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堆說明文作文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煎堆說明文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煎堆說明文作文5篇1
每當過年,走在裝扮一新的大街上就會有一陣陣香味迎面撲來。哦,原來這是煎堆的香味。我不禁又想到了我第一次做煎堆的情形。
記得那是大年三十的一大早,奶奶、大伯、伯母和堂姐就忙開了,一下樓,就見大伯在和麵團,奶奶和堂姐在弄芝麻,伯母在洗鍋,看到這麼大的場面,我百思不得其解,便連忙跑過去問奶奶:“奶奶,你們在做什麼呢?”奶奶微笑著對我說:“我們在做你最愛吃的煎堆,你要不要也來幫忙做?”“好啊!好啊!”我激動得一蹦三尺高。見到大伯還沒將糯米粉和好,心急的我催大伯快點和好,大伯左揉右揉,麵糰乖乖地在大伯手裡享受著“按摩”,不一會兒,麵糰揉好了。
開始做煎堆了!我先看著奶奶做了一會兒,奶奶抓出一塊像小橡皮擦一樣大小的麵糰,再將它搓成一個小圓球,最後在芝麻盆裡滾幾下,一個煎堆就大功千成了,我心想:“就這麼簡單啊!不就是玩橡皮泥嘛?”我也跟著奶奶依葫蘆畫瓢,我抓出一個像雞蛋一樣大小的麵糰,再將它搓阿搓,“呯!”我把麵糰搓裂了,麵糰掉在盆裡,姐姐和奶奶馬上朝我這邊望來,我只能尷尬地笑了笑,我心裡暗自的慶幸道:“幸虧沒掉在地上。”我從盆裡重新拿起麵糰,把它重新拼接起來,又將麵糰搓啊搓,終於搓成了一個圓球,又將它粘了點芝麻,奶奶見了我的“傑作”,皺起了眉頭,耐心地對我說:“樂樂,麵糰不要弄得太大,它煎了之後會膨脹,會變得很大,到時就煎不了,這個就算了,後面就不能做得那麼大了。”我點了點頭,這次,我抓起了一個像小籠包一樣大的麵糰,奶奶見了說:“還是大了點,再幫它瘦瘦身,減減肥。”於是,我掰掉一點,繼續搓,終於把它搓得圓圓的,再粘了點芝麻,我興高采烈地對奶奶說:“奶奶,你看看這個做得怎麼樣?”奶奶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我心裡美滋滋的。
透過第一次做煎堆,我深深地體會到:人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遇到困難時,一定要虛心請教他人。
煎堆說明文作文5篇2
煎堆是我們南方的一種傳統食品。它的製作過程很複雜,但是它很好吃,也有很好的寓意。
我聽伯父伯母說,煎堆在他們小時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煎堆要耗費很多東西。如珍貴的大米、花生油、白糖、糯米粉、芝麻等等。還說煎堆圓圓的,外表寓意著團團圓圓,裡面甜甜的東西,寓意著甜甜蜜蜜。
好,準備工作的第一步挑“谷”。這裡所謂的“谷”,其實是經過像爆米花工序的大米而已,但那是半成品,還不可以吃。這裡要細心,要認真地挑出穀殼,不然會影響煎堆的品質。
第二步是炒花生米。先在鍋裡放油之後,還要買許多的材料,也要準備好工具。
之後就要開始做。先在鍋裡倒點油,要倒的均勻,然後要放白糖。糖的單位是以碗來算,一盤“谷”就要一碗糖,注意要大點的盤。用大火融,還要一邊攪拌,等融了以後,加入花生米,再放“谷”進去,不停地攪拌。然後用手捏出一個有手掌心那麼大的球,另一個人拿模具壓好。
現在開始包麵皮。先用糯米粉和水把它們和好,之後捏成一個個餅,把它煮熟,再撈出來,在上面撒上芝麻,擀成麵皮,包住煎堆。然後,放入油中即可。
就這樣煎堆做好了。
煎堆說明文作文5篇3
不知不覺,又過一年了。人們最開心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當然少不了炸煎堆、炸角子等傳統食物。一談到炸煎堆,大家肯定會想起一句俗語:煎隊碌碌,金銀滿屋。那各位肯定明白炸煎堆的意義吧!
炸煎堆的做法說難不難,說容易又不容易。因為我每次看媽媽炸煎堆,總是看得我眼花繚亂,又覺得很容易:一會兒倒倒水,一會兒加糖在爆米花上,一會兒把爆米花按成圓形但我總記得最後一步:下油鍋,再上碟。
煎堆上碟後,香味就會隨著微風傳到千家萬戶。不用過幾分鐘,家家戶戶就會各自到鄰居家,品嚐別人炸的煎堆:而自己的煎堆就讓別人品嚐,真是熱鬧極了,整條街都充滿著新年的氣氛。
煎堆不但是香,色和味也一樣具備喔!炸完後的煎堆圓圓的,像一個球。外面的皮金黃金黃的,吃起來還會發出“咔咔咔”的聲音。脆脆的皮內裹著白白的爆米花加糖,吃起來美味極了!
