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精選2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精選28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這個粽味飄香的節日裡,我和媽媽做了一頓粽子美食。
端午節吃粽子還有一番來歷呢!媽媽以為讀後感我不知道,還試探的考我,其實我早就在書中得到答案了。嘿嘿咱讀書人就是長見識。我誇誇其談。繪聲繪色給媽媽講的一愣一愣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位愛國人士————他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 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 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身體了。
媽媽聽後滿意的笑了。粽葉和米也泡好了,媽媽示範給我看。包了一個漂亮的三角型粽子。我隨後按圖索驥自己也包起來,把粽子葉折成三角型。然後把泡好 的米放進葉中。可以放肉的由於我不喜歡吃肉,所以我只放米。這樣還好包一些。為了更好的區分,我和媽媽決定不帶肉的我來包,用黑線綁,有肉的粽子媽媽來包 就用白線。看花容易繡花難,我左折一下右折一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啊。終於包好了一個不“像樣的”粽子來。汗。還真不容易,看著媽媽快包一小盆了,我迫不 及待的把我的作品拿給媽媽看。媽媽皺著眉頭說:“真像小手”我們開心的大笑,接著媽媽又鼓勵我說,第一個難免會包不好。包幾個熟練就好了。
我包了第2個、第3個、第4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快、。一個比一個漂亮,熟能生巧這句話是誰說的來著。太有道理了。粽子包完了。我也累的 夠嗆。看著鍋裡熱騰騰的粽子。我以翻江倒海之力大海撈針之勢,終於把我首創“小手”找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是最香甜的,我的“小手”太好吃啦!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
時光匆匆,端午節說到就到了,今年我們有機會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包粽子,真幸運呀!
我們來到食堂,每個人都按耐不住激動和好奇。有的人說:“怎麼辦,我不會做粽子,我只會吃粽子啊?”有的人說:“包粽子很複雜的喲!”
我們先看著指導員奶奶從籃子裡拿出兩片葉子,右手拿著粽葉的頭,左手拿著粽葉的中間部分,左手和右手靈活地一配合,粽葉底下霎時間變得尖尖的,然後她微笑著指導我們:“粽子的角一定要尖,不然的話就會從裡面漏米。”說罷,一隻手就緊握粽子的角,另一隻手拿起勺子往粽葉裡舀米,等到粽葉被裝到一半時,再放下一枚紅棗,再繼續舀滿米。之後把粽葉剩餘的部分裹在米上面,最後,再用繩子綁在上面。這樣一個粽子就完工了!
我拿起粽子看了看,感覺做粽子沒有什麼難處,可一開始做,我就被難住了。我拿起粽葉開始卷,可粽葉彷彿存心和我作對一樣,就是卷不出我想要的效果。這時奶奶拍了拍我的肩對我說:“不要急,慢慢來,肯定能成功的!”我靜下心來,慢慢地回顧奶奶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包了起來。果然,靜下心的我馬上就卷好了粽葉。一會兒,我的傑作終於完成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得保持冷靜,冷靜才能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一直工作繁忙的老媽卻說要自己包粽子,我開心極了!
今天一早,我一進廚房,一看,桌上滿是粽葉,粽子餡兒的口味真多,有豆沙味的、菠蘿味的、五香味的……還有麻線。老媽一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老媽手裡握住粽葉,往裡面裹了一圈,一個圓錐形就出現了,我心想:老媽一定會在這個“大肚子”裡裝餡兒吧?只見老媽左手拿起對摺處,右手用勺子舀了一勺糯米裝進“大肚子”裡,這就像變魔術一樣,“大肚子”一下就鼓了起來。老媽把一邊的邊角壓進去,又換了一邊按進去,這下,粽子的形狀完成了。可是還有纏線的一步,只見老媽拿起線,向粽子上纏了幾圈,然後打個結,這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老媽的動作可真麻利,很快就包完了粽子,老媽又把粽子放到高壓鍋裡煮,不到半小時,粽子就煮好了。我們就開始吃粽子了,我們每吃一口,都會感到粽子香味非常濃,飄滿屋子。爸爸也講起了關於端午的故事。
這個端午節,過得可真有意義。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
“粽葉買好了嗎?”“買好了!”“糯米買好了嗎?”“OK了!”“蜜棗買了嗎?”“當然買了”。
今天呀!可是端午節哦!我終於快要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嘍!但是奶奶說要我親手包粽子。“哎!真倒黴!”
