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錦9篇

小學語文教案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錦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關心父母。

  教學重點:體會孩子們情緒的變化,學習關心別人。

  學習難點:孩子們的沉默意味著什麼?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文

  大家認真聽!(放生日快樂歌).知道這是什麼歌嗎?再聽,什麼歌?(生日快樂歌).熟悉嗎?那麼聽到這首,你想到了什麼?

  (指名說:過生日,我想到了爸爸媽媽帶我去過生日,生日禮物,切蛋糕…..)的確,關於生日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這其中也有許多感人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板書課題:17.可貴的沉默)第十七課,可貴的沉默.老師特別希望同學們用心地,認真地來學習這篇文章.請大家開啟書到72頁.

  二、出示學習提示,指導學習,認讀生字

  1.先請同學們自己來學習這篇課文,請大家看螢幕,這是老師給大家提的自學提示.一共有3點,我來讀一下,大家認真看:第一點:認真默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第二點:藉助字典學習理解生字,新詞.第三點:同學之間互相檢查生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請同學幫助解答.同學們自學之後,老師再來檢查,聽明白了嗎?(聽明白了)開始吧!

  2.學生按自學提示進行自學

  3.同學們,如果左右兩邊同學都已經查完了,兩個同學之間互相檢查一下,看同學掌握得怎麼樣?()

  4.

  指導學生認生字

  (1)指名讀

  好啦!坐好,老師來檢查一下,同學們剛才互相學習的情況怎麼樣?大家請看螢幕,下面的字呀!要求同學們能夠認識這些字,我們看第一個字

  (出示:迅)誰認識?指名起來讀!分別出示:蘊,霎,寂,恰,犯,稚,拙,煩

  (2)跟師讀

  下面跟著老師讀一遍!(迅速的訊……)

  (3)出示要求會寫會認的字

  下面這些詞誰認識,把它讀一讀.(螢幕出示下面的詞語)

  祝賀

  左顧右盼

  迅速

  重複

  恰恰

  犯錯誤

  緩和

  外婆

  建議

  表達

  稚拙

  煩惱

  享受

  這樣,我們以一個小組按順序讀好嗎?每個人讀一遍,如果讀得正確,大家就跟著他讀,你開始!

  (4)練習書寫生字(出示下面生字)

  祝賀

  迅速

  重複

  安靜

  沉靜

  恰恰

  緩和

  外婆

  建議

  驚奇

  表達

  煩惱

  享受

  神氣十足

  左顧右盼

  好!同學們真不錯,這些詞語都會讀了,這些詞語都是我們課文中,要求同學們會讀會寫的詞語,請同學們開啟抄寫本,拿出鉛筆.寫之前,自己先讀一讀,讀完後,有那些詞語不好寫或難寫,老師幫你在黑板上寫出來.(生自由讀)

  先不要著急寫,看哪個字難寫,老師幫你寫.指名說.老師在黑板上板書.

  請同學們將詞語認認真真地寫一遍!注意寫字的姿勢.(生開始寫)

  師總結:好!同學們請停筆,我們就寫在這裡,剛才同學們寫得特別認真,特別棒,這些詞語是我們要求會寫會認的,今後在閱讀,寫作中能用的上,同學們回家後,再在作業本上寫好嗎?字詞寫完了,下面我們一齊來把課文讀一遍,同學們請開啟書,好開始吧,自己讀自己的!(生自由讀課文)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好!同學們讀完了嗎?下面我們請幾位同學把課文讀一遍,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些同學的字音是不是讀的很正確,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麼?讀完後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好嗎?

  指名分段讀,師並進行指導

  師小結: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朗讀中,把詞語讀準,把字讀準,把句子讀正確,在以後的朗讀中,同學們的朗讀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

  2、檢查自讀情況: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沒能解決?

  (學生自由說,教師小結:為什麼課文中的老師覺得同學們的沉默是可貴的?

  這個問題的確有點難,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共同來弄懂它。)

  四、藉助插圖,導讀感悟

  1、指導看圖:出示兩幅圖

  ①

  第一幅圖中同學們表現怎麼樣?而第二幅圖呢?

  (一圖中同學們高高地舉著手,很高興,神氣十足,有的站起來,二圖中同學們低著頭,不說話,眼睛不敢看老師,沉默了)

  ②

  課文中哪些地方寫了兩幅圖的內容,快速地找出來。

  (指名學生說出起止)

  2、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練讀。

  我們已經找出兩幅圖的有關內容,你喜歡這裡邊的哪些句子或段落,把它找出來,讀一讀,看誰讀得認真,讀得好。讀後還可以跟同學交流。

  3、指導朗讀(第一幅圖的相關內容)

  出示第一幅圖: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先來讀一讀跟這幅圖有關的句子。

  (1)、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個別讀,齊讀)

  (2)、前排的孩子回過頭往後看……父母祝福。(個別讀)

  引讀:把手舉高,老師要點數了!啊,這麼多啊!

