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博物館參觀記作文
早就聽說鄭州博物館聞名遐邇,來鄭居住已6年,還沒有光顧過。7月4日上午,夏風習習,陽光明媚,我趁到中原區辦事有點兒閒暇時間,於近中午時分,懷著崇敬的心情,順路來到嵩山南路168號鄭州博物館,花費兩個多小時,比較詳細地進行了免費參觀,一飽眼福。
鄭州博物館創建於1957年,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達5萬餘件2008年被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展示鄭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重要視窗。該館建築面積14200平方米,其中主展館面積8337平方米,其建築外觀融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於一體,寓意“天圓地方,鼎立中原”。多年來,該館秉持“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科學管理,務實創新”的館訓,在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驕人成績,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等榮譽。
鄭州展覽館共有三個展廳,每層一個,建築式樣高大美觀,宏偉氣派,既有三層電梯直達,也有分層旋轉步梯任由參觀者選擇,我是沿步梯由低而高逐層參觀的。
進入展館第一層,首先躍入觀眾眼簾的是正東門對應著寬大恢弘的大廳,身著職業裝而年輕漂亮的姑娘在南側服務檯站立,還有全付武裝的男女特警和男保安分別侍立在進門處和出口,牆壁上有一大片是榮譽榜,上面懸掛著“省級文明單位”“榮譽證書”等十幾塊金匾額。大廳北側為豎立的活動宣傳欄,欄內圖文並茂,既有鄭州博物館簡介,又有巨大的鎮館之寶——“司戊母鼎”等精品複製品印刷品陳列在那裡。環顧整個大廳,裝飾古樸典雅,窗明几淨,文化宣傳氣氛濃烈,未入展廳,已先聲奪人,初步捕捉到高階展覽館的高雅氣息,引導人們有先睹為快的緊迫感。
主展廳在一樓和二樓。從第一展廳開始的《古都鄭州》到第二、三展廳,所有藏品經過精心設計陳列,更多地向本地觀眾展示著鄭州的歷史與文明,基本陳列《古都鄭州》,以鄭州輝煌燦爛的夏、商、週三代青銅文明為主線,著重表現“鄭州商都和鄭州古都群”這一特有的標誌性歷史文化遺存,濃重地凸顯鄭州在中華民族的文明起源、國家誕生等領域所具有的鮮明特徵,集中展示鄭州地區在華夏文明起源和中國早期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成為展示鄭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視窗,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在第一展廳,我首先看到紅底白字的一段精美的前言文字:“鄭州,雄踞中原畿地,位於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地區,數千年來,我們的先民一直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奇蹟;文明的.種子最先在這裡萌芽、誕生,並不斷髮展壯大,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鄭州曾是中國最早的夏、商王朝,以及眾多諸侯立國建都之吉壤,華夏文明早期程序中的許多重要人物,都紛紛以這片熱土為舞臺而彪炳史冊。多年來,鄭州地區眾多早期古域及古文化遺址的不斷髮現,一次次震撼了世人,也由此揭開了鄭州千年古都的神秘面紗。”接著,“古都鄭州”四個隸體大字在灼灼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在下面的參觀中,我沿著“文明晨曦”“史前聚落”“創世王朝”等幾個展塊,粗略地瞭解到這裡最早的先民是怎樣一步步進化、一步步走向華夏文明的。那一片片史前骨、一塊塊打磨石、一隻只修復的白陶瓦罐,見證了“仰韶文化”“大河文化”“龍山文化”等由漫長的原始社會向夏王朝奴隸社會的進化,懂得了“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深刻道理。
在二樓第二展廳,我在大量的藏品面前證實鄭州是我國商朝古都毋庸置疑,其中,我很欣賞商都賦——“王者之都”:“塵封三千年,她見證著歷史的滄桑鉅變,一朝終醒,她揭示了早商文明和早商都城的真實存在,城牆巍巍,緘默無語,似在回味著昔日的輝煌,煌煌鉅製,寶鼎依在,赫然彰顯出遠逝的王者威嚴。成湯曾從這裡秉鉞西進,翦伐夏桀,譜寫了中國史冊上第一次驚心動魄的王朝交鋒,演繹著千古相傳令人敬仰的賢臣名相。享譽世界的殷商青銅文明在這裡開始起步,並從此走向輝煌,中國遠古文明的歷史,也因她而得以豐富。”公元前16世紀,中國歷史進入了第二個世襲王朝——商朝,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教訓,勤政愛民,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國家日漸強盛,最終成為東亞早期歷史版圖上疆域遼闊、方國臣服、“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的大王國。在此展廳,有“王權國威”“繁華商都”“商邑民生”“商都之謎”“商都探秘”“青銅絕唱”“故都春秋”“故國故城”7大展塊,詳細地瞭解了鄭州作為中國商代早期古都鼎盛和中晚期故都的演進過程,顯示了商朝對中國歷史的偉大貢獻,特別是青銅文化,為中國奴隸社會的發展進步起著不可磨滅的巨大歷史作用。在這裡,我看到:那一把把青銅製作的刀鏃戟箭,彷彿是商王率兵拓疆開土時使用過的利刃;那一枚枚青銅製作的銅鏡,彷彿是遠古先民穿衣梳妝打扮時使用過的日常用品;那一盞盞青銅製作的酒壺,彷彿是王公士大夫招待親友時使用過的器皿。
在這裡,我還看到二樓環形的走廊裡正在展覽鄭州古代科技文物圖片“天工追夢”。如“陶瓷發明”:陶瓷是火與土的藝術,也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造之一。從紅陶到灰陶、彩陶、黑陶、白陶、釉陶、唐三彩,由原始瓷器到青瓷、白瓷、青花、彩瓷,每一次進步無不伴隨著胎、釉、爐、彩等相應技術的提高與突破。鄭州古代陶瓷生產源遠流長,成就輝煌。上萬年前的新密李家溝遺址,已經發現了中國北方最早的陶器殘塊;豐富的彩陶珍品,是仰韶彩陶的典型代表;鄭州商代青釉瓷尊的發現,改寫了中國陶瓷史,把我國生產瓷器的時間提前到了3600年前;鄭州地區不僅是唐三彩的故鄉,也是中國青花瓷的發源地;白瓷、珍珠地刻花瓷、彩瓷等,早中國陶瓷史上均佔有非凡之地。除此,還有“爐火淬金”“測影觀星”“營造技藝”等圖文並茂的解說,看了後讓人大長見識,這裡不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