我跑進廚房,望著盆子裡綠油油的粽葉不知所措。只見我拿起一個超大號使它成為一個“漏斗”,再把一些糯米放在裡面,接著拿出一個紅彤彤的蜜棗放在中間,下一步就是包紮粽子了。我隨便拿幾片
粽葉一插,蓋在“漏斗”上,結果由於粽葉太小,蓋不滿。於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粽子“硬鬥”最後粽子灑了一地,“身體”也全軍覆沒了。
“哎!”我只好重頭再來。和前面一樣把粽葉包成“漏斗”,再把糯米和一顆鮮紅的蜜棗放入“漏斗”裡。又把中號粽葉插到“漏斗”裡,終於蓋住了。我接著用最小號粽葉做底,用線一捆,這樣糯米
和粽葉“搖身一變”成了胖乎乎的“粽子小姐”。再過兩小時就可以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嘍!想到這裡我心裡甜滋滋的。
這就是包粽子的過程!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可愛吃粽子了,又香又甜。可我不知道棕子是怎麼包的。
記得有一次,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看媽媽包粽子。媽媽拿了一張棕葉,用手一捲,棕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然後把泡好的江米放進一點,放上兩顆大紅棗,再放上江米,用力摁了摁,把餘的葉子包上,用繩子把它捆緊,一個大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心想挺容易的,我也試一試。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一片粽葉,也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老是一個直筒。媽媽看見後,就在旁邊指點,費了半天勁,才包好了一個粽子。媽媽看著我滿頭大汗的樣子說;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的,這和你的學習是一樣的,明白嗎;我點了點頭。我又試了幾次,在媽媽的幫助下,終於包好了。第二天粽子蒸好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脫掉它身上的綠衣裳,裡面的米全露出來了。哇,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一口,真好吃,又軟又香。我問爸爸,粽子是怎麼來的,爸爸說:是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兩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羅江而亡,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這一天都要站在江邊往裡扔食物,以防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這一天還要賽龍舟,喝雄黃酒,戴荷包等等有意義的活動。
瞧,端午節多麼有意義啊。我過了一個又高興,又懂得了不少知識的一天,還學會了包粽子呢。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6
星期天,我們昂立全體師生去老家印象農莊,舉行了包粽子活動。
首先,老師一邊包粽子,一邊給我們講解。同學們都覺得很簡單,信心滿滿。沒有幾個同學認真聽老師講解。
輪到我們親手包粽子了。我們來到了大廳,同學們都紛紛拿起粽葉開始開始包粽子。我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去包,可是,怎麼也包不緊。我開始沒有耐心了,看著已經被我折壞了的粽葉,我心裡十分焦急,卻又不知所措,淚水都潤溼了眼眶。老師看到我沮喪的樣子,走過來說:“怎麼了?”我並沒有直接回答,只看到別人的粽子一個接一個包好了。老師好像看透了我們的心思,給了我幾片完好無缺的粽葉,一步一步仔細地手把手地教我怎麼包粽子。老師說:“首先,把兩片粽葉平行放好,接著,把第三片粽葉倒過來放在中間,再旋轉兩圈,就成了一個圓錐形筒,然後往裡面放入米,肉,紅豆等食材,再封口,用繩子纏緊,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完成了。我試著按照老師講的步驟自己包了起來,終於我親手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外形不是很好看,但我心裡還是甜滋滋的。因為這畢竟是我親手包的,裡面包含著我辛勤的汗水,對我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後面我又連續包了幾個。
今天我過得非常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認真去做,虛心學習,只有這樣,你才能成功。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
端午節是一首詩一般的節日,粽子蘆葉中的糯米,不僅飄香家庭,飄香人間,那抹蘆葉沉澱著脫俗的香。
細看這蘆葉,那抹綠透人心絃,看似飄嫋輕輕,光滑細膩,其實卻有那根根葉脈相連。葉子若失葉脈則枯萎,人若失血管則消逝。那根根突起的葉脈,讓蓬勃的綠長在中間。近聞那淡淡的清香,淡雅脫俗,讓人遠離這塵世,遠離繁華。這貞潔的香啊!讓人心曠神怡。
我家的端午,便是粽子飄香。每逢端午,從灌滿水的盆子,提上沾滿水珠的蘆葉,那綠啊,綠到了人心,先將蘆葉彎成圓錐形,再將糯米、鮮肉、紅棗等倒入其中,用蘆葉蓋住缺口,順勢包裹,用線固定,一個精靈般的粽子便做好了。用鍋一蒸,那蘆葉的清香被熱氣擠壓,有夾雜著糯米的芬香,讓整間房屋都佈滿了粽香。鍋蓋一掀開,滴著水蒸氣的粽子顯得格外誘人,讓人垂涎三尺。
說到粽子不由得就都提到屈原。屈原是一個一身正氣的官員,由於國家的腐敗和小人的排擠,讓屈原的才華和抱負無從施展。無奈之下屈原投身汩羅江,他用自己的死喚醒了人民,更留下了千古絕唱《離騷》。這個貞潔、兩袖清風的詩人,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留下了“清香”。