  老師點起數來,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大聲點數,1、2、3……15、16、17,同學們看書,越點越多,越點越興奮,聲音越來越響,前排的孩子怎麼樣?接讀……

  小結:多麼幸福啊,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孩子們都感受到了。

  板:感受

  父母的愛

  4、指導朗讀(第二幅圖的相關內容)

  孩子們會感受愛了,這還不夠,老師還要尋找蘊藏在孩子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

  那蘊藏在孩子們心靈深處的極為珍貴的東西是什麼呢?我們接著看課文。

  (1)出示第二幅圖,讀有關句子,學生評讀。

  (你喜歡讀哪句話就讀哪句話,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聽他讀得怎麼樣,待會大家評一評。)

  霎時……沉靜地舉起了手

  (重點抓住:安靜

  依然安靜、沉靜

  個別讀)

  教室裡寂然無聲……我和孩子們一起沉默著……

  (指名讀然後體驗情景:這位同學讀的時候,大家感到教室裡寂然無聲嗎?教師導: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教室裡靜悄悄。請同學們把教室裡靜悄悄的這種感覺讀出來。)

  他們感到了我的期待……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教師導讀前半部分,直到有的就讓學生接讀:

  有的……有的……,都沉默不語)

  (2)、在讀中感悟孩子們的內心:

  下面這句話,哪位同學來試一試。(個別讀,齊讀)

  沉默了足足一分鐘……可愛恰恰在那……神色之中

  看圖說話,展開想象的翅膀,同學們沉默了,在這一分鐘裡,他們可能在想什麼?

  (可能想:回家後一定要問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爸爸媽媽那麼關心我們,我們卻不知道他們的生日,也沒有向他們祝賀,真不應該,真對不起他們)

  (3)、是啊,老師又問了爸爸媽媽的生日,還問了有沒有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這時,孩子們沉默了。在沉默中,同學們懂得了什麼?

  出示句子:在沉默中,這些小傢伙終於懂得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了。

  板:回報

  (抓終於懂得、個別讀、齊讀)

  5、對了,同學們已經懂得要回報父母的愛,所以這種沉默是可貴的。現在請同學們說說為什麼沉默是可貴的。

  (在沉默中,孩子們知道錯了,孩子們在思考,在想辦法彌補)

  沉默後孩子們有沒有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愛,從家長的談話中可以瞭解到。請同學們齊讀不久……體貼人了

  四、總結

  :透過讀文,我們知道了同學們不但懂得要回報父母的愛,重要的是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愛。

  親人就在我們身邊,讀到這裡,你想說些什麼?準備做些什麼?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下節課我們來交流一下。

  (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等)

  17

  可貴的沉默

  感受

  父母的愛

  回報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透過自學識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指尖的世界”的含義。

  3、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喚起對生活的自信與樂觀。

  教學準備:

  佈置學生自主預習,自學生字新詞,讀順課文;教師準備一些身殘志堅的典型人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示課題,帶著“我”的世界走向“他們”的世界。

  同學們,美麗的春天已經到來了,你們看到了嗎?你看到了什麼?從早上睜開眼睛到現在,還有哪些美好的事物進入了你的眼簾? 小結揭題:是啊,這一切是多麼美好,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美好的一切,他們看不見!他們看不到美麗的鮮花,他們看不到媽媽的臉龐,他們也看不到鏡子裡自己的模樣,他們的世界是由指尖開始的。(板書:指尖的世界)因為他們是一群盲孩子。

  二、初入文字,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和情感

  1、由“盲孩子”聯想到什麼?

  2、預習了課文,從中瞭解了盲孩子學校生活的哪些方面?

  3、讀了課文,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能感受到孩子們在盲人學校裡生活得很快樂、幸福)

  三、深入文字,精讀感悟,在品味中碰撞心靈,交流情感

  理解課題,再讀重點,擴充套件想象,豐富文字內容,感知“指尖的世界”。

  1、瀏覽課文,思考:為什麼說“他們的世界由指尖開始”?理解“觸控”。

  2、文中講了孩子們指尖世界的哪些片段?

  3、啟發想象:在指尖的世界裡 ,他們還可能做些什麼?

  小結:是的,在學校裡,他們用觸控來讀書,寫字,彈琴,畫畫,擺弄玩具,用觸控來指導自己行走,感受友誼:在家裡,他們可能用觸控來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對於常人來說,世界在我們的眼睛裡,而對於他們來說,世界在他們的指尖上。

  個性品讀,賞詞析句,體驗盲童生活,引發情感共鳴,走進“心靈的世界”。

  1、引讀: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幅生命躍動的畫卷,文中的哪一個場景最打動你?讀一讀,試著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2、組織讀書交流。

  ★指名讀段。

  ★說說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生生互動,交流感悟。

  ★引導情境體驗,突破重難點。

  交流中品讀詞句(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相機有選擇地指導理解)

