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粽香端午作文13篇

粽香端午作文

粽香端午作文1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粽香端午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粽香端午作文 篇1

  今年的端午,與以往不太一樣

  節日的前兩天父親就宣佈,今年我們不包粽子了,仔細想想也難怪,奶奶的身體每況愈下,爺爺還得一直陪著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時間來,震驚之餘,更多的是無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時奶奶的身體還很硬朗,提前好多天,節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經買好了。此時家裡便瀰漫著粽葉的清香,不僅是端午,更醞釀著整個夏天的熱鬧。

  我最喜歡的事還是看爺爺,奶奶包粽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選好粽葉,還要在水裡泡上一段時間,以此達到最佳狀態,棕餡也有很多種,紅棗,葡萄乾,花生……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鹹肉粽。

  開始包粽子了,其實呢過程說難也不難,可是自己做起來卻總是失敗。只見他們熟練地扯出兩片粽葉,雙手靈巧地一翻,將粽葉捲成一個漏斗狀,在裡面塞滿糯米和粽餡,再用剩餘的粽葉將他們包裹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粽葉尖穿進針裡,以針為引,將它從另一邊帶出來,一個不好,弄斷了粽葉,一切又得重頭再來,我也嘗試過幾次,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再熬過幾小時煮粽子的時間,我們終於能享受到那難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粽葉似乎都褪去了她們的青澀,泛著微黃。香氣也因此被完全的激發出來,老遠就能聞見。此時,我們也顧不上燙了,抓起一個,剝掉粽葉,張嘴就咬,糯米獨有的清香和鹹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經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卻再也沒感受到那種味道。

  節日那天一早,我起來洗漱,竟發現桌上有兩個粽子,聽了父親解釋,我才知道這是他從街上買來的,算是營造氣氛吧。我只吃了幾口就不願再動,雖然也不錯,卻少了家的氣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與你重見?

  粽香端午作文 篇2

  盼望著,盼望著,夏天來了,端午節也隨之而來了。

  端午節主要為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屈原。他因政見不合被楚王趕出國都,後得知楚國已亡,便悲憤地跳入汩羅江自殺了。人們便於他跳江的日子——農曆五月初五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來紀念他。

  對於屈原,我真是太熟悉了。在我的老家湖北武漢的東湖邊上,就矗立著一座屈原雕塑,旁邊有一座行吟閣,名字來源於他的“行吟澤畔”一句。再者他也是我幾千年前的“老鄉”,提起來總有一種親切之感。

  據說屈原跳江後,人們向江中投米,以免魚蝦吃掉他的身軀。正因如此,去年端午,我也嘗試親手包了粽子。首先要泡粽葉和糯米,準備材料。然後將乾淨粽葉窩成漏斗形,託在掌心,盛點糯米在粽葉中間壓實幷包好,不能漏。最後緊緊地纏上棉線,一個粽子便大功告成,也可加紅棗、肉等,會更“色香味俱全”一點。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算第二項活動。所以端午假期,我不僅用美味的粽子滿足味蕾,還大飽眼福,在潮白河邊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龍舟賽。隨著一聲號令,龍舟們衝出了起點,在水面上滑行。只見那些壯漢們有節奏地划動手中的槳,大聲喊著口號,鼓手使勁敲鼓。一時間,河上水聲陣陣,人聲鼎沸,鼓聲震天。岸上的觀眾們紛紛為自己看好的龍舟加油,我也不例外。這樣熱鬧,河裡的魚蝦一定早就嚇跑了,我們不用擔心它們吃掉屈原的身軀了。

  我做的第三件事是掛艾草,它有驅蚊殺菌的效果。我和父母都親手掛了一個艾葉包,屋裡飄出濃濃的艾香,“碧艾香蒲處處忙”,真好!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的“國寶”,我們更應愛護它,珍惜它,讓“國寶”永存!

