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實用】國學作文錦集七篇

國學作文

【實用】國學作文錦集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國學作文 篇1

  《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論語》等都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國學文化經典著作。

  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開始學習《三字經》了。古時候,人們用簡潔的語言來講述一個小故事或者一個道理,當時我認為這就是國學了,覺得也沒什麼神秘的,但聽老師講過之後才感到國學並不象自己認為的那樣簡單了,我便暗暗在心裡說:“我一定要堅持下來,努力把祖先留下來的經典全部背完。”可是,當我看到又厚又大的書本時,心裡又犯了心思:“這麼厚的書,得要多少天才能背完啊?”但我一想到這是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又聽老師說的那麼重要,就下定決心,按照老師的要求,堅持每天背誦一小部分,一直從一年級堅持到現在。現在,我已經背到《論語》第十一章了。

  自從我開始學習國學經典著作起,書中的知識和道理就對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三字經》中學到了孔融讓梨、囊螢映雪、頭懸樑、錐剌股等故事;從《弟子規》中學到在生活中要尊敬父母、老師和長輩等道理;從《論語》中我學到了如何學習、如何交朋友、如何做事情等知識。這些知識和道理慢慢成為我生活和學習中的好幫手。

  老師告訴我們:國學經典的學習是伴隨一生的事情。現在,我們只是剛剛開始,我一定讓祖先留下來的國學經典真正的伴我成長!

國學作文 篇2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她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了沙土;而在當今,她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

  ——題記

  經典誦讀,她像是一位魔術師,變化莫測,委婉奇妙,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都能觸碰到她的芳蹤……

  “漫步山間,潺潺的溪水踩著自然韻律的拍子,卷著紅紅的楓葉,擊打在凹凸不平的石塊上,叮叮咚咚、清清脆脆……”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飛珠濺玉的聲音!我認為,這就是經典誦讀特有的委婉、奇妙。

  自古以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立足之本,從小,我們便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學會謙讓,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明白堅持,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懂得回報,在將相和的故事中理解寬容。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不知不覺中教會我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一個個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小故事,卻擔負著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大使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滴水穿石的堅持不懈,滋潤萬物的慷慨無私,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水,便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美德的`最好詮釋。

  小時候,我較為喜歡做的事莫過於捧著那本《唐詩三百首》誦讀。詩詞中的蘊味總能讓我揣摩許久,我能體會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國憂民;能體會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心;更能體會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孤獨寂寞……

  午後,絲絲縷縷的陽光穿過玻璃鋪在書房的地板上,像是哪隻饞貓不小心打翻了蜜罐,灑了一地金燦燦的甜蜜。我捧起《論語》,輕輕翻開閱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反覆地讀著,慢慢地領悟著。

  不知不覺中,我沉浸在灑滿陽光的書房中,沉浸在那亙古不變的濃郁墨香中,流連忘返,無法自拔……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作為中華千千萬萬兒女的一份子,就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量就會很大很大。將國學經典傳承下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它是最璀璨的一顆星,照亮了中華文明。

國學作文 篇3

  文化乃民族之本,國學乃文化之基。國學可以開啟一個人的智慧,培養一個人的性格,給予一個人通往知識殿堂的階梯。

  我近期讀的國學是《唐宋八大家》。翻開這本厚厚的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韓愈的《馬說》。看著這字字珠璣,我面前彷彿出現了一個手拿馬鞭,洋洋自得的人。而在他身邊被抽打的一匹馬,卻在不停地哀鳴。這可是一匹千里馬啊!可是,它為何看起來卻顯得瘦弱無比呢?原來是馬伕沒有給它充足的食料,千里馬吃不飽,力氣不足,越發被當作了普通的馬來對待。“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但是千里馬何時能等來伯樂?又何時才能盼來脫穎而出的機會呢?假如世上已無伯樂,已無擅於洞察的慧眼,那麼世上的千里馬也會隨之“消失”。

  我領悟到了,韓愈所講的千里馬,是暗喻世上的人才。而伯樂,是暗喻發現和挖掘人才的眼睛。名家的古文,並不是高深得讓人難以企及,直到今天,也仍然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

  再看下面這篇《師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看到這句話,我不禁想起了老師們經常囑咐的:“如果課上有不懂的地方,下課再問老師”。可是在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做。大家都弄明白了嗎?不一定。甚至有些人以主動請教他人為恥!被動接受和主動請教,都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對於我們來說,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多麼一語中的的文字!真理在誰那裡,誰就有資格成為老師,而不論他的地位和名氣。如果有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就會“惑”到永遠而一事無成。韓愈的《馬說》讓我明白了伯樂是多麼的重要,那麼他的《師說》則讓我懂得了學習求知的態度和解疑釋惑的方法。國學總是能使我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使我洗滌了心靈,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豁然開朗。

