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散文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散文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散文

  在我的床頭櫃上,近幾年一直放著一本書,供我心血來潮時隨手翻閱。其實裡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閱讀過無數次,甚至於想起某一篇文章突然去翻閱時,都知道大概在哪幾頁了。但我依然還是捨不得把它收進書櫃,束之高閣。

  這本書應該絕大部分朋友聽都沒聽過,因為它只能算是當代散文集中一顆很普通的小星星,它就是湖南省作協老師夏日荷創作的《長髮飄飄的日子》。

  之所以在眾多書籍中對這本書情有獨鍾,是因為我與作者夏日荷職業相同,年齡相仿,愛好相近,因此這本書裡的每一篇散文,都覺得夏日荷老師之言,是我的心聲。

  我們都是鍾情繆斯的女人,她嚮往的是“詩意的生活”,《如夢歲月》《黃昏去買菜》都顯示了她生活中的閒情逸致,即使是一件平淡無奇的事情在她眼中都有美好的所在。而我開通QQ時,簽名就是“做個有情趣的女人”,因為我愛閱讀,愛寫文章,愛侍花弄草,生活中總想做一個情趣高雅,愛好廣泛的女子。

  我也受她的影響寫了《清晨澆花》《賣菜的女人》。

  我們倆都很樂於在這狹小卻平靜單純的校園裡工作,正如阿明在序言裡寫的“在教室集‘母親’‘姐姐’‘師長’於一身的她,時常像學生一樣幼稚單純,對外面的世界大睜著一雙草原羔羊般明亮清澈的眼睛”。這句話何嘗不是對我最生動的描繪。

  夏日荷創作的《感恩》《美麗的日子》《不美的女生》,《純真的笑容你有沒有》好像就是刻畫我的學生;她寫踩在校園裡密密麻麻樟樹籽上的感覺,踩岀了一路的樟腦香,感覺到夕陽西下,歲月靜好,而我們學校也有好幾株樟樹,秋冬季節我在鬱鬱蔥蔥的綠葉下“啪啪”一路踏過去,也有如此美好的意境,而且總會令我想起夏日荷文章裡描繪的精美語句,也感受對生命的可貴,生活的美好。

  我們倆同為中學語文教師,都很享受在講授詩詞時意味深長的情境,如她寫的講授“致橡樹”一課時,扔下石頭讓學生對愛情觀的討論,激起了學生千層浪。還有講授“虞美人”時,她邊播放著哀婉傷感的音樂,邊站在講臺上靜靜地抺淚。我簡直就覺得這些文章像寫的我,因為課堂上我也是這麼講授的,而且傷感的細節也如岀一轍。

  我的備課自認為有天馬行空的感覺,不太願意拘泥於教案,而我與夏日荷不約而同地選擇這樣的教法,可見我們性情是何其相似。

  因為年齡相仿,又都在貧窮農村長大的,故她寫的《打豬草》《燒柴火的日子》,閱讀起來格外親切,總能讓我回憶起小時候與小朋友們打豬草時在廣闊的田野上奔跑、玩耍的場面,以及每天下午在灶旁燒火煮豬潲時,忙裡偷閒看小人書的場景。我無數次有衝動想像夏日荷一樣寫寫兒時的往事,可老感覺自己寫作水平有限,會詞不達意,寫不岀她那麼美好的'文章,只好臨淵羨魚。

  在我們的精神家園裡故土、舊識、往事永遠都是不老的主題,她創作了《老譚軼事》《你的目光》,我也寫了《鄉村剃頭匠》《鄰居水伯》。

  恰如托爾斯泰所言:文學作品中最主要的,是作者的靈魂。也許是我與夏日荷老師的職業相同,愛好相近,靈魂相通,所以我才在琳琅滿目的書籍中對它情有獨鍾。而近兩年來,我之所以選擇散文來寫作,很大程度上是受這本《長髮飄飄的日子》的影響,因為我毎次看裡面的文章後都覺得心旌飄蕩“有話要說”,《毛哥的春天》《我的辦公室》《偷得浮生半日閒》等等很多文章都是閱讀這本書裡的文章給我的創作靈感。

  得到這本近幾年對我影響最深遠的書純屬機緣巧合。那是08年的夏天,我在巿教育學院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在我們培訓兩天後,有一身材高挑、長髮飄飄的大美女姍姍來遲,靜坐在後面的我從她靦腆地進來,關注到她優雅地落坐,覺得她通身氣派洋溢著文藝範的味道。幸運的是她居然是我同事此時同桌的老同學,當堂課下課後她手執這本《長髮飄飄的日子》走來送我同事。因為我平時很喜歡看株洲日報副刊上的文章,一看眼前就是夏日荷,以及她的書時,激動萬分,等她一轉身離開,毫不猶豫奪人所愛,從此以後就佔為己有了。

  直到現在還經常翻翻,連束之高閣都捨不得,更別說主動歸還人家了。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