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數學發現作文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發現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發現作文 篇1
生活中奧秘無處不在,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雙去發現奧秘的眼睛。
一天,我在做數學作業時,一道計算題“15*15”印入我的眼簾,我不假思索地用了人們常規的計算方法——豎式計算,而坐在一旁自稱“數學天才”的老爸卻問我:“難道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嗎?”我感到奇怪又好笑,這能有什麼簡便呢?可老爸卻一本正經地拿來一張紙,出了以下四道題,便撒手而去。
如:15*15=?25*25=?35*35=?45*45=?
莫非這其中有什麼規律,我的探索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便耐心在稿紙上算了出來,5分鐘後,答案算出來了:
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xx
這其中有什麼規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仔細琢磨起來。突然,頭腦裡像閃出了個思想火花,我立馬看出了其中的奧秘:兩個相同的數(末尾必須是5),乘出結果的末尾兩位是25,而前面的數則是因數里除5外的數乘以比它大一位數的積。為了驗證,我又拿“65*65”算了一次,結果果然正確。我頓時激動不已,欣喜若狂,大喊“爸爸快來”。爸爸聽了我的發現後,誇獎了我,末尾不忘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生活中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奧秘與規律,只要你善於發現,多動腦筋,就一定能得出其中的奧秘!”
聽了爸爸的話,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研究起下一道題目來,沒準還會有些新奇的發現呢!
數學發現作文 篇2
媽媽給了我10塊錢,我去超市裡買了一個布娃娃,一個布娃娃五塊錢。我轉來轉去又看中了一個特別漂亮的芭比娃娃,但是那個芭比娃娃需要10塊錢。我把那個布娃娃退掉了,買了我喜歡的芭比娃娃。媽媽給我的10塊錢剛好用完。
數學發現作文 篇3
一天早晨,爸爸在送我上學的路上,給我買早點,我說我想吃一個包子,爸爸說好,於是爸爸就帶我來到了包子店,包子店的叔叔說一個包子2元錢。於是爸爸給了叔叔10元錢,爸爸問我,這個叔叔應該給我們找多少錢呢?我想了想10-2=8,叔叔對我說你真棒,我高興的對爸爸說我厲害吧。生活中處處是數學,我一定學好數學走到哪裡都不怕。
數學發現作文 篇4
這本書可以說是童話,但又與數學有密切的聯絡。一開始,就是奇數軍團與偶數軍團的大戰,奇數軍團的首領是1司令,偶數軍團的首領是2司令,領導他們的是零國王。他們每個數身上都有加、減、乘、除四個運算鉤子,可以互相鉤住一些數進行運算。當我讀了這些時,已經感到了數學的奇妙:啊!四則運算這些運算方法竟被作者寫得如談笑一般,富有樂趣。此時我對數學的看法已經有些轉變了。
在後面的故事裡,作者把數學寫得更加精彩。在“假分數叛亂”一回中,真分數7/10與假分數10/7打起來,兩人手中的棍棒相交,正好組了個“×”形,成為了一個乘號,頓時,1司令出現了。讀了這段,我真佩服作者的想像力,同時也為數學運算的奇妙喝彩。
最使我叫好的一回是“大戰野牛山”這一回將數學中幾何原理展現的淋漓盡致。零國王的`金印被放在了野牛山上,而整數們又害怕兇猛的牛,所以只好去請圖形來幫忙,開始他們請來了長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長方形和菱形與野牛硬頂,最後框架變形,扁了下去,見此情景,平行四邊形不敢上前,梯形上了,但隨後也敗下陣來。沒辦法,整數們又去請來三角形,三角形的穩定性使野牛束手無策,頂也頂不動,只得給三角形讓路,最後拿回到金印。但長方形、菱形、梯形都被頂變了形,怎麼也立不起來,三角形又來幫忙,幫助這三個圖形加了一條對角線,使每個圖形都被分成了兩個三角形,使他們直立起來。讀了這一回,我為三角形的精彩表現叫好,同時也明白了其中的幾何道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這不正好與我們所學的道理相符嗎?作者的想像力真豐富,將數學與故事結合在一起,使我們對其蘊含的道理記憶更深了。
這本書我已經讀完了,可書中精彩的場景使我難忘,是這本書,讓我感到了數學的趣味,讓我發現了數學的樂趣。我喜歡數學!
數學發現作文 篇5
在生活中我學會了不少的數學知識,讓我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週末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媽媽買了10塊錢蘋果,5塊錢橘子,2塊錢白菜,3塊錢的豆腐…20元錢的肉,媽媽說寶貝兒能算出來媽媽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嗎?我高興的說我來試試:10+5+2+3+20=40,這時我算出來了,心裡無比高興。媽媽說寶貝你真棒!
我們學校有3棟教學樓,1個大操場,1面紅旗,6個籃球架,5個保安,1面笑臉牆……
我愛數學,生活處處有數學,我一定要努力的學好數學!會用數字來表示所看到的東西!
數學發現作文 篇6
放學了,我完成作業之後粘著姐姐讓她陪我玩,她說她作業沒寫完,於是我擺弄起了姐姐的文具盒,沒想到姐姐的文具盒裡有很多的筆,我把姐姐的筆嘩啦啦的全倒出來,姐姐看我在“搗亂”於是說“我考考你,我的文具盒裡有幾根筆?”