端午節的習俗還不止這些,端午節時,我總會戴一個奶奶親手做得香囊,還會在家中的瓶子裡插上艾草,然後還會看龍舟比賽。在那些震天的鼓聲中,端午節離我們更近了。
端午節是粽子飄香的時候,更是立志報負的時候,願粽子之香飄散繁華。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2000多年前,楚國危機重重,楚王聽信小人的謠言,把屈原趕出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汩羅江自盡,大家得知訊息,紛紛划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裡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及在那天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我也想體會這個過程,就向姥姥請教。姥姥告訴我,剝粽子要先拿兩片葉子,向中間折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棗,再用糯米鋪平,用葉子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包成一個三角錐形,然後用繩子給紮緊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輕鬆,可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我想象的那麼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來,就是葉子散開,根本沒有辦法包完整。原來包粽子沒我想得那麼簡單,就象學習一樣,要想學好,就要勤學苦練。經過多次失敗,最後在姥姥的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小粽子,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加上水開始煮。一會兒廚房就飄來了陣陣香味,饞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廚房跑,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沒有。過了一會兒粽子好了,我剝開嚐了一個,糯米軟軟、粘粘的,蜜棗甜甜的,美味無比。尤其是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心裡美滋滋的。
端午節不但讓我嚐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包一次粽子。這是我們家第一次包粽子,我興奮極了,對媽媽說:“媽媽,這次我一定要學會包粽子。”
昨天,媽媽已經把糯米和紅棗泡好了,也把粽子葉也按要求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拿一片粽子,把葉子一端折成錐形;再抓一把糯米放在錐形中,米中間塞兩顆紅棗;接下來用另一端葉子封好口,不能讓糯米漏出來;最後用一根繩子把包好的粽子纏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的步驟,我和媽媽都記得很清楚,但是做起來一點都不容易。媽媽包的第一個粽子太好玩了,完全看不出是什麼形狀。看到粽子我哈哈大笑。我對媽媽說:“媽媽,這個粽子樣子有些詭異,像一個骷髏頭。你敢吃嗎?”媽媽沉默了一會說:“哎,那我把粽子拆了吧,沒人敢吃就麻煩了。”媽媽看看我的粽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說:“你的粽子米快漏完了,煮出來只剩葉子了。難道你讓我們吃葉子嗎?”我拿起自己的粽子看看,太扁了,葉子裡只剩下一點米。我唉聲嘆氣地說:“看來我也要重包了。
我又重新拿了粽子葉,和媽媽一起按照步驟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步。我先用粽子葉摺好形狀,放適量的糯米和紅棗,小心翼翼地封口,不能漏出一點縫隙,在爸爸地幫助下用繩子纏得緊緊的。這個粽子包好了,我仔細欣賞我的“作品”,自我感覺還比較好。雖然粽子的形狀還是不好看,但是沒有漏出米。我把我的“作品”拿給媽媽看,媽媽說:“嗯,進步很大,繼續加油,相信你會做得更好的。”受到媽媽的表揚,覺得自己的幹勁更足了。我看到媽媽包的粽子形狀也越來越好看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快快包吧,我想早點吃上粽子。”媽媽說:“好的,小饞貓。想吃就要加油幹。”
我們一共包了二十個粽子。媽媽用一個大鍋煮了滿滿一鍋。粽子的清香充滿房間,我覺得自己的肚子咕咕地叫。我不停地問媽媽:“粽子熟了嗎?我餓死了。”媽媽回答說:“快好了,再等等。”我覺得時間好長呀,快到了世界末日。媽媽終於說:“好了,可以開吃了。”我噌地一下跳了起來,撲向了粽子。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這個粽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0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可以觀看划龍舟。或許有人問:為什麼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呢?為什麼這一天要包粽子呢?為什麼端午節劃的船叫龍舟呢?這其中可是有故事的哦。
