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圖教學課件
畫圖教學課件1
【教學目標】
·學會啟動“畫圖”軟體
·熟悉“畫圖”視窗的組成
·能夠畫簡單的畫
·掌握儲存檔案的基本操作
【教學內容】
·“畫圖”視窗的組成
·工具箱上的“直線”、“矩形”、“圓角矩形”、“橢圓”、“鉛筆”、“橡皮”、“用顏色填充”工具的應用
·顏料盒顏色的選取和應用
·儲存圖畫
【教學重難點】
重點:工具箱中工具的認識和顏料盒顏色的選取
難點:工具箱中工具的選擇和使用
【教學準備】
準備一張待填色的圖片檔案,並將該待填色的bmp檔案複製到學生機。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是學生已掌握了計算機基本操作方法,如認識視窗組成、鍵盤、指法等操作的基礎上而設立的高層次的但學生感興趣的學習任務。教材按“啟動‘畫圖’”→“認識‘畫圖’視窗”→“應用工具箱畫圖”→“儲存圖畫”→“修改圖畫”→“關閉‘畫圖’”的順序組織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且過程中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學習工具箱上重要工具的應用技巧,有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
本課教學內容較多,學生之間有差距,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的不同,會對教學效果有影響,建議以小任務驅動為主,並考慮適當的同桌互幫教學。
【教學方法和手段】
綜合運用自主探究發現和實踐練習的方法,讓學生熟悉“畫圖”的視窗和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時多鼓勵學生創作,激發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上一單元,我們認識了計算機,也掌握了使用計算機時必須掌握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比如滑鼠和鍵盤操作;我們還知道了利用計算機可以輔助我們學習,可以聽音樂看電影。接下來的單元,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計算機“畫畫”。
(出示一些學生的畫圖作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新授:啟動“畫圖”軟體
師:“畫圖”軟體在“程式”的“附件”裡面,同學們能不能自己開啟畫圖軟體呢?比一比,誰的動作最快。
(請一名學生上臺演示:開始——程式——附件——畫圖)
三、認識“畫圖”視窗
師(出示“我的電腦”視窗的結構示意圖):與“我的電腦”視窗比較,“畫圖”軟體視窗有哪些組成部分?
(引導學生認識“畫圖”視窗的標題欄、選單欄、工具箱、型別框、工作區、顏料盒、狀態列)
(1)畫圖區
師:把視窗最大化,我們會發現,視窗中有一大塊空白區域,這就是用來畫畫的地方,我們把它叫做“工作區”。請同學們把滑鼠指標移到工作區的白色畫布上,看看指標有什麼變化?把指標移到畫布右下角的小黑點上,指標又有什麼變化?如果指標移動到畫布右側中間的小黑點呢?指標發生變化的時候,拖動滑鼠,看看會發生什麼?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讓舉手的學生回答,並總結三個控制畫布大小的控制點的操作技巧)
(2)工具箱
師:畫畫需要很多工具,在畫布的左邊有一個工具箱,裡面有16種繪圖工具。大家把滑鼠移動到其中任何一個工具的按鈕上,並且稍加停留,你會發現什麼?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提醒學生同時注意觀察狀態列上的變化。)
(教師讓舉手的學生依次指明工具名稱;然後出示一張工具箱圖片,隨機挑選工具,以“開火車”方式讓學生指出工具的名字。)
師:認識了這些工具後,就可以利用這些工具來畫簡單的圖畫了。
(教師演示“直線工具”的應用:單擊工具箱中的“直線”工具按鈕,“直線”工具按鈕立即凹下去,這表示已經選定了“直線”工具;在工具箱下面選擇合適的粗細型別;然後將滑鼠指標移動到畫布合適位置,拖動滑鼠就可以畫出一條直線了。)
師:現在請相鄰的同學一組,共同發現工具箱裡其他工具的用法。
(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各種工具的功能和用法;重點是“直線”、“矩形”、“橢圓”、“橡皮”、“圓角矩形”、“鉛筆”工具;不要求學生掌握全部工具的用法。)
(3)認識顏料盒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知道了,怎麼用各種畫圖工具來畫畫。只是我們的畫還沒有填上顏色。沒有顏色的畫就像老師的這副圖畫一樣,總覺得不那麼生動。
(教師出示待填色的圖片)
師:怎麼給圖片填上顏色呢?
(教師演示填色的操作方法:選擇“用顏色填充”工具→設定顏色→滑鼠單擊要填充顏色的部位;選擇其他工具→設定顏色→滑鼠畫圖;顏色設定的操作方法:滑鼠單擊選擇前景色,滑鼠右擊選擇背景色。)
師:現在請同學們施展你們的創作本領,給自己剛剛畫的畫填上顏色。
(教師巡視指導,並展示優秀作品)
四、儲存、開啟檔案
師:畫好一幅圖畫後,應該把它儲存起來,便於以後欣賞或修改。怎麼儲存呢?請同學們自己看教材72頁的操作步驟動手做一做。記住,要注意按步驟操作,否則畫好的畫容易被計算機忘記哦!
(學生自主練習)
師:請儲存好圖畫的同學說說看,你給自己的畫圖檔案起了個什麼名字?
