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太陽初三作文
醉笑陪君三萬場,不訴離傷。——題記
此後的每年春節,對我來說都是惶惑的時候。多年後回到故鄉,空氣清新溼潤,帶著松枝與泥土的沉重氣味。順著青石路尋到熟悉的老宅,它卻早已敗落不堪,唯與蛛絲和塵土相伴。
記得小時候,被寄養在農村的外婆家。外婆勞於耕作,對我的管束是少之又少。外婆清晨一走,屋裡便空落落的,於是串門成了幼時最大的樂趣。村口的`大伯家裡燻品,糕點,糯米圓子甚多,而大姨家,總是有一群孩子撒了腳丫子奔跑在泥地間不得安寧……而我家的斜對門,卻總是沉寂悽清。幼時滿生好奇,卻生怕有醜陋兇惡的妖怪住在裡頭,串門時問鄰居,聽說裡面住個孤苦女人。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去拜訪她。一日,壯著膽輕聲叩響她家大門。
果不其然,開門的是一位中年女子,臉部刻滿被歲月腐蝕的痕跡,嘴唇乾裂,唯獨眼神澄澈明亮,似折射出光來。我的心微振。那一瞬間的驚動,就如封閉的罐子,忽而掠過微薄的光線,轉縱即逝,卻豔麗得內心無比歡喜。我心中的畏懼慢慢褪去,莫名對眼前的女子心生好感。席捲而來的感情,猶如面對似曾相識的親人。說明我的來意之後,女子勉強擠出笑容,邀請我進屋。
屋內潮溼而陰暗,有濃重的黴味。依稀記得屋內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一張床,一個古老的紫檀木箱,顯得空蕩陰冷。她進廚房,從罐子裡拿炒米給我吃。“只有您一人居住嗎。”“是。”“那豈不是孤獨終日。”“在你來之前,確實如此。”那日之後,有空沒空都來她家串門,有時會摘下院子裡的作物與她分享。她漸漸與我熟識,漸漸會和我咯咯咯地笑起來,我與她的話越來越多。她喚我囡囡。我與她道每天的瑣碎之事,她卻只是靜靜聽著,抑或念《約伯記》給我聽。聊倦了,倚在她的腿上,聽她唱著低沉婉轉的民謠入睡。
我會問起她的過去。她不言,嘆了口氣,粗糙的手撫摸著我的額頭髮出沙沙聲。“你不必瞭解過多,無知也是恩慈。”“但想必你過得艱辛。”“尚可。有這麼多人和事可以記得,若沒有回憶,人多麼卑微。囡囡,有這些我已滿足。”她頓了一下,又對我道“囡囡,記住,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盡全力的能力,來記得它。因為許多事情我們慢慢地,慢慢地,就會不記得。”我反覆呢喃著,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她真是與世隔絕的女子。繁華浮世,不沉浸其中,走在邊緣靜默觀望,不說出內心的悲喜與悽楚。
我對箱子心生好奇。苦苦央求她多日,她方才開啟。裡面有一張全家福還有一件精美藍色旗袍,繡著牡丹。想必她曾經因是典雅安靜的女子。她很快又鎖上,不願留念。將我抱到大腿上,繼續念著《約伯記》。“萬事慢有睏乏,人不能說盡……”多年過去,這句話卻紮在血肉之中,恰若鮮紅的血色印記。
六歲那年我離開了她。十歲時從大都市回到故鄉,卻聽村裡人說她早在一年前就孤身死於家中,半年後才被發現。淚水再也抑制不住地掉下,彷彿失去了光明,在黑暗中不知所措地摸索。她是我的太陽,讓我感受到暖意,生命的本質,但她終會消失。生命是光束飛舞的無數細微塵埃,隨風起落,不可存留,不被探測與需索。
她是我的太陽,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而我也只是帶著這束光,漸漸沉沒於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