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 關於以家庭為話題的敘事作文1500字

以家庭為話題的敘事作文1500字

關於以家庭為話題的敘事作文1500字

  家庭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小編的家庭經歷過很多有趣的事,你們的呢?一起分享一下吧。

  家庭剪影ABC_1500字1

  如果把人生比做航路,那麼在孩子未成年的階段,家長無疑應該是一位優秀的船長,帶領孩子順利地饒過急流、暗礁、險灘,駛向成功的彼岸。

  這裡的“急流、暗礁、險灘”就是家庭中的一個個“契機”一個個“關鍵”,包括為人、處事、學習、心理等方面。

  有些“暗礁”是所有家庭都會遇到的,是個性問題。有些“暗礁”比較突出,顯而易見;有些“暗礁”比較隱蔽,不易覺察。所以家長必須明察秋毫,洞若觀火。

  曾經有這樣一個大家庭,兄妹三個各有一個女兒,都在上初三。這三個女孩關係密切,一同來找心理醫生,她們都認為父母的教育都有問題,對女兒缺乏理解和尊重。具體意見是這樣的:

  1、誤導的干擾。父母認為,學生要樸素不能講究打扮,A女孩平時穿著像個男孩。A女孩的理想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她語言表達能力也不錯;但她不會打扮自己,影響了形象和氣質的最佳化,在多次主持人競賽中落選,其父母給A潑冷水,說她不漂亮,很難做主持人。

  2、指定的理想。B女孩英語成績優異,她很想學導遊。而父母認為導遊是吃青春飯的,要求B女孩必須學數理化等傳統的專業,要上名校,這給B女孩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3、權利的剝奪。

  C女孩對電腦有濃厚的興趣,希望以後學電腦專業,但父母認為女孩做IT行業不合適,競爭不過男孩。連C女孩用家裡的電腦也受限制,父母不讓她上網,怕影響學習。C女孩的父親下崗後整日上網,不理家事,弄得夫妻不和;女兒勸父親找工作,他卻一點也聽不進去。

  三個女孩都認為父母對自己缺乏平等的態度。經過與她們的父母電話裡交談或面談後,發現這幾位家長存在的共同問題是:一是認為孩子幼稚,思維簡單,她們不可能與父母平等;二是家長對孩子要負責,對其未來發展必須把關,不能讓她們隨心所欲,要考正規大學是最起碼的要求;三是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平等討論問題。

  所以,做家長的要認識到,父母和孩子一樣,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兩代人之間互相容忍對方的不完善,而現實“不完善的平等”就是人格的平等

  人格平等,詩人伏爾泰曾說:“寬容精神,來源於承認一切人都是不完善的。”這句話對我非常深刻如果一個家長認識到自己和孩子一樣,是不完善的,是有缺陷的,那麼這兩代人就能互相容忍各自的不完善。相反,如果父母認為自己盡善盡美,認為自己一定比孩子高明,而強調孩子諸多存在的錯誤。那對孩子將是一大問題,在中學生的心理諮詢中,有70%以上的孩子認為父母對自己缺乏平等態度,因此,這將導致他們感到很壓抑。

  每一位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好的,每一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但是他們要知道:孩子要先熱愛生活,才能熱愛學習,孩子首先在整體上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才可能有良好的學習心理。這個道理顯而易見,恐怕很少有家長會反對,然而在實際行為中,卻有不少家長經常把孩子的心情與學習割裂,他們對孩子的情緒化極不敏感,滿腦子都是“學習”,甚至認為孩子“小小年紀,什麼心情不心情的。”實際上是把孩子看成了沒有七情六慾的“學習機器”,必然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厭學心理,家長就會適得其反。

  作為家長,應該做到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多和孩子情感交流,不束縛孩子的夢幻,鼓勵孩子積極的參加實踐。

  我覺得孩子為父母開啟一個嶄新的世界,父母也應該與孩子共同成長。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吃得太快會噎著,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如果三步並作兩步走,會持續不了多久,而且會跌倒。同樣,教育孩子也不能急於求成,拔苗助長。

  教育孩子,不要急於求成。發現孩子的過錯,不問青紅皂白,就來一場“疾風暴雨”,使孩子有口難辯,往往是冤枉了孩子,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所以,發現孩子的過程,不要馬上主觀下判斷,應靜下心來,聽孩子把話說完,做到耐心、民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具體幫助,而不是發號施令。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來個小步前進,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達到孩子可以達到的高度。

  孩子需要幫辦,但父母不要急於幫辦,讓孩子動腦筋想辦法,讓他自己有獨立解決問題的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自信心。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如今,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不少是家長過去沒遇到過的。所以家庭教育理念也隨時俱進,不能犯刻舟求劍,故步自封的錯誤。換而言之,家長對孩子一定要了解深刻。