在戰國時期,總共有七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想統治其他六個國家,尤其是秦國,他們野心最大。而楚國的楚王,性格極為懶散,但他有一個忠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一天屈原得知秦國要攻打楚國,急忙前去王殿,告知楚王,並提出護國計策。然而,無能的楚王並不領情,還因為屈原影響他睡覺斥責了他。之後,屈原並未放棄,又去進諫了楚王幾次,但結果都一樣。無奈的屈原走在路上,看到百姓過著貧窮艱難的日子,想到戰爭即將來臨,自己卻無能為力,悲憤交加,心灰意冷之下投進汨羅江。人們得知心繫百姓安危貧苦的愛國忠臣屈原跳江後,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掉他的屍體,也為了屈原的靈魂不捱餓,便紛紛把船雕刻成龍的樣子來嚇走魚蝦,然後往江裡扔粽子,來祭祀屈原。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咸和甜。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前一天,我唱著端午歌謠,蹦蹦跳跳地提著包粽子的材料,滿心歡喜地奔向廚房。
我先幫媽媽把糯米和幹香菇泡在水裡,再從袋子裡拿出乾貝撕成條狀。與此同時,媽媽帶上手套,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到大碗裡,在上面加入料酒、老抽、五香粉,然後把它們混合起來,用手進行多次的揉搓,這樣才能入味。接著蓋上保鮮膜,放進冰箱裡進行醃製,就等著明天拿出來包粽子。
“叮鈴鈴”我和媽媽早早地起床“工作”了。我們分工進行,我去收粽葉,媽媽炒乾貝、蝦仁和泡好的幹蘑菇。媽媽炒東西的手法可熟練了,可以讓鍋裡的菜不停翻滾,讓我眼花繚亂,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整個廚房香噴噴的,估計幾十公里外都可以聞到這誘人的香味了。
過了一會兒,配料都製作完成了。要開始包粽子環節。媽媽包著,我在旁邊邊看邊學,先把粽葉捲成勺子狀,然後鋪上一層糯米,再放上五花肉、蝦仁、蘑菇等配料,最後再添上一層糯米。開始進行包粽子環節:先對摺,用大拇指壓緊,再對摺,然後用蘆葦草把粽子嚴實地捆綁起來。我和媽媽連續做了二十幾個,最後一步就是把粽子放進鍋裡煮就行了。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整個房子都是粽子香,我頓時“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順手拿起一個粽子,不顧形象地吃了起來。原本在樓上的爸爸媽媽和姐姐都被粽香“叫”了下來,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享受著香氣四溢的美味粽子,整個房子也盈滿了喜氣洋洋的端午節節日氣氛。
端午節讓我感受到了屈原無私愛國的胸懷,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包出美味絕倫的粽子,更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美妙。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1
昨天下午,我和媽媽、姐姐一起包粽子。
原料都已經提前泡了一晚上,現在就開始吧。
媽媽可是包粽子的老手了,只見微微發黃的粽葉到了她手裡就像施過魔法一樣,一眨眼就變成了一個精緻的“小漏斗”,媽媽再將白花花的糯米、紅溜溜的花生和甜蜜蜜的蜜棗裝在那泛黃的粽葉裡,“小漏斗”像充了氣似的“胖”了起來,媽媽再用白線將這個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的粽子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工了。
再看看我的“傑作”吧!那真叫慘不忍睹,一會兒有米跑出來了,一會兒線開了,媽媽見了哭笑不得,只得叫我過去玩。我只能戀戀不捨地放下手中的“粽子”,過去玩了。
終於包完了,我一看。媽媽包得餡挺多,就是長得不好看,像個醜八怪,姐姐包得有角有稜,就是太扁了,像個難民。媽媽笑著說:“在家裡嘛,吃得好,吃得多才算事,好看不頂用呀!”我和姐姐都笑起來。
粽子煮熟了,我嚐了一個自己包的,可真甜。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要來了。為了紀念屈原,有的地方賽龍舟。我們河南有包粽子的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忙著洗粽子葉、泡花生、糯米,我問:“今天包粽子麼?”“是啊!下午才包”奶奶說“那為什麼這時候泡啊?”我說“因為提前把粽子泡四個小時,容易熟,粽子軟,口感好。”奶奶說。
下午奶奶開始包了,我搬個小凳子在一旁看著,奶奶一邊包給我講:“先把粽子葉折成三角形的鬥裝,為了米不灑出來,先放花生再放米然後放棗,上面蓋一層米,把餘下的葉子蓋過來包著下面的.米,把尾部折過來,纏上線,一個粽子誕生了。
看著容易,做著難。奶奶包一個成一個、我包一個、撒一個。我不灰心,接著包。一次又一次我終於包成了一個沒有型的粽子,”不錯,煮熟就能吃。“奶奶說。我一連包了十幾個,樣子還不錯。
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軟軟的,甜絲絲、香噴噴,真好吃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3
一看見大院樓下坐滿了提著一隻桶的阿姨和奶奶,我就明白端午節沒幾天就要到了。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常年甩著手在樓下散步的她們會變成忙活得不得了的“織女”,給我們整個大院裡的人們包端午節必吃的一種食物——粽子。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家鄉是一定會吃粽子的。然而,粽子不是每家每戶都有人會包的。我們大院裡的阿姨和奶奶們,平日裡是喜歡多管閒事的“八婆”,在這個日子裡,卻變成了喜歡樂於助人的好人,她們會笑盈盈地接過你交給她們的裝有粽葉和糯米的桶,一字排開坐在大院樓下進行“編織”,一個不會包粽子也許要包上好幾天的粽子,在她們的巧手下,一兩個小時全部搞定。
還有的熱心阿姨,她們會邀請你提著她們為你包好的粽子,去她們家用專門的鍋,把握時間將粽子煮成一咬下去就滿口留香的粽子。這一環節如果是不懂粽子如何煮的人,也許就會將粽子煮成半生不熟的狀態,將一桶包好的粽子給浪費掉了。
