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1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乾枝枯葉,保留可借鑑的新芽。弘揚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清明時節,正是四月,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耕種的最佳時間,田裡到處都可以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時候,天氣很難把握,剛剛還是晴天,一會兒就下起了雨來。所以農民下田的時候,經常被雨淋溼。於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種用艾草拌和製成的食品,如糕、餃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壞這樣的說法。

  雨,輕輕飄在空中,朦朦朧朧,忽停忽大。雨後空氣清新,有些淒涼,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清晨,天湛藍,像是一枚藍寶石,剛剛被清水洗透一般。空氣中混雜著點青草的味道,我們已站在門口待發。因為不遠,我們徒步上山。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路旁,雜草叢生,再是一片田,稻穀挺直腰桿,豆子垂在大片葉子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散發著自己獨特的氣息,周邊的山是那樣青,小草也是剛剛甦醒過來的,總覺得剛剛渲染的綠似乎綠得出奇,青翠剔透,宛如翡翠一般。如詩如夢的境界,一切都是那樣誘人,一切都令人感到十分愜意!一時間,清明的節奏不再沉重,變得歡快起來,雨停,陽光閃耀在天空中,溫暖著我的心靈。天氣晴朗又溫暖,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念著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詩句,我來看你們了———我親愛的先祖們。

  一座座墳墓已坐落在這片土地上,想必這就是那些長眠於地下的親人吧,願你們在那邊一切都好。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

  雨紛紛,欲斷魂。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聲笑語,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永不停歇,永垂不朽!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2

  每一年的清明,都是那麼愁苦;每一年的清明,總是下著毛毛細雨,打落在人們的心頭。在這個祭掃的日子,總有那麼多人為之感慨和傷懷。

  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揮筆灑下有關清明的詩篇,被人們傳送千年。有元末明初高啟寫的“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表達了清明時節死者墳前無後人祭拜的哀傷;也有韓翃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描繪了清明時節整個長安城充滿了春意,熱鬧繁華。詩雖多,但是最著名以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唐朝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透過描寫清明時節的陰雨天氣,襯托出路上行人吊念逝去親人的悲思愁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乃是中國古代的24節氣之一。其後來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在清明節的前幾天,我與同學們一起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祭掃陸龍飛烈士陵墓的掃墓活動。首先,我們從學校徒步來到了楓涇公墓,然後站在陸龍飛烈士墓前聽主持人對本次活動的介紹。聽了人民英雄陸龍飛的生平簡介,以及陸龍飛一生與敵人英勇鬥爭的故事,那寧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最後,我們跟著主持人一起宣誓,立志做一名能為祖國奉獻的人。學校組織這次活動主要為了讓我們時刻銘記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經過無數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同時也要記住清明這個祭掃先祖的節日,絕不能忘記中國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我除了跟同學一起祭掃了陸龍飛烈士陵墓。在家裡,我還和家人們一起做了青團。一開始我對於做青團一無所知,不知從何下手,但是在媽媽和奶奶的幫助與指導下,我好不容易做出了一個有瑕疵的青團。後來經過不斷地摸索與改進,做了幾個之後,終於做出了一個外形完美無缺的青團,簡直可以與媽媽和奶奶做的青團相互媲美了,我看到自己做的青團如此完整,心裡有著一種說不出的激動和強烈的成就感。

  這次清明節,我的大腦又補充了不少新的知識,不僅瞭解了清明節的習俗及傳統活動,透過親手做青團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讓我在學校組織的祭掃烈士活動中認識到我們應該時常懷著感恩的心。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3

  清明節到了,我跟母親都會到姥姥的墳前給姥姥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姥姥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姥姥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姥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姥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姥姥的逝去而哭,由於我並不知道姥姥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姥姥,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姥姥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姥姥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愛聽姥姥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姥姥講了什麼,但是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愛吃飯。於是姥姥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姥姥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姥姥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姥姥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姥姥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姥姥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姥姥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想念親人!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咱們遠去的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咱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咱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咱們呀!你的外婆,咱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咱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著村裡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5

