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素材> 有關機遇的語文寫作素材

機遇的語文寫作素材

有關機遇的語文寫作素材

  導語:機遇在手並不代表著你就會成功,它只不過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條捷徑。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毛遂自薦

  (抓住機遇需要膽識)

  毛遂在平原君門下三年,一直默默無聞,總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一次,秦國大舉進攻趙國,情況危急。趙王派平原君向楚國求救。平原君決定挑選出20名足智多謀的人隨同前往,可是隻有19人合乎條件。這時,毛遂主動站了出來說:“我願隨平原君前往楚國。”

  平原君一開始不以為然:“一個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錐子裝在口袋裡,錐尖子很快就會穿破口袋鑽出來,人們很快就能發現他。而你一直未能出頭露面顯示你的本事,我怎麼能夠帶上沒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國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並不生氣,他心平氣和地據理力爭說:“我之所以沒有像錐子從口袋裡鑽出錐尖,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像錐子一樣放進您的口袋裡呀。”平原君便答應毛遂作為自己的隨從,連夜趕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可是這次商談很不順利。只有毛遂面對楚王,慷慨陳詞,對楚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楚王終於被說服了,與平原君締結盟約。趙國於是解圍。

  事後,平原君說:“毛遂原來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真抵得過百萬大軍呀!可是以前我竟沒發現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沒一個人才呢!”

  不要總是等著別人去推薦,只要有才幹,不妨自己主動站出來,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野鴨與蒼鷹

  (抓住機遇要專注)

  春秋時候,楚國有個擅長射箭的人叫養叔。他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楊枝上的葉子,並且百發百中。楚王羨慕養叔的射箭本領,就請養叔來教他射箭。養叔把射箭的技巧傾囊相授。楚王興致勃勃地練習了好一陣子,漸漸能得心應手,就邀請養叔跟他一起到野外去打獵。

  打獵開始了,楚王叫人把躲在蘆葦叢裡的野鴨子趕出來。野鴨子被驚擾地振翅飛出。楚王彎弓搭箭,正要射獵時,忽然從他的左邊跳出一隻山羊。楚王心想,一箭射死山羊,可比射中一隻野鴨子划算多了!於是楚王又把箭頭對準了山羊,準備射它。可是正在此時,右邊突然又跳出一隻梅花鹿。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見的梅花鹿,價值比山羊又不知高出了多少,於是楚王又把箭頭對準了梅花鹿。忽然大家一陣子驚呼,原來從樹梢飛出了一隻珍貴的蒼鷹, 振翅往空中竄去。楚王又覺得還是射蒼鷹好。

  可是當他正要瞄準蒼鷹時,蒼鷹已迅速地飛走了。楚王只好回頭來射梅花鹿,可是梅花鹿也逃走了。只好再回頭去找山羊,可是山羊也早溜了,連那一群鴨子都飛得無影無蹤了。

  楚王拿著弓箭比畫了半天,結果什麼也沒有射著。

  機會稍縱即逝,一定要抓住你一直所追求的機會,達到你的目標。

  麥克斯韋的人生轉折點

  (機遇可以改變人的命運)

  16歲的麥克斯韋初到劍橋,一切都覺得新鮮。這一時間,他專攻數學,讀了大量的專門著作。不過,他讀書不大講系統性。有時候,為了鑽研一個問題,他可以接連幾個星期什麼事都不幹;有時候,他又可能見到什麼讀什麼,漫無邊際。

  這個善於學習和思考的年輕人,需要名師點撥,才能放出異彩。幸運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麥克斯韋果然遇到了一位好老師,這就是霍普金斯。霍普金斯是劍橋大學的數學教授,一天,他到圖書館借書,他要的一本數學專著不巧被一位學生先借走了。那書是一般學生不可能讀懂的,教授有些奇怪。他詢問借書人的名字,管理員答道“麥克斯韋”。教授找到麥克斯韋,看見年輕人正埋頭摘抄,筆記本上塗得五花八門,毫無頭緒,房間裡也是亂糟糟的。霍普金斯不禁對青年產生了興趣,詼諧地說:“小夥子,如果沒有秩序,你永遠成不了優秀的數學家。”從這一天開始,霍普金斯成了麥克斯韋的指導教授。

  霍普金斯很有學問,培養過不少人才。麥克斯韋在他的指教下,首先克服了雜亂無章的學習方法。霍普金斯對他的每一個選題,每一步運算都要求很嚴。這位導師還把麥克斯韋推薦到劍橋大學的尖子班學習。經這位優秀數學家的指點,麥克斯韋進步很快,最後終於成為一代科學大師。

  上帝的蘋果

  約翰死後去見上帝,上帝查看了一下他的履歷,很不高興:“你在人間活了60年,怎麼一點成績也沒有取得?”