大家一定覺得炸煎隊的用處還是挺多的:它可以用來送禮“它又可以當小食來吃:它更是象徵著“金銀滿屋”的意思。
炸煎隊是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是春節的傳統食物;更是人們金銀滿屋的象徵。炸煎隊讓人難以忘記,讓人喜愛,更讓人快樂。炸煎堆,因為你的美味,你的用處,以及你的象徵意義,所以讓人們不能把你給忘了。
煎堆說明文作文5篇4
大家好,今天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種很特別的小吃。
作為一個廣東人,就不得不說起廣東菜,而說到廣東菜啊,大家就不得不想起我們經常在酒樓吃的那些經典粵菜了,白切雞、臘味、燒鵝、客家釀豆腐等,都是我們常常點的菜式。但是,在這裡我要跟大家說一件事,其實啊,這些“頗負盛名”的菜式,只可以算是廣東菜中的一個小角,如果你想要品到廣東菜的精華,不妨去試試那些美味可口的小吃,無論是在大排檔,又或者是小檔口,都有它們的`身影。
好吧,兜了這麼大個彎,大家也應該知道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什麼了。對了,就是廣東小吃中最特別、最好吃的一種——它的名字叫“煎堆”。
煎堆,又叫麻團、珍袋,麻球,它流行於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在我們廣東呢,是指拳頭大小、油炸糯粉團,表面滿是芝麻的食品。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鍋裡用油煎成,體積膨大滾圓,風味獨特,但是製作時卻有些麻煩。
小時候,我常常看外婆做煎堆。剛開始,外婆把一條長長的糯米麵團給切成差不多大小的麵糰塊,接著就一個一個地反覆揉、搓。後來,只見外婆拿起一塊扁扁的麵糰握成一個瓶狀,然後往裡面吹氣——就在這時,那個扁扁的麵糰一下子就變得圓滾滾的,好像一個皮球似得。這還不算什麼,當每一個糰子都成型時,外婆就把它們放進已經煮沸的油裡,我只看見外婆把麵糰放進油中不停地翻滾,只用了幾十秒,就把這個成型的煎堆撈了上來。當時我就驚呆了——這速度,簡直是太快了!
看著那色澤金黃,外形渾圓中空的煎堆,我立刻走上前去瞧瞧,哇!近聞,簡直就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味道啊!因為剛剛做好的煎堆很燙很上火,所以外婆是不給我吃的,但是,我抵制不住自己的食慾,便偷偷地拿了一個煎堆跑到門外去吃。剛剛咬入口時,口感芳香、酥脆,煎堆的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軟粘連,香甜可口。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都餓壞了吧,其實啊,大家也可以回家嘗試做一些小吃呢!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無論去到哪兒,都別忘記了家鄉的味道!
煎堆說明文作文5篇5
今天是入年的第一天,我們家下午決定炸煎堆。
吃完午飯後,奶奶就已經開始動工和糯米粉了。然後我和哥哥一起跑了過去跟奶奶說我們也要幫忙。奶奶說還不到時候,要過一個鐘才要我們幫忙。時間如流水,一個鐘匆匆地過去了。奶奶叫我們過去幫忙,炸煎堆便開始了。
一開始,我們還不會做煎堆,跟奶奶請教後,我們便用糯米粉揉糰子。一個半小時過去了,糰子終於全部揉好了。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開心,因
為這是我第一次做煎堆。所以覺得勞動後換來的開心比玩時候的開心更多。
糰子做好了,爺爺便用油炸糰子,俗稱“炸煎堆”。炸煎堆是我們老家的特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煎堆終於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拿一個來吃,可是奶奶阻止了我。說:“剛炸的煎堆很熱氣,還不能吃,等過年時才能吃。”我聽到過幾天就能吃了,開心地跳了起來。
今天我過得很有意義。
煎堆說明文作文5篇6
煎堆是廣東人過年必吃的食物,吃煎堆代表團團圓圓
雖然現在可以從麵包店裡買煎堆,可是感比手工做的差多了。因此我們家年年都是自己做煎堆的。今天奶奶買了三包糯米粉,回家時我猜這一些糯米粉是用來做煎堆的。一回到家,我果然猜對了,真和是來做煎堆的。不一會兒,奶奶把糥米粉做的面給拿出來。我一看就脫了手錶,就開始和麵,沒想到做煎堆用的面都熱得要命。我一生氣,一掌打下去,沒想到奶奶說“打得好。”我一聽,來精神了。打了十來二十掌。和好了面,就開始做煎堆了。
我先拿一塊麵,把它弄成圓形,再粘上米粉,然後拉長了頭,一吹。“呼”煎堆穿了,我來了三十多次都不行。我這一次認真了,先深呼吸,一吹,然後一拔,一個在煎堆做好了。
吃著自己的勞動果實,我可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