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讓》作文500字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讓》作文500字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讓》作文500字 篇1
“誰把籃球砸人家臉上的?”班主任在班會上問。她的表情很嚴肅,而此時的我很愧疚也很緊張。
那件事發生在下午放學。我和幾個朋友在操場玩籃球,球一不小心彈出去,正好砸到了一個小同學。那時,正上五年級的我們,不敢承擔一點責任,慌忙離開了現場。那時天已經臨黑了,操場上只留下那孩子的哭聲。
隔了一個晚上,大家都認為沒事了,沒想到那個小孩的家長鬧到學校來,要求學校要麼賠償要麼找出“元兇”。學校裡頓時沸沸揚揚的,我和幾個朋友更是緊張不堪,我們心裡很矛盾:是承認還是不承認?
下午,老師在班會上提起這件事,可能是給“兇犯”最後的“自首機會”。如果不承認也許就能扛過去,但是要是不承認事後被查出來豈不更慘?其實,我們幾個早就商量好了:不承認。
這件事最後還是解決了,是學校出面解決的,我們幾個沒有負丁點責任。因為那時天有點黑,那個小孩沒看清我們,值班老師在辦公室裡也沒出來(那窗戶超隔音,他沒聽見)。
這件事就這樣告一段落了。也許我們幾個該因天黑而幸運,也許該因老師沒出來而幸運。如果那小孩看清我們了,如果值班老師出來了,也許,我們早就受到懲罰了。
其實,現在看來,我們幾個也不是沒收到懲罰,這懲罰就是良心的譴責。那天,我們逃走時,就有些愧疚,想過應該承擔責任;當小孩家長來學校時,我們也想過要誠實。但那些想法都在我們腦海中閃現以後,化為烏有。
現在,自己長大了,明白了許多道理。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就會愧疚。那哭聲就像一根刺,等傷口快癒合時,就猛然地刺我一下。
《讓》作文500字 篇2
我的童年是有趣的,有讓我開懷大笑的事情,也有讓我嚎啕大哭的事情,還有讓我自責的事情……而有一件事卻一直讓我銘記在心。
那是在我九歲的時候,當時我們家還沒有搬走,而我也還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那天,我和弟弟妹妹在樓上悶得慌,就想著下樓去玩玩,經過我們的再三請求,媽媽終於同意讓我們下去了,再說了也不怎麼危險,因為我們家樓下就有一個大花園,裡面總是有很多小孩子在裡面玩耍。我和弟弟妹妹發了瘋的往下跑,到了樓下,我們便開始討論玩什麼遊戲,想著想著,突然聽到一聲大喊:“玩鬼抓人吧”!我和妹妹都被嚇了一跳,最終迷迷糊糊的就答應了。
遊戲開始了,我們用黑白配來選出誰是“鬼”,經過了很長時間,終於選出來了,妹妹當“鬼”,我和弟弟使勁跑,妹妹在使勁追,別人看著好像貓在追兩隻老鼠。
跑了一會,我實在跑不動了,就坐在花園裡的長椅上休息一下,遊戲也就暫停了,突然,妹妹聽到了幾聲微弱的狗叫聲,我們沿著狗叫走過去,發現了一個紙箱,裡面有幾隻小狗,我和妹妹看到小狗之後連聲讚歎:“真可愛啊”!可是,看著看著我哭了,因為這幾隻小狗是被拋棄的,而那時又正好是冬天,有一隻小狗已經死了——被凍死的。我不明白了,為什麼它們的主人那麼的殘忍。就在此時,弟弟提出一個建議:“我們來幫幫它們吧”!於是,我們便一起想辦法,哪一家可以收留它們呢?正好,有幾位老奶奶走過來,覺得它們也挺可憐的,就把它們都抱回家了。
這件事一直銘記在我心裡,而這件事也很讓我自豪,因為我成功幫助了這幾隻可憐的小狗。
《讓》作文500字 篇3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此歌此曲,多麼悅耳,多麼婉轉動聽;然而,窺望我們的祖國,已被那數不勝數的垃圾天王們糟蹋成什麼樣子!“不用世人去獻出垃圾袋,中國已變成蒼蠅的家園……”
我們的古城宣化自古就有一條貫穿全境的大河,名曰洋河。昔日河水清澈,滔滔不息;支流穿街過巷,小橋流水,穿梭嬉戲。復看今日,尚存當年春水乎?曰:非然也。水位早已不過半尺,全然是條小溪;再加上兩岸鋪天蓋地的垃圾爭雄,多數草灘水窪顯然臭不可聞;水中的植被、動物,岸上的綠樹紅花,江心的竹筏小舟,也失去了蹤影,惟獨只剩下成群結隊的癩蛤蟆敢死隊,更是令人髮指。
再來“遊覽”一下環城的崇山峻嶺,更使人望而觸目,觀而驚心。鳥兒失去了銀鈴般的歌聲;樹木拋棄了自然的色彩;山裡的小果子道了聲“Bye~bye”;陰森的惡狼化身為孤立的“老鳥”。新品種倒也引進了不少:拖拉機壓折了向日葵的腰桿;塑膠袋住進了鳥兒的新房;烏黑髮亮的小溪衝進了清涼的山洞;可愛的小兔被嚇得賣了嫁妝……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氣憤而又惋惜呢?
