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端午節抒情散文

端午節抒情散文

端午節抒情散文

  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民俗節日“端午節”,走過了浩瀚歷史的煙雲,傳承著一種歌唱民族和愛國詩章的文化氣息,在風風雨雨的歲月洗滌中,如一道絢麗的彩虹,映照著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端午節抒情散文篇一:

  歲月的老人在時光的追趕下,無所顧忌地匆匆地來,匆匆地去,把一群群歡樂的同學少年,分別送到了立業有室的天命之年。美好的回憶猶如一部不停轉動地錄影機,時常把我帶回到那兒時的幻影之中。

  那時的我,總期望著天天過大年,日日迎小節。吃好的、穿新的、玩奇的,只有那屈指可數的幾天,成了我希冀的天堂,放飛的天空。

  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端午節算不上什麼大的節日。但中國人守時令、重節氣、講傳統的規矩,在民間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傳承了下來。於是,端午節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也是一個十分甜蜜的夢幻。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這夢也隨著歲月的亙迭和時光的輪迴,漸漸地讓我對端午節的由來和永久不衰的習俗,有了更深地感悟和理解。

  從教科書上,我知道了屈原是我國最早的大詩人。曾極力主張彰明發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暴,在同反動的貴族子蘭、靳尚等人鬥爭中,遭讒割職,被長期流浪沅湘流域。處於對人民生活的一腔赤情,對黑暗現實愈益不滿,加之楚國的政治腐敗,迫感無力拯救楚國的危亡和政治理想的無法實現,便投汨羅江而盡。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將一種用糯米做成的食物——粽子投入到汨羅江裡,以示慰籍這位讓人崇敬的大詩人。

  其實,真正地讓我知曉端午節,還是透過家父家母過節之前那番忙碌。包粽子煮粽子那一定是少不了的大事,另一件從記憶裡揮之不去,抹之不掉的事是在自家門口的上角掛一束用紅布條捆好的艾蒿,這一習俗潛移默化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這些年來我也一直效仿這一傳統的習俗,每逢端午節到來,也在家門的上端掛一小捆艾蒿。當時我並不知道它的用意所在,成年後我慢慢地懂得這一習俗曾讓多少代人把美好的企盼寄予在這捆小小的艾蒿上。

  為此,從我懂事的那天起,端午節就是一個極富神秘色彩的節日。我清楚的記得,粽子是個奇怪的三角型食物。用一種特殊的葉子,包上一種特殊的米,做成一種特殊的食品。那時,我不知道這粽子是如何加工出來的,更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樣神話般的傳說。粽子、艾蒿、五彩線、雞蛋等很長一段時間讓我難以梳理出A、B、C┄┄。

  當我用心地回憶第一次看見母親包粽子的全過程時,更激起我對母親的敬仰和思念。當我聞著那撲鼻而來的清香味時,看著那墨綠色的粽子,吃著那口感極好的糯米粽子,母親那忙前忙後的情景至今在我腦海裡時影時現,難以抹去……。

  在平日的生活中,家父可以說是典型的男子漢大丈夫,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習性,讓我更加敬重母親日日月月、年年歲歲所付出的一切。但是,有一點我清楚地記得,凡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家父總是想盡各種辦法滿足我們的物質需求。這不端午節一到先由父親將糯米、粽葉等物品購入家中。然後,是母親全權操持,淘米、浸泡,接著是一片一片地洗淨那翠綠色的粽葉,再一摞一摞地碼好,放入水中,待一切備好後,便一個人坐在米盆前,不厭其煩地一個一個地包著那盛滿情感的糯米粽子,也不知什麼時辰,我實在無法抵禦磕睡蟲的襲擊,在挲挲地細語中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清晨,我驚奇地發現,手脖上、腳腕上便繫上了一條條多彩的.線,桌子上也擺好了已經剝好地粽子和一碟白沙糖,還有按人頭分得二個粉紅色的雞蛋。我十分貪婪地吃著粽子,小心翼翼地揣好雞蛋,心滿意足地背上書包,興高采烈地走進了校園。

  真是一場遊戲一場夢,頂雞蛋的遊戲戰在男女同學間展開了,大家爭先恐後地展示著個人所能,頂破了大頭再頂小頭,頂破了小頭再到嘴裡頭。最終,我的那枚粉紅色雞蛋成了勝利的王者。

  於是,在我童年的追憶裡,最期盼過的節日一是盼著春節,能過足放鞭炮的癮,穿上喜歡的新衣裳,吃上幾天白米麵的年飯;二是盼著過端午節,既能展示強者風範,又能吃到雞蛋和品味母親親手包的粽子。

  如今,母親離我們而去十年了。每當端午節到來時,我總有一種酸楚之情難以言表。和大家一樣沒有兒時吃粽子的那份熱切感受,象徵性的吃個粽子或吃個雞蛋也算是把節過了。總感覺那粽子含得情不濃,意不深。

  當我靜下心來,反覆追尋著母親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一生的勤勞、一生的無悔、一生的奉獻。那滿頭的銀絲,那滿臉的皺紋,那佝僂的身軀,不就是母親一生的寫照嗎?

  如今,一切都變了,沒有呼啦的火焰吹起,沒有彌騰的熱氣升起,沒有清香的粽味飄起,再無法見到母親那熟悉的忙忙碌碌地身影;更無法吃到母親親手包的粽子。然而,母親那無私的關愛和慈祥的面孔每每想起,總讓我念情湧動,酸楚不禁。

  如今,每每見到商店裡那各種各樣的粽子,兩角的、三角的、四角的、扁的、長的;夾肉的、包蛋的、裹什錦的;南來的、北往的,真是應有盡有,滿目精品。但它只能勾起我對母親的思念和寄託,卻永遠找不回盛滿母親情懷的粽子,也永遠吃不到母親為我剝好的粽子,更感受不到端午節那種親和感,那份溫存感。

  多年來,凡是有傳統節日來臨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有母親相依時那種幸福感覺,有母親關心時那種溫馨體味,有母親呵護時那種安逸快慰。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也恰好是母親離我而去整整十幾個年頭了。僅藉此文,在緬懷自己的母親同時,也追憶那些為所有兒女操勞一生的——偉大母親。

  端午節抒情散文篇二: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於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