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與民謠相伴,有詩和遠方雜文隨筆

與民謠相伴,有詩和遠方雜文隨筆

與民謠相伴,有詩和遠方雜文隨筆

雲南:

  自在,在午後春筍的下午,天空格外湛藍,沒有一絲雲彩,很藍很藍噢。

  自在,聽著民謠 ,在雲南,泡著素茶,淡淡茶香隨風飄散,開啟落地窗春風和緒的吹來,多麼愜意噢。

  民謠,去年聽趙雷的《成都》,還知道有這麼一種曲風的歌。隨手開啟旁的家庭影院音響,一人點上煙,把聲調到不大不小的時候那感覺出來了,不像其他型別歌,搖滾類,金屬之間的咚嗆聲,那樣激進,迸發。在這樣環境中聽那樣完全是有歃**

  聽到民謠後,心就感到慢慢地靜了,心隨著它去遠方,也就有了詩和遠方在精神上的一種表現。從另外一方面說:民謠當中也有一種孤獨,就如:我有故事,你有酒嗎?民謠也側面表現出來,如沒有故事的人,是聽不出當中的味道。民謠是屬於孤獨的人,為什麼說了,《畫》.《成都》.《理想》.《南方姑娘》,這些都是民謠裡的,都有書寫自己的`。在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來說就是頹廢表現,用前段流行語,也叫佛系吧。管他的佛系也好,頹廢也罷。這就是民謠的“江山自有人才出,獨領風騷數百年”? 。

  民謠多元化地看,不是除了黑就是白。民謠是屬於孤獨的,它不是大眾化的,也大眾不了。在浮躁的社會中聽一聽,靜一靜。也不是去聽佛教卍,大悲咒。它是獨有的,不是勵志,不是心靈雞湯會讓你滿鞋復活,當中有種淡淡的憂傷,莫名的孤獨。和《水手》的調有些重合,又不屬於。當忙完了一天的生活工作後,民謠的旋律響起,會好睡覺,也讓自己想起種種 還有在地鐵口,隧道,廣場處也會有唱民謠的,有很多駐唱歌手,有出名的了,也有正在打拼的。聽的有老人,小孩,有故事的比較多吧。旭日陽剛當初也在唱,但不是唱民謠火的,是屬另一種,這兒也不是說民謠多麼**?

  大家想在雲南偶遇,如有條件我更想的是在雲南聽民謠,更好地感受心中詩和遠方,在民宿。那邊的駐唱歌手會更多吧,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來去匆匆,更好感受詩和遠方都被打亂。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