  詞語理解:凹凸 陶醉 完美 色彩斑斕等 “厚厚的盲文課本,由許許多多凹凸的小點組成。孩子們靜靜地讀著,指尖靈巧地移動,彷彿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長廊裡。” 識記“凹凸”,重點指導寫法;體驗“觸控”,想象神態、動作、心理。 “學校裡有琴房,琴聲悅耳,一個孩子正陶醉在音樂裡。他的指尖輕快地在黑白琴鍵上移動,演奏心中已十分熟悉的曲譜。對喜歡音樂的盲孩子而言,音樂是另一個世界,一個自己創造的完美世界。”

  讀出“陶醉”,感受“完美”。

  3、小結談話:世界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新奇的,盲孩子除了學會用指尖去觸控,還會用耳朵去傾聽,用鼻子去聞,更多的是用心去感受著周圍的一切。所以,作者說,“雖然看不見,但他們的心能感知;儘管無光,這依然是一個美好可愛的世界。”

  聯絡上下文,全面瞭解學校生活,品味文字背後的意蘊,解讀“愛的世界”。

  1、承上:是誰給了他們這個美好可愛的世界?(建學校的人,學校的老師,工作人員——“善良的人們”)

  2、從課文的哪些描述中感受到他們的付出與奉獻?從課文的哪些描述中感受到他們的付出與奉獻?(學校美 設施好 想得細緻周到 老師好)是啊,“這個偏僻的世界不斷地溫暖著一個又一個失去光明的心靈”,也正因為如此,“這裡,成了許多孩子世界中最鮮亮的部分”。

  3、你覺得善良的人們除了給盲孩子提供好的環境,給予他們生活上幫助,還給了他們什麼更寶貴的東西?(信心,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培育“美好的心靈”)讀解:。“所幸的是,總有善良的人們願意給他們營造一個美好的環境;他們相信,無法驅走黑暗的時候,美好的心靈更是可貴的明燈。”

  4、師生小結:所以,作者說,“雖然看不見,但他們的心能感知;儘管無光,這依然是一個美好可愛的世界。” 因為這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他人的愛心,盲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對生命的珍愛,同樣讓他們擁有了快樂幸福的生活。

  四、走出文字,拓展昇華,在閱讀中收穫成長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邊讀邊想象句子所表達的`情景,體會孩子們的快樂以及熱愛大海的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海給孩子們所帶來的快樂。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蘊藏在字裡行間的情感,感受孩子們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海尋聲,激趣匯入

  1、 CAI播放大海聲音:聽,這是誰在說話呢?

  2、學生猜測:大海

  3、 CAI再播放大海與孩子嬉戲的聲音:再仔細聽,你又發現了什麼?

  4、學生猜想:孩子們在大海邊嬉戲玩耍的場景。全班進行交流。

  5、師引:聽!我們共同感受到了小孩與大海玩得很快樂,你們想去看看那快樂的場面嗎?那好,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6、板書:小孩與大海

  二、海邊採風,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小孩與大海玩耍的場面。

  3、全班進行交流:你採集到哪些畫面?

  板書:踏浪、堆城堡、拾貝殼、看船遠航

  三、海灘掠影,品味感悟

  1、師引:小攝影師們,讓我們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畫面吧!

  2、師配樂範讀,CAI出示句子:

  孩子們踩在軟軟的細沙上,叫著,跳著,笑著,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腳印。

  3、小組進行交流,全班反饋。

  4、 CAI出示海邊孩子們踏浪的興奮場面

  5、指導學生個性化朗讀

  6、繼續抓拍精彩處,讀一讀後面這幾句話。

  7、師導:浪花真頑皮,逗得孩子們又笑又叫,孩子們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給他們帶來的無限快樂。走,讓我們再去欣賞一下我們拍攝的照片吧!

  8、齊讀第1自然段

  9、學生交流對大海的印象

  10、師總結:大海不僅給小孩們帶來了快樂,還給我們這些小攝影師們帶來了許多樂趣,相信下節課,我們會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讀生字,選擇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字形。

  2、教師範寫難寫的生字。

  3、學生書寫生字。

  第 二 課時

  一、複習提問,匯入新課。

  1、提問:請同學回顧一下,上節課,我們讀了第七課,你知道了什麼。

  2、師述: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進一步瞭解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二、學習課文。

  1 自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想:大海給孩子們帶來了哪些樂趣?

  2、畫出相關的句子。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讀第二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麼?(孩子們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們還會堆些什麼?說些什麼呢?

  (3)指導有感情朗讀。

  (二)讀第三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麼?(孩子們撿貝殼)

  (2)拓展:他們撿到什麼樣的貝殼?用貝殼做什麼呢?

  (3)指導有感情朗讀。

  (三)讀第四、五自然段。

  (1)說說寫了什麼?(孩子們看船出海。)

  (2)指導感情朗讀。

  三、總結全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說說:大海給孩子帶來哪些樂趣?

