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課文《詠華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範文

課文《詠華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課文《詠華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3、學習本課14個生字,理解本課新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課文第2段詩文的體會領悟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趣,引入情境

  師: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跟老師寫課題(師生板書課題)

  上節課我們已經讀通讀熟了課文,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師:小朋友,華山可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呀!老師這裡正好有一首詩是介紹華山的,你們想念念嗎?

  出示:《登華山》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去看看嗎?我們這節課就跟著小寇準和先生一塊去登華山好嗎?

  (二)學習第二段

  一、出示多媒體

  1、師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說一說,你覺得華山怎麼樣?

  (出示小黑板,啊!華山真高哇!)

  學生自由練讀。(讀出華山的高)。指名讀。

  3、師:華山到底有多高呢,我們一起跟小寇準和先生到山頂上去看一看。

  4、(出示小黑板):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是那麼近,山腰飄著朵朵白雲。

  自己讀讀這兩句話,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指名讀,齊讀(讀出華山的高來)

  分別讀第一和第二句。(指導有感情朗讀)

  師:這兩句把華山寫得多高多美呀,我們連起來讀一讀。

  生練習背。指名背

  師:華山真高、真美啊!看到這麼高、這麼美的華山,小寇準的心裡非常激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的吟誦起來:(出示黑板)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師:這首讀共四行,兩句話,這首詩的意思就蘊含在課文中,你能找到嗎?

  指名說一說。

  這首詩把華山的高和美都寫了出來,我們應該怎樣讀好它,自己練練。

  加上動作讀一讀,背一背。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這個小孩兒這首詩寫的怎麼樣?誰來學學先生誇誇他。

  2、誰能加上動作朗讀第三自然段

  3、我們一起學著先生誇誇小孩兒。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個小孩兒真不簡單,誰來介紹一下他是誰?

  2、為什麼要用“才”七歲,(年紀小)

  3、這樣的好詩竟然是一個剛7歲的寇準吟誦的

  你知道他怎麼吟誦出來的嗎?

  (認真學習語文)

  4、小朋友們想向寇準學些什麼?

  5、師小結:

  寇準能吟誦出這樣的好詩,全是他平時認真學習語文的結果,我們班小朋友也應向寇準那樣從小學好語文,長大後用好語文。

  總結:剛才,我們一起去登了華山,欣賞了華山的高與美,收穫不小。下面我們把課文連起來有感情的朗讀一下,再來回憶一下華山的美景。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正音、質疑

  2、給生字找朋友

  3、分析字形

  與:熟字去偏旁記憶,“寫”去掉“冖”

  稱:左右結構,教學“禾木旁”

  4、描紅、臨寫