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五單元]世界遺產> 【精華】世界遺產作文七篇

世界遺產作文

【精華】世界遺產作文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世界遺產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世界遺產作文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李明欣,今天我來介紹我國著名的石窟之一,在介紹之前請大家隨時保持清潔。

  龍門石窟在我國河南省洛陽市。首先我介紹的是石窟中最大的一個,那就是奉先寺,奉先寺長寬各30多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的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神情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介紹完了奉先寺,現在大家請看那邊,這個洞,叫古陽洞,又稱“石窟寺”,是北魏孝文帝遷都後,貴族顯宦興造佛像較為集中的一個石窟。該洞庭湖利用天然溶洞擴鑿而成,為龍門開鑿最早,雕刻內容豐富。洞內主佛屬北魏風行的清秀型,略帶微笑;二菩薩戴寶冠、著長裙、飾瓔珞寶珠,莊嚴文靜。值得一提,魏體書法最有代表性的“龍門二十品”中,十九品在該洞。這些造像題記中往往涉及當年的史實,因此,它們不僅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的史料。好啦,快到中午了,我們該吃飯了,等吃飯了我再慢慢講述吧,最後提醒一下大家:“別忘告訴你們的家人,到龍門石窟來!”

世界遺產作文 篇2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遊的導遊。今天,我們遊覽秦兵馬俑。說到兵馬俑,就不得不提秦始皇了。秦王嬴政,他兼併了六國,統一了中國,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自稱秦始皇,創造了讓人歎為觀止的兵馬俑。

  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1974年3月11日,深藏了20xx多年的兵馬俑被發現了。發現時,這些兵馬俑都已經支離破碎。由於修復難度太大,考古學家歷經40多年,才修復成這些兵馬俑。

  大家看!我們現在看到的秦兵馬俑,也是灰撲撲的,威風凜凜,連戰馬都要試圖往前衝。每個兵馬俑都有自己的想法:瞧!這個兵馬俑,抬頭仰望天空,思念自己的家鄉;再看這個,收拾著自己的衣冠,好像要進攻敵人。其實,兵馬俑才出土時,並不像大家看到的這樣,而兵馬俑的臉是紅撲撲的,頭髮和衣服都是綠色的,鞋子黑亮黑亮的,由於在土中埋藏時間太長,一遇到氧氣就被氧化了。

  兵馬俑一共有五個坑,共有7000多名左右的兵馬俑。它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即使隨便拿出兩個兵馬俑對比,也沒有發現一絲相同。

  兵馬俑是人類歷史的奇蹟,是文明古國的見證與結晶!

世界遺產作文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

  今天就有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頤和園請大家隨著我走。現在,我手指的這個是著名的長廊。這個長廊可不一般。它全長700多米,分成273間。大家可以看到,每間的橫檻上都有許多五彩圖畫,畫得各式各樣,有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難怪被稱為“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這就是碧波盪漾的昆明湖。這片湖靜得像一面鏡子。遊船經常從這裡經過,大家可以聽到船上游人們的歡歌笑語。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聞名遐邇的萬壽山。站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頤和園的全部風景。站在這裡看,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鬱鬱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

  大家快隨我看看這的'石橋吧!這座石橋有17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姿態不一的活靈活現的小獅子。

  這座在上為帝王建造的古典園林,現已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參觀熱點之一,每年接待遊客數百萬人。1986年,頤和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作文 篇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金海旅行社的導遊,我姓牛,今天由我帶領大家遊覽樂山大佛。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大佛的腳下。

  大家好都知道,神秘的大佛、洶湧的大江組成了亮麗的樂山風景線。現在,就由我帶領大家掀開樂山大佛神秘的面紗世界遺產導遊詞作文300字導遊

  這座大佛高71米,肩寬2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大佛,可謂“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你們看大佛慈眉善目,雙眼微眯,兩耳垂肩,端坐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匯合處,鎮住了湍急的河水,看遍了人間疾苦和喜怒哀樂。而大佛的那雙腳就像穿梭在巨浪中的方舟,又像大海中的孤島。據說那大佛的腳背上可坐百餘人,真讓人歎為觀止!

  大佛是我們家鄉的驕傲,更是我們祖國的驕傲,也更是辛勤勞動者的自豪啊!

