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精品】教師教育心得體會彙總九篇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精品】教師教育心得體會彙總九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育心得體會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優良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一切為了孩子,給青少年營造一個和諧、平安的學習氛圍,也是我們學校一直所重視的,更是我們教師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

  學校將小學中學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食品衛生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保護、財產安全教育等內容列為教育重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法制教育內容,將法制教育與教室教學、課外活動、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進一步增強了學校法制教育的針對性,使法制教育深入到方方面面,力求全面無遺漏。

  另外,除了安排教師組織班會教育,學校組織觀看相關座談,學校還充分利用黑板報、校園網等宣傳媒體,加大“法制教育、平安校園”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確保法制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當然,法制教育不僅要向青少年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衛尊嚴、權利的有力武器。法制教育應傳達這樣一個資訊:法律就在身邊,我們學習、生活的學校、家庭、社會有一個強大的法律保護網,時時刻刻規範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調整著各種社會關係,只有自覺遵紀守法,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並有一個良性發展。

  換個角度講,法制教育是一個普法的過程。我們應當告訴學生日常生活的中有哪些針對他們的陷阱,如何識別、自救、求助等。還要讓他們明白有哪些權利,如人格權、受教育權等等,如果這些權利受到侵害應當採取何種方法、手段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而不至於付出更大的代價。總之,開展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培養學生民主、法治的觀念,讓青少年認識到法律不是約束行為的鎖鏈,而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偏失的正義會得到法治力量的匡扶,弱勢群體也能得到法律陽光的普照,從而自然地產生對法律的信仰,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才是他們真正缺少的,是他們從單純的教室教育中學不到的,更是法制教育的價值所在。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的我,回顧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涯,時刻不忘自己的教師身份,做到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動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踏踏實實地做教書育人工作。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崇高的職業道德的表現,也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主要標誌,又是教師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更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 本學期,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活動,使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在當今社會進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對自身的思想作風、廉潔自律、遵章守紀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廉潔文化有了很深的認識:

  第一、獻身教育,為人師表

  教師工作的性質是教書育人,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把教育作為一種崇高的事業放在首位,樂於奉獻,為世人做出表率。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愛滿天下”為座右銘,正是為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教師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學生。論財產教師兩袖清風,一無所有,但教師卻富有,我們擁有無數學生對我們愛的回報。

  第二、透過學習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精神,我加深了對廉潔的認識:廉潔,即公正不貪,清白無汙。廉潔是教師立教之本,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要帶頭宣傳廉潔文化,把廉潔帶進課堂,讓學生從小樹立廉潔意識,並且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時刻提醒自己要實實在在求學問、認認真真當老師、清清白白乾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鍾愛的事業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第三、自我約束、廉潔從教

  教師廉潔從教,除了法規約束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引導外,主要靠教師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純潔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看看他們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樣的純潔。在這樣的純潔面前,哪怕說錯一句話都是對他們的褻瀆;在清泉般的眼神裡,更多的是對老師的執著和無比的信任。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聰明智慧,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將自己的美好形象永遠留在學生的心坎裡;使學生從小就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從而逐步懂得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

  第四、學習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精神,進一步提高了我們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了拒腐防變能力,使我們進一步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前社會確實還存在著腐敗、分配不公、教師待遇偏低等問題,但教師作為社會上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群體,應以正確的心態來認識和對待這些社會問題,以堅定的立場來維護教

  師自身廉潔從教的形象,不能因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必須堅守高尚情操,傳承和發揚奉獻精神。

  第五、公正執教,關愛孩子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執教,這是廉潔從教的基礎。教師決不能因學生性別、智慧、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性。尤其體現在對待後進生轉化問題,我們一要有愛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懷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適時表揚、鼓勵,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取得成功的。

  我班上有31位學生,這些孩子是可愛的,我要愛他們;這些孩子是可敬的,我得欣賞他們;我得幫助他們。因此,他們思想困惑了,我促膝談心;學習上遇阻了,我傾力相幫;經濟上,家庭上少溫暖了,我給以溫馨的關懷。這是我的職責,澄清了自己的靈魂,擺正了位置,奉獻,其樂無窮,精神的富有比什麼都能使人快樂、欣慰,讓人崇敬。 第六、透過學習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有關精神,我決定在工作中,要築牢反腐防線,吸取他人的教訓,防患於未然,堅持防微杜漸,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鐘,堅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安貧樂教,愛崗敬業。在與時俱進的今天,透過講座、學習有關資料、報紙等多種多樣的形式開展警示教育,使自身的廉潔自律意識提高。

