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家鄉的集市散文

家鄉的集市散文

家鄉的集市散文

  一

  我的家鄉在遼寧省西北部建平縣的大山深處,這裡是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平日裡,村民們都是以種植穀物為生。由於山村相對比較閉塞,因此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透過山下鎮子上的集市來購買。鎮子每週都會有兩次集市,周圍村子裡的人們到時候都會去趕集,採購自家所需要的各種物品。

  在我小的時候,只記得每次集市時,商販們都在馬路兩邊擺成兩排地攤。那時候的貨品,種類很少,主要都是以糧食類為主,比如米麵油鹽、醬醋調料,還有一些常見蔬菜。肉類也主要以豬肉為主。這些物品一部分是從縣城購進的,一部分則是鎮子上自產的。集市上也有賣服裝百貨的攤位,不過都是一些很平常普通的衣服鞋帽,並不像今天城市裡各大百貨商店裡的服裝款式繁多。服裝類攤位相比糧食類,就顯得很少了。畢竟那時的農民,生活水平還不富裕,因此趕集時主要都是以採購糧食類為主,至於穿著方面並不是很在意。大家的理念很傳統實在,如果家裡的衣服還能穿,就不用再買新的。

  因為我家的山村離鎮子較遠,因此並不是每次集市都會去,尤其是農忙時節,去的次數就更加少了。父母親只有到了家裡確實需要採購時,才會去一趟,而且還儘可能多采購一些,作為儲備,比如米、面、油等主食類,糖、醋、鹽、醬等副食類以及一些容易儲存的蔬菜等。每一次,父母趕集都會滿載而歸。從這次往後,家裡就會有很長時間不用再去趕集了。

  那時候,交通工具還很古老,山村裡的人們都是趕著自家牲口拉的車去趕集。我家也不例外,父親每次都是趕著騾車去集市。小時候的我非常愛玩,也特別喜歡去集市,畢竟集市上那些玩具類的東西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每當父母親要趕集時,我就會央求他們帶我去。父親很疼我,一般都會答應。我的兩個哥哥雖然已經上學,但畢竟也是孩子。他們一見父親答應我了,也按捺不住想去的心情,便開始求著父親。父親好像知道他們的心思一樣,就都點頭答應了。當父親準備好騾車後,兩個哥哥膽子大,直接就爬上了車。我膽子小,只能由父親抱我上去。等到母親也坐上車後,父親就趕著騾車出發了。

  一路上,隨時都能看見絡繹不絕的牲口拉的車,有馬車、有驢車,還有如同我家的騾車,向鎮子方向湧去,就如同浩浩蕩蕩的隊伍。等到了集市上,大家都會把各自的牲口車停在路邊的空地上,然後就開始在集市上選購東西。由於集市裡人多,母親怕我們兄妹三個走丟,就讓兩個哥哥一左一右拉著我的手,母親則拉著大哥的手,跟在父親身後。

  父親和母親每一次趕集前,都會事先計劃好具體該買什麼東西,而不是毫無目的地採購。當然,我家每次趕集也都以採購米麵肉蛋、油鹽醬醋以及一些容易儲存的蔬菜為主,畢竟當時在農村,先把肚子填飽畢竟是頭等重要的事情。其次,才會根據家中所需,採購一些服裝百貨類的東西。那時候,我年紀還很小,也很任性,對於父母計劃採購的這些東西,根本連看都不願意看,反而對兒童玩具很感興趣,偏要往賣這些東西的攤位跑。在當時,這些玩具都是跟著日用百貨一起賣的,而且種類也不是很多,大都是一些鄉村婦女手工用粗布做的小貓小狗和布娃娃之類的東西,而且做工也很粗糙,跟現在城市裡兒童用品商店賣的精美玩具簡直沒法比。不過,儘管這些玩具外觀不是很好看,可還是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父親對我的偏好真的很無奈,只好讓母親和兩個哥哥陪著我,他則一個人去採購家中所需的糧食類物品。