  接下來,給大家15分鐘自由拍照時間,拍完照就是我們和大佛說再見的時候了,但願大家也能保佑我們旅遊順利。大家拍完照,我們還在這裡集合。

世界遺產作文 篇5

  說起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肯定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長城。

  長城,始建於西周,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開始大規模修建長城,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長城橫跨15個省市,總長5萬多千米,所以有萬里長城之稱。

  當你來到八達嶺長城腳下,仰望高大堅固的城牆,彷彿是在閱讀一本厚重的古漢族歷史。修築長城,本是是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擊擄掠;到了春秋戰國,卻是諸侯各國用來自衛了;到了唐太宗,長城一帶居住了很多受降的突厥人,反而是加速了民族大融合……

  當你登上城牆頂,行走在城牆頂上鋪著方磚的“馬路”,彷彿看見無數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正用手搬著、用肩扛著一塊塊的條石,一步一步地艱難地攀上這陡峭的山嶺。據說,一塊條石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和起重機,要修築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不知凝結了勞動人民的多少血汗和智慧!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

  長城,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長城,多少人為它吟誦,多少人為它歌唱。看!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毛澤東:“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聽!“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綿延起伏,像一條巨龍在蜿蜒崎嶇的山脈上奮力前行,就像我們中國人那種不怕挫折的精神和意志;它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就像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悠久,傳統文化的豐富。

  長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因此,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且也是人類文明的象徵。

  長城,用舉世無雙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常說“不到長城非好漢”,讓我們一起登上長城,去欣賞長城這雄偉的工程、偉大的奇蹟吧!

世界遺產作文 篇6

  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去參觀我國的世界遺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為了造這個陵,徵集了70萬個工匠,大約建造了38年。

  秦始皇陵及兵馬坑是1974年發現的,當時的村民打井時意外發現了一號坑。1976年透過鑽探,又發現了兩號坑和三號坑。1980年發現了秦陵銅馬車,銅馬車主體為青銅所做的,一些零件為金銀飾品,銅車馬有三個零件所組成;至今,銅馬車上的門、窗都能開閉自如,體現出當時的工匠真是“強”啊!

  那麼我來介紹一號坑,請大家注意聽一聽,一號為東西向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東西兩端有長廊。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炬形聯合編隊。兵馬俑們有的穿著戰袍,有的戴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車士兩名。

  二號坑面積聚約6000平方米,由車兵、步兵和騎兵組成的曲尺形軍形,中間是射兵,周圍都是戰車,陣形不同,跟兵也不同。

  好了,就先介紹到這裡吧,有機會再來介紹三號坑吧!但是,請你們不管到那個地方的古蹟,都請你們不要破壞,古蹟是獨一無二的,要是你破壞了它,以後就沒得再觀賞了。最後,祝大家旅程愉快。

世界遺產作文 篇7

  八月中旬,我和媽媽來到了泰山腳下——岱宗坊。

  站在泰山腳下仰望泰山才發現她是那麼的巍峨壯觀,那麼的雄偉!之間大大小小的山峰一個連著一個,緊緊的挨在一起,好像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鬱鬱蔥蔥,顯現出勃勃生機。

  開始我三步並作兩步的懷著喜悅的心情往泰山高出攀登,沿著一條綠樹成蔭的古道我踏上了登上的路,我順著臺階一級一級的往上爬,一段段青色的臺階時而陡時而寬。之間泰街兩旁怪石橫生,茂密的樹枝縱橫交錯,碧綠的小草鋪滿了山地,五顏六色的花兒長在草地上,給大地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耳邊還不時傳來淙淙的流水聲和林中鳥兒的叫聲。

  一直往上爬,爬到半山腰中,我先是聽到瀑布的聲音“轟轟隆隆”像層層的海浪湧上岸灘又像陣陣的大風吹過鬆林,忽然,我一轉身,看到了瀑布的全景,它像銀白色的巨龍飛流直下,勢不可擋。四面濺起的水花非常清澈,像一顆顆閃亮的珍珠。站在瀑布底下望瀑布,他好壯觀啊!

  爬呀爬,我終於爬到了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頂。站在峰頂往下觀望,發現泰山真的太高了,只見一座座山巒連綿起伏,遠處的樓房。田地一切盡收眼底。

  最後,我帶著對泰山的無限的眷戀,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它。我愛泰山的一草一木,好期待下次再爬泰山時能夠再一次體會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