國學作文 篇4

  “經典”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

  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內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透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這裡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

  這個暑假我認真誦讀國學經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頗深。

  一提到“國學經典”四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我覺得《千字文》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據史書記載,這篇構思精巧、富有韻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一位叫周興嗣的人於一夜間編成的。公元六世紀初,梁武帝蕭衍博通眾學,擅長文學,雅愛書法。他對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因而命人從王羲之的墨跡中,選出一千個各不相同的字,讓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用四言韻文的形式將其編撰成文,字句間要求有密切聯絡,且要富於文采和韻味,以供兒童學習識字,並從中掌握必要的知識。周興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將《千字文》編成,不過,第二天,他竟已是兩鬢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部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書中還有關於學習的,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後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書中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再如讀《論語》時,我對《論語》及其作者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們的很多風俗習慣、禮貌用語原來都來自於《論語》,《論語》在2500多年後仍能擁有如此深的影響,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廣為流傳。《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題海戰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只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果僅僅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種莊稼想不勞而獲一樣。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著自己,工作也要講究方法,不要一股勁走到頭,才發現是個死衚衕,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從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時刻提醒著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要有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嘗試,去付諸行動。《論語》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工作,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閱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作文 篇5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名言,古詩詞,經典故事,我覺得這本書特別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因為每首古詩都有註釋,文章還配有插圖,所以它不僅使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更能讓我們深刻的讀懂文章的內涵,這不正是我們所喜歡的愉快閱讀嗎?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自信不疑”這一單元,它用許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語故事,以及古詩來教育我們:人要樹立起自信心,失敗了不能氣餒,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讀了之後,我受啟發很大,我本身是一個膽小的人,處處都愛面子,競選班幹部時,我很想當,但又怕落選,結果看到別人當選之後那開心的樣子,我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敗啊,從今以後,我一定要膽大起來,自己想做什麼就大膽去做,因為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嘗試,才能做得更好!

  閱讀時,我還積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語,如“天生我才必有用”,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胸有成竹”、“果於自信”、“捨我其誰”、“集思廣益”等,這些對我們拓寬知識,,提高寫作都有很大幫助,同學們以後可要多多積累喲!

  茫茫書海,好書難求,願《國學經典誦讀》這樣的好書多起來,也願讀這樣好書的讀者多起來,拓寬知識,豐富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寫作,好處多多,同學們,快快行動吧!

國學作文 篇6

  當我進入一年級後,開始學習國學經典《弟子規》。裡面有很多經典名句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行為規範。

  以前我總是不聽媽媽的話,常常惹媽媽生氣,做錯了事也不認錯。學習了國學裡的名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之後,我知道了父母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現在我已經能夠虛心接受批評,知錯能改了。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尊老愛幼,學習了國學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後,我明白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把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尊老愛幼從我做起!

  我會繼續在國學裡學習和體會做人的道理!

國學作文 篇7

  我校於9月9號晚上7:30,在圖五舉行關於國學的海報設計大賽決賽。在舞蹈協會帶來的動感十足的開場舞后,決賽正式開始。首先,由龐書記為本次決賽致詞。

  龐傑書記提到,舉行此次大賽,是為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讓同學們更好的瞭解二十四節氣。同時,希望透過海報設計的形式來宣傳和學習傳統國學文化。接著是十位選手對他們的作品進行5-8分鐘的講解。3號選手莊舸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她以“霜降”為主題,設計原理是給人美的感覺。海報以紅、藍、白三種顏色搭配,把霜降的美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大賽期間,現場還進行了有趣的抽獎活動,其中有5名幸運觀眾獲得了精美禮品。

  十位選手展示完畢,楊老師發表了對本次決賽的看法。他說,舉行海報設計大賽,是為了弘揚國學。在海報設計中,我們要注意觀賞性與直觀性的結合,還要注意文字的排版和圖文並茂。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主持人宣佈獲獎名單。接著楊老師為3號選手頒發了最佳人氣獎;梁書記為獲得優秀獎的四位選手和獲得三等獎的三位選手頒獎;獲得二等獎的兩位選手及獲一等獎的5號選手由龐書記為他們頒獎。

  在本次大賽中,同學們不僅提高了國學知識,在海報設計方面也有新的體會。中華經典的鏗鏘音韻在我們耳邊響,中華經典的千年風韻在我們心頭盪漾。最後,願中華兒女豪情滿懷,再譜新樂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