每年到了端午節的這個時候,往日裡對那些喜歡議論是是非非的阿姨奶奶們的積怨也一併在她們的熱情下融化散開了。她們雖然喜歡八卦,但她們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如果我不是腸胃不怎麼好的話,我一次就能吃兩三個。
端午節來我家的客人也愛吃這些粽子,每次吃了之後會問我媽媽是怎麼做的,媽媽告訴她們是大院裡的阿姨奶奶們幫忙做的後,她們也會想要那些阿姨奶奶們幫忙包粽子,而每一次媽媽不好意思說明白的請求,那些阿姨奶奶們都笑盈盈地接過,一會兒就包好了,從不覺得麻煩。
我不知道未來我或者我的媽媽會不會包粽子,但這些阿姨奶奶們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而且她們的好也融化了我對她們的積怨,粽子似乎是專門來化解一切的禮物。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4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這天投江,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囊、賽龍舟等風俗。
端午節這天,老媽一大早就把我從溫暖的被窩裡拽了起來,嚷嚷道:“快起來,學包粽子了”。我慵懶地坐起來整理著頭髮,慢吞吞地洗漱。等這一切都進行完,我默默地走到餐桌旁,看到桌子上昨天就泡上的江米,花生,紅豆,還有幾天前就買好的蜜棗問媽媽:“我幹啥呀?”媽媽說:“你拿上透明膠跟著爸爸先把艾葉插門上。”“好嘞!我爽快地答應著。”艾葉的味道非常香,我喜歡它的味道,而且它還防蚊蟲呢。接下來就是包粽子了,起初,我是一點也不會,手足無措的站在那裡,傻傻地看著爸爸媽媽在包粽子,看了一會兒,感覺也沒那麼難,我也學著媽媽拿起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然後用手捏住粽葉的兩端,捲成漏斗形,可是粽葉不聽我使喚,卷出來的形狀奇奇怪怪的,媽媽看到後手把手的交我,還一直鼓勵我。好了,漏斗形弄好了,我抓了一小把江米,放上三個花生,一個蜜棗,當我蓋上粽子葉準備用繩子扎的時候,手抓不住粽子鬆開了,裡面的東西全撒了出來,我有點生氣,氣自己太笨了。媽媽再次鼓勵我:“你再試一次,可以用牙齒咬著繩子,一隻手抓粽子,一隻手纏粽子,這樣你手上就有勁了。”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前面的動作已經熟練掌握,到了後面,我怕還弄不好,我沒有放那麼多東西有點扁扁的,媽媽也一直提醒我慢點,不要急。我用了媽媽交給我的方法,拿著繩子,抓緊粽子,在粽子外面纏了好幾圈,最後紮緊打結,終於包好了一個。拿給媽媽看,媽媽一直誇我,我心裡美滋滋的。
“呼”我們總算包完了全部,累死我了。想著以前都是媽媽自己一個人提前準備材料,一個人包。我感覺到了媽媽的辛苦,媽媽的累。媽媽說“休息休息,等著吃粽子吧,自己包的吃著更香。”“出鍋嘍”隨著爸爸地喊聲,我們聞著粽香味走過去,一人拿了一個自己包的品嚐起來,好香呀!
端午節這天,我們一家人邊吃自己包的粽子,邊看電視,其樂融融。我一連吃了三個,嗯,還是自己做的東西最好吃。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5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少不了吃粽子。盛夏聞艾葉香,包上粽子過端午。雖然現在超市裡可以買到速凍的粽子,但是吃起來總覺得缺少點端午節的味道。外婆每年都要包粽子,以前的端午外婆都在老家包粽子,而今年外婆在寧波,當然也要包粽子了。我很難得看見外婆包粽子的場面,所以當外婆包粽子的時候,我就跟著她學起了包粽子。
外婆準備了糯米、綠豆、臘肉、粽葉和包粽子的繩子,然後就開始教我包粽子了。外婆首先給我示範了一下,只見她拿著兩片粽葉,正反放置,捲成一個漏斗狀,盛點米進去,再加上一塊臘肉進去,接著蓋上粽葉往上折,要全部覆蓋住米和肉,否則就會從縫隙裡溢位來。然後再綁繩子,先綁上面的一根繩子,然後再把第一根繩子和第二根繩子都綁在一起,這樣才會更加牢固一些,煮的時候才不至於散架。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6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端午節到了,按照中華民族的民風民俗,端午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猜燈謎等。今天,奶奶教我包粽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裡面裹著白白的糯米。根據餡的不同,花樣也多:豆沙粽、鮮肉粽、八寶粽、紅棗粽、蛋黃粽、火腿粽等。
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瞧,她熟練地把兩片箬竹葉一扭,尖角“畚斗”的形狀就出來了。然後,她往“畚斗”裡裝米,又用手壓實,多餘的粽葉按下,做好蓋子,最後用繩子捆緊,三下五除以二就包好了一個粽子。
我看得入神了,也想學包粽子。我拿起一片箬竹葉,一扭,嗨,也成了一隻尖角畚斗!挺簡單的嘛!我得意洋洋地給奶奶看。“錯了!”奶奶放下手中的粽子說,“包粽子是有講究的,你看,這箬竹葉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顏色綠一些;粗糙的一面是反面,顏色淺一些,柄莖突出。包粽子時,要正面朝裡,反面朝外。”奶奶一邊說一邊放慢速度給我做示範。
等我學著把尖角畚斗做好了,一勺一勺往裡面裝糯米,中間放了香香的火腿鹹肉餡,再蓋上糯米,想用箬竹葉包上,可糯米像淘氣的孩子老往外鑽。怎麼辦呢?“傻孩子,一口氣吃不了大胖子,你米放得太多了。只要放八成滿就可以了。”奶奶幫我倒出一些米,接著用右手掌心把“畚斗口”多餘的箬竹葉壓下,當作蓋子蓋上,右手按住蓋子,倒過來,把長出的箬葉按在粽子外表面,最後用繩子捆緊!這一步是最難的。我看一步學一步,看一步學一步……試了好久好久,終於包出了一隻長有四隻角的粽子了。
我又包了第二個,扎繩子時突然想起忘了放餡,只好拆開箬竹葉,重新放,這回我放了一個大大的紅棗餡。要蓋“蓋子”了,我又請奶奶幫忙,奶奶告訴我:“包粽子時米一定要壓實,繩子要捆緊,這是需要力道,需要反覆練習才有的經驗,你多練多包,總會有進步的。”
