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習慣600字優秀作文
篇一:我的好習慣
好習慣影響人的一生。如果一個人沒有好習慣,那麼註定會被社會淘汰,如果壞習慣佔據你的全身,你就會變得頹廢不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也不例外。例如:我不愛勞動,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等。但是我也有幾個好習慣,讓同學們欽佩。
我喜歡看書,書是知識的寶庫,是心靈的救贖,是提高人素質的保障。每當我高興或煩悶的時候都會找到書來訴說或者傾聽,為此媽媽給我買了許多書,有《十萬個為什麼》、《中國百科全書》、《湯姆叔的小屋》四大名著等。一有空我就如飢似渴的讀起來,這已經成了我的習慣。
記得週日的一天早晨,我又像往常一樣坐在書桌前讀起了我喜歡的科技讀物,我陷入了書給我提供的遐想中。我彷彿和那些大科學家們一起乘著光速的宇宙飛船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勘察了行星,在那裡播下了生命的種子,運送了一部分人去那裡居住,減輕了地球的負擔。我也成為了一名為社會造福的科學家……就在我盡情陶醉的時候,一雙手把我從夢幻中拉了回來。啊!我這是在哪呀!這不是木星嗎?我驚奇的問。媽媽說:“兒子你怎麼了?這是咱家呀!”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幻覺呀?媽媽又說:“你真是個書蟲,快去吃飯吧?”
因為我多年來養成了看課外書的好習慣,所以我的課外知識也就特別豐富,課堂上我總能回答出與眾不同的問題,記得在一次語文課上老師問我們誰知道“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時,全班只有我把手高高舉起,侃侃而談。書給了我自信和力量,也是書讓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上學年度我們全縣統考中,我以學年榜第一的好成績為學校爭光。
我要一如既往的多讀書,讀好書,為我今後的`學習打好基礎,改掉身上的不良習慣,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篇二:我的好習慣
習慣能改變人的一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總是有許多習慣,惡習,使人變得敗壞,而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能使人在學習中受益匪淺,在生活中熟能生巧,那麼,如何養成一個好習慣呢?
時間是習慣之父,行動是習慣之母。養成習慣需要時間,需要精力,更需要行動。我只是一個小學生,所以習慣很難養成。但是我還是有一些習慣的,而我最好的習慣就是寫數學作業的時候經常不會準備草稿紙。
寫數學作業的時候,經常遇到一個老對手,這個對手就是計算題。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數學老師經常給我們留10——20道數學計算題,比如什麼豎式計算,脫式計算,算錯一道,罰抄題十遍!我那時很細心,所以很少出錯,那是因為我有一臺“計算器”!那就是我的大腦!有的同學在家用計算器檢驗,但是它也有出錯的時候——比如按錯鍵,把加號按成減號,計算器才不會提醒你:“主人,按錯了!”所以,有一部分同學會出錯。
拿草稿紙算,易錯;拿計算器算,易錯!那麼,我的頭腦可不會出錯!“九九表”是爺爺告訴我的,在學前班時代,我就被數學吸引住了,“九九表”早已倒背如流。我的爺爺是一個計算能手,算盤打得十分熟,而我的爸爸是一個會計,他的計算能力和爺爺比起來,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習了珠心算,這提高了我的心算能力,這為我不用草稿紙也能算準打下了基礎。進入了三四年級,科目變成了四科,而我的心算能力從頭腦中的“草式”變成了多位數相加減,我為什麼會算準呢?這是因為我有一種“拓展訓練”。即自己先心算某一個式子,再筆算,看心算的結果是否與筆算的結果相同,如果不相同的話,我一定會捫心自問:“哪兒出錯了?是心算錯了,還是筆算錯了?”我都會把自己在計算的時候容易吃錯的地方記下來,這樣,我不用草稿紙也能算準了。
正是因為有了計算的優勢,我的數學成績幾乎一直是滿分。我長大後,一定會向更難的計算題挑戰,比如方程、分數乘法、分數除法、負數加減法……總之,養成好習慣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
篇三:我的好習慣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或多個好習慣,而這些好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去慢慢養成的。要想養成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個準確的目標、方向。我也和其他同學一樣,也要養成一些好習慣。我的目標有三個,分別是:1。早睡早起,不拖拉,不黏糊。2。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課前主動預習,課後認真複習;在做題時不馬虎,不粗心大意。3。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團結同學。這些就是我制定的目標。想知道我是怎樣完成的嗎?又是怎樣克服這些困難的嗎?那就快往下看吧!
第一條:早睡早起,不拖拉,不黏糊。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完成起來還是有點困難的。定這個目標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人們常說的“早睡早起身體好”,而我以前總是晚睡晚起,早晨總是那麼急還沒睡醒,上學總是要遲到。二是我做事拖拉,還很馬虎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現在我對付晚睡晚起這個毛病,實施了“定鬧鐘”這個方案,每天6點35分響鈴,響鈴之後,我就以最快的速度穿衣服、是刷牙洗臉、吃飯,這樣每天都會在7點30左右踏上去學校的路。第二條: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課前主動預習,課後認真複習;在做題時不馬虎,不粗心大意。我呢,在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在爸爸媽媽的培養下養成了課前主動預習,課後認真複習的好習慣,。做題的時候要不就是看錯數字了,要不就是算式對了,答案算錯了,有的時候甚至答案對了,寫答的時候數抄錯了……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是要靠自覺我對付做作業時馬虎這個毛病,實施了“百檢千驗”這個方案,意思就是做完作業檢查很多遍,驗算很多遍。第三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團結同學。這一條是每個好孩子都應該做的,我把他盯上就是為了隨時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好孩子!
經過28天的努力,我從原來的拖拉黏糊,變得利索;從原來的粗心大意,變得細心認真;從原來的不愛獨立思考,變得愛動腦筋;從原來的晚睡晚起,早睡早起……我也有很多感想:只要我們想著一定可以的,就一定可以成功!只要肯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只要把信心化為動力,就一定可以成功!你有哪些要養成的好習慣,快把它寫下來,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