  2、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觀察能力和表現手法。

  四、拓展學習。

  收集描寫大海的句子,和同學們一起欣賞。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曹、秤、砍、官、柱、杆、宰、舷”8個生字並在語言環境中積累“官員、柱子、秤桿、下沉、船舷、重量”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課文,瞭解曹衝稱象的辦法,學習曹衝遇事開動腦筋。

  3.透過學習,懂得遇事要開動腦筋,平時多觀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書寫生字。積累詞語10個。

  2、懂得思考問題要善於動腦筋,敢於突破常規,才能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懂得思考問題要善於動腦筋,敢於突破常規,才能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能叫出它的名字嗎?

  (出示:一杆秤)

  讀一讀(齊讀)

  師:杆是量詞,請小朋友開火車拼讀一下。

  (生開火車)

  它還有個讀音“ɡān”,欄杆的杆。

  2、(指著圖片中的秤)這就是秤。你能用秤來做什麼?——稱東西。

  (媒體出示“稱”)

  這兩個字請你從字形上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它們部首相同,都是禾木旁)

  秤:稱東西要達到兩邊平衡,所以右邊是平。

  稱:稱的右邊是爾,爾在古代就是你的意思。稱東西要人來稱,所以它是這樣寫的。

  3、我們用秤稱蔬菜,稱水果,今天老師還要帶上一杆秤去稱大象。(生笑了)

  你為什麼笑呢?——小小的秤怎麼能稱大象呢?

  是啊!那就讓我們一同去課文裡看看他們是怎麼稱象的。

  4、(出示課題——35、稱象)

  請2個小朋友讀,然後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誰想把心中的小問號提出來?

  交流後出示學生的質疑:誰稱象?為什麼要稱象?怎樣稱的?結果稱出來了嗎?

  5、透過預習,我們知道了故事主要寫的是誰稱象?——曹衝

  他是曹操的——兒子,而曹操是古時候三國的大官

  二、整體感知

  1、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去了解稱象的故事。

  請你們開啟書本,藉助拼音朗讀課文,想一想:為什麼稱象?怎麼稱象的?結果如何?

  2、反饋:誰來說說他們為什麼要稱象呢?

  (曹操要稱象,因為別人送了他一頭象,他想知道大象的份量。)

  3、這是一頭怎樣的象呢?引得曹操那麼迫切地想要知道它的重量?

  找找課文中描寫大象的句子。

  請一個學生讀他找到的句子(媒體出示)。

  聽了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麼?——象很大。

  那你也來讀一讀。

  (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打斷一下,播放象身體部位和牆、柱子的對比)

  誰還能讀出象的大?(指明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這麼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大家都想知道答案。於是,官員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他們想到了什麼方法?請你自由朗讀第三小節。

  (1)學生反饋找到的句子(兩個方法:造秤、宰象)。(媒體出示)

  (2)學習生字:

  砍:請一個小朋友來教大家,並請他做一個砍的動作。

  宰:這個字在讀音上要注意什麼?請你領讀。

  宰就是殺了的意思。(師)

  (3)你覺得這些方法好嗎?

  學生可能回答:生:不好,因為大象就死了。

  師:是啊,大象被砍成一塊一塊後,還會流很多血,分量就——不準了。

  生直接引用課文中的句子(媒體出示相關句子)

  (4)小朋友們都說這兩個方法不行,曹操聽了也——直搖頭,表示——不同意。

  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小節。我請一個小朋友當曹操,請第一大組讀第一個官員話,第二大組讀第二個官員的話,第三大組自然就是最後一句了,老師來給你們當解說。(師生合作朗讀第三小節)

  三、研讀課文

  1、就在這個時候,小曹衝站了出來,說出了他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在課文開始時的第三個問題:曹衝是怎麼稱象的。現在請你讀讀課文的第四小節。

  出示:學習單

  (1)讀一讀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說一說用“先…然後…再…最後…”等詞說說曹衝想出了什麼辦法?

  (3)想一想和官員們的辦法比,誰的辦法更好?為什麼?

  2、請一個學生讀讀句子(媒體出示)

  學習生字:舷:請一個學生當小老師。與琴絃的弦比較。

  用紙製船學生理解什麼是船舷:就是船的兩側。

  再請一個學生也來讀一讀句子。

  3、小朋友們可能還弄不清曹衝到底是怎樣稱象的,你們想不想看看他稱象的過程呢?

  (師朗讀,媒體自動演示)

  4、看了這些畫面,你知道曹衝稱象的過程分為哪幾個步驟嗎?自己再讀讀第三小節,想一想。

  (1)師直接說出第一步:我們先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2)第二步是怎麼做的呢?

  (3)第三步呢?

  (4)最後呢?

  你們瞧,這一步步非常清晰。

  他先——然後——再——最後——(師引讀)

  (5)請你們用自己的話也來說說曹衝稱象的過程吧!