  端午已過,我仍記憶猶新,粽子的香甜還盪漾在舌尖,龍舟手們的身影還浮現在眼前,我伴著這美好的回憶,盼望著下一個端午佳節……

  粽香端午作文 篇3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已至,榴花正盛,粽葉盈香。每到端午,我們一家都會包粽子,掛艾草,今年也不例外。

  我們一早就來到了鄉下奶奶家。來過端午節。按照習俗。我們端午節要先在門口放上艾草,用來辟邪。然後就準備包粽子。

  只見奶奶嫻熟地把煮好的粽葉捲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用調羹放一點糯米,糯米上放一顆甜棗,最後再放一點糯米,這樣粽子就可以包起來了,最後奶奶用白線把它們捆起來,一個精緻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奶奶包粽子挺簡單的,我就心裡癢癢的,也想學著包粽子。

  我拿了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把它圍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再用勺子把米裝進粽葉裡面。可我剛把米裝進去,糯米就從粽葉的底部漏了下來。看著奶奶包很簡單的樣子。可我學起來卻這麼的吃力。就這樣,我一遍又一遍地失敗了。奶奶見狀跟我說,那你用一張粽葉包,這樣的話你會好包一點。好吧,聽奶奶的話,我拿著一張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又開始包了起來。可是,當我把米放進去的時候。底部又開始漏米了。我頓時感到很疑惑,為什麼看著奶奶包很簡單,為什麼輪到我包就這麼難呢?實在沒辦法了,然後奶奶跟我講。你就把粽葉底部折過去一點,這樣就不會露了。

  我照著奶奶的方法去做。的確,這樣一點米也沒有漏出來。然後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把粽子包了起來。可粽子就是不聽我使喚。米粒居然從邊上漏了出來。奶奶說我粽子抓的太緊了,所以才會這樣子的。最後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粽子終於包好了。

  全部包完之後,奶奶往鍋里加點水,然後把粽子放進去。大概半個小時粽子熟了。奶奶一掀開鍋蓋,哇!一股粽葉和糯米的清甜香氣撲鼻而來。我一眼就從裡面找出了那隻我包的最小的粽子。嚐了一下,甜而不膩,好吃極了。

  這天,粽葉的清香浸潤了燥熱的炎夏,連晚風都變得清涼,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嚐佳餚,閒聊家常,靜謐而美好……

  粽香端午作文 篇4

  端午是一個一年演一次,但永遠也演不玩的戲。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來方便,包起來難,先把葦葉捲成碗型,放入少許糯米,也可在中間放紅棗、臘肉等,然後捏緊,卷為斜四角形,用繩子捆起來,葦葉也要在水裡浸軟方適用。粽子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做法,總是蘸糖食用,個頭較小,煮熟後粘韌而清香,保你未嘗便開始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還熱氣騰騰的,吃進嘴裡,心裡就暖暖的,粽香會回溢在喜歡嘴中,久久不散去。誰能不這小巧玲瓏[注:小巧: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緻。形容東西小而精緻。],且散發出誘人清香的粽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賽龍舟。在這一天裡,湖的四面八方[注:指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都擠滿了人。在這熱鬧非凡的場面,幾支龍舟飛速行駛,舟上坐著一群強壯的小夥子,他們都賣力地晃動船槳。“加油”聲一陣比一陣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賽中,他們也用起了“雜技”:有的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如同吞雲吐雨一般;有的船頭船尾的人有節奏的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點綴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戶戶[注: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都在門口懸掛了艾草。據說艾草是百福的象徵,是一種治病的藥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語。

  關於端午節的歷史故事也數不勝數。如偉大詩人屈原為了讓皇上相信他的觀點而縱身江河,從而人們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懷念

  以身殉國[注: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的屈原。

  端午著場戲環環相扣,是一場百看不厭的戲。

  粽香端午作文 篇5

  緩緩的水流聲將我從夢中拉出,優美、緩慢,彷彿處身於山間小河邊。惺鬆中望見母親忙碌的背影,空氣中迷漫著艾葉的清香。

  母親的細碎的步伐,在廚房中穿梭,滿是裂痕的手掌清洗著水中的艾草,我想在這仙境中再賴會兒床,可艾草的清香不斷鑽進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

  端午的香先是粽葉的香,偏黃的葉子彷彿是大版的竹葉,還帶有艾草的清爽氣味,母親將兩束葉子散亂地鋪在鐵盆中,再燒一壺滾燙的炎,水汽漸漸升起,嫋嫋清香似乎被裹在裡面,如同茉莉花開,將花苞裡蘊著的香氣點染出來,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個個飽滿,相互倚著,似是喝了一夜的瓊漿。母親沒做過粽子,這是第一次,雖然包的粽子簡單至極,但那種味道令我深深迷戀,永不得忘。

  母親將三層粽葉錯落著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笨拙地一彎,彎出小小的圓錐形狀,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內,將一顆蜜棗放置中央,周圍再填上幾撮米。母親儘量不讓棗露出來,那汁也不會流出,使所接觸的糯米更加香甜。母親捍著盛滿餡的粽葉,卻好像舉著十幾斤重的石頭,手不停顫抖,生怕纏線的時候系錯一步。最後,粽子只是三個角的平面,母親笑道:“我做的不好,這麼醜!”端午耀眼的陽光照在母親的背上,我坐在母親身旁,要是時間永遠停留在這一刻,該多好啊!