  透過廉潔文化進校園的學習,身為學校教育者的我們,可以更好地把廉潔精神帶進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從小就能樹立廉潔修身的意識,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深刻體會到了“廉潔從教”的真正意義。所以,我們要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約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潔從教,保持廉潔自律,堅持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風氣,保持教育公正。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有人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老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有人說老師甘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說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更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於是,心裡的不平衡隨著精神和物質的不平衡而產生了。而我認為,不妨看得平凡些吧,把教師當作自己謀生的手段也未嘗不可。但關鍵是你如何去看待教師所要擔負的責任。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這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責任之重大。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始終需要責任意識的推動。實踐證明,一個受到良好責任教育並有責任意識的教師,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較容易有所作為。一個對國家與社會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既能給學生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又能幫助學生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作為一名踏踏實實的教師,我們除了要具有一般意義上教師的優秀品質,還應該立足於學校的發展,將生活與生命融入學校轟轟烈烈的建設中,為學校的發展發光放熱。

  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盡到對教育的責任,才能是好公民。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核心就是講責任。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須從“責任”兩字做起。對自己應盡的責任認識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長,也會在履行責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我們用我們的真心、真情、真愛去實踐我們所肩負的責任。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每個人對快樂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聽到一句讚美的話感到快樂,有的人享受到一頓美餐感到快樂,有的人得到一件美麗的衣裳感到快樂,孩子能痛痛快快的玩感到快樂。無論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我認為只要能愉悅的,放鬆的,有好心情的,回憶起來是那麼甜美的,就是快樂的。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中間,隨時會讓你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讓我們一起走近孩子,體驗、感受孩子們帶來的幸福與快樂吧。

  現在的孩子都是寶貝,是父母的寶貝,是爺爺奶奶的寶貝,是老師的寶貝,身為老師的我寶貝信任我、崇拜我、我愛他們喜歡他們,同時也在教育他們。

  在我帶班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難題,最難的是跟家長的溝通問題,我是一個很開朗的人可是對於只見過一面的,沒有怎麼溝透過的家長我會不知道該跟他們說些什麼。有一次,也是我剛開始帶班沒多長時間我們班上的一個寶貝不願意來上幼兒園,爸爸媽媽兩個人一起來送寶貝,寶貝哭得很傷心,家人看得很難過我站在旁邊束手無策不知道要幹些什麼,這是院長正好進來,她看見寶寶後馬上就開始哄寶寶,還讓我們班的小朋友跟他擁抱和她一起跳舞,寶寶的情緒一下子就平穩了下來,看見家長臉上的表情也有了一些變化。家長走後才發現自己身上有那麼多的不足。

  後來院長也跟我說明了一切,才意識到嚴厲不是對孩子的愛,要把自己改變成像水一樣柔軟,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的認可我,我也在帶班的路上不斷的摸索不斷的學習。

  同時也在院長的身上學習到了一些經驗,如果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我也知道該怎麼去處理。為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生活在這樣一群孩子中間,我忍不住要親親這個,逗逗那個,他們的一個親暱動作,一段天真的話語,一個奇特的想象,浸透著他們的機靈,活潑和純真,正是孩子們特有的靈性讓我們的童心永駐,讓我們的眼睛不時地一亮,讓我的心靈不時地得到愉悅,讓快樂不時地圍繞在我身邊。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5

  領導人曾說:“一個學校能否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教育的目標是“德才並重,以德為主”。具體的歸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去影響每一位學生。要說何為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我看來,道德的好壞並無嚴格的法律依據,它隨人們的思想觀念體現於非正式的輿論之中。所謂的明善惡、秉正義、知榮辱等都是人們意象中的代名詞。所以我說,道德立於心、工作成於手。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現身說法、以身示範,培養自己良好的師德,在師德中體現自我價值,實現良好的教育目的。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活動最基本的要求,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隊伍師德師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直接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實現,直接關係到祖國的未來。首先,要求教師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是人民的教育事業,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每位教師都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甘願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實際工作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圖名利、甘做蠶燭,在崗位上發出光和熱。再則,要求教師熱愛學生。“愛生如愛子”是師德的一個重要體現。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