吾因之有所感矣。是的,社會需要發展,生活還得進步,但保護地球的健康才是重中之重。我不要生活在日益“璀璨”的垃圾王國中,我更不要小鳥的歌唱成為天籟之音。要記住,地球的歡樂既是我們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的,也是從子孫萬代那裡借來的。
《讓》作文500字 篇4
星期六,我和奶奶坐公交車去外面,可在公交車上的一件平常的小事,讓我氣憤。
我和奶奶一上車,小小的車廂擠滿了人,奶奶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座位,坐下來,我站在旁邊,奶奶的前面坐著一位20多歲的女孩,就在這時上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慢慢地走過來,在那位女孩的旁邊站了一會兒,可那位女孩卻把老人當做眼前的霧,毫不在意,把頭髮用手梳到一邊,好像是害怕那位老人的`手壓住她的頭髮,前幾排都坐滿了老人,而就她一個年輕人,司機用喇叭一次一次的說:“請給老、弱、病、殘者讓座,謝謝合作!”那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可那女孩卻當做耳旁風。好不容易才走了一個人,老人正準備坐的時候,一位小夥子快速的坐了下來。我和奶奶下了車,那位老人也下了車,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難道他們不懂得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嗎?
直到晚上,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一個社會、一個民族、難道他們不會換位思考嗎?難道他們忍心看到自己的父母上公交車一直站著嗎?不、不、絕對不是,他們是為了自己一時的舒服。他們雖然年輕,難道連尊老愛幼都不知道嗎?今天發生的事,實在使我氣憤。我真心的希望那些只為了自己一時舒服而不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一定要好好的想一想自己在做什麼……。
《讓》作文500字 篇5
她,讓我臉紅,讓我羞愧。
一年級開學時,我搬進了創遠景園小區。當時我對一切事物都十分好奇。
當我愉悅地走上樓梯時,不經意間看到了一位阿姨,她有一雙黑豆般的小眼睛,高顴骨,嘴巴微微地張開著,身材胖胖的,鼻樑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握著掃帚的手還不時擦著汗水。我極有興趣,便走上前去與她打招呼,“阿姨您好,您是住在幾樓的?”我好奇地打量著她,迫切的想要她說話,“小朋友,我——不是一—在這兒住的。”“那您在這幹什麼?”“我一—我是一—清潔工。”她的頭不自覺地埋下了,我那雙握住她的手馬上鬆開了,並放在衣服上擦了擦,一副感到厭惡的表情。
她困窘地走開了,還拿著那個佈滿蚊子的垃圾箱。
每天,我上下學路過看見她時總會像躲避垃圾一樣,多得遠遠的。還不時用厭惡的目光瞟著她。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都會有一個相同的畫面出現在樓道間:她彎腰拾起在樓道間的每一處垃圾,滿頭大汗她都不在乎。這樣任勞任怨的畫面讓我對她的印象有所改變。這是一個勤勞、樸實的人。不久後有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對她的看法,讓我臉紅。
“轟隆隆,轟隆隆!”雖然我早有預備,可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一個兩歲的孩子和他母親來不及躲雨……
我本想跑過去和她們一起撐傘,可我看到了一個閃電般的背影向那對母子奔去。我定睛一看,竟然是那個清潔工!我的內心震撼了,她怎麼會擁有如此高尚的品德,只見她一手抱著那個孩子,一手撐著雨傘,走出了“雨天”。頓時,我覺得她的形象無比高大!我想到我之前是那樣對待她的,就感到無比羞愧!
