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植物觀察日記範文集錦5篇
一天又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植物觀察日記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三月二十五日 星期五 晴
這株辣椒是我媽媽兩個星期前種上的,現在已有四片葉子。最大的兩片有一點五釐米長、三四毫米寬。兩片小葉子剛長出來,冒了兩個半圓形的尖,像地鼠一樣,蠻可愛的。我給它們澆了一點點水,希望他們能茁壯成長。
三月二十九日 星期二 晴
一放學我就來到了花盆邊觀察辣椒苗。最早長出來的葉子在不斷的長長。而第二片葉子,則長寬了很多,而且葉莖的顏色較深,很容易找到葉莖。其它的葉子的葉莖不好找。四片葉子一對使勁往長了長,一對使勁往胖了長。我想:“這樣長下去,情形可不大好啊!”因此我只能期待這幾篇小葉子長得能平均一點。
三月三十一日 星期四 晴
中午去看的時候,我大呼謝天謝地。那兩對一對長長、一對長胖的葉子終於均衡成長了。一個胖了點,一個長了點。另外,這株辣椒苗又長出了第三對葉子。和第二對葉子差不多,它倆也是先露出半個頭先看看外面的情況,等明天再長。
四月五日 星期二 陰轉多雲
前幾天下了一場春雨,溫度降了不少。不知道辣椒苗怎麼樣了?在花盆邊一看,花盆裡一派欣欣向榮的情景。辣椒苗多了兩片葉子,其他六片葉子長勢良好。
兩個星期的觀察結束了,回顧辣椒苗的成長:從四片葉子到八片葉子中間的變化真是很有趣!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星期六,爸爸給我買了一盆小花種。賣花的叔叔介紹只要用心照顧,種子就會發芽,花瓣上還會寫著“水日之戀”。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盒子開啟,取出小貓模樣的花盆,把種子倒進花盆裡,種子紅紅的好像小辣椒的籽,我小心地給小花澆水,小花高興地喝水。
第二天,我又去看小花,小花沒變化。
第三天,我又去看小花,小花還是靜悄悄的。
第四天,小花還是光禿禿的。
第五天,小花還是在睡覺。
第六天,我一大早就去看小花,發現小花正在伸懶腰,偷偷地抬起頭頭,把土拱裂。兩片嫩綠嫩綠的小花瓣貼得緊緊的,中間還有兩片小綠葉,花瓣上真的有“水昌之戀”四個字。
又過了幾天,我驚奇地發現小花綠芽張開了,兩片小綠葉已經把頭抬頭高高的向我微笑。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去了花卉市場,準備選購一盆稱心如意的植物。一來到花卉市場只見各種植物爭奇鬥豔,菊花盛開,奼紫嫣紅,五彩繽紛。我們流連其間,觀賞這些植物。走著走著,我突然發現頭上掛著幾盆奇異的植物。這種植物有著綠油油、長長的葉子,葉子的頂部還有一根卷鬚。每根卷鬚上都有一個葉籠,有的葉籠還沒有長大,有的已經長成,呈現出淡淡的緋紅色。葉籠的頂部還有一片心型小葉子整個葉子看起來活潑可愛,十分誘人。聽阿姨說:這種植物叫“豬籠草”,葉籠是可以起到捕蟲作用的。聽到這裡,我立刻下定了目標,要把它買回家。
回到了家裡,我把豬籠草輕輕地放在了窗臺上。我高興地看著它那一個個誘人的葉籠,我心裡想:豬籠草是怎麼捕蟲的呢?它“吃”什麼蟲呢?它怎麼來呢蟲呢?一連串的問號跳進了我的腦海,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植物百科全書》。原來這種叫豬籠草的植物是一種食蟲植物其葉的頂端有外型奇特的捕蟲器。豬籠草的葉脈延伸成卷鬚,卷鬚頂端膨脹成葉籠,其葉籠的內壁上生有腺體,能分泌消化液,瓶口能分泌迷密露,引誘蟲子進入籠內。瓶上的蓋子會在下雨時蓋上防雨。
我心想動物吃植物是理所當然的,還有能“吃蟲”的植物?我可要試一試!於是,我把豬籠草放在了陽臺外,過了一會,一隻蒼蠅飛了過來,吃了兩口蜜,就向瓶內爬去,一下子就進了瓶裡出不來了,這時“瓶蓋”就自然地合上了,原來這就是豬籠草撲草的方法。我一定要好好地養豬籠草,讓它多捉害蟲,為家人除“害”!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第1天
下了一天的雨,整天呆在家裡,感覺悶悶的,心情一點兒也不好。不過,令人興奮的事還是有的——我昨天才泡在水裡的大蒜,今天,頭上竟然就冒出了小嫩芽。白色裡透著一丁點兒淺淺的褐色,大概有半粒米那麼大。小嫩芽探出頭來,像是迫切地想得到陽光、雨露的滋潤。如針尖大小的白色的根也一簇簇地迫不及待地從蒜頭底部跑了出來,都有兩釐米長了,真是瘋長啊!