  粽子在鍋裡不停地響著,這是端午的伴奏。香氣從廚房溢位,氤氳在整個房間上空,我不住地往鍋內望,怎麼還沒好!母親踢踏舞著從鍋內取了一個粽子,解開繩子,第一口,是葉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棗的甜蜜。

  我在母親的撫養中成長,田裡的小樹隔年盈尺,母親卻隨著光陰逝去逐漸白頭。我現在吃過許多地方很有名氣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卻都不及母親親手包的粽子,母親所做的粽子,是世上最甜的!

  粽香端午作文 篇6

  一陣清逸的香氣從蒸籠裡飄出,充斥著整個廚房,端午節便從這一刻開始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我們當地的端午節也叫“五日節”,“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劃龍舟”,一連過五天。我最喜歡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們家正在包粽子!

  制餡

  製作粽子的第一步當然是做餡了!只見媽媽拿出一大袋糯米,將米放在已經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時將其他的一些雜糧也放進去。再過了幾個小時後,媽媽將水倒出,那些被浸過的雜糧就有點粘稠了,媽媽說這樣做出的餡會更好吃。

  洗葉

  製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葉。媽媽讓我把放在陽臺的粽葉拿來,我一聽,立馬拿了過來,媽媽接過粽葉,把粽葉放在熱水中浸了十分鐘,接著解釋到:“這粽葉放在熱水中,一來是為了消毒,二來是為了使粽葉變軟,包粽子時更好包,一舉兩得!”

  包粽子

  接下來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媽媽將浸好的葉子從中間捲成一個圓錐形,留出一部分粽葉,再在圓錐中放入做好的餡,就像蓋蓋子一樣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葉一按,再把粽葉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纏,用繩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

  品粽子

  一個小時下來,已經包完了將近二十五個粽子,然後媽媽把它們這些“胖小子”放入蒸鍋中,蒸出來後便可以吃了。到了晚上,所有粽子都蒸熟了,開啟鍋蓋,香氣直往鼻子上撲。我們就拿出粽子,幾個小孩子好像不知道燙、不怕燙一樣,從我們手中“搶”過幾個粽子立馬吃了起來。就這樣,端午節在洋溢著濃郁的快樂氣氛和甜蜜的粽香中過去了……

  傳統節日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是對一種文化溫暖的記憶。我最喜歡的便是端午節,你們呢?

  粽香端午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今天,大家都樂呵呵的,粽子成了大家的“焦點”。

  一早起,我被窗外的聲聲雞鳴“叫”醒了,我忙穿上衣服去西屋叫媽媽起床。我邊邊說:“啊,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空氣真清新!”我還伸了一個懶腰呢。媽媽被我叫醒了,我們吃過飯後,去了裕隆超市。我拉著媽媽快步跑,想及時到達“粽子小家園”那裡去。可是越慌越是不行,原來很熟悉的“老朋友”好像一下了變成了不認識的“陌生人”,花了十秒才達到“粽子小家園”!那裡有粽子爸爸——豬肉粽;還有粽子媽媽——八寶粽;它們有一群可愛的小寶寶——小小粽:有綠豆蓉姐姐,有菠蘿小妹妹,有薏米果仁大哥哥,還有蜜棗綠茶小弟弟等等……像這樣的粽子家族還有很多很多,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樣子。人們爭相購買,“粽子小家園”的粽子們,它們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小粽子了!好熱鬧呀,我和媽媽也購買了幾家粽子家庭。於是,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姥姥家。我準備把所有的八寶粽媽媽送給這裡的三位母親——姥姥、姨姨和媽媽。我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姥姥又把菜角和糖糕端了出來。頓時,所有的香氣濃縮在了一起,在空中形成了一朵花,還散發著陣陣醉人的香氣。可是這也擋不住菠蘿小妹妹的“誘惑”,我便又吃了起來。屋裡瀰漫著的香味和我們的好心情似乎溶到了一起,怎麼也分不開。這使我們胃口大開,心情也是越來越好。我把這一景象“拍”了下來,把“照片”“存”進了我的“相簿”。

  這個端午節真是有趣,下一個端午節我一定會更加開心的!