  約翰辯解說:“主啊,這也不能全怪到我的頭上,是你沒有給我機會呀。如果您讓那個神奇的蘋果砸到我的頭上,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就是我啦。”

  上帝想了想,說:“好吧,我們不妨就試驗一次。”

  上帝大手一揮,時光倒流回了30年前的那個蘋果園。上帝搖動果樹,一隻紅蘋果落了下來,正好砸在約翰的頭上。約翰撿起蘋果,用衣襟擦了擦,幾口就把蘋果給吃完了。

  上帝又讓一隻更大的紅蘋果砸到約翰的頭上,約翰又把那隻蘋果給吃了。

  上帝嘆了口氣:“可憐的人!”他決心再給約翰一次機會。上帝第三次搖動蘋果樹,一隻大大的蘋果準確無誤地落在約翰的頭上。約翰勃然大怒,撿起蘋果狠狠地扔出去:“該死的蘋果,攪了我的好夢。”

  蘋果飛了出去,正好落在正在睡覺的牛頓頭上。牛頓醒了,撿起蘋果,豁然開朗,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時光重新回到現在,上帝說:“你現在該心服口服了吧?”約翰哀求道:“主啊,請您再給我一次機會吧!”上帝搖搖頭:“不用了,蘋果砸在每個人頭上的機會都是相同的,只是每個人把握機會的能力不同。”

  人生和機遇的邂逅

  一次偶然的機會,人生與機遇碰在了一起,於是就發生了下面的.一段交談:

  人生盛氣凌人地對機遇說:“你是我的屬下,是我的力量促使你能夠被人們所接受,所以你要服從我的指揮。”

  機遇有些不服氣,反駁說:“我們是互相依存的關係,沒有我,你就不會有閃光點。”

  人生說:“離開你我依舊會有閃光點!我不需要你。”

  二者爭論不休,話不投機。於是,機遇離人生而遠去。

  結局是:

  人生因為沒有機遇而暗淡。

  機遇因為沒有人生而消逝。

  哲人說:“人生因為機遇而精彩,機遇因為人生而輝煌。”

  一位父親對賦閒在家的兒子說:“對於人生,機遇像個小偷,到來時無聲無息,走時你卻損失慘重。對於機遇,人生是一個大舞臺,抓住機遇,人生才會豐富起來,大放光彩。”

  終生不遇

  從前,洛陽有一個人,總想做官,而一輩子都沒遇到做官的機會。時光如流水,幾十年彈指一揮間。這個人眼看著自己頭髮已白,年紀老了,不禁黯然神傷。一天,他走在路上,不禁痛哭流涕起來。

  有人看見他這般模樣,感到很奇怪,於是走上前問他說:

  “老丈,請問你為何如此傷心呢?”

  這個老人回答說:

  “我求官一輩子,卻始終沒有遇到過一次機會。眼看自己已這樣老了,依然是一身布衣,再也不可能有做官的機會,所以我傷心痛哭。”

  問他的人又說:

  “那麼多求官的人都得到了官,你為什麼卻一次機會也沒遇上呢?

  這個老人回答說:

  “我年輕時學的是文史,當我在這方面學有所成時出來求官,正好遇上君主偏愛任用有的老年人。我等了好多年,一直等到喜好任用老年人的君主去世後又出來求官,誰知繼位的君主卻是個喜愛武士的人,我又一次懷才不遇。於是,我改變主意,棄文學武。等我學武有成時,那個重視武藝的君主也去世了。現在繼位的是一位年輕的君主,他喜歡提拔年輕人做官,而我,如今早已不年輕了。我的幾十年光陰轉瞬即逝,一輩子生不逢時,沒有遇到一次做官的機會,這難道不是十分可悲的事嗎?”說罷,他又哭起來了。

  什麼是機會

  一位教營銷學的老師問他的學生:“什麼叫機會?”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 說:“ 機會就是你碰到了,別人碰不到的那種特別的運氣”;有的說:“機會就是別人對自己的關照 ”;還有的說:“機會就是你平時經營的種種關係”。這位老師未置可否,只是給學生講了他出國考察時瞭解到的一件事情。

  泰國許多地方盛產椰子,而椰樹高達十幾米,且樹幹光滑沒有枝丫,採摘椰子難度非常大, 每年上樹摘椰子都要出一些安全事故。一位高中畢業的椰農設立了一個馴猴學校,主要是訓練猴子摘椰子的技術。然後把這些訓練有素的猴子賣給那些園主或者是想以出租猴子為業的農民。因為猴子摘椰子的工效比人高了三四倍。結果,他訓練的猴子供不應求。短短几年這位農民就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富翁。

  老師接著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他說:“那個泰國農民如果不瞭解椰農摘椰子的艱辛,沒有一雙善於尋找的眼睛,機會永遠也不會來到他的面前。”

  該出手時就出手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正面回答,卻讓他們走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要求是選摘一個最好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沒走幾步,就看見一個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來了。但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的那個大,但已經沒有機會,只得遺憾地走完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 總要提醒自己,後邊還有更好的。可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邊兩個弟子的教訓。當走過全程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後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於大類中的一個美麗的麥穗。雖說,這麥穗不是田裡最好最大的一個,但對他來說,已經是心滿意足了。

  尋找機會

  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對路邊的景色與過往的行人全然不顧。一個人攔住了他,問道:“小夥子,你為何行色匆匆?”

