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找春天》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找春天》教學設計1
【設計特色】
創設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將“讀”的訓練貫穿於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透過看、聽、說、讀、做、寫等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春天的特點。
【課前準備】
1、音樂曲目《春天暢想曲》,各類春景的CAI課件。
2、畫一畫春天中的各種花兒、草兒、樹芽兒……並剪下來。
3、收集與春天有關的資料(圖片、照片、詩歌、散文……)
【教學過程】
一、直觀圖象引入,激發興趣
1、孩子們,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輕輕地向我們走來,你們看(教師播放CAI課件的部分內容)
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綻放的花朵,嫩綠的小草,還帶來了哪些美麗的景象呢?我們一塊兒到課文中去“找春天”吧。(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春天還在什麼地方呢?你們聽─—(教師配樂範讀。)
2、孩子們找到的春天多美啊!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注意把字音讀準。
3、指名讀自己最喜歡讀的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評一評。(3~4名學生讀,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正面評價。)
三、品讀課文,讀中悟文
1、春天來了!春天來了!你認為課文中的哪句話讓你知道春天真的來到了,找出來讀給同桌的小夥伴聽一聽。(指名讀。)
你知道“探出頭來”是什麼樣的嗎?能做給大家看一看嗎?那小草探出頭來是什麼樣的呢?(教師演示課件。)
多可愛的小草呀!誰再來讀一讀。(2~3名學生讀,教師注意提示疑問語氣,必要時可範讀。)
2、課文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找出來的四人小組內讀一讀,一人讀一句,比一比誰讀得棒。注意可以邊讀邊做做動作,加上自己的表情。
(實物投影4~7自然段。)
⑴教師選擇一小組來表演讀,生正面評價,提出建議。
⑵教師演示課件表演讀。
⑶仿照句式,練習說話:
(什麼)(怎麼樣),那是春天的(什麼)吧?
先說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一聽,再全班交流。
3、你還從哪些句子知道春天來了?把這些句子讀出來,把你的理由講出來。指名讀,說理由。
4、是啊,美麗的春天來啦!(教師播放課件,和學生一起小結過渡。)
師:百花開放了(生:我們看到了她);百鳥鳴不停(我們聽到了她);花兒開放,清香撲鼻(我們聞到了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我們觸到了她)。
齊: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在喜鵲、杜鵑嘴裡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四、拓展交流,強化感受
1、大自然中的春天美不勝收,音樂中的春天充滿幻想,孩子們朗讀中的春天猶在眼前。除了課文描繪的春天景色以外,老師課前請小朋友收集的有關春天的資料,都帶來了嗎?
2、請大家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向你的小夥伴介紹春天的美。(學生在四人小組長安排下有序地介紹。)
3、哪位小朋友上來向大家介紹?(實物投影相關的資料。)
4、評出“小小收集家”、“小小介紹家”。
五、合作分行,拓展思維
春天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景象,讓我們留住春無,讓春光打扮我們的教室吧!
《找春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教學準備:歌曲磁帶、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裡》。隨機板書:春天。
隨著樂曲,師生回顧積累的有關春天的詞句。
2、揭示課題:找春天。
師: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就與這幾個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2、在小組交流自學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檢查自學生字情況。
A、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裡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讀通句子,檢查生字讀音情況。相機指導書寫:探、躲
再讀句子,看看您有什麼發現。
三、朗讀課文,感悟積累
師:春天真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我們趕快與這幾個小朋友一起脫掉棉襖,衝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吧!
1、學生讀課文,結合圖,找一找春天在哪裡?
全班交流,讀通課文。
2、把您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再讀給同位聽。
3、指名讀喜歡的句子,相機指導朗讀,感悟積累
(1)“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讀讀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讀懂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讀句子,相機出示填空題: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B、師: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嗎?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讀四個句子,有什麼疑問,在小組裡提出來,討論討論。(感受語言的準確,想象的豐富。)
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口語訓練:
例:
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種形式的朗讀,積累背誦引讀、表演讀等
(3)第8自然段
我們繼續去找春天,她還會在哪裡呢?