我把筆擺好,然後看了看,有三支圓珠筆、一根鉛筆、還有一根鋼筆。我想了想,蔡老師教我們了十以內的加法,有三隻鋼筆,於是就算有一個三。分別有一根鉛筆和一根鋼筆。一加一等於二,所以就算有一個二。最後三加二等於五,原來姐姐的文具盒裡一共有五支筆呀。
我連忙將自己的成果告訴姐姐,姐姐讚許的點了點頭“學的不錯嘛,繼續努力!”
我很開心,我還要繼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數學發現作文 篇7
我們的生活中,數學隨處可見,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數學,所以,我們要好好學數學,這樣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了我15元錢,我儲存了好久,一直都沒捨得用。(悄悄告訴你,沒用出去是因為不知道買什麼),終於有一天,我在超市看到了自己非常喜歡的畫板,特別想把它買回家,於是我問售貨員阿姨畫板的價位,阿姨說:13元,15-13,5-3不是等於2嗎?我心裡一陣開心,我把15元給了阿姨,畫板13元,阿姨給我找回2元錢,我裝著2元錢,帶著喜歡的畫板回家去了。第二天,剩下的2元錢我又去超市買了兩根棒棒糖,我一根,爸爸一根,別提多開心啦!
數學發現作文 篇8
“巧算24點”是一種數學遊戲,正如下棋一樣是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它以自己獨具的數學魅力和豐富的內涵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這種遊戲方式簡單易學,能健腦益智,是一項極為有益的活動。
24點的遊戲規則是去掉一副牌大小王,每次出4張牌,透過加減乘除和括號組成算式,求得24,其中A-K代表數字1-13。這個遊戲看似簡單,然而認真玩下來就會發現有很多技巧,自己的感悟頗深。我用1、2、3、4這四個數字總結了算24點的心得體會。
“1”,在撲克牌裡是“A”,我覺得它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更是勝利的象徵。它代表了第一和優秀,就像在24點比賽裡,誰計算得又快又準,誰就是小組的NO.1。24點不僅考驗了我們的數字運算能力,更增強了我們爭奪第一的勇氣。
“2”,是一個偶數。任何數和偶數相乘的結果都是偶數。當老師課前佈置24點遊戲規則的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會是“24”呢?認真思考後才發現24是偶數,而且在1-13中,24包含1、2、3、4、6、8、12這些約數,而其他數字像25只有1、5兩個約數,22只有1、2、11三個約數,所以組合方式變少,無解的機會就多了,比賽的樂趣就小了。我想這是為什麼是“24”點,而不是“22”、“23”或“25”點的原因之吧!
“3”,在我國古代代表的是眾多的意思。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在算24點的活動裡,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有幾道題,我以為根本就是無解,而有的同學卻能很快地算出。透過觀察他們的演算法,發現其實可以換一種思考方法來求解。正是這種方法讓我在後面的比賽中可以迅速算出答案,如魚得水。這讓我明白有些問題不能因為自己不會就輕言放棄,也許換一種思路,或者請教一下同學和老師,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4”,是代表4個人一組,用4張牌透過四則運算玩24點,是比賽的規則。而我總是在想,如果是5個人玩我還會不會贏得比賽呢?如果是發5張、6張、7張牌,出現無解的機會會不會少一些呢?我現在只會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如果我懂更多的運演算法則,會不會想出更多的解法呢?後來我回家上網查詢24點遊戲資料,得知透過計算機分析,在52張牌中任意抽取4張就會有1820種不同的組合,其中有458種組合算不出24點;而5張牌無解的總數只有80; 在6張牌的情況下, 4905種不同的組合方式僅有3種組合是無解的:到了7張牌的情況下,所有組合方式(10890種)都有解。
這是我在24點遊戲中的一些感觸,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算術遊戲,其中卻蘊含了那麼多的道理。如果我們認真分析數學裡的道理,我們將會發現更多的1234。
“巧算24點”能極大限度地調動眼、腦、手、口、耳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對於培養我們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應能力都很有幫助。
數學發現作文 篇9
上了小學我學了很多的數學知識,今天媽媽想考考我,媽媽給了我10元錢,讓我去幫她買一瓶醋回來,這可難不到我,我拿著錢就下樓,我去了不遠的一家超市,理貨員阿姨帶我來到調味品區,我在貨架上選了半天,就拿這瓶吧,價簽上清楚的寫著6元,我算了算應該還要找我4元錢,我把錢交給收銀員阿姨,阿姨找我4元錢,我拿了錢和醋開開心心的回家了,媽媽說她今後有了一個好幫手。
數學發現作文 篇10
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數學問題。
上次我和媽媽去買黏土,黏土是5塊錢一包,媽媽問我買兩包是多少錢,我想了想應該是5+5=10,需要10塊錢。媽媽拿出20元問我應該找幾塊,我想了想應該是20-10=10,應該找10塊錢。
我覺得這樣很有意思,把數學學好,以後就能自己去買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