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衛生知識講座範例
篇一:
尊敬的老師們、可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1、小學生應養成哪些個人衛生習慣?
(1)早晚洗臉 (2)早晚刷牙 (3)飯前便後要洗手 (4)睡前洗腳 (5)勤洗頭 (6)勤洗澡 (7)勤剪指甲 (8)生吃瓜果要洗淨 (9)不喝生水 (10)不躺著看書
2、什麼情況下應洗手?
(1)飯前便後應洗手 (2)吃東西前應洗手 (3)勞動(幹活)後應洗手 (4)玩遊戲後應洗手
(5)觸控髒東西後應洗手 (6)觸控傳染病人的東西后應洗手 (7)到公共場所回來後應洗手 (8)拿碗筷前應洗手
3、為什麼要及時理髮和經常洗頭?
理髮和洗頭能夠清除頭髮和頭皮上的汙垢, 頭屑,病菌、預防頭癬,皮膚病,防止生頭蝨。
4、為什麼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病菌,蟲卵,可引起腸道傳染病(腸炎、痢疾,傷寒等)和腸道寄生蟲(蛔蟲病等)。
5、為什麼不能吃腐敗變質食物?
腐敗變質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吃後會發生食物中毒,腸炎,痢疾,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6、挑食和偏食有什麼害處?
挑食和偏食會造成營養素的缺乏,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和健康。
7、為什麼飯後不宜馬上進行劇烈活動?
剛吃過飯,胃裡充滿了食物。劇烈運動後影響胃腸正常 消化,可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時間久了還可引起 消化不良和胃病。
8、書寫,閱讀時,眼和書本的距離應是多少?
30—35釐米,或一尺左右。
9、 看書寫字時要注意什麼?
姿勢正確,光線適宜,眼與書本保持一尺左右距離,時 間不可過久,走路乘車時不看書。
10、做眼球保健操有什麼好處?
消除眼睛疲勞,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眼。
11、每天應該刷幾次牙?什麼時間刷?
每天應該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
12.怎樣保護牙齒?
(1)吃東西后漱口 (2)早晚刷牙 (3)不咬過硬東西 (4)不吃過冷過熱的東西 (5)睡前不吃東西 (6)患牙病及時治療
13、為什麼刷牙時要每人一把牙刷?
防止互相傳染疾病
14、為什麼不能咬筆頭和手指?
(1) 筆頭,手指不乾淨(有細菌,蟲卵,塵土等),可引起疾病
(2)影響牙齒和手指發育
15、隨地吐痰有什麼害處?
隨地吐痰是一種不文明行為:痰液中含有病菌,隨地吐痰會汙染環境,傳播疾病。
15“四害”指的是什麼?
蒼蠅 老鼠 蚊子 蟑螂
16蠅,蚊子能傳播什麼病?
蒼蠅傳播:腸炎、痢疾、傷寒、甲型肝炎等。
蚊子傳播:乙腦,瘧疾。
17、為什麼不能隨地大小便?
(1)汙染環境 (2)傳播疾病 (3)不文明
18、學生每天應至少保持多長時間的睡眠?(10小時)
19、怎樣預防感冒?
(1)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2)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3)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4)不去病家串門
(5)感冒流行時不去公共場所
20、怎樣保持教室的清潔衛生?
(1)每天掃地,掃地前先灑水 (2)常擦桌椅和門窗 (3)不亂扔紙屑果皮
(4)不隨地吐痰 (5)桌椅擺放整齊 (6)注意通風換氣
21、維護公共衛生應做到哪些?
