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範文:皓月今輪變
一個人揹著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起早晨的大霧,望向前方,感覺眼睛被一層半透膜覆蓋著,遠處的路燈光像是成群的螢火蟲抱在一起所發出來的,猛然從腦海中閃過一句話——“隱隱霧霧濛濛”!
臨近中午時分,白玉盤一樣的太陽終於發出耀眼的光芒,從光球層裡播灑出溫熱的光線,將空氣中散發著的濃霧顆粒一顆顆的刺穿並且扎進地縫裡,於是前路不再迷茫……
想著想著,我猛然抬起頭望向夜空,一說起夜空,總覺得繁星滿天,皓月千里,然而,我望見的,卻是一片好像被濃霧籠罩著的一團火,那些星星是不是也被包裹在這團濃霧裡了呢,總之,我是一顆也沒有瞧見,至於月亮,莫非是神話傳說中天狗咬下了一半之後沒有吐出另一半?
想想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蘇軾把酒問月,感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曹操對酒當歌,感嘆“人生幾何”,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望見月如鉤,李白唱“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張九齡想起海上生明月,便念天涯共此時,杜牧望見煙籠寒水月籠沙,訴說“夜泊秦淮近酒家”,李白憶起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王昌齡也曾說“秦時明月漢時關”,那麼,秦時的明月既然可以照到漢時關,為什麼而今我見到的`月亮完全不如“當年”呢?月亮從幾千年前跨越到幾千年後,差別怎麼就像磁碟進入了木馬一樣呢,看來進化而來的不只是萬物極人類而已啊,還有說是亙古不變的月亮啊!
常常寫到月亮就會想到皎潔,可是,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沒再見過什麼皎潔的月亮了,更別說星星了,李白看到危樓高百尺,甚至手可摘星辰,走在小區的狹窄路上,四周的樓房也算是“危樓”了,只可惜,別說手可摘星辰了,能夠目望夜繁星就已經是奢求了,還記得九歲那年在故土的葡萄架下,躺在藤椅上,仰望夜空,繁星啊,閃爍著它自己特有的光芒,那時候不認識北斗七星,只知道星星是串聯在一條軌道上的,一直都想看看射手座,我想看看“射手”所射的星星在哪個方位,南方?還是北方?
曹操說“月明星稀”,月明才會星稀,而今,月既沒有所謂的皎潔明亮,也沒有稀稀疏疏的星星,我盯著泛紅光的夜空仰望了好久,也沒能找到一顆正在發光的星星,至於月亮,時隱時現,如果月亮能發言,不曉得它會說什麼,暫且先稱月亮為“她”吧,從秦時到漢時關,我想她應該是妙齡少婦,還是位舞女吧,而到了如今,她是不是香消玉損了呢?
這人事更迭的歲月裡,時光流轉千年,而今留下當初的,應該只有那份對月亮對星辰的惦念不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