  粽香端午作文 篇8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唯一節日。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各地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有的地方包粽子,有的地方划龍舟,有的地方喝雄黃酒。

  今年端午節,我們家則是包粽子。節前一天晚上,聽爸爸說要包粽子時,我興奮得睡不著,我從來沒有親自動手包過!第二天起床時,爸爸已經在準備了。我走過去一看,他正在剪粽葉頭,旁邊則泡著糯米和綠豆,一個碗放著醃肉,另一個碗泡了香菇。看來爸爸準備得差不多了,我問爸爸:“爸爸,您不是說好和我一起準備的嗎?為什麼不等我了?”爸爸笑笑說:“你在那睡懶覺都沒起來,我就先準備了嘛。”

  過了不久,爸爸將綠豆和糯米濾過水後混在一起,喊我:“來幫個忙吧,把香菇切成條。”我切完香菇,爸爸又說:“料都備好了,開始包粽子吧。”說著,他就拿起一張粽葉,在粽葉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打了一個折,捲成了圓錐形,然後就開始放一層米後放肉和香菇,再放一層米,最後則是將粽葉折了,把所有食材包住,又用草繩捆住捆牢固,粽子就包好了。我坐在一旁看了一會兒,就躍躍欲試了。心想:這不就是用一片葉子包住一些米,然後捆好,有什麼難的?這樣一想,就直接動手了。沒想到連草繩都捆不好,整個粽子都散開來,裡面的米和香菇撒了一桌。這情景,弄得爸爸哭笑不得。他走過來,手把手教我包:“你看好了,把竹葉折成圓錐,加料,但不能太滿……”我按照爸爸的方法又試一次,還真的學會了,後來我又包了好幾個不像粽子的粽子了。

  媽媽把粽子放進高壓鍋裡,過一會兒,就飄出陣陣粽香,這特別的香味令人好生期待。

  粽子煮熟後,全家人圍坐在桌子旁。我迫不及待剝了一個粽子,一陣香氣撲鼻而來。咬一口,唇齒留香。此時,不禁感嘆:“這一次包粽子真是有趣的體驗呀!”媽媽一邊品嚐一邊說:“還是自己家裡包的粽子香!”爸爸得意地說:“那當然,我親自掌控的能不香嗎?”

  桌子旁,笑聲一片,粽香飄蕩。

  粽香端午作文 篇9

  今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早上9點,參與人員已到達參賽地點(公司後花園),這次活動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親子活動,以家庭為單位比賽包粽子,在30分鐘內最快包完20個粽子的家庭獲勝。第二個,知識搶答,這是關於端午節的問題,每答對一題獲得2個粽子,答錯一題則扣掉1個粽子,最後獲得粽子最多的家庭獲勝。第三個,玩“曲水流觴”遊戲,每個家庭坐在旋轉的圓桌邊,用一個杯子盛半杯醋(因為小孩子要參加,不能喝酒)放到桌面上,當桌面停止轉動時,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喝下醋並表演一個節目。

  活動中最激烈的是第二個知識搶答,由楊爺爺主持,他念完題目就說“搶答開始”,每個人就立馬開動腦筋,積極地搶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遊戲中,拍桌子聲、搶答聲、歡呼聲響徹雲霄。透過激烈的競爭,我家取得了勝利。

  最有趣的是第三個遊戲,每當桌面轉起來的時候,每個人都很緊張,心裡默默祈禱,醋杯千萬不要在自己的面前停下,大家都怕喝那酸酸的醋。“桌子停了”不知誰叫了一聲,緊接著又是一陣歡呼聲,醋杯停在了唐伯伯的面前,唐伯伯嘆了一口氣,之後只見他皺了皺眉頭,左手捏著鼻子,右手端著醋杯一飲而下,“好酸啊!”大家給了他熱烈的掌聲。可就在這時,他忽然起身跑了出去,一到廁所把剛才喝下的醋全部吐了出來,大家這時笑得更開心了。

  活動結束了,楊爺爺說,這次活動大家吃了自己包的粽子,玩了遊戲,拉近了同事之間的友誼,增進了親子關係,讓孩子們瞭解到了端午節的文化和傳統習俗,大家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端午節!