  小夥子頭也不回,飛快地向前奔跑著,只冷冷地甩了一句:“別攔我,我在尋找機會。”

  轉眼20年過去了,小夥子已經變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馳。

  又一個人攔住他:“喂,夥計,你在忙什麼呀?”

  “別攔我,我在尋找機會。”

  又是20年過去了,這個中年人已經變成了面色憔悴、兩眼昏花的老人,還在路上掙扎著向前挪動。

  一個人攔住他:“老人家,你還在尋找你的機會嗎?”

  “是啊。”

  當老人回答完這句話後,猛地一驚,一行眼淚掉了下來。原來剛才問他問題的那個人,就是機遇之神。他尋找了一輩子,可機遇之神實際上就在他的身邊。

  撒哈拉沙漠的蒲公英

  在地中海東岸的沙漠中生長著一種特殊的蒲公英,它不是按常規來舒展自己的生命,如若沒有雨,它們一生一世都不發芽、不開花。但是隻要有一場小雨,不論這場雨是在什麼時候落下的,它們都會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迅速發芽、開花,並在雨水被蒸發幹之前,抓緊時間做完結子、傳播等所有的事情。

  中東地區的居民常將它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因為把它埋在花盆裡,只要別忘了澆水,它就會生根、發芽、開花。以色列人主要把它送給擁有智慧而又貧窮的人。他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平民百姓發展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就像沙漠中的蒲公英遇到雨水一樣少得可憐,但只要具有沙漠蒲公英一樣的品質,在機會一旦來臨的時候,果斷地抓住它,大膽地去實踐,同樣會成為一個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原來,那株沙漠蒲公英栽在花盆裡,是在時時提醒人們在自己處境困難時,不要悲觀失望,不要怨天尤人,只要耐心地等待機會;而一旦機會到來,就要果斷地猛撲過去,抓住不放

  實踐應用

  機遇不等於成功

  機遇在手並不代表著你就會成功,它只不過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條捷徑。正如你到山頂去看日出,有一條捷徑可以讓你省時省力;但是,你不要忘了捷徑往往就靠在懸崖的邊上,下面是萬丈深淵。捷徑雖快,但是風險也大,同樣要付出努力去走過它。這就是說,把握了機遇還需要不斷地努力,不能驕傲。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半路掉進深淵,才不會浪費你的機遇。

  劉備死後,劉禪即位為帝,就是三國時期的蜀後主。當時,蜀與魏、吳鼎足而立,基業顯赫。神機妙算的“臥龍先生”諸葛亮為他出謀劃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趙雲、魏延等能征善戰的大將為他開疆拓土,這是百年難遇的機遇。但是劉禪最終為魏所虜,被後世嘲為“扶不起的阿斗”。一個擁有百年難遇的機遇的人,不能成就一番事業,反而家國不保,這是為什麼呢?

  劉禪先天“性駑”,才疏學淺,對於這樣一個人,自己貪於尋歡作樂,不去把握難得一遇的機遇,這怎麼能夠成功?

  假如我們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磨鍊上,而是把希望寄託於機遇上,不要說機遇並不是隨時就能到來,即使來了,我們也只能眼巴巴地望著它溜走。更嚴重的是,這條機遇所帶來的捷徑,也會隨之變成充滿風險的山間陡徑,一不小心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機遇孕育於挑戰之中

  兩隻青蛙——老青蛙和它的兒子小青蛙,一不小心掉入了一桶牛奶中。為了求生,它們不停地遊呀,遊呀,遊了好長時間還是看不到希望。

  老青蛙遊得越來越慢,就對兒子說:“我累了,遊不動了。我快淹死了。”

  小青蛙不停地鼓勵老青蛙:“不,繼續遊。繼續遊,就會出現奇蹟,要有信心。”

  可是,半個鐘頭後,青蛙爸爸還是停下來了,洩氣了,結果沉到牛奶桶底。而青蛙兒子則繼續不停地游下去,被攪拌的牛奶慢慢形成一個黃油球,不久,它腳下的黃油球變硬了,它將這個“球”當作平臺,縱身一跳,竟然躍出了那個牛奶桶。

  在所有危險中,不要忘記裡面也包含著機會。救星就在這個機會中,而機會是人去創造的。“危機”這個詞本來應解釋為危險和機遇的,就如同挑戰一樣,看似危機重重,前途未卜,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人生路上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然,這也需要我們不畏挑戰,不懈奮鬥,才能在絕境中找回一條成功登上頂峰的小路,一些這條路還是一條捷徑,一次讓我們取得成功的機遇。只是,在找到之前,也許我們會辛苦一點,要像掉進牛奶中的小青蛙一樣,不斷地為著脫離險境而遊呀,遊呀,直到掩藏在挑戰中的機遇露出它的真面目。所以,不要抱怨生活中沒有機遇,只有不斷地挑戰,豈不知那些機遇有時就孕育於挑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