  父親一同意,我和兩個哥哥就都高興得快要蹦起來,畢竟哥哥們的年紀也不大,喜歡玩具的那一份童真甚至比我還要強烈。當我們來到賣玩具的攤位前,就像挪不動步子一樣。其實,不僅是我和哥哥,還有不少小孩兒都擁擠在這裡,大家的眼睛都齊刷刷地盯著那些玩具看。攤主們看到圍攏的孩子多了,便開始大聲吆喝起來,吹噓他的這些玩具如何既便宜又好玩,儘量誘惑著孩子們那顆渴望得到的心。這時候,有的孩子忍不住開始央求他的父母。大部分父母都會以家中有玩具為由斷然拒絕,但是有的父母不忍心看著孩子不高興,雖然心裡也不是很願意,但還是和攤主討價還價起來,最終都是以一種低價成交了。當買到玩具的孩子高高興興離開時,那小臉都會樂得像盛開的一朵花似的。

  每當看著那些擁有了新玩具的孩子,我的心滿是羨慕甚至是嫉妒起來,便也開始求著母親也給我買一個。兩個哥哥見我要買玩具,也學著我的話一起央求母親起來。母親開始肯定是拒絕的,畢竟買玩具的花費並不在她和父親的計劃之內。可是我和哥哥都知道母親心軟,便一個勁地軟磨硬泡。往往過不了多久,母親就會嘆息一聲,然後就同意了。當然,母親每一次都不會順著我們的喜好來買,她總是比較著各種玩具的價格,挑選出物美價廉並且非常實用的玩具,來徵求我們的意見。母親最寵我了,都會優先買我最喜愛的布娃娃,甚至不顧哥哥們的願望。其實在當時,我根本就沒有什麼意見,甚至在心裡認為,只要能買任何一個娃娃回家就很滿足了。在我點頭之後,母親就開始跟攤主講價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母親終於按照折中的價格買了布娃娃。當我懷中抱著這個新娃娃時,心中別提有多麼美了。由於母親已經為我買了玩具,就不會考慮再為哥哥們買了。哥哥們有時因為買不到自己心愛的玩具,都會非常嫉妒我這個妹妹,甚至一路上都不跟母親和我說一句話。

  當我有了新玩具,父親見了,難免嘴上都會說一些“你在家裡已經有那麼多娃娃了,還買新的,太浪費錢了”之類的話,可是我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他還是同意和認可的。畢竟我是父母親最疼愛的女兒,他們也願意為我付出。父母的這份愛,至今回想起來,還讓我的心溫暖不已。

  當然,我也不是每一次趕集都會買到布娃娃。畢竟父母親是非常勤儉的,還需要供我和哥哥上學,因此不會總是嬌慣我,任意隨我的性子買玩具。

  二

  我從小就愛吃零食,特別是對於甜食類的食品總是情有獨鍾。那時的集市上,並沒有奶油蛋糕和各色精美甜點之類的美食,攤位上都是以從城市裡批發來的用大塑膠袋包裝的散餅乾為主。在我的印象裡,這些餅乾有的是用白麵做的,有的`是用玉米麵做的,而且形狀也各式各樣,一般都以動物和植物形狀的居多。動物類的包括有小貓狀,小魚狀,小雞狀等,植物類則已各種型別的花瓣狀為主。當然了,即便是這種又乾又硬的餅乾,對於我們這些農村孩子來說,也都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因此,我每次和父母親一起趕集時,除了喜歡娃娃類的玩具外,就對這些餅乾感興趣了。

  別看母親對於買玩具有些不捨得,可是對於購買餅乾就大方多了。我想這可能是因為餅乾相比玩具較便宜,而且平常還可以作為我和哥哥們的零食。當然了,母親和父親雖然不反對買餅乾,但每一次買後,都會告誡我們,餅乾是含糖類較多的東西,只能作為零食吃,而且還不要吃得太多。我知道,父母親的這種看法代表了山村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觀點,那就是應當以正常的飯菜為主食,任何小食品都不能代替。可是我那時年紀小,嘴也饞,根本聽不進去這些話,每次買回餅乾後,都想著要大吃一頓,可是母親總不讓我多吃,就給我幾塊,這讓我心裡很不高興。不過,我自有辦法,因為我知道母親的心特別軟,於是就不住地哀求母親,有時也會掉下幾滴眼淚。母親見了,心疼了,於是就多給我幾塊。我心中別提多高興了,立刻吃得香噴噴的。我的哥哥看見了,雖然也想吃,但卻沒有辦法。我知道哥哥們都是男孩子,不可能像我那樣愛哭。因為父親從小就教育他們,男孩子是不能掉眼淚的。