  學生髮言,邊說邊出示答案。

  誰還願意說一說?(再請一個小朋友說)

  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5、瞧,曹衝用這種方法終於把大象的重量稱出來了,我們只要把運到岸上的石頭稱一稱,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請你們再讀讀這段話,想一想我們的第四個問題,曹衝的方

  法和官員們的方法比好在哪裡?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再思考一下。

  6、曹衝的方法大家都說好,好在哪裡?和官員們的方法比一比。

  學生自由討論,師適當引導。

  (1)因為很難造大秤,所以曹衝以船代秤。

  (2)石頭是一塊塊分開來的,可以以石代象。

  (3)沒有誰能提得起這麼一杆秤,所以就用水的浮力代替人的力氣。

  7、曹衝的辦法妙不妙?難怪曹操也讚賞他呢!

  師生配合朗讀第五小節。

  果然是什麼意思?和誰說的是一樣的呢?——曹衝。

  8、你覺得曹衝怎麼樣?如果他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什麼?

  9、我們小朋友也很聰明,曹衝才7歲,我們都8歲9歲了。如果你在現場,你會有什麼好方法呢?我們可是生活在現代的小朋友啊!

  學生自由交流。

  四、回顧和:

  1、搶讀詞語。

  2、小火車開起來。(讀形近字組成的詞語)

  3、課文學完了,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呢?

  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它。

  板書設計

  35、稱象

  直搖頭點頭微笑

  教學反思

  進入課文教學時,我按“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整體感知課文。然後透過“要稱出這頭大象有多重,文中寫了哪幾種辦法?你認可哪一個,為什麼”,直奔課文重點段落,根據班級實際,透過老師的演示,透過討論突破難點,感受曹衝的聰明機智。最後再回到整體,聯絡生活,透過說還有什麼好辦法,讓學生明白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運用現代技術,我們還可以有更好更便捷的方法來稱象,從而使語文教學真正走向生活,真正營造大語文的學習觀,而且對於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掛圖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詢資料,瞭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學習《找春天》後,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本節課學習古詩《草》

  二、看圖說話

  1、看圖,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板書課題:草

  3、結合課後“我知道”,瞭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三、整體感知,瞭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教師隨機點撥。

  如:理解詩中的“歲”是“年”的意思;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直觀形象地理解“枯、榮”的意思。

  四、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指導朗讀,感受古詩節奏美。

  2、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3、學生練讀,啟發學生想象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體會感情。

  五、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1、自讀古詩,藉助插圖感悟詩意。

  2、小組討論、交流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感悟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3、反覆誦讀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4、練習背誦。

  六、指導書寫“枯、榮、燒”3個生字

  重點講解: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

  七、積累運用

  1、讀讀記記《草》原詩後四行的內容。

  2、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第二課時

  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一、創設情境,揭題匯入

  1、出示畫面,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小池》,今天,我們和詩人楊萬里一起去欣賞春天的景色,板書課題。

  2、讀題,理解題意

  宿:住宿、過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店

  (詩人楊萬里在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的客店裡過夜)

  3、匯入:楊萬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麼呢?他用一首詩寫了出來,我們一起讀讀吧!

  二、初讀感知,瞭解詩意

  1、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個別讀:要求讀流利。

  3、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中寫了什麼?(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並根據詩文內容回答。)

  三、再讀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如:“稀疏的籬笆”、“小路伸向遠方”(看課件);理解“未成陰”

  樹上的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不能遮擋太陽(看課件);詩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體會感情。

  3、教師範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給《宿新市徐公店》編故事。

  六、閱讀積累

  1、出示已學過的《村居》誦讀。

  2、說說《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這兩首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描寫春天的景色。前兩句都寫了春天的景色,後兩句都寫了兒童的活潑和快樂。)

  六、指導書寫“未、追、店、徐、菜、宿” 6個字。

  重點講解:

  未:上橫短、下橫長,撇捺要舒展。

  追:提示筆順,後寫“走之兒”

  宿:寶蓋不宜太寬。

  菜:“採”是八畫,不要把第三筆“點”和第六筆“豎”誤連成一筆。

  板書設計: 2、古詩兩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詩的內容 情: 喜愛

  畫:籬落 一徑 枝頭(靜)

  兒童 黃蝶 黃花(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透過斟詞酌句、感情朗讀、想象寫話等方法,體會普羅米修斯為造福人類而不惜犧牲自己一切的精神。

  教學重點:

  感悟普羅米修斯為造福人類而不屈不撓、無私無畏、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普羅米修斯堅強不屈的力量源泉,懂得為人類造福是正義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出示課件(女媧補天)

  師:同學們,圖畫上面畫的這個故事是——女媧補天的故事,女媧是我們中國神話中的一位女神,她為了人類的幸福歷經千辛萬苦煉石補天;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也有許多位神,請同學們開啟書151頁,這裡有一個資料袋,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一讀。

  指名學生讀。

  師:(出示普羅米修斯圖)很好,今天咱們來學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他也是一位為人類爭取幸福的天神。(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在心中默默讀題目。

  二、初讀感悟,概括故事

  師:下面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在讀書之前,請同學們看一看讀書要求,根據要求來讀課文。(出示讀書要求)

  老師指名同學來讀一讀初讀要求。

  學生自由讀書。

  師:都讀完了嗎?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是否把課文讀熟了。(出示詞語)開火車讀,教師隨機點評。

  師:這些詞語中帶紅色的字是這一課中要求會寫的字,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哪些字容易寫錯?