  粽香端午作文 篇10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風箏漫舞,龍舟競發,喝艾酒,插艾葉,包粽子。

  提起粽子,父母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是他們孩提時珍貴的回憶了。那時候,父親家裡窮,兄弟姐妹又多,粽子裡只有赤豆和糯米,母親家稍微好些,因為她可以吃到外婆包裹的肉粽。

  五月初五的前幾天,是家家戶戶忙碌的日子。端午是從那林間的蟬鳴開始的:它們是最賣力的演唱家,早上唱,下午也唱,在歡歌,在慶祝。夏蟬兒,夏蟬兒,你是不是也口饞了?

  每逢端午,鄰里都歡聚一堂,坐在小板凳上,環成一圈,笑容不由自主地洋溢在臉上。此刻,碧綠泛青的粽葉散發著清香,柔和地鑽進你的鼻孔。鮮豔晶瑩的赤豆褪去了外衣,靜靜地躺在盆裡。浸泡了一夜的糯米正躺在簸箕上,堅韌的水草亦洗淨放在一旁。而我中規中矩地坐在一旁,望著外婆用她那嫻熟的手藝在我眼前變戲法。映入眼簾的是讓人垂涎三尺的五花肉,表面撒了一層薄薄的白芝麻,好似給它穿上了一件亮麗的外衣。只見外婆將三四片葉子疊齊,捲成一個圓錐,依次填進潔白的糯米和幾隻蝦仁,再鋪上一層糯米,加入赤豆〡五花肉、橘紅色的鹹蛋,最後撒上糯米,兩拇指一壓,其餘幾隻手指攏成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再修剪粽葉,後用水草捆綁,一個小巧玲瓏的“工藝品”就這樣誕生了!

  最後一步,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鍋裡,用柴火煮透。等上幾個小時,煮熟後,把熱乎乎的粽子放於瓷碗當中,輕輕地解開粽葉,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入口中,細細品嚐,粽香在唇齒間徘徊,整個口腔瀰漫著端午的味道,充斥著食材相互碰撞而產生的火花,美味極了!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同學們是否也如同我一樣愛吃粽子?還記得這熟悉的節日味道?

  粽香端午作文 篇11

  眾所周知,六月是考試日,眾所周知,六月是放假日,眾所周知,六月是端午節如約而至的月份。這個六月,她也來了,帶著一身飄香四溢的粽味,坐在龍舟上,提著一箱的粽子和作業,悄然而至。

  端午的早晨總是被餓醒的,你還在被窩裡就能聞到從廚房裡飄在的粽香,它們在你的鼻尖跳舞,誓要把你饞死,待你終於和被子戀戀不捨地告別,它們還會變本加厲的引你去餐桌旁坐下,使你迫不及待地要開始早飯,今天,可是一年中為數不多的有肉的早飯啊!父親笑著端出一大盤熱氣騰騰的粽子,“起得真早啊!”,我看著那一盤的粽子,垂涎三尺,不住地點著頭。

  用勺子撥拉半個粽子到自己盤子裡,我仔細地端詳它,糯米在蒸煮後染上荷葉的淡綠,又被內部的肉汁滲入,呈現出淡淡的粽色,泛著油光。熱氣盤旋在其上,用筷子輕輕一戳,又露出紅色的鹹蛋黃,那蛋黃的香漫出,與肉香、米香,一同遊蕩在空氣中,刺激我的味覺。我小心翼翼又充滿期待的'夾起一坨粽子,放入口中。每一粒米看似粘糊糊的,但實際上,每粒米都由那倍兒香的醬汁連在一起,入口後便分開,每粒都圓滾滾,香噴噴,與揚州炒飯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吃的是一個鹹粽,豬肉的油都被糯米化解,融在蛋黃中,肉雖偏鹹,黃雖偏澀,但兩者與糯米的完美融合,讓人挑不出一絲毛病。吃粽子是不會有閒工夫停下感嘆其味美的,人人都沉浸在粽香之中,唯有當你抬起頭,看到人們臉上洋溢的幸福時,你才明白,粽子的獨道之處。

