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初中生作文
春天到了,學校要組織一次少先隊活動:放風箏。週末的課堂上,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就是:做風箏。
放學回到家裡,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爸爸媽媽報告這個訊息,媽媽瞄一眼爸爸“這個任務呀歸你完成。”
爸爸正專心專意地研究他的象棋,聽而不聞,他的眼裡只有他的棋盤,正低著頭陷入苦思冪想中。
你若要問“一個人也能下棋呀?”嘿嘿,讓我告訴你吧,我爸爸他這是在研究殘局呢,他的手中還捧著一本象棋殘局的書,一邊看書一邊下棋,口裡還唸唸有詞地喊著我和媽媽聽不懂的象棋術語,什麼馬呀車呀卒子呀,什麼進呀退呀,還有一些三呀五呀的數字夾雜在那些車馬卒子的進退之中。
好不容易等到爸爸下棋完畢,他發問了“什麼任務啊?”卻原來他儘管心繫棋盤,還並未完全置若罔聞,他的耳朵裡也捕捉到我和媽媽的隻字片語了呢。
我趕緊黏糊著爸爸,抓著他的大手臂使勁搖晃“老師說了,六一要搞活動,給我做風箏,給我做風箏。”
爸爸搖搖頭“老師也真是的,這哪是讓孩子做的家庭作業呀,明明是給家長佈置的家庭作業嘛。”
媽媽在廚房裡張羅,哈哈大笑“這也是考驗每一個孩子爸爸的智力!”
爸爸反唇相譏“那麼就是說媽媽的智力不如爸爸咯!”
“美得你,這不正是施展你的才藝的機會呀,你不是總吹牛皮說你小時候是放風箏的大王嗎?”
爸爸得意了“汽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小時候我做的風箏在學校得過一等獎呢!”
“哼,都別提那陳年破事啦。”媽媽先是大放高音喇叭嚷嚷,然後降低分貝輕輕嘀咕“誰知道是真是假。”
爸爸急眼了“是真是假,是騾子是馬,我做出來給你看,你就知道我的手藝有多棒。”
這回輪到媽媽得意了“我的激將法也是一流的,媽媽的智力如何?你這高智商的'爸爸中計啦!”
頓時,我的家裡一片歡聲笑語,爸爸媽媽的一唱一和,讓我的心裡充滿溫馨。
說幹就幹,吃完晚飯,爸爸就開始做風箏了。
首先是做骨架,家裡的鋸子斧子刀子全都派上用場,爸爸找來一些木棒,把它們鋸成長條,小心地削,使得它們變得平整光滑。媽媽找來白色的棉紗手套,細心地拆掉,纏繞成一個白色的小球,供爸爸用來捆綁紮牢。
我呢,用小畫筆在一張好大好大的白紙上塗上五顏六色,畫上花朵畫上蝴蝶,組成一幅絢麗的圖案。當然這張白紙是媽媽預先親手裁剪成一個風箏的模型。
一家三口各司其責,經過選材、剪裁、貼上、捆綁等等一系列工序,風箏製作成功了。
媽媽捐獻出原先預備織毛衣的新毛線,織成細細的小辮,繞成線團,這樣就很紮實了,線頭系在風箏的骨架上。
我急不可耐地抱著風箏奔出門,媽媽在身後緊緊跟隨,一邊不放心地叮嚀“輕拿輕放,千萬別碰壞啦,還得留著到學校搞活動呢!”
爸爸的大嗓門響起“不怕,有爸在,風箏還可以再做,愛怎麼飛,就怎麼飛!”
明朗的月光,溫婉地灑滿門前的空坪,天上的小星星眨巴著可愛的眼睛,為這靜謐的夜空點亮無數盞夜燈。爸爸和媽媽伴隨著我的身邊,一起為我助興。風箏飛起來了,我手握著毛線,一圈一圈放長,奔跑著,歡笑著,享受著,快樂著。
晚上,我把風箏放在床頭的小凳子上,手裡拈著毛線球的長線,進入了甜甜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