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網路經典散文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們村裡的人都很懶散,有吃有喝就不願再去幹別的,更是不願動腦子。村裡最老的吳老頭說:“動腦子比割麥子、收玉米還累人,會死得很快!”
吳老頭活到九十多,高壽,所以大家都信了他的話,儘量不動腦。
人們吃了飯就會到村裡的大街上閒聊,有的還端了飯碗走到街上,捧著碗往嘴裡扒拉著麵條。夏天街上的樹蔭下會比家裡涼爽,村裡有的是樹,有樹就有陰涼。但人們還是願意到歪脖子老槐樹底下去乘涼,因為那棵樹大,也很古老,什麼年代種的沒有人知道,據吳老頭說這棵老槐樹足有幾百年了,他小時候曾爬上這棵樹,那時這樹就是這個樣,這樣粗。
老槐樹要幾個人才能拉手抱過來,這樣粗,不知吳老頭是怎麼爬上去的,我雖然有點懷疑,但為了不動腦子,就沒有去多想。歪脖子槐樹的歪脖處,掛了個大鐵鈴鐺,下面掛著一根手指粗細的麻繩,每天早晨生產隊長就來晃動麻繩,那大鈴鐺就會發出“當”,“當”地聲音,全村的社員就會來這裡聚齊,聽隊長安排活計,去地裡出工。
玉米高粱都長到半腰高時,地裡沒有了可乾的活,社員們都掛了鋤,平時就聚在老槐樹下乘涼拉呱。那些賣針頭線腦的小貨郎,賣糖葫蘆的,吹糖人的`也都會來這裡湊熱鬧。因為只有這裡人最多,老奶奶都拿著蒲扇,馬紮,領著小把戲來樹蔭下。那些小把戲就哭著鬧著向奶奶要這要那,被纏的沒有辦法的老奶奶們,就會從她們斜著佈扣的褂子裡掏出小手布,裡面包裹著幾毛的,五分二分的零錢,拿出幾分錢買了一串糖葫蘆或者糖人,遞到小把戲們的手中,那些小把戲們流著鼻涕,歡快地拿著糖葫蘆跑去玩了。
這一天,來了一個非常特別的老漢,他頭上戴了一頂草帽,穿著洗得掉色的土布褲褂,提著一個黑色的“天津”牌提包,這種提包現在見不到了,可原來是非常時尚的東西。他進村就大喊:“賣‘哎呀’了!賣‘哎呀’了!”
這裡賣過爹賣過娘,賣過兒賣過女,可就是沒有見過賣“哎呀”的。這事新鮮,大家都把老漢圍在當中,你一言我一語的問到底賣地什麼東西?什麼叫“哎呀!”
老漢也不著急,摘下草帽當蒲扇扇著風,坐到了樹下的石碾上,也不說話。人們更是好奇了,人越聚越多,都問:“你這人好奇怪啊!到底賣的什麼嘛?多少錢一個啊?”
老漢掏出旱菸袋,在菸袋荷包裡裝上菸絲,按實了煙鍋,用火機點著,深深吸了口,慢慢吐出菸圈說:“這‘哎呀’五分錢一個,願意買快來買啊!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五分錢!能買串糖葫蘆了,誰知道你到底賣的啥玩意?人們都議論著,卻也不走開,就是沒有一個掏錢的。
這時吳老頭倒揹著手走來了,別在腰裡的菸袋荷包來回蕩悠著。他在村裡德高望重,人們都很尊重他,圍觀的人群立刻給他閃開了一條道,他站在了老漢面前。人們都和他說明了情況,眼巴巴地看著他,希望見多識廣的吳老頭可以為大家揭開謎團。吳老頭蹲在了老漢面前,他撓了撓花白的頭髮,又屢屢他那稀疏的山羊鬍子,做出沉思狀。人們都平心靜氣地看著吳老頭,非常靜,連樹上的一隻麻雀飛走了都沒有人抬頭去看。最後吳老頭終於開口說話了,而且說了一句令所有人都非常敬佩的,非常帶有哲理的話:“要想知道烤肉的味道,只有親口嘗一嘗。”
於是吳老頭在棉褲腰裡掏出五分錢,交到老漢的手裡。伸手去要“哎呀”,但老漢卻按住黑提包不動。人們都吵吵起來:“人家給錢了怎麼還不把‘哎呀’給他?”
“這東西要買一起買,那樣最有意思,難道你們連五分錢都掏不起嗎?”老漢拿菸袋在石碾上磕著菸灰說。
“小瞧我們了不是?五分錢誰沒有啊?吳老頭都買了,我們也買!”人們都爭先恐後地遞錢。
老漢拉開提包,拿出一包用煙盒紙包著的小紙包,邊收錢邊遞紙包嘴上還神秘地說:“一定要回到家裡,關緊了門看,才能見到‘哎呀’,要是早打開了就會失靈了!千萬記住了!”
拿到小紙包的吳老頭趕緊回家了,到了家關緊了院門,房門,然後拿出小紙包,小心翼翼地開啟,忽然,一道黑影一閃,不見了。“哎呀!飛了!”
吳老頭摸摸後腦勺,自言自語地說:“哎呀!還真是個‘哎呀’來!”
這時村裡響起了一片“哎呀”聲。人們都來到大街上,那個老漢早已不見了。人們都互相笑罵著:“這死老頭,賣得什麼‘哎呀’啊?怎麼一閃就不見了?”
人們見吳老頭倒揹著手氣哼哼地走來了,人們都問他:“看到‘哎呀’了嗎?”
“我們被他騙了!他那紙包裡是一隻蒼蠅,紙包一開啟,就飛了!”吳老頭生氣地說。
人們卻都很開心,嘻嘻哈哈地議論著:花五分錢也不多,買個“哎呀”,逗大家開心一下也不錯嘛!這個聰明的小老頭,哈哈!
時間已經去了很多年,但每次聽見有人“哎呀”就想笑。那時的人們都非常單純可愛,就連那個騙人的老漢都是可愛的,因為他善意的謊言其實就是逗人一笑,博得大家開心。“哎呀!”又來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