是她,教給了我人的貴賤與否不是看職業多麼高貴多麼賺錢,而是看一個人的內心品質有多麼高尚,內心美的人才更值得尊重!
《讓》作文500字 篇6
沒有坎坷的路,總會讓人覺得一帆風順。可屢次的滑倒,讓我明白,有坎坷的路,走起來,才是比較順利的。
人生之路,且行、且贏,那些看似順利的路途,其實潛伏著無數的坎坷。
記得一天早上,睡過頭了。一下公交車,就朝著教室飛奔過去,一路跑著,還不忘哼著歌。一不留神,我與地面來了個親密接觸,跌倒在地上。一臉茫然的我,緩緩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回想了一下剛才的情景,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摔倒的。
走了一段路,我來到一段施工區,本想繞道的,但一想到快遲到了,就硬著頭皮上了。施工區裡到處是鋼管、鋼筋、水泥,還有凌亂的沙石,我只能看著路面,小心翼翼地走著。
繞過一個個坑,跨過一塊塊巨石,我的動作雖不瀟灑,卻十分謹慎。走了不下五分鐘,我終於走出了施工區。
走進教室,同學們已經在做試卷了。老師沒有批評我,示意我坐到位置上,開始考試。
試卷的前兩面都是基礎題,在我眼裡,這就是送分題了,我拿起筆,“唰唰唰”寫了起來,不到半個小時就完成了這兩面,連草稿紙也用不上。
做著做著,遇到一個難題了,我被卡住了,我拿出草稿本,絞盡腦汁,整整排了一頁算式,才猶豫不決地寫下了答案。
一節課過去了,老師把我叫進辦公室,十有八九是問我試卷的問題。
“我說你呀,最難的那道題,你是全班唯一一個做出來的,可你看看你的基礎題,扣了這麼多分,怎麼回事啊?”
老師把試卷扔給我,把我推出了辦公室。
這次考試,使我聯想到上午摔倒的經歷,這其實就是輕視與重視的問題。人們輕視平路,所以會滑倒,人們重視坎坷,所以竟行走得很順利。
《讓》作文500字 篇7
近年來,應試教育興起,分數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尤其是六年級,初三和高三我不知道。不過六年級一到,每晚老媽問我的第一個問題,絕對是:“今天考試了沒?”緊接著:“考了多少分?”
今天語文一考,前面做完,讀著後面的短文,差點“撲哧”一聲笑出來,剛做完基本題,這閱讀題相當於我們談考試談分數。這出試卷的老師也挺人性化的,知道我們對分數的分數觀不合家長的分數觀,讓我們在試卷上“發揮”一下。
通讀下來,挺可憐那文中被分數和媽媽壓迫下的女孩,和她有了同感,我媽媽和她媽媽對於分數的態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看到這兒,我想起了《紅瓦黑瓦》中的林冰,他小學成績不好,被他爸拎出去淋雨,他向天大喊:“是哪個混蛋發明了學習?”我也有一次,唯一的一次,拿了個八十幾分,回家做作業,我們媽在後面看試卷。她一怒之下,拿著我靠背椅的靠背往後狠狠地一拉,幸好我自護得當,才沒被摔下來,當天晚上,我在被窩裡無聲地罵道:“是哪個混蛋發明了分數?”
若不是家長們太看重這兩個或三個或一個鮮紅的數字的意義,它,分數,也僅僅只是一個單純的“數”,分數不僅是我們學習程度的標籤,而且也“升級”成了媽媽們的攀比專案。誰的成績好或壞,誰仍然是原來的樣子,只是此人的媽媽或高興或氣憤或難堪……
所謂的“應試壓力”好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媽媽們的虛榮心。若是看著分數,只把它看出自己進步或退步的標籤,我想,“應試壓力”應該會減輕一點吧。
分數,真是個叫我們無所適從的東西。它叫我笑,叫我哭,讓我甜,讓我苦。
寫了怎麼多關於分數的事,心裡釋然不少。但仍有一朵小小的烏雲籠罩在我的心頭----語文,這次我又能考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