是的,學做任何事都需要多練。我一邊包一邊學,包了一隻又一隻,慢慢摸索出了一點經驗。這真是熟能生巧啊!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鍋裡煮。一個多小時後,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剝開箬竹葉,咬一口,真是又黏又甜。
這個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品嚐了粽子的美味,還懂得了好多好多。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快樂又有意義。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7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是人們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玩,到了奶奶家,發現奶奶正準備包粽子,我高興極了,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也嘗試一下,看能不能包成粽子。”奶奶說:“好,趕快去洗下小手,來幫奶奶包粽子。”我洗乾淨手後,去包粽子,奶奶把從超市買來的粽葉、糯米、紅棗、紅豆、繩子等都準備好了。奶奶首先把粽葉放在熱水裡侵泡,使粽葉變柔軟,這樣能更好的包粽子,使糯米不易掉出來。粽葉準備好後,奶奶開始逐步教我包粽子,奶奶先拿出兩張粽葉,把它捲成圓錐形,然後放上糯米、紅豆和切好的紅棗片,摺好後,用繩子捆結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是看到自己第一次包成功的粽子,我還是很開心。
粽子全部包好後,最後一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鍋裡煮,一個多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找到自己包的粽子,吃了一口,太好吃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8
今天是端午節,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因為啊,我可以包粽子了,以前都未曾包過呢,還真想嘗試嘗試!為此,我準備好了粽葉、糯米、肉、蜜棗和五彩的絲線。我覺得有點像新官上任三把火呢!第一把火就是做粽子。
我先把清洗好的粽葉疊成一個半三角形,然後把糯米適量的放進去,然後再把另一半粽葉蓋上去,再用絲線綁好,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接著,我包了更多粽子。第二把火就是煮粽子。我把已經包好了的粽子放到蒸籠裡,再調好火量,就行了。
過了一段時間,看樣子也八九不離十了,就關上了,然後把蒸架拿了出來,可我的手頓時像被燙了一樣,直捏耳朵。最後一把火也就是嘗粽子。把粽子拿出來時,就已經垂涎三尺了。我扒開粽葉,用嘴嚐了嚐香噴噴的粽子。“哇哦,實在是太好吃了,既有肉餡的,也有蜜棗餡的,真讓人回味無窮啊!”第一次嘗試包粽子,真的好爽啊,明年我要繼續包!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9
今天,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一想到端午節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吃香甜美味的粽子吧!我一想到就會流口水,廢話不說了,我和大家就講講今天包粽子的事情吧。
早上,我起的早早的,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了粽子葉、糯米等材料。回到家以後,我和媽媽便大開工了,媽媽說:“要先把糯米放進水中浸泡,等可以用手展碎的時候就可以拿去包粽子啦!”我半信半疑地把糯米放進了水中,接下來我又和媽媽把粽子葉洗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恰好糯米也可以用手展碎了。我和媽媽便用粽子葉把糯米包了一圈又一圈。然後用繩子系起來放到鍋中蒸熟。
過了好久,終於可以吃了,我和爸爸爭先恐後的吃著香甜可口的粽子。而媽媽在那坐著說:“別急!別急!我來給你們講講糯米是什麼東西做出來的。”媽媽又說:“糯米是由糯稻託殼的米,在我們南方稱為糯米,在北方稱為江米。”媽媽又說:“端午節是由唐朝時,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在抵抗戰略失敗後,便沉江自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一位偉大的詩人便紛紛包粽子丟入江中,以免讓魚蝦啄食他的身體。”
媽媽吧端午節的故事講的津津有味,我們吃的也津津有味。在這個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也學習了有關端午節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0
端午節到了,學校裡舉行包粽子的活動。
包粽子之前要準備好粽葉、糯米和線這幾樣材料,要提醒大家的是,糯米一定要浸泡後才能包,這樣做出來的粽子才好吃。
開始動手,我拿起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馮校長的樣子折出一角,然後在摺好的角筒裡塞上糯米,再用手按一按,將糯米塞嚴實。最後,把底下的粽葉捲起來,用線捆牢,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看著自己包好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1