(教師指定學生回答,並提醒學生注意:檔案的名字應該有意義,方便查詢和管理。)
師:同學們已經給自己的畫填上了顏色,而且都填得很好,那麼請大家幫幫老師,把老師的`這副畫也填上漂亮的顏色吧。
(教師演示如何開啟待填色的圖片檔案)
(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展示優秀作品,並要求學生儲存填好顏色的圖畫。)
五、退出“畫圖”程式
師:如果我不想畫畫了,那怎樣來退出這個“畫圖”程式呢?
(教師演示:單擊“檔案(F)”選單,出現下拉選單後,找到“退出(X)”命令,單擊它。)
師(總結):今天我們初步認識了“畫圖”軟體,認識了裡面的“工具箱”、“顏料盒”,學會了怎樣進入與正常退出“畫圖”視窗,以後我們再來進一步學習“畫圖”軟體裡的更多功能。
畫圖教學課件2
[教學目的與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啟動與退出“畫圖”程式的方法。
(2)瞭解“畫圖”視窗的組成,並初步認識工具箱中各種工具。
(3)學制“鉛筆”、“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
(4)掌握儲存檔案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在欣賞畫圖作品和學習“鉛筆”、“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畫圖作品的欣賞和對“畫圖程式的操作,進一步培養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和熱情。
4.行為與創新
學習儲存作品的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檔案儲存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啟動和退出畫圖程式的方法。
“畫圖”視窗特有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遷移匯入。
1.(教師機以學生繪畫作品設定為背景)同學們,覺得老師的桌面背景怎麼樣?為什麼?老師告訴大家,這幅圖躲藏在“E:學生”這個資料夾中。我們剛學過設定桌面背景,你能設定這個圖片為桌面背景嗎?
2.剛才同學們在設定圖片的時候看到在“E:學生”這個資料夾中看到很多好看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覺得這些圖怎麼樣?
這些圖不是用畫筆畫出來的,不是畫在紙上的,而是直接在計算機上用“畫圖”這個程式畫出來的,神奇吧,沒有紙筆照樣能畫出美麗的圖畫。想不想認識“畫圖”這個朋友?如果你和他成為好朋友,畫出的畫可能比這些還要漂亮。
二、新授
1. 啟動程式
聽到過這個朋友的名字過嗎?畫圖,在什麼地方見過?他躲起來了,找一找,能把他找出來嗎?學生演示。
如學生找不出來,教師演示開啟“畫圖”程式。讓這個朋友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學生操作開啟程式。我們每一次都要經過這麼多步驟才能找到畫圖朋友,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方法。——學習建立快捷方式。
2.認識畫圖視窗
這個朋友已經來到我們中間了,想不想和他交朋友?先跟他打個招呼:畫圖,你好!見到他,有沒有覺得眼熟?長得和誰有點像?哪兒長得像?哪兒不像?
像:標題欄、選單欄、狀態列
不像:工具箱——相當於文具盒,裝著畫畫的各種筆、工具等。
畫圖區——畫畫的紙
顏料盒——畫畫的顏料
畫圖告訴我們,工具箱中的各種工具是它最重要,最寶貝的東西,那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好不好。逐一讓學生讀一讀。至於這些工具有什麼作用,我們以後會慢慢了解。
現在好朋友畫圖想考考大家有沒有認識他的寶貝工具。你看,點選選單欄檔案——單擊開啟——找到連線這個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畫圖給我們出了一個什麼題目,我們要把左邊的工具和右邊的名稱用線連線起來。想想,用工具欄中的什麼工具能做到?大家試一試。
3.畫數字
有的同學好像有點迫不急待了,那我們趕緊畫起來好不好。
不過這張畫上已經有很多東西了,要畫字可沒有地方了,怎麼辦呢?
新建、橡皮擦、清除、改變畫紙的大小
(出示已畫好的數字)今天,我們先來嘗試一下畫字,我們看工具欄中有很多的工具,用什麼工具能把這些字畫出來呢?鉛筆或刷子,注意顏料盒。
學生嘗試,指名演示。學生再操作完成十個漢字。
展示一個學生所畫的字,他畫錯了,如果畫在紙上可以用橡皮擦掉,現在怎麼辦呢?
可以用橡皮擦工具擦。
計算機可聰明瞭,他記錄了你的每一步操作,做錯了,可以退回一步。
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嘗試用另一種工具畫出阿拉伯數字。關注刷子的狀態。
紙張太小了,怎麼辦?自己試一下
拖動畫布邊緣的小方塊
選單欄“屬性”命令
“放大鏡”?
(工具箱的顯示和隱藏。)
4.創作
如何你想讓你的第一幅畫變得漂亮一點,你想再新增點什麼?
5.儲存作品
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用鉛筆工具進行畫畫了,這是我們創作的第一幅圖,一定要把它儲存下來,到這一學期結束的時候,回過頭來回味一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何儲存呢?
有學生會的學生演示,否則教師演示
學生操作儲存。
6.退出程式
作品完成了,我們也要和畫圖這個朋友再見了,如何關閉“畫圖”程式?
學生退出。
三、課堂總結
有的同學還意猶未盡,不想和“畫圖”程式分別,沒關係,下節課,我們還要請他到課堂上來去同學們交朋友。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這個朋友有了哪些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