  與春分穀雨之際,清明佳節來臨。清明節不僅僅是紀念祖先緬懷故人的節日,更是踏春尋芳,欣賞無邊春光的最好時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好像每年清明的時候,天空中都會應景似得飄著點小雨,但是今年卻不一樣。早早的,清明節的第一縷陽光便越過天際,灑下春日下的大地,今年的清明節也似乎不那麼沉鬱。

  清明佳節最主要的事情便是緬懷祖先,紀念逝去的先人。這天我隨著爺爺奶奶給逝去的故人掃墓點香,清明節每個地方也有沒有個地方的習俗,我們這邊的習俗當地人稱之為“掛山”,買好紙錢、香燭和相應“掛山”的用具,一大清早我便隨著爺爺奶奶來到墓園,開始每年清明必做的事情,面對這些事情,我也已經比較熟悉。“清明佳節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看到爺爺奶奶掃墓時那沉重又透露這傷心的表情,一定是想起了與故人生前的種種深刻的往事,也一定會伴隨著相應的遺憾吧。看到這裡我也會想到我也會有這麼一天,爺爺奶奶也不會一直在我身邊,總有一天清明,我也會像他們一樣在墓碑前細細訴說往事。

  祭拜完祖先後,我們便會回家吃媽媽每年用特殊野菜煮的雞蛋,這是每年清明我家的習俗。解釋是吃了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便會身體健康,快樂無憂。拋開這個來說雞蛋還是很美味的,雞蛋的嫩滑混著野菜的清香,一口咬下去,彷彿將春天吞進口中,幸福四溢,滿口鮮香。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顧名思義在清明節這天我們也會在這初春的時候到郊外遊玩散步,欣賞初春時節的魅力,又恰逢天公作美,天氣晴朗正是踏春的好時節。這個時候我便會把自己儲存了很久的風箏拿出來,在明媚的陽光和徐徐的春風下將它放飛,看到它越飄越遠,越飛越遠,就像自己的心情一樣開心的彷彿要飛到天際。清明除了可以多放一天假,踏青便是我最喜歡的活動了,因為和家人出來的時間並不是很多,所以對於這一天我也是格外珍視的。

  我想清明節不僅僅是要我們緬懷先人,感恩故人,更多的事讓我們讓珍愛自然,熱愛生命,珍愛愛惜身邊的人,享受現在的時光。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6

  廣東俗語有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當然,這只是戲言,並非真實。但是,有時候這戲言卻真會成真……

  ——題記

  時光匆匆,這寒冬臘月的冬天一轉眼就到了細雨濛濛春天,一下子還真適應不過來。這年,廣東的春天比以往的都明顯些。以往冬天一過,這天就直奔夏天去了,對於那“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季節我是碰都沒碰過,春天是啥樣?——一無所知!只能獨自嘆息咯!

  這年不同,春天總算到了!到處一片生機!這時間過著過著,又到了拜祭先人的時候了。清明節到了,廣東這邊全體去拜山,拜祭先人。這或許有些迷信,但怎麼說這也是我國的傳統,只能拜啦!在學校放學前,老師們對我們萬分叮囑,同學們最後喊了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唉?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嗎?我們的搞怪精神可真夠“行”的!但這句話卻應驗在了我身上,成了清明節一笑事。

  清明節我沒去拜山,我老家在湖南,自然就拜不了啦!悶得很!腦子裡突然想起了那句笑話,想想那是

  啥意思?……想了不知多久,煩了!不想了!就想出去玩玩。好!這天就開始戲弄我,從樓下出來,一下就來了個“開門紅”。因為前幾天下了雨,門口還有些水。自己只顧關門,沒看路,摔了個半死,差點沒叫出來!還真是撞邪了?疼!可是戲劇的事情陸續有來……

  自己瞎逛到了個籃球場,有人在打,跑去湊湊熱鬧吧!

  跟他們談了半天,終於能一起玩了,我能不拼命嗎?這天又開始玩惡作劇了,球好不容易到自己手,帶球,上籃,進球,是不可能的!只聽到一聲慘叫!我又摔著了,啊!我躺在地下,身邊的人在笑著,我卻想哭。他們看我如此“lj”,便把我“罰”下了場外,我一臉苦瓜相,肚子苦笑著!沒這麼靈吧!天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我終於瞭解了,不知是不是清明節鬼魂出來捉弄,今天連續摔了幾次。它只說在路上,在家就沒事了吧?快走!

