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中華美德的作文5篇

中華美德的作文

中華美德的作文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華美德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美德的作文 篇1

  “弟子規,聖人訓……”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總是會想起一個人,那就是我的-媽媽。

  媽媽她非常的孝敬長輩,雖然她每天的工作都非常地忙,但是每當她下班回家後,她就放下包穿上工作服幫奶奶一起來管理藥房,(因為媽媽是在醫院工作的)。記得有一次,奶奶生病了,可這時媽媽又不在家,沒人幫奶奶治病,爺爺知道後,就趕緊用手機發了一條簡訊息給媽媽上面寫道:“你媽生病了,快一點回家給你媽媽來治病,快點!’媽媽知道後就著急,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為什麼呢?因為呀,媽媽在這裡有一個病號正在治療,媽媽不能在中途中走,不然就會說媽媽不務正業,說媽媽的閒話。媽媽她一想到奶奶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現在又生病,還沒有人問,也不知道生了什麼病。不管其他人怎麼來說她,走出了治療室脫下了衣服,讓別人來頂替她,請了一個假,就匆匆忙忙的騎著車走,回到了家,媽媽就馬不停蹄的幫奶奶檢查身體,檢查完後,媽媽發現奶奶生得不是什麼大病,吊幾天鹽水就好了,媽媽這才鬆口氣。

  媽媽不僅孝敬長輩而且對同事也能和睦相處。有一次,媽媽在忙著幫病人辦入院手續,媽媽的同事趙叔叔在用電腦幫病人辦理出院手續,盧叔叔來了就說:“小趙呀,你讓開,讓我幫病人辦理入院手續。”盧叔叔用了一會電腦後就走了,趙叔叔又開始用電腦了,盧叔叔來了後生氣的說:“我剛走了一會兒你就開始用電腦了!”媽媽看不下去了就說:“人家小趙先來的!你也要講個先來後到呀!再說人家出院的等著結賬回家,入院的也不是出院的,你等等再辦也行呀!”盧叔叔也只好在一旁等著。

  媽媽是我的驕傲,我愛你!

中華美德的作文 篇2

  記得從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老師就給我們講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故事,教育我們要學會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然而,時至今日,接受多年教育的我們,即將踏入社會成為建設者的中專生,卻依然沒有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讓我們感到深深的憂慮。上週校會上,當學校領導公佈我校一年的水費高達18萬元時,同學們一片震驚,就好象聽了一個天文數字。

  然而,這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想想同學們日常用水時,對水資源極不珍惜,整盆的清水被倒進了下水道,洗一件衣服要好幾盆水,而用完水龍頭不隨手關好更是平常的事。就因為大家不注意節約用水,給學校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又使自己養成了不關心集體、浪費用水的不良習慣。

  上週,剛好輪到我們班負責餐廳值日,在打掃餐廳衛生的過程中,我親眼目睹了一幕幕令人心痛的鏡頭:整塊的饅頭、各種各樣的炒菜、吃了一半的盒飯、以及只吃了幾口的包子,被大量的扔進垃圾桶裡。或許有的同學會說:“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費點算什麼?”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我們現在還是消費者,我們吃的每一口飯,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的'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掙來的!況且,古人云:“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三餐,每念農夫之苦。”

  作為青年學生,如果我們現在不注意培養勤儉節約、愛惜勞動成果、愛護集體利益的良好品質,將來勢必難以成為社會建設的有用人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老的詩,我們是否真的讀懂了呢?同學們,想一想,世界上還有多少孩子難圓求學、求知之夢啊?和他們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沒有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到處奔波,也沒有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朝不保夕,更沒有因為貧困而輟學。為什麼不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幸福生活呢?

  仔細想想,我們仍掉的不僅僅是饅頭,而是父母的辛勤勞動的汗水和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我們浪費的不僅僅是水,而是丟掉了熱愛集體的良好品質。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粒糧食做起,培養勤儉節約、艱苦創業、關心集體的良好品質,為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美麗富強而努力拼搏。

中華美德的作文 篇3

  一個炎熱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毒辣的太陽光刺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人走在外面就像走在一個大蒸籠裡面一樣,我和媽媽從圖書館裡出來,站在馬路旁等紅路燈。

  過了不一會兒綠燈亮了,我們剛跨出一步,便聽見站在我們左側的一位手拿著導盲杖的,頭髮花白的老奶奶在喊著:“綠燈亮了嗎?可以走了嗎?”只見老奶奶喊了兩三次也沒人答覆,我頓時心口一涼,我忍不住了,對直向老奶奶走去。“來老奶奶,可以走了,我來扶您。”我溫柔地對老奶奶說。老奶奶聽了,高興地說:“真乖!謝謝你了!”“沒什麼,這是我應該做的。”不一會兒,我便認認真真,小心翼翼地扶著老奶奶過了馬路,在過馬路的時間裡,老奶奶一次又一次的不斷感謝我,我的心頓時裡樂開了花,高興極了。“老奶奶,您住在哪兒?我扶您回去吧。”“不用了,我家就住在前面一點點,這麼熱的天,你自己去做自己的吧,不用麻煩你了。”“沒有什麼,這是我應該做的,俗話說得好,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嘛。”“好吧,真是太謝謝你了,你真是一個好人!”老奶奶笑容滿面地說。雖然老奶奶看不見,但她對回家路卻非常熟悉,不一會兒就到家樓下了。

