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琴茶閱讀答案

琴茶閱讀答案

琴茶閱讀答案

  琴茶

  白居易

  兀兀①奇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問。

  自拋官後春多夢,不讀書來老更閒。

  琴裡知聞唯淥水③,茶中故舊是蒙山④。

  窮通行止常相伴,難道吾令無往還?

  [注]兀兀:性格高標而不和於俗。②陶陶:和樂貌。③淥水:琴曲名。④蒙山:茶名。即蒙山茶。

  8.詩歌的前兩句在全詩中有什麼作用?(5分)

  9.詩中描寫了詩人辭官後的“琴”“茶”生活,但全詩卻表現出矛盾的思想,請對全詩的思想感情做簡要分析。(6分)

  閱讀答案:

  8.一二句總起全詩,①第一句交代了辭官的原因,因性情孤高而與官場風氣相悖。(1分)②第二句交代和樂開朗的天性。(1分)③這兩句直接抒發感情(1分),引出二三聯對辭官後悠閒雅緻生活的描寫(1分);與尾聯相呼應,為表達心繫朝廷、壯心不已的情懷做鋪墊(1分)。(只寫“總起”沒有分析不給分。意思對即可。)

  9.①首聯表達了作者因與官場格格不入而產生的`孤獨,另一方面表達了一生保持的開朗曠達、灑脫樂觀之情。②二、三兩聯寫作者與琴茶相伴的生活的閒適、愜意之情,但又隱含了作者對“拋官”閒居的無奈與鬱悶。

  ③尾聯作者一方面表達了看透“窮通行止”的豁達,另一方面卻又表達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負的心志。

  (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補充資料

  讀白居易《琴茶》小札

  白居易不僅是唐代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一個著名的茶人。在他的《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詩中有云:“……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而自稱是“別茶人”。

  他在大和年間寫了一首著名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動內,

  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夢,

  不讀書不老更閒。

  琴裡知聞唯淥水,

  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常相伴,

  難道吾今無往還?

  白居易用“琴”、“茶”雙詠的形式,借琴、茶之靈性以喻“君子陶陶”尚德之風範。“窮通行止常相伴”,無論是仕途之窮,歸隱獨善其身之時,抑或仕途暢達,濟天下蒼氓之時,都喜歡與琴茶相伴,“任性一生”,陶陶然,何其通達。

  古人將“松聲、澗聲、蟲聲、鶴聲、琴聲、棋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列為最清音。而空庭臺榭山石林木一池春水三曲迴廊之境,或琴,或簫,或錦瑟,清音入耳,色形可心,此際,最宜於茶。更以古琴奏《淥水》之曲,既具茶“清、和”之意,又得茶“空、真”之情,起興詩人之幽思。

  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白居易自幼受到儒家思想薰陶而在青年時期立志功名,晚年結於釋道,自稱“香山居士”。他屢次仕途碰壁之後,“浮雲不繫”、“造化無為”的灑脫個性日漸顯露。 茶之清香,消卻白居易官場瑣事煩惱,淡化仕途功名野心,——而良心依舊在。茶的滋潤,白居易不再去哀嘆世道的不公,生活的不幸,以坦蕩的胸襟從容對待宦海生死沉浮。“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身心無一系,浩浩如虛舟。富貴亦有苦,苦在心危憂;貧賤亦有樂,樂在身自由。”這就是淡泊名利、曠達自解、忘懷得失的“別茶人”。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