(1)清掃室內外環境 (2)不隨吐痰 (3)不亂丟紙屑果皮
(4)不隨地大小便 (5)不在牆壁桌椅上亂畫
個人衛生行為10條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每天早晚刷牙;
3、定期理髮;衛生知識講座的作文500字以上。
4、服裝整潔;
5、勤曬被褥;
6、講衛生,講公德;
7、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8、要注意讀寫衛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9、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不用髒手揉眼睛。
10、做好“三帶”、“四害”、“ 五勤”、“六不”工作。“三帶”:帶手帕、帶口杯、帶手紙。“四害”:蒼蠅 老鼠 蚊子 蟑螂。“五勤”:指勤洗頭、勤剪指甲、勤理髮、勤洗澡、勤換衣服。“六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吸菸、不用公開毛巾茶杯、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
希望同學們講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篇二:
同學們,今天的衛生知識講座講的是關於流行性感冒也就是流感的預防。也許你們會問,流感就是我們所說的感冒吧,其實,流感跟感冒不是一回事。感冒一般是由普通的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發病不太急,病情較輕,好得較快;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隨著噴嚏、咳嗽、說話咳出的飛沫而傳播。起病很急,起先怕冷,繼而發熱,體溫迅速升高至39—40℃,甚至更高。同時流感還伴有明顯的頭痛,全身痠痛,軟弱無力等症狀。病情比較重,還會反覆感染,嚴重的還會併發病毒性心肌炎,所以我們必須加強預防。
冬春季節是學校傳染病多發季節,學校是人群密集的場所,學生是傳染病易感人群.為了保證學生身心健康,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結合我校實際,特做如下決定,請同學們遵照執行:
一、加強晨檢及時就醫
加強晨檢工作,保證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如發現學生出現發熱等流感樣症狀,班主任、衛生委員要做好登記和上報工作,並動員學生及時就診,暫停上課,重者進行隔離治療,直到病癒。
二、開窗通風
注意教室、宿舍等公共場所的通風換氣,每天通風不少於2小時,保持空氣新鮮、清潔;下課後,學生應到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三、勤洗手衛生知識講座的作文500字以上。
學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勤洗手。研究結果表明,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個小時。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時會將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與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場所接觸了患者觸控過的物品,手上就會帶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關鍵。
四、勞逸結合
注意勞逸結合,每天保證至少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以增加抗病能力。經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時體內會產生一種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質。因此感冒病人保證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五、少去公共場所。
在流感流行期間,應少到公共場所。儘量減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減少感染機率。與流感病人接觸時,最好戴口罩。
六、注意生活細節
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合理均衡飲食提高人體免疫力。在夏、秋季節要注意防寒保暖,儘量減少發生流感的誘因。冬季儘管出汗較少,也要多飲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飲食會降低人體免疫力,飲食過鹹,會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內的溶菌酶減少,並降低干擾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進入呼吸道黏膜而誘發感冒,故提倡清淡飲食。勤換牙刷,人們每天都要使用牙刷,如果上面帶有病毒,則容易反覆感染;另外,牙刷常處於潮溼狀態,病原體易滋生繁殖,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注意腳部保暖,腳對溫度比較敏感,如果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擾;同時提倡冷水洗臉。
七、加強體質鍛鍊,增強抗病能力。
學生長時間坐在教室裡,要增加室外的.體育運動,改善學習的緊張情緒,增強體質,增強抗病能力。
八、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對發病學生所在的班級和宿舍進行隨時/終末消毒,流行期間要對教室、宿舍進行空氣消毒(過氧乙酸、乳酸、紫外線、食醋等),食醋燻蒸法對預防流感有良好效果,食醋用量5-10毫升/立方米,加水稀釋一倍,置火爐上溫火加熱到食醋蒸乾,每日1次,連用3天,可有效控制流感病毒的傳播。教室、宿舍地面每天堅持採用溼式打掃,疾病流行期間堅持對地面進行消毒。
九、藥物預防
金剛烷胺類藥物目前公認對甲型流感有預防效果,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病毒進入上呼吸道上皮細胞,但由於這些抗病毒藥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不易推廣應用。亦可用中藥貫眾、板藍根、藿香、生甘草各9g煎服,每日一劑,連用三日。
篇三:
食物中毒是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這是一類經常發生的疾病,會對人體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損害。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生長髮育階段,因此,預防食物中毒,保證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種類。食物中毒主要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細菌性食物中毒多見。另外,菜豆中毒、豆漿中毒和因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的中毒也時有發生。 那麼怎樣預防食物中毒呢?
針對兒童青少年的特點,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會把致病菌從人體帶到食物上去。比如說,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汙染了的食物就會進入消化道,就會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
2、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檢視其感官性狀,是否有腐敗變質。尤其是對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綠綠的外表誘人,要檢視其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有廠名、廠址等標識。不能買過期食品和沒有廠名廠址的產品。否則,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無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潔。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乾淨;需加熱的食物要加熱徹底。如菜豆和豆漿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徹底加熱會引起中毒。
4、儘量不吃剩飯菜。如需食用,應徹底加熱。剩飯菜,剩的甜點心、牛奶等都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不徹底加熱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黴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6、警惕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中毒。裝有消毒劑、殺蟲劑或鼠藥的容器用後一定要妥善處理,防止用來喝水或誤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
8、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潔淨的水。
9、提倡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細菌的侵襲。
只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認真學習食品衛生知識,掌握一些預防方法,提高自我衛生意識,就能最大限度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度,預防食物中毒,保證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