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明文> 介紹羊皮筏的說明文

介紹羊皮筏的說明文

介紹羊皮筏的說明文

  朋友,你見過羊皮筏嗎?在我的家鄉——寧夏中衛,那滔滔的黃河水面上,有一種古老而奇特的水運工具,它,就是羊皮筏子。使用羊皮筏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在唐朝李筌著的《太白陰經》上就有這樣的記載。

  浮囊以渾脫羊皮,吹氣令滿,縛於肋下,可以渡也。

  縛皮囊“於肋下”乘渡者,只是一人,但這可看作是羊皮筏的雛形。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羊皮筏子,可乘15人,載貨一噸左右。它構造是這樣的:先由10根2.5米長和10根2米長、直徑為3~5釐米的木杆紮成一個長方形木框,再在木框上綁3排共14個(前、後排各5個,中間一排4個)皮囊,這就是一個羊皮筏子。皮囊,就是羊皮氣囊。

  我的家鄉盛產羊只。其中最有名的是中衛細毛山羊。在每年的深秋或寒冬季節,將餵養了3年以上的體大膘肥的細毛山羊宰殺後,煺去羊毛,割掉頭、尾、蹄,然後將羊皮囫圇剝出。經有的皮匠用芒硝、黃米麵等原料吧羊皮熟好,再用麥柴塞滿皮囊,撐大羊皮,增加它的容積。每個皮囊有6個開口,1個羊脖,4個洋蹄,1個肛門。把5個開口用麻繩扎死,保留一個蹄子的開口

  冥肥的細毛山羊宰系成活釦,作為充氣口。為了使皮囊柔韌耐用,經常要從充氣口裝些鹽水和香油。古時候,沒有打氣筒,給氣囊充氣是用口吹的。使用時,把充足了氣的皮囊並排綁在木框上,使皮囊在下,木框在上,放在水中。羊皮筏只需一個人手執一根長2米左右的簡易木槳掌握航向,再借助水的浮力,就可以用來渡河載物了。

  羊皮筱一般只能對面擺渡或順水而下,不能逆流上行,因為逆水上行時,需要人用繩子像拉縴那樣去拉,不大合算。

  用皮筏子運載貨物,如果是短途,到下游卸掉貨物後,一個人用肩膀就可以把皮筏再扛到上游:如果是長途載運,到達目的地後,就把木框卸掉。只把皮囊摺疊起來,用扁擔挑回原地。下次使用時,重新綁紮木框,捆上皮囊,就是一個新羊皮筏子了。

  許多單筏還可連成一個大筏,沿黃河而下作長途運輸。(範文網 )特別是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裡,經常可見這種“聯體皮筏”。如果把4只單筏連在一起運送煤炭,其載總量起碼在5噸以上:聯筏有時還用來裝載體積大而易破碎的物品(如陶器、缸、壇),執行時既平穩又安全,既省工又省力。而且,劃皮筏的4位師傅一點兒也不緊張,他們完全可以在水流平緩地段談天論地。划著羊皮筏在黃河水面上執行的船伕們,時常悠然地引吭高歌,抒發那種除了他們自己誰也無法領略的閒情逸致。

  羊皮筱不僅用料經濟,製作簡便,還具有其他水運工具不能代替的優點。

  我的家鄉中衛縣位於黃土高原,黃河從中間穿流而過,流程114公里。由於地處黃河“前套”之首,上游黑山峽與下游勝金關的.落差就達80多米。黃河像脫韁的野馬,恣意馳騁在黃土高原上,有時把兩岸的土地衝開缺口,變為道道支流;有時又北塌南淤,形成小小灘島。支流多,灘島小,河床淺。用木船執行,既不好駕駛,又容易擱置淺灘。甚至出現船毀人亡的悲劇。所以,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羊皮筏。羊皮筏的使用,溝通了甘肅蘭州至內蒙古包頭等地的水上航運。千百年來,黃河兩岸的居民人來客往,行商貿易,都靠這羊皮筏子。上游馳名的冬果梨、香水梨、白蘭瓜,當地產的紅棗、枸杞、毛皮,優質的無煙煤、黑瓷器等名貴物產,都可以出河販運。羊皮筏既繁榮了黃河兩岸的經濟,又便利了人民的生活。

  朋友,如果您是第一次坐羊皮筏,難免有些緊張和害怕。其實無妨,在您乘坐羊皮筏時,不要驚慌,要慢慢踏上去,用手抓住木框,坐穩之後,再不要亂動。膽大一點兒的可以盤腿而坐,任其簸上顛下,如騰雲駕霧,萬無一失。遠方的朋友,歡迎您到我們塞外小城來旅遊。著名旅遊點沙坡頭,專門設定了羊皮筏子供遊客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