朗讀第3句。“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裡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由這幾句話,老師想到一些古詩: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你們也能像老師一樣說幾句春天的詩出來嗎?
感受了詩情畫意,再來讀讀第8自然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多媒體畫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斕、百鳥爭鳴的美景,伴隨優美的輕音樂,學生自由根據畫面背誦有關段落。
五、走進校園,尋找春天
春天來了,讓我們到校園裡去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觸控春天的腳步吧。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裡的發現。
六、課外拓展,遷移運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關段落,讓學生閱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您不讓我,我不讓您,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裡,像眼睛,還眨呀眨的。
這是怎樣的一幅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觀察,就會發現美好的事物就在我們身邊。
《找春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羞”等9個生字,會寫“脫”等9個字。
2、抓住文中的三個比喻句和反問句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進一步體會情感,品味美感。
3、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發現的習慣。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悟讀文。
資訊資料:
教師:生字詞卡片;課文插圖或;音樂《春天在哪裡》。
學生:課前觀察春天裡事物的變化,蒐集有關春天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步瞭解課文。
1、談話匯入。輕輕地,輕輕地,春姑娘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讓我們用美麗的詞語去迎接她的到來吧!(學生說出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讓我們一起去找春天吧!(板書:找春天)
2、歌曲匯入。(播放《春天在哪裡》的歌曲。)
師:春天在哪裡呢?其實春姑娘已經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只有仔細觀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去尋找春天吧!
2、自讀
1、春姑娘來到了課堂,她就藏在我們的課文裡,請同學們仔細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感受春天的氣息。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
2、同學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了嗎?再讀一讀課文,看看細心的你還能在春天裡找到什麼?(學生在文中圈一圈,劃一劃)
3、你找到什麼?發現了什麼?學生暢談收穫。
3、識字
1、指名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2、教師出示生字詞,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展示)
看實物猜字——躲、符、鵲;畫圖認字——嫩
做動作猜字——羞、遮、掩、探、觸
謎語、順口溜猜字——一頭羊長得醜(羞);一朵花藏身後(朵)
4、同桌檢查讀句子(出示)
(1)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2)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解凍的小溪叮叮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二、重點段落朗讀感悟
1、快速讀文,思考:“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讀——範讀——感悟讀。
(重點抓住“脫掉”等表示動作的詞語感受孩子們急切激動的心情,讀好帶“!”的句子。)
2、輕聲讀第三自然段,用換詞和做動作理解“害羞”,並說說句子中哪些詞寫出了春天“害羞”的特點。
教師相機進行仿詞訓練: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寫字
指導寫“脫、凍、溪、棉、探、搖”六個字。
1、讓學生先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發現了什麼?(學生髮現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2、學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凍”不要寫成“凍”。
教師根據學生書寫實際,重點指導“溪”和“搖”。
3、學生練寫,力求把字寫規範、美觀。教師巡視,鼓勵寫得好的學生,獎勵小星星。
4、學生交流評價,互相打等級。
作業
1.讓父母當評委,練習朗讀課文。
2.向父母介紹今天學會了哪些字,有什麼發現。
【發揮家庭教育力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課時
複習
1、字詞:學生自願展示自己學會的詞語。
2、讀文:把爸爸媽媽認為讀得好的地方讀給夥伴聽。
朗讀
1、自由讀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們找到的春天是什麼樣的?
2、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句式訓練:
例: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訓練。
3、採用多種方式感悟讀文:引讀、競賽讀、表演讀等。
4、春天還會在哪裡呢?(出示)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教師和學生可以拓展自己蒐集的圖片和想到的一些詩句。
背誦
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象課文描繪的情境,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背誦(藉助板書背誦、看圖背誦、想象情境背誦。)
拓展(出示)
“我眼中的春天”擂臺賽: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任選其一。
讀春天: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讀出春天的美。
寫春天:寫出自己在春天裡的發現。
畫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畫出來。
唱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寫字
1、學寫“野、躲、解”三個字。引導學生髮現這三個字左右一樣寬。重點強調“身”字做偏旁時的變化。
2、學生仿寫,體會字型的美觀、規範。
伴教錦囊
閱讀線上:朱自清的《春》(節選)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