我可愛的小蒜,快快長大吧!
第2天
今天,雨還是不停地下著,但好像大蒜的生長並不受天氣的影響,仍然那樣不可思議地瘋長著。從昨天的觀察一直到今天,還不到24小時,但大蒜卻變化明顯。我欣喜地發現:嫩芽的長度已經達到了一釐米左右,寬度也長到了兩毫米。在嫩芽的中間還出現了一條不太明顯的白色裂口。很想知道里麵包著什麼?會不會是嫩綠色的蒜苗呢?但我不能“拔苗助長”……根也長到了一釐米左右,數不清的根簇生在蒜頭底部,白白的、嫩嫩的,像無數根吸管一樣,在盡情地吸取水分。
小蒜,快快地長吧!水我管你夠喝,相信你會用綠色報答我!
第3天
今天,天終於放晴了,大蒜好像在用它的長勢來慶賀這久違的好天氣。我發現大蒜的小芽最長的大概已經有兩釐米了,它的寬度也飛長到了五毫米。原來,從裂縫裡鑽出來的不是我所想象的蒜苗,而是一根寬約三毫米的蔥綠色小芽芯。其實,嫩芽昨天就開始泛綠了,只是不怎麼明顯。而今天大部分都變綠了,上面還佈滿了清晰的淺褐色豎條紋。那白白嫩嫩的根也差不多長到了兩釐米左右。
真是驚人的生長速度!
第4天
今天,天氣晴朗,我的小蒜依然生機盎然地瘋長著。最長的小嫩芽已經長到了六釐米左右,嫩綠的小芽芯已經悄然地半綻開了。如果橫著看的話,小芽芯綻開的形狀就像一彎小小的月牙。最讓我高興的是,就連最“堅貞不屈”的那一個蒜頭也吐出了新芽。它小小的,但居然是嫩綠色的。所有蒜頭的根又長長了一截,估計最長的都快接近三釐米了。這些白白嫩嫩、細細長長的根直伸杯底,我感覺很像一根根動物的'觸鬚。
呵呵,我的“白鬍子”小蒜,你明天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我很期待!
第5天
今天陽光燦爛,大街上,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人們臉上依然洋溢著過節的喜悅,我的小蒜好像也在跟著人們一起歡樂——以它那出人意料的速度飛長著。長得最好的那一個蒜頭的長度已經長到了大概十一釐米,形狀好像一把出鞘的寶劍。這根小芽芯比昨天更舒展了一些,但依然沒有完全綻開。在它那半綻開的空隙裡,我隱隱約約地看見了另一根新生的小芽芯。最“堅貞不屈”的那一個蒜頭的小芽居然一下子就長到了兩釐米半。它的生長規律與前兩個蒜頭不一樣,它是先長出小芽芯並半綻開,再長出像襁褓一樣的支撐芽。它長得飛快,好像想後來居上呢!根也長到了三釐米以上,它們越來越強壯,把蒜頭立得直直的,再也不東倒西歪了。
我心裡的疑問越來越大,小蒜,這清水裡到底有什麼營養,會讓你長得如此神速?
第6天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沒有雨的騷擾,讓人心情非常舒暢。小蒜也在抓住這個好時機繼續它的生長旅程。生長速度最快的小嫩芽已經長到了大約十四釐米,它的另一根小嫩芽也長到了兩釐米半左右,並和長的那個小嫩芽形成了一個y字形。生長速度最慢的小嫩芽依然保持著“力爭上游”的勢頭,長到了差不多五釐米。它的支撐芽還是生長緩慢,長度最多不過三毫米。我想,支撐芽的營養會不會都被小嫩芽搶去了呢?大部分的根都長到了大約四、五釐米,它們在杯底迅速繁衍,不停地向下盤踞,好像在尋找更多的生長空間。
我不知道小蒜能存活多久,但我一定會細心地照料它!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小山旁,有個大草坪。那兒風光秀美,景色怡人,空氣清新。
一棵棵高大,粗壯的柳樹在微風的吹拂下梳理著她的秀髮。草坪旁邊是一大片蒼翠欲滴的竹林,那兒是動植物的樂園。有燕子哥哥與翠鳥姐姐歡快的歌聲;有瓢蟲妹妹和松鼠姐姐優美的舞蹈;有知了叔叔婉轉的豎笛吹奏和蟋蟀先生悠揚的小提琴演奏,好一個生氣勃勃的大舞臺!
大草坪的中央流淌著一條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金魚阿姨在水中悠閒的散步;小蝌蚪成群結隊地在水藻叢中游來游去;調皮的小蝦也不甘示弱,在石頭縫裡穿梭嬉戲;張牙舞爪的小龍蝦在龍蝦教練的帶領下,時不時地來個輕功“水上漂”。
人們不禁讚道:“好一個美麗的大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