  我以比劉翔還快的速度衝回家中,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氣。哈!總算沒事了。那鬼話,我才不信呢!到家裡了,你奈何得了我嗎?哈哈!現在我金剛護體,不怕你!

  戲劇性總是在這些時候發生,我又摔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長嘆!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就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在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就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這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就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在那天晚上,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就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就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就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著村裡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8

  一夜的狂風肆虐,大雨暴擊,天公終於累了,微微地喘息著。

  清晨六點,天尚未透亮,我和爸爸媽媽開著車在濛濛細雨中向目的地——廣安,一路疾馳……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鄧小平故里。

  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高聳立的石牌坊,上書“德政坊”。它巍峨肅立,寓意偉人的高尚品德和豐功偉績。園內道路兩側的景觀樹高大粗壯,枝繁葉茂,一片蔥蔥蘢蘢,透露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經歷了一夜狂風暴雨的洗禮,地上滿是殘枝斷葉,凌亂的遮擋著林間的小路。幾位保潔阿姨在濛濛細雨中正忙不迭的清掃落葉……

  路邊是一潭明汪汪的湖水,清澈見底,在林間若隱若現,彷彿一塊碧綠的翡翠。細細的雨絲敲打著它的面頰,湖面上泛起一圈圈大大小小的漣漪……

  跟隨指示牌的指引,我們來到了“鄧小平故居”,這裡是鄧爺爺幼年生活過的居所,房屋非常簡陋,陳設也很簡單,牆角的位置擺放著一張陳舊的書桌,看著書桌上的筆墨,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年少的鄧爺爺在此埋頭苦讀的學習場景……

  隨後,我們又來到了“鄧小平紀念館”。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瞻仰了鄧爺爺的巨型人物雕像。牆上的每一幀照片都記錄著鄧爺爺南征北戰的光輝歷程。鄧爺爺胸懷韜略,工作嚴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無怨無悔。生活中,他又是一位很有生活品味的普通老爺爺——他,每天都堅持散步三十分鐘,風雨無阻。他,每逢春暖花開都會攜帶兒孫踏青賞花,任由調皮的孫兒把鮮豔的花朵插進他的衣襟也毫不在意,滿面笑容的四處遊逛,多麼慈祥可愛的鄧爺爺呀!

  在參觀過程中,我接受了電視臺記者叔叔的採訪,記者叔叔問到:“小朋友,觀看了展覽,你有什麼感想”?我回答:“透過觀看展覽,我收穫多多,讓我瞭解了鄧爺爺少年離家時的躊躇滿志,和他戎馬一生的光輝歷程,以後我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有所奉獻的人”!

  最後,我在紀念館的遊客留言處鄭重寫下了“不虛此行”四個字。緬懷敬愛的鄧爺爺,鞭策自己!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9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父親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父親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父親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父親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父親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父親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父親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父親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想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父親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父親的臉,父親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從傳唱已久的一首《清明》,可以看出清明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傳統的上巳節和寒食節都在清明前後,後來逐漸三節合一,並最終確定了法定假期的地位。在我的心目中,清明節連線著過去、現在和未來,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連線著過去。在清明節,我們要去掃墓。掃墓就是把去世的家人的墓清掃乾淨,並祭拜。我們掃墓時不能大吵大鬧,因為這是對去世先人的不尊重。掃墓時還要認真,必須把墓的四周都清理乾淨,並鞠躬三次表示對祖先的敬重。有時候,學校還會組織紀念英烈活動,那種莊嚴肅穆的氣氛,讓我深感震撼。活動結束以後,還讓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彷彿自己長大了幾歲。我們背誦過的《論語裡》曾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我一開始的時候不明白,明明去世的先人和英烈們並不能感受到後人的哀思,為什麼我們還要這麼莊重地舉行儀式來紀念?現在我明白了它更大的作用是讓我們的民風變得純良、厚重啊。