這個星期六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和媽媽一同去了超市,在超市裡我看到有許許多多有著五顏六色的禮盒,我好奇地問媽媽:“這些是賣什麼的?”媽媽說:“你不知道因為端午節快到了嗎,這是在賣粽子。”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詩人。在端午節裡主要的活動是包粽子和賽龍舟。我說:“媽媽,我也要包粽子、賽龍舟。”
媽媽笑著說:“過幾天,在夾河裡就有龍舟賽,到時候媽媽帶你去看。我可以教你包粽子。”
我和媽媽買了包粽子用的糯米和粽葉,回家後媽媽把買的東西都放到了水裡泡著,媽媽說要泡一天,哎呀,急得我在廚房裡轉來轉去的。
第二天,我早早的就催著媽媽包粽子。媽媽把粽葉在桌子上放平了,從一頭開始往上折成三角形,再折一下就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媽媽把泡好的米、花生和大棗裝進去,然後用粽葉一層一層的包好,再用線把三個角綁住,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做,哎呀,怎麼回事,怎麼裹不住呀,米都跑出來了。看媽媽做起來那麼簡單,怎麼我做就這麼難呢?後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做了三個粽子,一個送給媽媽,一個送給爸爸,還有一個送給我自己做端午節的禮物。
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呀!不但遲到了美味的粽子,媽媽還誇我愛勞動,是個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只可惜沒能看到賽龍舟,明年的端午節,我要吃粽子看龍舟。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2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後,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 “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釐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後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裡填上米,把粽子裡塞結實。最後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後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3
就快要過端午節了,媽媽也準備了許多包粽子的材料,有上好的五花肉,雪白的糯米,粽葉和絲線。
媽媽告訴我,我們先要在糯米里加上些醬油、鹽和糖拌勻。我很好奇:“為什麼要加糖?”媽媽說:“加糖是為了提鮮。”接著,切好五花肉,洗好粽葉,剪掉葉子尖,剪好繩子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
媽媽教我先在葉子上折了一下,做出一個錐形的小筒,再倒進來一勺米,又放進一至兩塊五花肉,然後再蓋上兩三勺米,把粽葉一卷就可以了。這也太簡單了吧!
“不好!米弄進葉子縫裡面了!”我用手摳出了夾進了葉子縫裡面的米粒。“可惡!又漏出了一點米!”我把粽子開啟,把米塞回去,又添了一勺米,重新包起來。媽媽教我先把粽葉長的部分折下來,蓋住錐形小筒的頂部壓緊,再把粽葉往下一折,把線綁好就完工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真難啊!冷冷的燈光照在身上我都感覺好似炎炎烈日,流出了一身汗。希望那粽子會好吃。
粽子煮好了,我很擔心:“我包的粽子會不會’露餡’了?我包的粽子好吃嗎?”拿出來一看,哇!我包的粽子竟然沒有漏一顆米!我覺得我比媽媽包的還要好,耶!再一嘗,呸!太淡了,媽媽這所謂的“調餡大師”也太不專業了吧!不過,我還是覺得自己包的粽子一定比語文書上的粽子要好吃不知道幾百倍呢!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4
端午節那天,我跟媽媽、奶奶學包粽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包粽子的樂趣和端午節的意義。
當天一大早,媽媽和奶奶就將前一天準備好的糯米、粽葉、灰水一一擺開準備包粽子。我也跟她們一起學學包粽子。媽媽和奶奶最拿手包的粽子,是三角粽和長粽,她們包的這兩種粽子個個大小均勻。媽媽邊做邊教我。先從粽葉裡選出四片大小差不多的粽葉,頭尾相向平鋪在桌面上,再在鋪好的粽葉上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幾顆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再把葉子收攏包住。
我一邊學,一邊包,當我再把粽葉蓋好包攏起來的時候,糯米紛紛掉了出來。此時,奶奶替我把糯米放好,用粽葉把糯米包好。接著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我拿來粽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然後才交給奶奶檢視是否包實包好。經過幾次的練習,我包的粽子越來越好,越來越像模像樣,通過了媽媽奶奶的“驗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經過近兩個小時,我們終於把幾十個粽子包完。然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煮,大約過了三個小時,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抓起一個粽子咬了一口。媽媽在旁邊笑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不能吃熱粽子!”端午節,我覺得自己過得很快樂,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不夠,我家都是在端午節包粽子,因為這樣比較有意義。