  在一本書刊上,我看到這樣一則報道:一節自習課上,一名教師因輔導學生練習,故託堂幾分鐘。這時,外面起了雨,某學生講臺放了一張條:“你耽誤了我們放學時間”。教師見後,並無不滿,而是公開向學生道歉,並把自己的傘、雨衣送給同學們。教師的素質體現在生活中的點滴上,如上述教師無愛生之心,恐怕很難讓學生敬服、理解,以至於對以後的上課狀態、心理反應和師生溝通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師德的另一體現是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教師的工作責任重大而又極其艱辛。之所以說責任重大,是由於教師肩負著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責任。抽象地說,社會的未來掌握在教師的手中,之所以說艱苦,是由於教師工作條件艱苦,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的社會地位、物質待遇較低,甚至處於相對清貧的地位。在此情況下,教師應當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無私奉獻,否則,如果以待遇對待工作,那麼,就可能在知識傳授、教書育人中,難當社會重任。

  另外,師德最外在的體現: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範行為來教育學生,這就是為人師表。為人師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強調教師要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自己應當精通;要求學生崇尚的行為,自己應當行之;要求學生反對的行為,自己應當堅決杜絕。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則,“雖令不從。”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從自身做起,真正為學生樹立一個模範的榜樣,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上述幾點是每一名教師都應該具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行為品質。有人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那麼,只能稱其為“教書匠”,所謂“人類靈魂工程師”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來,“德”是賦予人靈魂的基石。道德的培養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工作,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要透過自己的表率、模範作用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孫奇逄曾說過,教人讀書,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為端人,為正士,在家則家重,在國則國重,所謂添一個喪元氣進士,不如添一個守本分平民”。這無疑也提示了我們: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所以在教學和生活中,要特別強調教師不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還要做到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此外,教師既要善於汲取民族精華並賦予時代精神,還要善於吸收古今中外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文化,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教育學生敢於思考,勇於創新,既提高人文素養,又打好科技素質基礎。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試想一下,我們每個人,誰沒有受過恩師的指點?在我們無助的時候,是老師向我們伸出了溫暖的雙手;在我們成功的背後,是老師在為我們默默地耕耘;在我們迷茫的時候,是老師一次又一次的為我們指出前進的方向。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6

  作為小班教師要調整好心態,要有足夠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老師絕對不能視而不見,這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候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動手打人、鬧矛盾。而老師要熱心的幫助他們,並妥善的解決問題,不能冷落了某個孩子,要把溫暖送給每一位寶寶。特別是對於剛入園哭鬧的孩子,老師沒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對陌生環境需要適應,老師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們交流,多帶他們熟悉環境和周圍的小朋友。還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先和他們交上朋友,讓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玩,讓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開心,這樣,他們會很快適應的。哭鬧幼兒情緒安定下來,再慢慢引導幼兒培養其規矩和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多以鼓勵和表揚去激勵每一個孩子,無論孩子取得了什麼樣的進步,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還要及時的擁抱,親吻孩子,或送給孩子小禮物,要讓孩子從老師的身上感受到媽媽的溫暖與和藹可親。同時還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幼兒的表現,如:寶寶的飯量,挑食情況;寶寶的大小便習慣;睡覺規律等等。小班老師不但要多和孩子溝通,還要與家長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表現情況等,都要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透過交流,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師是值得信任的。透過交流,教師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意見的建議,讓家長很好的理解、支援並配合教師進行家園共育工作。

  總之,作為小班教師必須從自己的點滴做起,謙虛謹慎,耐心細緻,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的更好,讓每個寶寶得到更周到、更細心的照顧,讓每位寶寶更聰明、更可愛、更健康。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7

