婆回家,看著媽媽的背影,我以經理解了孝是什麼。

  事後,我仔細的想了想,發現生活中的我並沒有把孝順長輩放在眼裡,一直在向父母索取,讓父母幫我幹這幹那,真正幫父母排憂解難的次數很少,還在父母說話時頂撞父母,現在我知道了,這都是對長輩的大不敬。

  這件事讓我知道了孝敬長輩是第一位的,只有孝敬長輩,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我以後也要像媽媽那樣孝敬長輩。

美德的作文 篇3

  中華美德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具有的品質,我們應該做到熱愛學習,尊敬兄長,孝敬父母等……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的是孔融六歲時候的一件事。有一天,孔融家有一個客人來了,他買了一筐梨,孔融的母親把梨洗好後就放在桌子上,她叫她的三個兒子出來吃梨,大兒子拿了一個較大的梨,二兒子不知拿哪一個好,孔融毫不猶豫地拿起小的梨,又將大的梨給了二兒子,客人問:“為什麼你要將大的梨給他呢?”孔融說:“因為我比較小所以我要吃小的梨,哥哥比較大所以讓哥哥吃大的梨。”這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

  《鑿壁借光》講的是一個小孩的家裡很窮,但小孩很喜歡看書,於是他向鄰居家借了書,但是一到晚上就沒有光,他也沒錢去買燈。他看見鄰居家要光,於是他在牆上打了一個小洞讓鄰居家的光照到家裡來,他就可以看書了。

  是啊!我們也要學《孔融讓梨》中的孔融,他僅六歲就懂得了尊敬長輩了,所以我們要學校孔融,學會尊敬長輩,同時《鑿壁借光》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要學校故事中的主人公,學會認真學習,專心學習!

美德的'作文 篇4

  晚飯後,我習慣將一袋垃圾放到門外,第二天早晨上班時,順手拎走。搬入新樓不久,發現圍繞門外的一袋垃圾發生的事,頗為蹊蹺。正常情況是,一袋垃圾靠在門外等我到天明,可有時候垃圾竟會被人拎走,這讓我感到有些奇怪。 漸漸地,我隱約窺探到其中的秘密,這一事好像與另一物產生了聯絡:在垃圾袋如果放入了可樂瓶,垃圾就會消失;相反,垃圾則存在。於是斷定,垃圾袋的消失,應該與可樂瓶有關吧? 後來發生的事,證實了我的判斷。 暑假,為帶兒子晨練,我起得很早。

  繞城小跑半圈後回家時,天才剛剛放亮。樓梯爬到三樓,遇上了一位拎垃圾袋的中年漢子。他的左手掐住一隻可樂瓶的瓶頸,右手拎著我很眼熟的垃圾袋。 見了我,他的表情突然有些尷尬,估計是認出了我。擦肩而過時,他說,可樂瓶放在垃圾袋裡,我想,你們是不要的,我就拿了,順便把垃圾拎下去,不知,不知你是否介意?我連忙說,謝你都來不及啊! 事情已經很明白了。 這位中年漢子,我也眼熟。常常來小區收點破爛,掏些垃圾。其身份不言而喻,表情中,帶著在生活底層掙扎的匆忙和焦慮。

  他這樣做的用意很明顯:值一毛錢的可樂瓶,即便裝在垃圾袋中,也不能白拿,要拿,也得付出價值對等的勞動。於是,他用拎走垃圾來作為回報。 同樣是可樂瓶,在我的印象中,這漢子是有所取有所不取。上次,我聽他收破爛的吆喝聲,開啟門,“這兒有幾個可樂瓶,拿去吧!”我跟他說。他掃了一眼,目無表情,向上走去。當時,我以為他遲鈍,便大聲喊,可他連頭也不回,繼續向上走。事後想想,或許是因為我的態度輕慢,或許是他不願受嗟來之食。不付出,就不願有所取,他是不想佔幾個可樂瓶的便宜。

  有段時間,我常聽到一些言論:什麼貧窮是一種病啦,什麼窮人缺什麼啦。這些論者板著面孔,像嚴厲的老師,用教鞭邊敲邊指“窮人的缺點”。

  其實,他們所說的缺點,是人性普遍的弱點,只是被有意放置到了窮人的身上,大加渲染而已。 不要看低了窮人,或許他們的品質是我們人生的課堂。當某些大鱷毫無愧疚地大肆侵吞社會財富時,一位窮人卻不願意平白無故佔有一隻可樂瓶。欲將取之,也要為此付出相應的勞動代價。

美德的作文 篇5

  自從發生了那件是以後,我就徹底的明白了一個道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那是一個冬日的早晨,媽媽帶我去遊樂場玩。儘管天氣很冷,儘管媽媽把我包的像個粽子,可都擋不住我的好興致。走到半路我發覺肚子在和我鬧抗議,聲音可不小,媽媽也聽見了,便走進路旁的飯鋪裡去給我買飯。因為現在是上班高峰,人很多,媽媽正在排隊。我躡手躡腳的溜進了飯鋪旁的小巷裡想等媽媽買好飯出來尋我時,蹦出來,嚇她一跳正在竊喜時,突然腳下好像踢著了什麼東西,瞟一眼,原來是個叫花子,正在伸手向我索要著什麼。我看著他那窮酸樣,譏笑道:“像你這樣的人,不會自己自力更生嗎?難道一輩子都要被別人斜眼相看嗎?我!沒!錢!”媽媽不知什麼時候走來了,伸手遞給她5元錢。我剛想同她爭執,但見她板著臉故意不理我,便把這份委屈嚥了下去。

  回到家後,媽媽對我說:“你沒看到那是位老人嗎?”我怔住了仔細的回憶著:枯黃的臉,竹枝似的手。還真是位老人。我慚愧的對媽媽說:“對不起,我不應該那麼做的。”媽媽笑著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晚上,我回到臥室準備睡覺,發現枕頭底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面是媽媽的筆記:“孩子,你要記住一句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