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練習題及答案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1.下列句中加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乃中《經首》之會中:合乎B.庖丁釋刀對曰釋:放下
C.為之躊躇滿志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D.進乎技矣進:進步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
A.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以故漢追及之B.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合於《桑林》之舞
C.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始臣之解牛之時D.庖丁為文惠君解牛願為諸君快戰
3.選出與例句句式一樣的句子(2分)( )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A.苛政猛於虎也。B.東坡先生所謂“舟人指點岸如赬”者也。
C.誰得而族滅也。D.是何楚人之多也。
答案:
1.D
2.D
3.B答案解析:1.
試題分析:D項:進:超越。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點評:對於實詞的理解,要注意聯絡原文相關內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順文章大意的時候就將這道實詞題解決。每次遇到帶點的實詞,就將選項中的實詞的含義代入,看是否通順,這樣以來,文章看完了,實詞題也就解決了。
2.
試題分析:A項:介詞,用/連詞,因為;B項:介詞,在/介詞,用來引出物件;C項:結構助詞,的/助詞,用於主謂之間;D項:介詞,為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點評:做這種題型的前提是知道考查的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然後再根據具體語境去判斷。所以這個題和文言文詞語的積累也密切相關。然後還要注意題乾的要求是考查意義還是意義和用法。
3.
試題分析:例句和B項均為判斷句;A項:介詞結構後置;C項:被動句;D項:定語後置。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點評:高考中不會設題直接考查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現象,而是在翻譯句子或理解詞語題中涉及文言句式。無論怎樣考,都是著眼於理解和運用,即考查根據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理解和辨別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