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子魚論戰》比較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回答文後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曰:“肉食者,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曰:“未可。”齊人三鼓。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故逐之。” (選自《曹論戰》)
[乙] 宋公及楚人戰於泓①。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既③濟。司馬④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⑤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⑥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⑦傷,不禽二毛⑧。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⑨,不鼓不成列。”
(選自《子魚論戰》)
[註釋]①宋公:宋公。泓:泓水,河名。②成列:指擺好陣勢。③既:盡,全部。④司馬:官名,這裡指子魚。⑤陳:通“陣”,指擺好陣勢。⑥門官:國君的衛士。⑦重(chóng):重複,再次。⑧二毛:頭髮斑白的人。⑨亡國之餘:亡國者的.後代。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 (2)公傷股,門官殲焉 股:__________
10、請用“/”給下面兩個句子標出朗讀停頓。(每句只劃一處)(2分)
(1)下 視 其 轍 (2)宋 公 及 楚 人 戰 於 弘
11、譯下面兩個句子。(6分)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眾和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文段內容,然後用原句回答。(3分)
(1)[甲]文曹“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認為“可以一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子魚認為發動進攻的有利時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品中考網
13、從選段文字看,長勺之戰和泓水之戰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結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9、(1)賜福,保佑。(2)大腿。
10、(1)下/視其轍 (2)宋公及楚人/戰於泓
11、(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會根據實情來處理。
(2)敵人多我方人少,乘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下令出擊。
12、(1)肉食者,未能遠謀;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濟
13、長勺之戰魯莊公取信於民且善於聽取曹的建議,戰爭中善於抓住戰機,因此取勝;泓水之戰宋公不能聽取子魚的意見,固執己見,不能抓住戰機,因此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