  兒時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給一群‘小不點’當老師,開始覺得既新鮮又好玩,心想;對付那些乳臭未乾的小不點,還能難那去。可一旦當我滿懷熱心地來到他們中間、才發覺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上班第一天他們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孩子毫不客氣地把眼淚鼻涕當見面禮擦在了我精心挑選的衣服上,走了家長的孩子哭的吐了一地,又有上廁所拉大便的,於是我手毛腳亂地給他洗清乾淨、原本以為輕鬆快樂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而存在胸中的那份豪情壯志,已被打磨得所剩無己了,難道這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難道這就是我要追求的事業。我困惑了、

  當我在困惑中感到度日如年時,卻發現周圍的老師們總能面帶微笑。愉快從容地面對著發生的一切,孩子哭了不急不躁,摟道懷裡輕聲細語一番就使孩子破涕為笑,孩子哭鬧時吐了一地,從容地打掃乾淨,就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自然親切,無私無求、後來以為幹事業就要乾的響噹噹才有理想、有抱負,此刻我頓悟了‘水落石穿,鐵棒成針’正是千千萬萬個老師點滴小事做起,默默無聞的奉獻才換來了這太陽下最神聖的職業,於是我的心情豁然開朗,今後的人生又有了努力的方向。

  以後的日子裡我學著老教師蹲下來與孩子們說話,用耐心教導每一個孩子,生活中做孩子的母親,學習中做孩子的導師,遊戲中做孩子的夥伴。‘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秘,讓所有的難題成了樂趣。小時候我以為你很有力,你總喜歡把我們高高舉起。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8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新換代異常迅速。作為教師就必須善於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必須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和指導。因而,利用暑假時間,我參加了繼續教育學習活動。透過不斷地學習,使我們不但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從而在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現把這幾個月學習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透過學習,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樹立了科學的教育觀。幾曾一度從上中學到上大學,我們見到的老師都是極有威嚴的,教師的觀點是不容質疑的,這就使得教師真正成為了頗有權威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人。然而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社會道德品質也在一併的傳授給學生,或者由學生間接體會。

  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他還要為培養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貢獻。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特徵具有未來性,管仲說:“百年樹人。”我國未來能否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們這一代教師培養的祖國的下一代。因此,我們要認清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為祖國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石。

  為此,我們應為祖國培養出全面素質的創新人材。對於我們的學生我們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績把他們分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於好惡而疏遠或親近誰,我們應給予他們同等的發揮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在我們創造的氣氛中健康成長。

  二、、透過對《當代教育新理念》的學習,使我進一步瞭解了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理解了如何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貫穿於各個學科教學的全過程,同時,也讓我認識到當前教育需要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

  第二,認識自我的角色定位,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做勤於學習,樂於教學的數學教師。

  在今後的教學實施過程中,相信透過實踐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所產生的效應。這是以前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三、透過對《新時期教師師德修養》的學習,讓我更加正確的認識到自身的力量和價值,同時也給我的職業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課,使我再一次重溫“高尚師德”的形象,並以此為自身的追求。眾所周知,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四、透過對《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的學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教學的藝術與技巧,同時也解決了我以前在課堂教學當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讓我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彷彿一下子見到了光明和希望,對我的教學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五、透過業務學習,使我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透過繼續學習,首先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距離名優教師還有很大差別。我雖然教過每個年級,對所教教材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但體會尚淺。因此在我們執教的時要著重加強了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去認真講課,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使學生在課堂四十五分鐘能充分接收新的資訊,減少課業負擔,多一些時間去體會,多一些時間發展其他方面的素質。

  同時,透過學習,明確了自我塑造的目標,從而在教學科研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可以從嘗試性的探討開始有意識的加強自己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使自己的教學逐步向科研發展。因為新時代要求我們不僅是教師,更要成為一名教育家。

  總之,透過這次繼續教育的學習,收穫是非常豐富的,它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師修養有了深一層次的提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我將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逐步完善自己。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9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群眾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著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這天,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群眾行動。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著什麼;有的站在新貼出的活動區記錄表前,尋找著自我的名字,議論著誰的紅花最多;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閱起老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著有好處的事情,說著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簡單,給他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我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我的行為,構成必須的時光觀念,有著更深遠的好處。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裡,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光,讓他們生活得更簡單些。