  。“老奶奶,到樓梯了,來小心一點兒,我扶著您上去。”老奶奶聽了,對我笑了笑,說道:“你就送到這兒吧,我自己爬樓梯上去就可以了,不用麻煩你了。”說完,老奶奶便拄著導盲杖,慢慢地走上了樓梯。“再見!謝謝你!”老奶奶回過頭,對我說。只見老奶奶的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看著老奶奶的笑容,我頓時感覺十分開心,心裡充滿了幸福。這時我終於體會到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句話裡面深深的道理和含意。

  我知道,在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樂於助人的人,可是,自從有一則新聞播出後,樂於助人的人們似乎比以前減少了。那則新聞上寫著:有一位老大爺再過馬路時,被一輛摩托車撞倒了,在地上暈了過去,而摩托車司機卻肇事逃逸了,有一位小夥子把老人扶了起來,送進了醫院,結果簡直不可思議,讓人出乎意料,老大爺清醒後居然說是那位小夥子把自己撞倒的在路邊的,而那為救人的小夥子反而解釋不清楚。從此,有些人一看見年紀大的老人就躲得遠遠兒的,生怕給自己惹一身的麻煩。但還是有一部分的人願意給老年人幫忙。我希望,所有人都站出來,一起奉獻我們的愛心,一起助人為樂,讓我們的美好生活生活變成一個充滿幸福,充滿溫暖的有愛的大家庭!

  讓我們行動起來,奉獻愛心,助人為樂,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華美德的作文 篇4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博大精深。在古代人們堂堂正正的傳統,而現在的人們卻沒有正當,殘酷的顯示說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失!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豐富而深刻。它有“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奉獻,不可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萬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範;它有“立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為樂”的高尚情操;……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國人崇尚的家庭倫理準則。黃香,東漢人,自幼喪母,便把對母親的愛全傾注到了父親身上。長大後,他任職的地方鬧饑荒,黃香拿出自己的錢和糧食來救濟這些災民,人們都稱他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孝經》也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有一次讀報紙,看到了“小月月事件”,當時小月月在一條寬敞的大路上玩,忽然來了一輛大貨車,向小月月撲面而來,將小月月撞倒在地,當時小月月身邊有許多人,但他們都視而不見,至於肇事者,也沒有停車,猛踩油門揚長而去。這時,有一個人要去將小月月抱起來,誰知有人說:“當心被賴著!”這人一想也是,便馬上離開了。半小時後的小月月已經奄奄一息,。有一位婦女奮不顧身的去救小月月。到了醫院後,小月月半路已死,中華民族的美德在那裡?!現在,人們已經把這件事清拋之腦後,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隨時間的流逝而流失!!!

中華美德的作文 篇5

  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可是在生活中卻還有一些不道德的事。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一場有關道德的辯論。

  “大家好,歡迎來到——道德辯論,我是主持人小A。下面來認識一下今天的兩組辯友。首先是由B1、B2、B3組成的辯組,他們的辯題是:道德人人都有。而由C1、C2、C3組成的辯組,她們的辯題是:缺德隨處可見。好,下面長話短說,請雙方辯友開始辯論。

  :道德是人人都要具備的,只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才會受人尊重。

  :但缺德也是人人都有的,如今這個世界忙忙碌碌,估計也沒多少人注重道德了吧。

  :對,缺德隨處可見。

  :但是那……你回首去看下那些古人,看古人多麼注重道德的。老子還創立了一個道家呢,還有一部經典——《道德經》。

  :你有看過《道德經》嗎?你知道里面是什麼內容嗎?

  :你管他裡面是什麼內容!總而言之,守道德,就像是一種責任,陶行知曾說過: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

  :說起責任,也不見得有多少人會負責任的!

  :守道德是為人之本。

  :你說是為人之本吧!但你身邊缺德的人決對不會少。當你一不小心踩到香蕉皮的時候,你會說:是誰那麼沒道德。當你走在居民樓下時,突然有一個塑膠袋掉在你頭上,你又會情不自禁地說一句:是哪個缺德的。在生活中舉不勝舉。那樣這些人就都不是人了?

  :但是有道德的也是有的:學生扶盲人過馬路,幫老人提重物,還有一些司機們自行組織的‘愛心車隊’等等。這樣的例子同樣舉不勝舉。

  :缺德人幹缺德事,生活中,特別是鄉下,隨便找一個也不見得有什麼公德心,想必也不懂給老人、婦人讓座吧。

  :誰說的,農村人是粗魯了以點,但也不代表就沒有公德心呀!

  ……”

  小A:好了,時間如梭,就不再繼續了。不過,在最後我也要發表一下意見,人活著就應該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所以在生活中及學習中還要加強對道德的意思,為大同社會走出精彩的一步。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