  清明節也著眼現在。我們偉大的先賢—孔子,就在上巳這一天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古人如此,今人也是這樣。在清明節,我們要吃清明團—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傳統食材,讓我們保持我們還要洗個澡—沐浴更衣,清潔身體,在保持健康的同時,還讓我們神清氣爽;最後還有放風箏—手搖目送,心曠神怡,放走了疾病、晦氣,留下的是陽光、活力和希望。所以,清明節讓我們身心健康,活在當下。

  清明節更通向未來。正因為清明節代表的追思精神,這才讓我們擁有了幾千年不斷的民族和文化,讓我們擁有了世界上不曾中斷的歷史傳統。而清明節代表的重視身心,活在當下的精神,也讓我們中華民族具有了極強的適應能力和勃勃生機。正因為如此,我們這個民族也擁有了一個光明和美好的未來!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千年之前的歐陽修,已經寫出了他眼中的盛景。千年之後,在西湖之濱,在運河之畔,在錢塘江邊,又是清明佳節,今景更勝往昔!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11

  幾滴春雨,下在那“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地方,點在那“欲斷魂”的節氣中,而我的思緒飄在那更遠更遠的空中,猶如斷線的風箏,終究會落在不知是什麼地方的地方。

  從小,清明節在我的心中不是一個十分清晰的節日,應該說是不熟悉,什麼時候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過去了也不知道,真的像煙雨一般,飄過則過,渙散則散,不會觸到我內心的任何角落。

  這似乎是唯一一個沒有彩色氣球、沒有歡笑的節日。鮮花的美麗不是讓我們觀賞的,它們將飛向很遠很遠的地方,飛到爺爺奶奶飛到的地方。

  煙火,打開了人世間的另一扇門,那些話語那些淚水,都走進了那扇門。這扇門啊,多少年前我們看著那些此時令我們緬懷的人都走了進去,是緩慢的,以後的每一年,我們都要讓火焰親自開啟這扇門,沒有人的進出,只有那些被我們拿去祭奠的事物消失在其中。

  這讓我突然想起了宇宙中的黑洞,且不論兩者能否做比喻,至少它們有著同樣的行路方向,多麼寬廣深遠的路,永遠只會是單行道。

  十歲那年,我第一次在清明時分去做了這個節應做的事情,我第一次去了爺爺奶奶的墓園。記得墓碑旁的一株迎春花開得格外燦爛,掛滿金黃色花朵的枝條在園中變得分外詭異,此時似乎已經不是生的權力使花朵開得這樣亮麗,而是死的意念,使它綻放。

  一個穿著黑大衣的人,黑色的袖管襯托著一雙白皙而修長的手,這手中有一束這樣金色的迎春花,看不清他的眼睛,他呼吸的聲音是沒有呼吸的聲音。這是他手中的迎春花,此時豔然綻放在我的身邊。我看著他,沉默。無話可說的風靜得像我與花之間空氣的靜,我與花同時都是這個世上還在呼吸的生靈,我卻感覺這花並非來自人間。

  滿山的墓碑,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滿山的松柏,人的生命是這樣森嚴;滿山未融化的雪,人的生命是這般淒涼。

  清明,十歲的清明節。清——明,清如同那天的天空,明如同那天天地間的一切光亮刺眼。這兩者貌似格外的不匹配,像墓園中的墓碑與花朵,但它們確乎命定在一起。

  我的思緒這樣飄飛。從小很少有放風箏的習慣,更沒有在清明時節放風箏的經歷了,而真正放飛過的幾次中有一次風箏很美麗地自由了。我在清明節的思緒如同那放飛了卻永不歸回的風箏。

  在這“欲斷魂”的節氣中,思念是永不熄滅的燈火,而懷戀是那個黑衣人手中永不凋謝的花朵,那樣使人心碎。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12

