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和岳陽樓記
《桃花源記》和《岳陽樓記》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然。有糧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並怡然自樂。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嘗求古人仁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2、各用一句話說說甲乙兩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1)甲段的主要內容是
(2)乙段的主要內容是
3、兩則短文雖然同是寫景散文,但是寫作目的卻不一樣。根據你的理解說說兩則短文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甲文表達的是
(2)乙文表達的是
4、乙文中表達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是:
5、將下面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微斯人,吾誰與歸?
6、請從(乙)段帶線的句中任選一處你認為美的句子,說說這個句子美的理由。
參考答案:
1、⑴交錯相通 ⑵有時
2、⑴漁人進入桃源,發現桃源中人生活美滿。
⑵寫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時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
3、⑴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渴望。⑵作者寬大的胸襟和抱負。
4、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5、沒有這樣的人我同誰一道呢?
6、略(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徵;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動靜結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