  有一次,我和父母親趕集回家,我又想吃餅乾了,便如法炮製,用幾滴眼淚換來了幾塊餅乾。哥哥們看著我吃著餅乾,也饞了,都向母親要,可是母親卻沒有給。“你們是哥哥,應該讓著妹妹”,母親始終用這句話來拒絕哥哥。哥哥們沒有辦法,只好看著我吃。當我甜甜地吃著,無意間看見哥哥們眼中露出羨慕和嫉妒的目光,竟然十分開心,心中真為自己是女孩而高興。可是到了後來,看著哥哥們漸漸變成失望的眼神後,我有些不忍心了,就把手中剩下的餅乾都分給了哥哥們。哥哥們一口就全都塞進嘴裡,只嚼了幾下就嚥下肚,還不住地用舌頭舔著嘴唇上的餅乾渣。母親見了,輕輕嘆了口氣,於是開啟餅乾袋子,分給了兩個哥哥一些餅乾。兩個哥哥立刻像我一樣高興地吃起來。母親在旁邊看著他們,眼中流露出全都是疼愛的目光。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先上了小學,後來又上了中學。在成長過程中,我已經深深體會到父母為了這個家付出的辛苦和持家的不易。這時我已經懂事了,也不再任性,因此在每一次放假回家並且跟隨父母親趕集時,雖然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玩具,還是會在心裡產生想要買的意願,可是一看到父母親那日漸衰老的面容,內心就疼痛起來,也就把願望深深埋在心底。我不想讓父母親再為我多花錢了,因為我知道為了供我和兩個哥哥上學,父母親一直省吃儉用。他們把所有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全都用在了我們身上,而對於他們自己卻捨不得多花一分錢。

  知女莫如父,疼愛我的父親就像看透了我的心事一樣,每次看見我羨慕地盯著那些我喜歡的東西看的時候,都會對我說:“閨女,你看好什麼東西,就讓你媽給你買。不用擔心,咱家不缺錢。”可是我都會搖頭說:“爸,我什麼都不需要。”父親聽後,雖然沒有再說什麼,但知道我愛吃甜食,因此每次趕集後,還是不顧我的反對,讓母親給我買一些餅乾回去。

  後來我要去縣裡上中學,因為要住校,所以整個學期都會離開父母。父親知道我也十分勤儉,怕我不捨得吃,會虧待自己,就在每次我要離開家的時候,除了給我準備好很多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外,還特意從集市上買來一袋子餅乾,也一起放到我的行李中。“閨女,這餅乾能存放,不會壞,平常想吃了就吃兩塊吧。”父親總是這樣對我說。

  每當我聽著父親的話語,心中都會痠痛不已,眼淚就忍不住快要溢位我的眼眶。我知道,父親和母親是愛我的,他們怕自己的女兒委屈自己,所以就儘可能地為女兒想到了一切。這袋餅乾雖然看似普通,但卻包含了父親和母親那份偉大的愛。

  三

  近些年,隨著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對於日常生活所需求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為了滿足人民的需求,集市上的商品種類不但越來越多,而且款式也越來越豐富,並且現在只有城市裡大型百貨商店或者超市裡才能見到的東西,也陸續出現在家鄉的集市上。在攤位劇增的情況下,那種在馬路邊擺攤的方式也就越發不適應了,而且這樣還會影響到交通,畢竟現在馬路上的車輛漸漸多了起來。為了緩解交通壓力,鎮政府後來專門在馬路邊的一塊早已閒置並且是非常開闊的空地上專門設立了市場。這樣,原本的路邊集市便成為今天的市場集市了。