  指名同學起來說,老師相機點評,範寫“饒”和“膝”兩個字。

  師:真不錯,同學們把這些字都已經掌握了。(出示預習要求)那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第二個讀書要求,用一兩句話來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取火——受罰——獲救

  師:你很會讀書,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了,讀故事,我們只讀故事大概行不行啊!(不行)我們要細細品讀課文,從中體會人物形象。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要求再來讀一讀課文,讀書之前,我們再來看一看學習任務(出示要求)老師讀一讀要求。

  三、品讀細節,欣賞形象

  師:下面,請同學們按要求快速瀏覽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在小組裡議一議。

  師:誰來談一談,結合文中語句來說說你最敬佩普羅米修斯什麼?

  生:從第一自然段中我感受到普羅米修斯很勇敢。(板書勇敢)

  師:真不錯,你能結合課文中的語句來談自已的感受,請同學們像他這樣再來說說。

  生:從第五自然段中我感受到普羅米修斯很堅定。(板書堅定)

  師:(出示第五自然段)我們隨著這位同學的思路一起走進這段文字,來細細品味這段話。

  師出示兩組句子。

  師:請同學們讀讀這兩個句子,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一樣)你認為哪一句要好一些呢?

  生:是反問句的那一句好一些。

  師:你能說說為什麼嗎?

  生:這樣更能表達出普羅米修斯的堅定。

  師:你能帶著自已的感受再來讀一讀嗎?

  生讀。

  師:你把那份堅定讀出來了。(出示第二組句子)這兩句呢?哪一句要好一些?(第二句)能說說為什麼嗎?

  生:第二句中的決和更兩個字更能體現普羅米斯的決心。

  師:那該怎樣讀這個句子呢?(讀得時候這兩個字應該讀重一點)你能讀一讀嗎?

  生讀。

  師:這句話的後面用的是一個什麼標點符號——感嘆號。感嘆號是用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讓我們帶著自已的感情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面對火神的好意相勸,普羅米修斯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出示對話)

  火神是怎樣勸說普羅米修的呢?(悄悄地)他為什麼要悄悄地說呢?(因為他怕宙斯)那我們應該怎樣把火神的話讀好呢?(既要讀出誠心相勸的語氣,又要小聲地讀,不讓宙斯給聽到)面對朋友火神的好意相勸,普羅米修斯內心充滿了感激,但他還是不想向宙斯屈服,那麼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好普羅米修斯的話呢?(誠肯堅定的語氣,不能大聲吼)

  師:下面老師請同學們分角色來讀一讀火神和普羅米修斯的對話。

  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

  師:同學們,作者透過語氣的描寫讓我們體會到了普羅米修斯的堅定,作者還描寫了他的哪些行為,讓我們對他產生了敬佩?結合課文內容來說說。

  生:課文第六自然段中普羅米修斯的不屈服讓我敬佩。(板書不屈服)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是一個感人的鏡頭,讓我們隨著這個同學一起走進這段文字,感受一下普羅米修斯遭受著怎樣的懲罰。(出示第6自然段)

  師:這段話中哪句話寫出了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懲罰?

  生: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

  師:生你從哪個詞可以體會到普羅米修十分痛苦。

  生:死死地鎖。

  師:死死地鎖在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板書:死鎖懸崖)

  師:剛才這位同學抓住了關鍵詞讀出了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現在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那份不能動彈的痛苦。請同學們舉起雙手,張開雙腳,此時,你正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地懸崖上,孩子們,雙手能動彈嗎?(不能)雙腿能彎曲嗎?(不能)告訴我,現在你的感受。

  生:老師,我的手舉的好酸,可不可以放下來啊。

  師:是啊,多想放下休息一會兒,可是普羅米修斯他能嗎?(不能)同學們,猜猜看,我們剛才舉了多長時間?一分鐘不到,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在這個懸崖上,他還遭受著怎樣的痛苦?

  生:風吹雨淋。

  師:高加索山海拔5000多米,那裡終年積雪,氣候十分寒冷,你們想象一下,是什麼樣的風吹在他身上?

  生:赤骨的風。

  師:那又是什麼樣的雨打在他身上?