  幼兒園的孩子什麼時光做什麼事,歷來由老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群眾進行。當然,班級裡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著,他們的時光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老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潛力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老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老師的關係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群眾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就應儘早改革。

  老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狀況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光,安排自我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鍊,能夠使孩子構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幼兒這天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搞笑創造了條件,而且為他們今後從容地應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泗水新中展開教學已經有三個星期了,由中國教師承擔的中班華語教學課時每週2小時,本地華語教師承擔4個小時,累計周教學時數為6個小時。至今為止,中班孩子理解華語教學累計18個小時,學習了“手、蘋果、小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共七個詞彙的漢字與讀音。

  華語作為外語教學對於我們而言是個全新的課題。為了及時瞭解教學效果,檢驗教學方法,調整教學手段,我對中班(kingdergardenA)的上午班(16人)和中午班(10人)累計26人進行了答卷練習(另卷),對這七個詞語的掌握狀況進行系統考察。(分析表格附後)

  透過比較能夠得知,中午班的教學效果要比上午班顯著。上午班能夠掌握認記一個詞語以上的人數佔了全體的68。8%,而中午班則能有90%的高比例。對於詞語能夠掌握一半以上的(3個詞語以上)上午班比例為24。8%,而中午班則有60%。七個詞語的平均掌握率上午班為28。57%,中午班為57。14%。

  為什麼相近的年齡、相似的家庭背景、相同的教師教學,卻會出現差異呢?我認為,有下列原因。

  關於教學常規建立:

  在中國的幼兒園十分強調教學常規的建立。而在印尼的短短一個月我感覺卻恰恰相反。如我所接觸到的這兩個中班,就是這樣。

  上午班入學時孩子的情緒較平和,能在教師作出具體要求的時候給予反應。教師沒有太多的注重常規訓練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華語資料的教學上,整體常規一向比較鬆散。雖然經過三週教學,教學狀態與剛剛入學沒有明顯差異。

  中午班雖然只有10個孩子,但相當部分孩子對幼兒園表現出強烈的不適應。有三個孩子對於離開家人進入課室極端焦慮。只要進入教室開始上課,便會號啕大哭。其哭聲響亮得能夠穿過三層牆壁傳到教師備課室。有三個男孩十分淘氣,在上課的時候也會奔跑、追逐和發出尖叫。有一個女孩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會無緣無故地攻擊其他小朋友。因而中午班的課堂會被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所打斷。正常教學展開十分艱難。為了開展有序的教學,教師務必騰出時光進行常規訓練。經過三個星期的訓練,中午班的孩子已經學會了有序排隊,列隊行走,安靜等常規,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學開展比較流暢。

  正是由於教學常規的落實,能讓教師完整地實施其教學設想,也能讓孩子在較短的時光內掌握所學習的資料。因此中午班對於這七個詞語的掌握率平均有57。14%,高出上午班20。51個百分點。常規的建立與否,對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

  關於教學方法的選取

  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正確選取和使用是取得效果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中午班識記得最好的是“爺爺”就足以說明方法的重要。

  我教授“爺爺”“奶奶”的時候,在上午班和中午班使用了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對於上午班,我是採用圖片教學的方法,而在中午班則請配班老師帶上方具拄著柺杖扮演老爺爺、老奶奶。比較發現,生動形象的主角扮演遠比圖片的刺激更強烈。結果提示我們在日後的教學活動中,使用更為多樣的教學手段可收到發展幼兒感知覺的敏感度、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良好效果。

  課堂教學安排對學習的結果也有直接影響。

  上午班教學中我採用在白板上方出示圖片,在圖片下方對應出示字卡。雖然強調了形象與字卡的關係,但是與幼兒做練習的出示方式是有區別的:練習是以連線的方式表現圖與字卡的對應關係。這樣的連線方式,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而我在展示講解的時候並沒有詳細重點地講解相關部分,孩子們不明白該怎樣做,這也就造成上午班孩子們的表現差強人意。而在中午班的教學中,我及時調整了教學方法:白板上的圖片與字卡按照左右對應的方法來展示,然後請小朋友連線,使他們對於這種方式有較為清晰的認識。這樣不僅僅縮短了講課時光,而且教學的效果更為明顯。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