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鎖的傳說散文

鎖的傳說散文

鎖的傳說散文

  一直以為鎖是很中國化的東西。具有很濃郁的民族氣息和人文氣息。

  小時候,外婆曾經給過我一塊鎖。她讓我掛在胸前,說是護身避邪,能保佑我平平安安。那塊鎖大約有孩子的掌心那麼大,蓮花形,頭上帶有兩個小耳朵。鍍銅,呈金黃色。正面四周刻有花紋,中間是隸體“長命百歲”的字樣。背面整個兒是“五子奪魁”的圖案。其中“五子”說的是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據《宋史竇儀傳》記載:竇禹均的五個兒子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三字經》曰:“竇燕山,有異方,教五子,名俱揚”。可見“五子奪魁”體現了外婆希望我能夠登科及第、高中狀元的美好願望。我的這塊“長命鎖”做工不是很精細,正反兩面緊緊扣在一起,中間略有空隙,敲起來“鐺鐺”作響。那塊鎖用一條很精緻的紅絲線穿起來,整日裡就掛在我的胸前。也許真的是外婆的祝願感動了上天,從小到大,直到工作,我都沒有生過一場大病,甚至連感冒都很少有過。如今,這塊鎖已經被我放在檔案盒裡了。在我眼中,它和我的檔案資料一樣重要。

  現在長大了,查閱各種資料才知道原來長命鎖的形狀圖案看似雷同,實則內含玄機,各有千秋。像這種“長命鎖”在我們農村到處都是。某家孩子滿月了,週歲了,都會收到“長命鎖”這種禮物。長命鎖正是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祥瑞內涵,長久地流傳於民間。

  中華文化總有它動人的地方。關於鎖的傳說有很多。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善良的女孩和一個忠厚的後生相愛了。可是做商人的父親不願讓女兒過窮苦的日子,把她許給官家子弟。婚期來臨,後生勇敢地搶出了新娘,逃到了黃山的天都峰上。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他們挽手從這裡飛身而去……於是,後人來到天都峰上,在護欄鐵鏈上鄭重地鎖上一把鎖,為自己編織一個美麗的故事。後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兒,鎖上自己的心願,鎖上自己的海誓山盟。現在,黃山隨處可見這種環環相扣的“連心鎖”。他們許過願後,將鑰匙上繫上紅絲帶,用力拋向懸崖之中。如今,黃山絕頂上已經有成千上萬只鎖,它們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滄海桑田,物換星移,唯一不變的是那一片痴心,那份愛永遠地,緊緊地鎖在了一起。

  黃山連心鎖,這個由我們青年人創造的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已融入黃山母體之中,演變成一道亮麗風景線。“連心鎖”表達了年輕人對愛情的執著與嚮往,還表達一種永結同心的美好願望,體現出濃郁的中華傳統文化氛圍,它們是徽州文化之精華的一個側面。

  記得童安格曾經這樣唱道:“我的心像一把鎖,我的心像一條河,等待有人開啟有人穿越……”心鎖是什麼呢?也許每個人的`心田都有一把鎖。熱愛孤獨的人,不會輕易開啟自己的心靈之鎖。它鎖住的是自己的感情。鎖內有屬於孤獨者的肥沃的家園。他們雖然不會向別人洩露和展示自己的內心,可是並不妨礙他們自娛自樂,至少,他們阻塞了來自於塵世的嘈雜和浮躁侵襲心靈。然而,我依然希望我們能開啟心鎖,依然希望我們不要設定心靈的防範,不要將心靈的閘門緊緊關閉。因心靈歷程的懸殊,在人與人之間已經上了一把無形的鎖。開啟心鎖吧!讓我們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豐富的美之外,感受到人與人心靈的交流。讓中國的民族氣息,人文氣息不會因為人心的隔閡而淹沒在蒼茫的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