  生:寒冷的雨。

  師:普羅米修斯是天神啊,在他沒有被宙斯懲罰前,原本過著自由自在、快樂的生活,而現在呢?——被鎖在高高的懸崖上,可是普羅米修斯有沒有屈服啊!(沒有)從第六自然段中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儘管如此,普羅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指名學生起來讀。

  師:老師感受到了那份不屈服。帶著自己的感受,老師想請一個同學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指名同學讀。

  師:同學們,透過品析、朗讀這樣的學習方法,我們看到了普羅米修斯受罰的一個遠鏡頭,他雖然身處惡劣的環境,又被鎖在懸崖上,但他就是不向宙斯屈服。宙斯又對他使出了更加殘酷的懲罰。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七自然段,用學習第六自然段的方法來學習這段文字。此時,普羅米修斯又承受著怎樣的懲罰。你來說說。

  生: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隻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普羅米修斯很痛苦。

  生:啄食。師板書。

  師:請同學們看老師寫這個“啄”字,這一點寫在哪裡。(第二撇上)“啄食什麼”誰來補充完整。

  生:肝臟。

  師:(出示第二幅圖畫)鷲鷹是一種兇猛的飛禽,它的嘴呈鉤狀,它的鷹爪又十分鋒利,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尖利的嘴啄食他的肝臟,這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啊!

  生:撕心裂肺。

  師:多麼可怕啊,這種痛苦僅此一次嗎?(不是)你能用書上的語句來告訴我們嗎?

  生:讀句子。

  師:普羅米修斯的肝臟日食夜長,這種可怕的痛苦是日日有,月月有,年年有,我們平時生活中,肝臟吃完了,會長出來嗎?(不會)我們今天學的是一篇神話故事,這就是西方神話想象的魅力,更能體現普羅米修堅強不屈的英雄形象。

  讓我們帶著對英雄的敬佩之心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生齊讀第7自然段。

  師:(再次轉換到第二幅圖)這是普羅米修斯受罰的一個近鏡頭,這比第一次受罰更嚴厲,但他仍然用實際行動來兌現他當初的承諾,不會向宙斯屈服。請同學們看一看六、七自然段,想一想這兩個自然段能調換順序嗎?

  生:不能。

  師:為什麼?

  生:因為,第二次受罰比第一次重一些,所以不能換。

  師:你真會讀書。

  四、誦詩寫話,昇華情感

  師:(出示)許多年來,普羅米修斯一直被鎖在那個可怕的懸崖上。他的英雄形象感動了天神赫拉克勒斯,大力神挽弓搭箭,射死了那隻可惡的鷲鷹,這位敢於從天上拿取火種的英雄,終於獲得了自由。普羅米修斯所做的一切是為了——造福人類。

  千百年來就是造福人類這個信念一直支撐著普羅米修斯,使他成為人們心中真正的英雄,普羅米修斯不但把火種帶給了人間,更將勇敢、堅定、不屈服這精神的火種播灑在了人們心間,使他在人們中世代相傳。

  這個故事也被人們寫成了詩歌,同學們願意讀一讀嗎?(願意)(出示詩文,學生看手上的詩歌讀也可以)

  普羅米修斯

  是誰?讓漫漫黑夜跳躍希望的火苗?

  是誰?讓蠻荒時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誰?甘願觸犯天條也要救人類於水火?

  是誰?身受酷刑卻無怨無悔?

  啊!巨人,是你給人類帶來火種,

  送來光和熱,

  送來人類新的紀元!

  儘管上天和你蓄意為敵——

  但沉重的鐵鏈只能鎖住你的軀體,

  卻怎能鎖住那顆坦蕩無私的心!

  難道僅僅是物質的火種嗎?

  不,你給予我們的,

  是聲聲不息的精神火種!

  這就是你——普羅米修斯!

  師:這裡有兩處空,你們能根據剛才所學的故事內容,試著用一句話或是一個詞來讓這首詩變得更完整嗎?結合板書來填也可以。

  生試著寫話。指名學生讀配樂詩。

  師:透過學習,我相信普羅米修斯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讀一讀《古希臘神話》這本書。下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課文記敘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本文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學情分析:

  文章內容涉及到動物,會受到學生的喜愛。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寫了他小時候的事,便於學生與作者心靈對話,產生情感共鳴。因為作者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與牛和鵝的接觸的情形前後變化比較明顯,學生也易於理解。從本文獲得的啟示學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在教師點撥,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

  教學建議:

  透過反覆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瞭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引導抓住一系列動詞體會,在朗讀中加深感受,同時借在讀中比較金奎叔與“我”對鵝的不同態度、鵝對金奎叔與“我”的不同態度、“我”對牛和鵝前後不同態度啟發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對文中啟示的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瞭解課文蘊含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動作、語言、神志描寫理解人物的心情,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難點

  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示圖匯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麼?(牛和鵝)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麼特點??

  2.(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你能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那你覺得這句有道理嗎?

  3.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麼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4.作者介紹。(對“任”進行正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帶有生字的新詞,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查查工具書。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1)課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2)男女生賽讀。

  (3)指讀象聲詞。

  (4)指讀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4.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麼?接著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5.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熟讀課文,引導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梳理出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

  四、佈置作業,鞏固新知

  1.抄寫詞語。

  2.摘錄描寫生動的語句。

  板書設計:

  牛和鵝初讀課文→梳理有價值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活動。

  2.瞭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

  難點

  瞭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激發興趣

  1.複習文中部分詞語。

  2.根據上課時學生質疑並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出本課的閱讀話題。

  二、精讀課文,引導感悟

  1.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麼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第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讀,師巡)

  2.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於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於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後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第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麼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誰來說說是什麼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透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指名讀第6自然段,畫出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麼?