  粽子,有甜、有鹹、有的膩、有的滑、有的多油。中華民族根據各地的喜好,創作、改良粽子的味道,並造就了現在的端午。

  放筷,合掌,一個鹹粽吃完了,一個端午也開始了,這次的端午是在濃濃的粽香和滿滿的精神之中開始的。

  現在雖然隨時都可吃到粽子,但唯有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最香甜的,最獨特的。

  粽香端午作文 篇12

  我不知道是為什麼,每逢春節,奶奶、姨婆,還有媽媽就聚在一起包粽子。每當那個時候,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淘米的淘米,洗豆的洗豆,煮葉的煮葉,而我就幫著碾花生。年年如此。

  每當大人們圍著,正式包粽子的時候,我就端一張小板凳在旁邊瞧著,因為那時還小,不懂得做什麼,只好仔細地瞧著,希望有一天學會了,也能幫上點忙。那是一隻三稜錐壯的粽子,層層綠業裡面躺著糯米、綠豆,還有八種材料。我不懂事,總是問:“幹嗎非要加八種材料,六種七種不行嗎?”奶奶總是用似有若無的聲音回答:“‘八’就是‘發’,財源廣進的意思。”“哦,原來是這樣。”可是今年問完後,明年又問,奶奶用同樣的話回答了一年又一年。

  知道四年級那年,我才能原原本本地記住那“八”的含義,至始至終不忘記。可是到了那年頭,我就可以幫這給粽子繫繩子了。

  “繫緊點呵,別鬆了就可不好了”,自從那年起,媽媽就每年都這樣叮囑我。我開玩笑這問:“鬆了會怎樣啊?”

  “總之就不可以松,儘量的緊,不過我看你也不會系松的······”

  是啊,每年這樣包粽子,我對他們的感情似乎越來越深了,我對他的情就似那根繩子一般,矢志不渝。我總逃不出母親的話的圈套,我的確不可能系松,由於我對粽子的情,對故鄉的愛,像繩子一樣深深的扎著。

  其實我也明白,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他們愛粽子,更愛那個依山傍水的故鄉,但我還是忍不住問了:“為什麼每年都要包粽子?”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個個人沉默不語。

  是的,不僅僅是粽子本身的香,更是那份濃濃的情,濃濃的鄉情。

  粽香端午作文 篇13

  “這段時間的天氣,怎麼老下雨?”我坐在門邊,不滿地抱怨。“這不一樣,這是龍舟水。”媽媽剛採購回來,正拿著一袋白一袋紅一袋綠的東西折騰。我愣愣地望著綠得發黃發亮的粽葉,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

  我激動於此,圍著桌子團團轉,時不時一蹦三尺高,在那歡呼雀躍:“端午萬歲!端午萬歲!”老媽在旁看了我一眼,笑著說:“你別跳了,省點力幫忙包粽子。”本來還想跳的我轉念一想,還有幾分樂趣,準備大展身手,包個好吃又看起來精美的粽子顯顯威風。

  準備好材料,然後繫上圍裙,理了理凌亂的頭髮,擼了擼不存在的袖子,準備開始大幹一場。為了節約時間,我學著大神的模樣,左右開弓:左手抓三片粽葉,兩片大的在下,中的在上,疊在兩片大葉中間,再捲成一個漏斗狀。右手抓一把糯米,撒入“漏斗”中,再抓一把紅豆綠豆,又撒一層薄薄的糯米,再放兩三片肥肉片,最後用米充填其餘空的地方。變身完胖子之後,就得穿好衣服戴好帽,最好再來些項鍊手飾,最後腳環也套上,就成了一個美麗的胖姑娘了。可我卻出師不利,雖然粽子挺飽滿的,可太胖了,“飾品”不夠用,就“駕崩”了,真是個可憐的粽子!

  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我就變得慎重了點,在收尾時少放了點米,結果整個粽子似乎空空的,與先前的比起來,真是瘦骨嶙峋,好像那些營養不良的小孩。可飾品又帶了好多,顯得難看極了。沒辦法,又只好放棄了。

  透過前兩次的事例,我就開竅了,放米時不多不少,最好是一次只有二分之一。這樣一來,粽子可就好看多了,飾品也帶起來美美的,怎麼看都是一個個美少女!

  隨著一陣陣粽葉的飄香,我心裡更是迫不及待了,圍著大鍋興奮地蹦來跳去。“出鍋嘍!”我頭一轉,“哇!”個個粽子都帶著水蒸氣小露珠,像剛去接受過龍舟水洗禮的小姑娘,臉上露出羞澀又喜悅的笑容。我忍不住剝了一個粽子,頓時,屋裡飄香四溢,濃濃的愛國情與清香味向我撲來。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