  如今的集市,各種貨物可以說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跟我小時候的集市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不但各種糧油蔬菜、副食調料、各色甜點、服裝鞋帽、針織用品、五金百貨隨處可見,就連小孩玩的各種精美玩具,在市場中都能看到。每當集市來臨,天還沒有亮,各種裝滿貨物的小型車輛就開始陸續進入市場裡,然後攤主們就開始卸貨,擺攤。這時,有早去的人們,也開始陸續進入市場。叫賣聲、詢價聲,甚至還有討價還價的聲音慢慢喧囂起來。上午八點鐘以後,集市熱鬧的時候就開始了。附近的人們開始湧進集市,爭相挑選自家所需要的用品。到了十點多鐘,是集市最熱鬧的時候。放眼望去,整個集市就如同人的海洋一樣,那各種聲音也都響徹天空。有時候,身處其中,就連行走都非常困難。等過了中午,集市才慢慢蕭條起來,人也逐漸減少了。這時候,集市外面的馬路上全都是裝滿了貨物的車輛。這些車輛中,牲口拉的車已經很少了,小型貨車、三輪車則多了起來,一些富裕人家甚至開著轎車來趕集。而在鎮子近邊居住的人,大部分都使用腳踏車。每當採購完,各種車上都是貨物滿滿的。幾乎所有人都會滿載而歸。集市直到最後一批採購的人們都走了之後,這才正式結束了。

  雖然現在的集市變得越來越繁華,可是我的父母趕集的次數卻越來越少。因為,我和哥哥都知道,父母親的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衰弱,他們漸漸開始喜歡清靜的生活了,自然也不願意再去熙熙攘攘的集市。因此我和哥哥們在城市裡安家落戶之後,每次回家鄉看望父母親時,都會帶上很多東西,有吃的,也有穿的,而且哥哥們每次也都會從城市裡帶上最好的米麵和食用油去家鄉看望父母。如今,父親還是守著他的那片土地,母親也還是在家料理家務和兼顧自家的那塊菜地。父母親幾乎是自給自足的生活,再加上現在家裡只剩下他們兩人,就讓他們很少再有需求去集市了。

  父母親每次能去集市的時候,也就是在逢年過年或者我和哥哥們回家看望時,而且還是我或者哥哥們陪他們一起去。這時去集市的目的,只是為了採購一些過年節時用到的東西,當然還有我們最愛吃的家鄉食品。

  四

  記得有一次,我帶著女兒回家鄉看望父母,正好趕上鎮子的集市。女兒聽說了,就央求我帶她去。我答應了,於是便和她一起來到集市上。這是女兒第一次趕集,心裡十分好奇,便東瞅瞅,西看看。等到我們轉了一圈出來後,女兒對我說:“媽媽,這裡的集市就像我家附近的農貿市場一樣,沒什麼好玩的,而且我愛吃的奶油糕點和愛玩的漂亮玩具在這裡簡直是太少了,還不如城市的大超市多呢,集市真沒意思!”我笑著說:“你看著這裡的集市沒意思,可是跟媽媽小時候的集市比,東西已經是非常多了。”女兒聽後,歪著小腦袋問我:“媽媽,那你小時候的集市是什麼樣子?”我說:“媽媽小時候的集市,並不在現在這個市場裡,而都是在馬路邊上擺攤,並且東西的種類也很少。”女兒接著問我:“媽媽,那你小時候玩過玩具,吃過點心嗎?”我回答說:“當然了。”女兒聽後,立刻來了興趣,又問我:“媽媽,那你小時候玩的是芭比娃娃,吃的是奶油蛋糕嗎?”我不由得笑了,回答她說:“媽媽小的時候可沒有你現在這樣有福氣,媽媽那時玩的玩具是用粗布做的娃娃,吃的點心就只是餅乾。孩子,你現在是在蜜罐里長大的,要什麼就有什麼,媽媽小時候可比不了你。”女兒聽後,高興地說:“那我現在太幸福了。媽媽,你什麼時候也給我講一講,你小時候的集市是什麼樣子吧?”

  女兒的話,不由得把我的思緒又帶回到童年印象中的集市。當年村民們駕著牲口車趕集的情景以及擺在馬路邊的一個個攤位的影子,就如同清晰的畫面一樣,又在我的眼前浮現。

  家鄉的集市,早就經歷了巨大的變化,雖然過去的模樣已經消逝,可是那帶給我童年歡樂的粗布娃娃,和飽含無比幸福甜蜜的餅乾,就如同父母親那濃濃的恩情一樣,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為我至今仍然難以忘懷的回憶!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