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左忠毅公傳》閱讀答案

《左忠毅公傳》閱讀答案

《左忠毅公傳》閱讀答案

  左光斗,字共之,南直隸桐城人。舉萬曆丁未進士,選授浙江道街史。天啟初,與給事中楊漣俱以清直敢言負重望,每國家有大議,公卿大臣輒問光鬥、漣云何。兩人公忠一體,有所舉劾,必誥而後行,權貴人皆凜凜畏之,一時海內有道高名之士皆從之遊,而小人之趨利貪權勢者皆弗之便也。巡視屯田水利,上書言國家倚漕東南不可恃。光鬥親巡行阡陌,督官吏,教民種植桑麻蒿秸,彷彿江南。神宗不豫,太監劉朝、魏忠賢矯太子誇,光鬥封還不啟。又奏太監陳登奪民籽粒,壞屯政,且請蠲十三場逋租,民成復業焉。尋又督學畿輔,光鬥能知人,往往所取士能預決其得失利鈍,後皆卒如其言,無一爽者。光鬥念天下承平九,人不知兵,而疆埸多敵,每行部輒較諸生射,奏開屯學,又奏開武學。光鬥多諳朝廷典故,而留心於當世之事,慨然以天下自任。光宗崩,太監魏忠賢專國命,其黨崔呈秀、魏廣微尤用事。御史崔呈秀,初巡接淮揚,賕累鉅萬,高攀龍劾之,遂父事忠賢,魏大中亦劾大學士魏廣微,兩人教忠賢速殺漣、光鬥等。會揚漣奏忠賢二十四罪,於是忠賢罷兩人官而逐之。廣微族忠賢劫光鬥裝以逮忠賢不應已而覘光鬥就道惟襆被而已廣微私自喜曰幸未劫也故事,御史巡視屯田,屯吏饋金數百,御史受之以為常。光鬥獨卻不受,諸御史皆慚且恚,至是誣奏之。忠賢矯旨,遣緹騎速光鬥、漣入京考鞠,後殺光鬥於獄。先是光鬥在獄,出片紙寄其家日:“辱極,汙極,痛極,死矣!死矣!如二親何?願以此報天子,報二祖列宗。”是歲天啟五年七月也。閱二年,烈皇帝立,誅魏忠賢等,贈光鬥右副都御史,予祭葬,諡忠毅。

  (節選自《戴名世集》)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所舉劾,必諮而後行 諮:商議。

  B、太監劉朝、魏忠賢矯太子令 矯:偽造。

  C、每行部輒較諸生射 較:校正。

  D、遣緹騎逮光鬥、漣人京考鞠 鞠:審訊。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廣微嗾忠賢劫光鬥/裝以逮忠賢/不應/已而覘光鬥/就道惟襆被而已/廣微私自喜日/幸未劫也/

  B、廣微嗾忠賢劫光鬥裝以逮/忠賢不應/已而覘光鬥就道/惟襆被而已/廣微私自喜日/幸束劫也/

  C、廣微嗾忠賢劫光鬥/裝以逮忠賢/不應/已而覘光鬥就道/惟襆被而已/廣微私自喜日/幸未劫也/

  D、廣微嗾忠賢劫光鬥裝以逮/忠賢不應/已而覘光鬥/就道惟襆被而已/廣微私自喜日/幸未劫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左光斗清直敢言,震懾權貴。他與楊漣二人擔負重望,彈劾不法,抗拒鬮黨;他檢舉太監陳登侵奪百姓糧食、破壞屯田措施的不法行為。

  B。左光斗心憂社稷,防患未然。天下太平日久,邊境又值多事之秋,因此他在地方視察時鼓勵軍事教育,並上奏啟動對屯田軍民講習耕戰,又上奏開設軍事學校。

  C、左光斗發展農業,重視民生。他親自巡察田間,督責官吏,並引導百姓種植桑麻蒿秸等作物。又請求免除十三場的欠租,當地百姓都得以恢復本業。

  D、左光斗清廉被誣,慘死獄中。魏廣微借左光斗擔任御史巡視屯田時潔身自好,沒有依照舊例接受屯吏的贈金而遭到其他御史的忌恨之機,誣陷其下獄,致使左光斗慘死獄中。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IO分)