  夜裡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裡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覺間,我們錯過了季節,又錯過了回憶,只剩下一幅對聯,在日長飛絮輕的時光裡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簷,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驚蟄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無定日,先秦、漢、魏、晉各代擇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俗稱“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禮記。明堂位》有官社的記載:“是故夏勺、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蠟,天子之祭也。”唐詩人張籍、王駕則描繪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生於山野鄉村,對土地和時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豐盛味美的食物時,我們總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綿陽,最隆重的“春社”祈福儀式,莫過於安縣睢水關的“春社踩橋”。這座橋叫“太平橋”,始建於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餘年歷史,橋身為20餘米巨型單孔弧架,猶如一道彩虹橫臥水上,素有“漁洞山前懸半月,虎頭巖下見長虹”的美譽。不知從何時開始,當地百姓篤信,在“春社”日這天到這裡來踩橋,可消災免難,祈禱平安。後來,這種習俗被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拔淨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昔日種種,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我無憂的歲月裡,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這首詩,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

  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13

  每一個清明節都讓我期待,又覺得難過。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跟著奶奶去南山上掃墓。我奶奶指著一個土堆,說是姑姑姑父的墳。燒香,燒紙,磕頭,我一絲不苟的跟著,不像姐姐總覺得好笑,忍不住笑,我心裡有一種恐懼和悲傷,笑不出來。後來爺爺奶奶相繼去世,我每年跟著爸爸阿姨去給爺爺奶奶掃墓四次,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年前。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給他們一個墳墓,只能讓我想起更多的回憶,讓我的悲傷倍增。之後就是媽媽的離開,我突然覺得很空虛,沒有支撐。所以每年的拜神儀式都讓我覺得不真實,總覺得像做夢一樣,第一天夢見媽媽的時候,真的出現在我面前,就像每一個平凡的日子一樣。

  清明的氣溫也很冷,似乎在努力拖住冬天的尾巴,似乎也在符合這悲傷的日子。等車的時候,風冷冷地直吹進我的心裡,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已經暖和起來了,但一下車,我又體驗到了它的力量。清明節不允許燒紙。我和爸爸、阿姨、哥哥買了些花和三洋供品,一路打車到山腳。山上的雪雖然已經化掉了,但是綠葉還沒有出現,到處都是一些有乾草的窪地。但是墓地因為上墳的人帶來的鮮花,顯得有些溫暖。今天是第三天。我以為我們是最早的,沒想到還有更早的。許多墳墓上散落著新鮮的泥土,周圍的雜草也被清除了。想著這些死去的人,每年都有親人來祭奠他們。一代又一代,他們延續著,懷念著世間的一切,也只有人類能做到。

  以上似乎都是悲哀的。其實心裡是有希望的。這種心情我不太清楚。我每年都期待這四天。這幾天,我很期待見到他們。可以和爸爸,阿姨,兄弟姐妹聊聊這幾年來在公交車上來回發生的趣事或者感情事。那些逝去的歲月,總會在回憶中變得那麼美好,那麼值得留戀。很多道理和感悟在這些敘述和回憶中慢慢體會和記憶,爺爺奶奶和媽媽的形象會更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我從來不知道,瞭解一個人需要很長時間,包括他們去世前後;也需要很多人的補充,以及自己的理解速度慢。

  每當想到這一點,我都非常希望能和他們重新生活在一起,去欣賞他們的善良、善良、勤儉,而且不容易;或者如巴金在文章《懷念蕭珊》中所想,這個世界上有鬼,有鬼的世界。然後,有一天,親戚又可以見面了。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14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作文800字高中作文15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說。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依然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家鄉的清明節主要以掃墓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咱們一家四口人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坐車回老家——長樂祭祖掃墓。這一天,天氣陰沉沉的,偶爾還伴著細細的小雨。咱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提著祭品,有的拿著鐮刀,一路走上山來。山上的空氣尤其的新鮮,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真個心曠神怡啊!咱們順著彎又陡的山路,連走帶爬地來到山頂,終於來到了的墳前,咱們要給敬愛的掃墓了。

  奶奶和母親忙著給上香,擺祭品,我和父親負責清除墳上的雜草。“正正,你割得真認真呀!”母親誇讚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沒割斷過,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許多上墳的人們。時近中午,咱們上好了墳,收拾好東西就高高興興地下山了。這時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母親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