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不完美人生才完美美文摘抄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季羨林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總是存在缺憾的道理。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不願意被觸碰的一面,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有時連我們自己都不想正視。於是,有人不惜代價、竭力偽裝使自己看起來完美,以致活得很累。其實,完美與不完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我們把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看成是一種缺憾,放大生活中痛苦的時候,人生彷彿一片黑暗;而當我們能夠接納那些不完美,把生活中那些不如人意看成人生重要組成部分的時候,我們的人生才叫完美。
提起中國著名哲學家、邏輯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金嶽霖,不得不提他終生未娶的事。
1914年,金嶽霖畢業於清華大學,後留學美國、英國,又遊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都曾留學美國,加上文化造詣頗深,在文化界交遊甚廣,因此幾乎每週都在家裡舉辦文化沙龍。由於金嶽霖孑然一生,所以他始終是沙龍的常客。他們三人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很深,一直以來都是比鄰而居。即使在戰爭年代,不在一地居住,金嶽霖也是每逢休假,都要到梁家去住上一段時間。
長期以來,金嶽霖對林徽因的人品、學識頗為讚賞,對她愛慕有加;林徽因亦對金嶽霖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有一次,林徽因非常苦惱地對丈夫梁思成說,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聽完,心裡非常不是滋味,但每次林徽因心中有解不開的心結時,他都會像長輩一樣對她悉心引導,這次也不例外。經過一夜的思考,梁思成比較了自己和金嶽霖兩個人,於是,他鄭重地對林徽因說:“我經過深思熟慮,覺得我各方面都不如金嶽霖優秀。你是自由的,你可以任意選擇所愛。如果你選擇金嶽霖,我同樣祝你們幸福。”
林徽因同樣將自己的想法和梁思成所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金嶽霖。金嶽霖聽完,說:“看來思成是真心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心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從那以後,三個人照常來往,從無芥蒂。有時,林徽因和梁思成吵架,還會讓冷靜、理智的金嶽霖當裁判。林徽因夫婦和金嶽霖至死都保持著這種純潔的往來和友誼,金嶽霖一生都沒有娶妻。
林徽因逝世時,金嶽霖說,自己的眼淚都沒停過。林徽因去世多年,一天金嶽霖鄭重其事地邀請一些至交到北京飯店赴宴,眾人大惑不解。開席前他宣佈說:“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頓使舉座感嘆唏噓。
晚年的金嶽霖跟林徽因夫婦的兒子梁從誡一家住在一起,梁家後人以尊父之禮相待金嶽霖,梁從誡都以“金爸”稱呼金嶽霖,一個大家庭溫馨和睦地相處著,猶如當年金嶽霖和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同住一起的日子。這樣的生活使金嶽霖的心境和情緒沒有陷入獨身老人的孤獨常態。
在金嶽霖的人生中,因為沒有娶到至愛林徽因實是一件憾事,但他接納了這種不完美,以平常心態與林徽因、梁思成相處,致使他們的交往從無芥蒂。如果金嶽霖最終娶到林徽因,不但破壞了與梁思成的友誼,而且他和林徽因的結合並非會有多麼美好,後人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尊崇他、欽佩他。況且以失去友情、失去道德而得來的愛情還會是完美的愛情嗎?金嶽霖不破壞他人婚姻的做法,不但維繫了三人純潔的友誼,而且使金嶽霖即使在未婚的情況下,能老有所依,也是人生的一種完美。
人從出生到死亡,要經歷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沒有找到喜歡的工作、難以遇到自己心儀的物件……這些都構成了我們眼中不完美的人生。我們怎樣對待這段不完美的人生呢?事實證明,抱怨、心灰意冷、麻木不仁都無濟於事,唯有從心底從容地接納,並努力使其趨近於心目中的完美才是出路。把不完美的人生當成人生的必修課程,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認真對待,努力地修滿它,更要學得紮實徹底,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1958年,謝坤山出生在臺灣省臺東縣,為知名的畫家。
小時候,謝坤山由於家境困難,念不起書,所以很早就輟學了。生活的貧困使他過早地成熟,他十分理解父母的艱辛和無奈。
16歲那年,謝坤山便到工地上打工,然而可怕的命運降臨到他頭上,由於誤撞高壓線,他從此失去了雙臂和一條腿;19歲那年,災難又一次降臨到他頭上,一場事故又使他失去一隻眼睛,面對此情景,他心愛的女友也離他而去……
面對身體的殘缺和人生的打擊,謝坤山沒有迴避,也沒有因此沉淪。為了不拖累可憐的父母,也不拖垮這個十分貧困的家庭,他選擇了四處去流浪,帶著一身殘缺上路,獨自一人,與命運展開博弈。
在流浪的日子裡,謝坤山一邊打工以餬口,一邊盡己所能幫助社會。後來,他漸漸地迷上了繪畫,他想透過繪畫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起初,謝坤山對繪畫知識一無所知。因為身上沒有足夠的錢供自己學習繪畫,他就去藝校旁聽;沒有手他就用牙齒咬住畫筆,用舌頭攪動,嘴角時常滲出鮮血;少條腿,他就“金雞獨立”作畫,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他對繪畫的執著與真誠,打動了一位名叫也真的漂亮女孩,也真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投入了謝坤山堅實的懷抱。
女孩的到來,使謝坤山生活中有了支點,從此他更加努力地進行繪畫創作,並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作品也多次在大賽上獲獎。如今的謝坤山不僅戰勝了人生的殘局,贏得了愛情,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還贏得了事業,成為很有名的畫家,同時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
身體的殘缺並沒有將謝坤山打倒,他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最終人生的缺憾成就了“完美”的人生。正如戴爾·卡耐基所說:“我們若已接受最壞的,就再沒有什麼損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是一份超然。用超然的心態看待一切,自然會收穫一份完美的人生。
在人生短暫的歲月裡,不完美的事情確實不少。有人會選擇接納不完美,奮力去拼搏,將不完美看成攀登高峰的階梯,最後終得完美人生。而有人或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或精神萎靡,一蹶不振;更有甚者選擇輕生,告別生命……這樣的心態即使四肢發達、身強體壯,又怎麼能叫完美呢?所以,在面對不完美時,我們唯一應做、能做而又必須做的就是:接納它,並且塑造一顆堅強有力、純潔不變的心,這樣我們將收穫一個完整、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