  (1)一時海內有道高名之士皆從之遊,而小人之趨利貪權勢者皆弗之便也。

  (2)光鬥能知人,往往所取士能預決其得失利鈍,後皆卒如其言,無一爽者。

  參考答案

  4.C5.B6.D

  7.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一時之間國內有道德有名望的人都跟隨他們,和他們交往,而那些追逐利益貪圖權勢的小人都因他們的存在而感到不方便。(關鍵詞“遊”、“小人之趨利貪權勢者”的定語後置結構、“便”的意動用法的翻譯各1分,大意2分)

  (2)左光斗瞭解人,往往他選拔人才都能夠事先判定他們的成敗得失,後來都終像他所說的那樣,沒有任何差錯。(關鍵詞“決”“得失利鈍”“爽”的翻譯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左光斗,字共之,南直隸桐城人。考中萬曆丁未年進士,經過選拔被授予浙江道御史。天啟初年,左光斗和給事中楊漣都憑藉清廉正直、敢於進言而擔負重望,每當朝廷商議國家大事,公卿大臣就會詢問左光斗、楊漣怎麼辦。兩人同樣公正忠誠,只要有舉薦彈劾的`事情,必定事先商量而後施行,權貴們都深為恐懼,一時之間國內有道德有名望的人都跟隨他們,和他們交往,而那些追逐利益貪圖權勢的小人都因他們的存在而感到不方便。(左光斗)巡視屯田水利,上書說國家倚仗東南漕運不可靠。左光斗親自在田間視察,督責官吏,讓百姓種植桑麻蒿秸等作物,就像長江以南那樣。神宗皇帝生病期間,太監劉朝、魏忠賢偽造太子命令,左光斗緘封退還並不開啟。又上奏報告太監陳登奪百姓糧食,破壞屯田措施,又請求免除了十三場的欠租,百姓都因此得以恢復本業。不久又在京城附近地區督學,左光斗瞭解人,往往他選拔人才都能夠事先判定他們的成敗得失,後來都終像他所說的那樣,沒有任何差錯。左光斗考慮天下太平日久,百姓們對軍事都不能瞭解,但邊境又時值多事之秋,因此每每巡行下轄地區時就會考核學校儒生的射箭之術,上奏啟動對屯田軍民講習耕戰,又上奏開設軍事學校。左光斗熟悉很多的朝廷典章制度,並且對當代的時事非常關注,激昂慷慨,以天下為己任。

  光宗去世,太監魏忠賢操控了國家的政權,他的黨羽崔呈秀、魏廣微尤其專權。御史崔呈秀,初次到淮揚一帶巡視考察,就聚斂了大量賄金,高攀龍彈劾了他,於是他就把魏忠賢像父親一樣侍奉,魏大中又彈劾大學士魏廣微,於是兩人讓魏忠賢趕緊殺掉楊漣、左光斗等人。恰逢楊漣上奏魏忠賢二十四條罪狀,於是魏忠賢罷免了楊、左兩人的官職並將他們逐出京城。魏廣微唆使魏忠賢強取左光斗的行裝(以期透過搜獲贓款)來逮捕左光斗,魏忠賢沒有回應,後來魏廣微偷察左光斗上路,(行裝)只有鋪蓋卷罷了,魏廣微竊喜說:“幸虧沒有去強取呀。”按照慣例,御史巡視屯田,屯田官吏贈送數百金,御史都接受這筆錢並習以為常。唯獨左光斗推辭不收,御史們都又愧又怒,於是此時(有人趁機)上奏誣陷他。魏忠賢假託聖旨,派遣緹騎逮捕左光斗和楊漣進京審問,隨後在監獄裡殺害了左光斗。在此之前,左光斗在監獄裡,傳出一張紙寄到他的家裡說:“太屈辱,太汙穢,太痛苦,我快死了!我快死了!我的雙親該怎麼辦?希望用我的死報答天子,報答二祖列宗。”那時是天啟五年七月。過了兩年,崇禎皇帝即位,殺掉魏忠賢等人,追贈左光斗為右副都御史,給予祭祀厚葬,諡號忠毅。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