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小學音樂賣報歌課件

小學音樂賣報歌課件

小學音樂賣報歌課件

  透過多媒體、小組合作學習和教師指導等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完成“知識與技能”目標的教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音樂賣報歌課件,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你。

  教學目標

  1. 透過學唱歌曲培養學生用輕快而有彈性的歌聲演唱《賣報歌》,幫助學生了解解放前報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熱愛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

  2. 瞭解相關的音樂小常識。

  教學重、難點

  1. 學唱歌曲,唱好歌曲。

  2. 讓學生理解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歷史意義,瞭解歌曲中父輩童年時代的生活。

  教材分析:

  《賣報歌》歌曲歡快活潑、唱起來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紀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三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這單元在本冊教材中是唯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內容。 歌曲為F宮調式,四二拍。開始即以跳躍的節奏,簡樸活潑的音調模擬報童的叫賣聲,生動地勾畫出天真可愛、奔跑叫賣的報童形象。歌曲的基調樂觀活潑,形象單純,結構短小,是四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由於採用了五聲宮調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於民族風格,唱起來朗朗上口,優美流暢。這首三段歌詞的分節歌在演唱時可做以下處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報童等派報時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後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達了報童內心的悽苦;第三段最後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現出報童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每當國旗升起時,我們都要唱響什麼歌?(國歌)

  你們知道這首雄壯、振奮人心的國歌是誰作曲的嗎?(聶耳)

  1. 學生齊唱國歌。(課件 播放《國歌》影片。) (設計意圖:用《國歌》歌曲演唱做課前匯入,一下子使全班同學思想更集中,課堂氣氛更濃烈起來,並在無形中再現了愛國主義的情景)

  2. 認識瞭解聶耳。

  (課件展示聶耳圖片,師講解資料,並配有字型。)

  3. 介紹《賣報歌》創作背景。

  師以講故事形式介紹《賣報歌》創作背景。

  (課件展示聶耳創作《賣報歌》的故事字型,配有背景音樂。)

  (設計意圖:講解了關於這首歌曲的作者聶耳的生平簡介,以及聶耳創作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讓孩子們對報童們的苦難生活有個更直觀的瞭解。)

  二、《賣報歌》歌曲學習

  1. 視唱旋律。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逐句視唱一下歌曲的旋律。

  在這一環節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採用唱名演唱或者帶母音哼唱的方法教學生視唱,但是同時要注意:速度放慢,邊唱邊劃拍子,以培養學生擊拍視唱的能力。

  2. 教唱歌詞。

  這一環節建議在學生演唱旋律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直接把歌詞加入旋律中進行演唱,嘗試直接演唱歌曲,如有問題可以單獨解決。

  單獨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指名演唱的方式幫助解決, 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以拍電報的形式進行。

  3. 隨音樂《賣報歌》伴奏完整演唱歌曲,適當加快速度,邊唱邊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意境與情感。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邊唱邊思考歌曲要表達的情感怎樣?

  教師總結:報童的童年生活是多麼艱難,“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出小報童的天真、生活的悲慘、嚮往光明的堅定情緒。而我們新時代少年兒童的生活充滿了陽光,是多麼幸福,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 小組嘗試進行歌表演,音樂情景劇的表演。

  角色劃分:報童,可以是幾個。買報的老闆、有錢人等,營造街頭繁忙的景象。

  要求:教師彈奏旋律作為背景,報童奔跑賣報,有錢人不屑一顧的樣子。一報童突然摔倒,引發人們的深思和同情,全體慢速演唱歌曲。然後,全體團結一致,奮力拼搏,快速演唱歌曲。(《賣報歌》表演唱)

  三、鞏固和發展

  聶耳生平的其他內容。

  聶耳:在中國現代音樂史上享有顯赫聲譽的聶耳,是位傳奇般的人物。 聶耳原名聶守信,是雲南玉溪人。他雖然出生於一個清寒的醫家,卻自幼愛好音樂,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演奏多種民族樂器,被人視為“神童”“天才少年”。

  1. 聆聽《金蛇狂舞》,感受聶耳作品。

  2. 佈置學生蒐集有關美好童年的音樂作品,準備下一節課進行交流。

  四、課堂小結

  在學習《賣報歌》的時候,大家應該感受到了小報童酸澀的童年有多麼悲慘吧。舊社會的小朋友飢寒交迫,沒有錢上學。相比之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麼美好。大家帶著這種感情,課後好好複習《賣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