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整理人生斷舍離美文

整理人生斷舍離美文

整理人生斷舍離美文

  “斷舍離”的概念,早在十年前就被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最近傳入中國。一言以蔽之,斷舍離,就是透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最終實現對自己的深入瞭解,讓生活過得更舒適。

  其實,斷舍離是在示範一種做減法的生活方式與人生態度。

  捨棄是讓人猶豫迷茫的過程。斷舍離在工作生活中不僅僅是收納整理的方法論,更是一種人生價值觀:關鍵在於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什麼是自己真正最需要的,除此以外,均可捨棄。放下執著,放下執念,但是放下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

  很多人都可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書房裡,一兩年前的雜誌堆在那裡,儘管佈滿灰塵,還是捨不得扔,總覺得用得上;衣櫃裡,若干年前的衣服擺在那裡,你看都不看、穿也不穿,就是不捨得丟掉。郵箱裡,郵件有上千封;手機裡,簡訊有上百條。你並不覺得它們有多珍貴,你只是懶得動手刪除……

  捨棄還是保留,有時會一直在我們的心裡盤旋著,選擇捨去,在心底裡面摘掉的不僅僅是一個物件那麼簡單,好似一種習慣,一個一直習以為常的物件從此在生活中去掉點滴的痕跡,僅僅是適應這件事情,好似也需要些時間,於是寧可凌亂。其實,清空了生活,也便一同清空了生命中過多的繁雜,如若能在生命的歷程中對舍與得、或是斷與離有著明確和感官的'認識,也許問題也就沒有那麼多,煩惱也就沒有那麼紛雜,也讓生命的心情更厚重,也更簡單了!

  以前,我會保留很多東西捨不得丟棄,十幾年來,各種或主動或被動的斷舍離讓我也變得不那麼執著了。原來保留了很多“古董”,從小學就開始每天寫的日記,從中學開始的所有信件,所有刊登自己文章的報紙。後來,日記不小心當廢品賣了,心裡還是有點小鬱悶,但是想想,這些東西可能我到死都不會翻開來看。那些信件我裝在一個箱子裡,多少年都沒有開啟過,做記者多年積攢的發黃的報紙更是讓我在每次搬家的時候糾結很久。對物品的感覺是這樣,對生活也是這樣。人生在世,不管你有多少不捨,總有一天會離開。有的時候生命就像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你需要知道哪些東西是你必須要帶的,哪些東西是你要捨棄的。就像生活中也會出現很多急轉彎,換工作、辭職、遷居、搬家、結婚、離婚……生命中的斷舍離,也像是製造一個讓每個人都能重新迴歸原本人生態度的契機。

  斷舍離,也是對生活中的一些負能量敢於捨棄的勇氣。大仲馬說,人生就是煩惱組成的一串念珠。佛家的念珠有108顆,有時人生的煩惱遠比108要多得多,人們數一遍,還要數第二遍、第三遍,面對這些煩惱,更需要斷舍離的智慧。

  最近喜歡上了一個詞——自黑,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會被別人黑,但是與其被人黑,還不如自黑一下呢,毫不畏懼地對生活對自己調侃。我黑我自己比你黑得更厲害,我剖析自己更狠、更準,讓黑我們的人自愧不如,還有誰好意思、夠段數來黑我們呢?

  其實我知道最後一段有點跑題了,而且跑得有點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