  (體會到鵝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鵝)

  你能讀出鵝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讀一讀。

  5.我們害怕鵝,可是金奎叔不怕啊!找出描寫金奎叔的句子。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鵝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麼?指導朗讀。

  6.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透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麼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麼變化?(指名回答)

  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麼啟發?誰來說說?(不管別人是怎麼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9.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

  三、總結昇華

  (課件出示)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透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四、佈置作業

  1.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大受啟發吧!請你用幾句話簡單地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的內容,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3.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像。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仿照課文再續編一段詩歌。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1.上一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麗畫卷,這節課我們來讀一首徐志摩筆下描寫花牛的詩。

  2.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學習詩歌

  1.自讀感知。

  請自由把課文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把詩讀流利,讀完想一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麼。

  (提示:可以從詩中的關鍵字、詞、句中去體會,可以從整首詩的內容上去體會,可以從詩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從詩的思想上去感受)

  2.點撥感悟:

  (1)指名分小節讀,正音,認識生字。

  (2)從這首詩中我們知道了花牛在草地裡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指導學生抓住“壓扁”“霸佔”“甩”“偷渡”等詞及帶有這些詞的句子邊讀邊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讀。

  這首簡短的小詩,我們要邊讀邊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看看誰能透過朗讀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學生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3.領悟寫法:

  (1)默讀詩歌,說說這首詩在形式及寫法上有哪些特點或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2)生談自己的發現。

  (3)師小結:

  A.每節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詩句起首——“花牛在草地裡坐”“花牛在草地裡眠”“花牛在草地裡走”“花牛在草地裡做夢”,用簡單明朗、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構一致)

  B.用詞講究,動詞用得很準確,“壓”“霸佔”“甩”“偷渡”這些表示動作的詞的使用,既準確又形象。我們要學會用詞,同一個意思可用不同的詞來表達,這樣就不顯得單調和重複。

  板書設計:

  花牛歌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應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在語言實踐中得到鍛鍊。為此在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品讀兩首詩歌,把握詩歌主旨。

  二、加強詩歌朗讀訓練,在讀中感悟,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多讀才能更好地領悟詩歌。教師要利用自讀、分組讀、男女生輪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讀詩,進而感悟理解詩歌。四年級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理解詩歌的方法,在教學中應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以讀促思,以讀帶悟,以讀傳情,為學生今後學習詩歌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透過品讀含義深刻的詩句,從中想象詩中的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從整體上把握本段的結構,理解本段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透過句中關鍵詞語想象、感受、品讀體味晉祠的水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品味優美生動、精準的語言,體會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5、教給學生批註的方法。以讀促寫,並鼓勵學生敢於質疑,有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回顧學法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7課《美麗的晉祠》的第2、3自然段,一起感受了晉祠山和樹的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板書課題,齊讀)還記得上節課我們是用怎樣的方法學習的嗎?(學生交流,老師板書)

  二、研讀課文,感悟晉祠的水之美

  (一)、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第四自然段是圍繞什麼來寫的?(板書:水)

  (二)、快速瀏覽,找出總寫水的特點的句子。(學生交流,老師相機板書)

  1、指導體會頓號的作用

  2、指導朗讀

  (三)文中哪些語句分別表現了水的這些特點呢?默讀勾畫相關語句,並作出批註。

  交流:

  1、第一個特點——多

  A、抓住“這裡”、“那裡”、“橋下”、“亭中”、“路邊”等詞語體會到睡得數量多,並指導朗讀。

  B、這裡寫了幾種水?(潭、渠、河、井、溪)什麼是“渠”?指導朗讀體會水的種類多。

  C、抓住“……細流脈脈”、“如線如縷”、“……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體會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的妙處,指導朗讀體會水的姿態美。

  2、第二個特點——靜

  A、抓住“叮叮咚咚”體會“鳥鳴山更幽”,指導朗讀。

  B、“長流不息”、“日日夜夜”和上文的哪一句話相呼應?

  3、第三個特點——清

  A、抓住“歷歷可見”體會水之清。

  B、指導朗讀

  4、第四個特點——柔

  A、指名讀,想象柔和美,從哪些詞語體會到?

  B、出示動詞想象畫面。

  C、體會比喻句的妙處。

  D、比較區別文中兩個“絕”的不同意義。

  (四)、學習總結部分

  1、引讀李白的詩句並區別引號的不同作用。

  2、引讀最後一句,此情此景,此時此刻,你心裡會想些什麼?引導體會“漂”。

  3、指導朗讀。

  三、感悟寫法,大膽質疑

  1、作者的寫法中有沒有值得你借鑑的地方?

  2、為了是文章更有條理,層次更清晰,可以怎樣調整?

  四、課後拓展,學以致用

  用上今天學習到的方法來描繪我們美麗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