首先,媽媽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洗乾淨後放在水裡泡著,再把粽葉清洗乾淨,我把線剪成一段段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中午的時候,媽媽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撈了出來,濾幹水,撒一點食用純鹼,拌均勻。然後,媽媽把兩片粽葉捲成陀螺一樣的形狀,往裡面裝滿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粽葉蓋上。最後,用繩子困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由於媽媽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媽媽包的粽子怪模怪樣的,有的像手榴彈,有的像槍,還有的像糖果。
所有的粽子包好後,放在高壓鍋裡煮半個小時,粽子就熟了。開啟粽子,黃黃的糯米,黑黑的豆子,紅紅的花生米,多麼好看呀!咬一口,特別香。
端午節包粽子,是我們家每年都會有的,因為媽媽說,親手包的粽子才是最好吃的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6
端午節快到了,市場上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粽子又開始熱銷起來。但這麼多年吃過很多種粽子,都趕不上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好吃。
端午節是媽媽很重視的節日。端午節那天媽媽天不亮就早早的起床了,說是隻有太陽還沒有升起採回來的艾蒿才有用。等到太陽剛剛爬起的時候,媽媽已經把艾蒿插滿了屋簷,說是能夠辟邪驅鬼保平安的。早上的露水很重,媽媽的褲腿都被打溼了,但她全然不顧,馬上開始為我們包粽子了。粽葉是之前上山採來的柞樹葉,是一種叫做大葉柞的樹葉,葉子大的有比兩個巴掌還大,而且很肥厚。包粽子的米有粘大米和大黃米,是頭一天晚上就泡上的。
媽媽包粽子的速度很快,而且不是三角形的,是長方形的,看上去像一個錢包似的。首先把用開水煮過的兩個葉子疊加在一起,把米放在葉子的中間,再把買來的蜜棗一頭放一個,還有花生放在米上。然後開始前後左右對摺葉子,把粽子餡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最後就是用青草把包好的粽子一道一道捆綁起來,是一種叫做牛皮草的植物,很柔韌很結實。媽媽每次都要包上一大盆子,怕我們吃不夠。
接下來就是下鍋煮了,大鐵鍋裝得滿滿的大半鍋,還要把自己家小雞下的笨雞蛋放在一起同煮。等到開鍋之後,滿屋子都飄著粽子的香味了,因為都是用的自然綠色的材料,那種青草樹葉加上米的味道聞起來格外的清香。還沒等煮熟呢,饞的口水就上來了,那種著急吃上一個粽子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大約一個多時辰粽子就煮好了,開啟粽子葉米都被樹葉染綠了,樹葉青草加上米的香氣撲鼻而來,吃起來更是香甜可口,尤其是那種柞樹葉淡淡的味道混和著米香更是獨特,是買來的粽子所沒有的。 一同煮熟的雞蛋也很好吃,特別的香而且一點也不噎人,總有吃不夠的感覺。
端午節還沒到呢,便開始期待還能吃上媽媽包的柞樹葉粽子了。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7
端午節就要來了,我的奶奶又要包粽子了。
週六上午,奶奶去家東邊的小河邊採了幾十片蘆葉回來包粽子給我吃。開始做準備工作了。首先,奶奶去找來一個大盆子,和兩個籃子;接著在盆子裡放半盆子的開水,把蘆葉泡在裡面;然後把蘆葉的枯黃部分剪去;再去盛半籃子淘好的糯米和半碗洗好的赤豆;最後把糯米和赤豆混在一起。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可以開始包粽子嘍!
只見奶奶老練地將四片窄的蘆葉疊在一塊兒,邊疊還邊說:“看好,如果要把粽子包得又大又美觀,就得把上面地的蘆葉分開一點,把下面的蘆葉並在一起,這樣就能包出大粽子了。”說完就開始調整粽葉疊在一起部分的大小;然後把粽葉圍城一個不漏米的“漏斗”;再把大米都放進去,接著用剩下的粽葉包住大米,不讓大米掉出來,剩下的粽葉包完後再用一張寬一點的粽葉包起來,最後用繩子捆起來,一個又大又漂亮的糯米粽子就做好了。
咦,這粽子是做好了,可這是生的要怎麼吃啊?呵呵,當然得煮著吃嘍。奶奶把粽子放進鍋子裡,再放滿水。煮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才怪,沒那麼久啦,連燜帶煮一共才兩小時。兩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咬上一口甜甜的,好好吃。
粽葉香香的,粽子甜甜的,端午節可真快樂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8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奶奶已經準備好了粽葉、糯米、乾菜、肉等。這時,開始包粽子了,看上去簡單,做起來有點難,我好不容易包好一個粽子,看來看去都不像粽子。
奶奶一看,哈哈大笑,“寶寶,粽子這樣包可不行哦!”奶奶拿起粽葉教我“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粽葉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粽葉下面拖住,先放肉、乾菜,把尖的地方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肉、乾菜,再把粽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的粽葉和線剪掉。”
我照著奶奶的方法去做,三下兩下就把一個粽子包好了,哈哈!一位勇士誕生了,我給它繫上皮帶,它更加帥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好像吃了蜜一樣,這次端午節包粽子可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