  只有這樣,家長才能像一位高明的船長,引導子女的生命之舟繞過暗礁,劈波斬浪,駛向理想的彼岸。

  記一次家庭趣味比賽_1500字作文2

  每當晨光熹微或暮色降臨的時候,就有一家三口在大操場上努力鍛鍊著。這是為什麼呢?那正是我們家為了參加青山區主辦的“家庭趣味運動會”正在認真做準備呢。

  今年六月份,我們家接到社群的通知,讓我們一家代表武東街參加青山區主辦的“家庭趣味運動會”。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們,此次運動會一共有四大項活動,他們把兩項難度大的專案分給了我們家庭;由於那一家的小孩比較小,就把稍微簡單一點的專案分給了他們。比賽地點在紅鋼城青山公園的“綠茵廣場”。我家比賽的專案是“50米心連心”和“30秒立定跳繩”。自從接到通知後,我們全家人變得特勤快。每天天還沒大亮,除了清潔工在打掃衛生,就是我們一家三口在練習比賽專案。在練習的過程中,由於老爸太胖,所有他每次最多不能超過半小時的運動量,而我們母女兩堅持訓練一個小時。爸爸一點兒也沒有洩氣,在我們的鼓勵下也慢慢支撐到一小時。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一星期、兩星期。足足練習了一個多月,終於迎來了比賽的日子。

  那一天,所以參賽的家庭都到了比賽場地。裁判員發給我們每家一份《比賽規則》。其中,“50米心連心”專案就是,三個人要把兩個球夾在胸前,側身跑向終點,中間手不能碰到球,也不能抱著。而“30秒立定跳繩”是三個人一起站在繩裡跳,必須中間一個人甩繩先跳,然後另外兩個人再依次進去,也可以同時進去,從三個人都同時跳開始記數,跳完30秒之後三個人一起跳的總個數。裁判員又將編號發給了每一個家庭,我們編號是“B06”。九點三十分,裁判員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

  比賽的第一項就是“50米心連心”賽跑。我們家排在了B組的第六個。比賽進行得很快,一個家庭接一個家庭上場。輪到我們這組了,我面朝爸爸,兩人胸前夾一個球。我雙手緊抱著爸爸的腰,媽媽從背後又死抓住我的兩隻手臂,胸部用力頂住我背上的球。我們三人夾著球飛快地向終點跑去。剛跑了賽場一大半的距離時,突然發生了意外: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闖進了比賽場地,恰好攔在了我媽媽的前面,媽媽不得不下意識的放慢了速度,並且躲閃這位“不速之客”,生怕撞上那小孩出安全事故。就在這時,爸爸並沒有放慢速度,他怕耽誤了時間,仍然飛快地拉著我們兩衝向終點。這一下完了,只聽見“啪”地一聲,媽媽在絆了幾個趔趄後摔倒在地,我和爸爸也一起摔向了終點線。我頓時又氣又急:哎,真狼狽啊!可是此刻場上的觀眾都為我們一家熱烈鼓掌。哦,我明白了,“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比獎盃更重要啊。最終我們家得了這個專案的第二名。

  15分鐘休息過後,第二項“30秒立定跳繩”開始。我們家又排在第六個上場。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有好多家庭因為衝不進甩動的繩子而浪費了時間,結果在規定的30秒內只跳了幾個而已。排在我們前面的一個家庭,開始跳之前,裁判突然說三個人可以同時直接站在裡頭開是跳(可能是裁判覺得前面的選手表現都太不近人意,想減少一下比賽難度)。其他選手聽了開始爭吵,有的臉都氣紅了,大聲說:“這不公平!”就連旁邊的觀眾都不滿起來,經過一番七嘴八舌的“口水戰”,裁判員們經過商議後,又把比賽規則重新稽核了一遍,決定讓那個家庭按比賽規則來跳,結果他們家只跳了十來個。輪到我們家出場了。媽媽站在中間最先跳,我和爸爸緊隨其後分別從兩頭進,進繩相當成功,而且我們在跳的過程中還不錯,一直沒有中斷過。周圍觀眾一個勁的拍手叫好:“跳的真好啊!”正在我一陣得意時,爸爸卻在差最後一秒的關鍵時刻絆住了繩子。我家總共跳了34個,又是名列第二。

  所有賽項完成後,組委會進行了頒獎儀式。比賽成績取兩項的平均成績,我們家的總成績依然是第二名,我高興極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有趣的比賽,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我真開心啊!透過這次比賽,我懂得了什麼是“團隊精神”;也明白了只有同心協力、辛勤付出,才能取得驕人的成績。我真想今後還有機會參加這種有意義的活動,向“第一”衝刺!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